<p class="ql-block"> 演習結束后三排的合影。前排三名軍人從左至右分別為新金縣武裝部王參謀、甘井子區武裝部曲部長、守備二師陳排長。前排其他人是排長和7、8、9班正副班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今年7月26日,部分民兵戰友紀念"城演"50周年聚會時,大家紛紛回憶起當年艱苦的訓練;回憶起張連長從難從嚴、從戰時出發要求大家;回憶起付副連長平易近人,與官兵打成一片。更驚嘆已83歲的老付同志精神矍鑠、思維敏捷,憶起當年的人和事,無不信手拈來。憶到高潮時,老付同志對大家說,當年在軍分區組織的參演民兵考核中,我們連取得了隊列、射擊、刺殺三項第一,并且射擊優良率達百分之八十五。這充分說明大家付出的辛苦和取得的成績同樣巨大的,是得到各級首長充分肯定的。</i></b></p> <p class="ql-block"> 1994年7月16日,連隊結束了在甘井子廠區外的訓練,正式進入市區。座落于上海路55號的的市郵電局為我們提供4樓大會議室為連隊集結、開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今聯通大廈原郵電大樓的大門</p> <p class="ql-block"> 巷戰、地道戰演習的整體安排是,假想敵從大連港登陸,其坦克、裝甲車及步兵從港灣橋沿人民路向中山廣場地區進犯,我軍正規部隊和民兵沿途設障,并利用高大建筑的拐角、中山廣場的假山地堡,以及地道擊殺來犯之敵。</p> <p class="ql-block"> 當年中山廣場十條放射入口,均有假山偽裝的地堡,地堡下面又與四通八達的地道相連。而在毛主席“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指示精神下,中山區各主要街道和大廈下均有地道連通。地道里有休息的地方、有戰斗的空間,有的地方還有鋼制的密封門。</p> <p class="ql-block">這是當年中山廣場路口的假山地堡,圖片來自于抖音。</p> <p class="ql-block">假山地堡早已拆除,整個廣場成為市民休閑活動的場所。中山廣場路面的有軌電車道不知何年也已拆除,當年為保護路面,坦克基本上是沿電車軌道行駛的。</p> <p class="ql-block"> 按照上級部暑安排,我連一排安排在人民路港灣橋附近,二排安排在天津街一帶,三排則被安排在了上海路至中山廣場的地道里,機炮排安排在假山地堡內。</p><p class="ql-block"> 為配合現場演練,廠里動用了一臺解放牌載重汽車,拆掉了駕駛室和貨廂,用鋼板焊接做成坦克外型裝在汽車上,成為一臺可以開動的土坦克。</p><p class="ql-block"> 為練習打坦克,炸藥包要捆上長木柄和鐵絲掛鉤,以便于能掛在敵坦克砲塔上下的扶手上。每班又配置了一位40火箭筒手,練習彈火藥部分是真的,彈頭部分是石膏的,打在目標上石膏頭碎了,會留下一個白點。</p><p class="ql-block"> 由于1969年珍寶島事件中,蘇軍T62坦克前裝甲厚、鋼板為特種鋼,普通40火箭筒甚至85無后坐力炮都起不了什么作用。據說在軍博展出的我軍繳獲的一輛蘇T62坦克,是被反坦克地雷炸壞了履帶,后沉入江中,由海軍北海艦隊的潛水員冒著敵人的炮火,利用夜色撈出來的。所以對我們演習的要求是除40火箭筒射擊坦克側面和履帶外,還要有民兵在火力掩護下,以炸藥包和爆破筒炸坦克的炮塔、側面、履帶、底部和后面發動機部位。</p> <p class="ql-block"> 開始,按要求三排七、八兩個男兵班要在地道的生活區居住一段時間,因此從廠里拉來一批雙層鐵床,大家從家里拿來被褥住在地道里,白天還要學習解放軍,將被子疊成豆腐塊。但地道里當時沒有通風排濕設備,外面是炎熱的夏天,地道里卻是陰冷潮濕,墻面上掛著凝水,被褥也都是濕的,好天氣要拿出去晾曬。后來別的連隊有人燒木炭除濕而引起了煤氣中毒。所以在住了幾天后,按上級要求取消了在地道居住的項目。</p><p class="ql-block"> 還有一個演練項目,就是原定七班在敵方來犯時,從地道里沿豎井向地面出擊,打擊地面目標。但8月中旬接甘井子武裝部通知,七班改堅守地道口,取消了出擊項目。而八、九班仍為堅守地道。</p><p class="ql-block"> 甘井子區武裝部的梁參謀,當時已有四、五十歲的年紀,但不辭勞苦一直跟隨三排在地道的演練,并不時提出新的要求,如在地道里要有戴防毒面具的練習,以適應在敵人的毒氣攻擊。這樣連里從部隊借來了30多套防毒面具,整個一膠皮套套在頭上,前面有護目鏡,鼻子部分有一個膠管伸出來,連接在掛在腰部的盒子上,盒子里裝的活性炭,起到過濾空氣的作用。戴上防毒面具,喘氣還是有點費勁;還提出在地道的地面撒一些四腳釘,用以扎傷入侵敵兵的腳等等,廠里為配合訓練要求,用盤條制作了一批頭部磨尖的四腳釘。梁參謀還幫我們多次修定地道戰的解說詞,因我普通話說得好,連里選派我代表三排在中山廣場的大連賓館,向前來觀摩演習的總參、各總部、各軍區的首長進行匯報。在這期間,區武裝部、軍分區和警備區領導曾多次進入地道檢查工作,檢查地道戰解說詞,確保萬無一失。</p> <p class="ql-block">大連賓館目前正在維修中。</p> <p class="ql-block"> 三排在地道的演練,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重視,9月18、19日兩天,八一電影制片廠專門派人到地道里拍攝三排演練的紀錄片。觀摩演習的部隊首長,記得有副總參謀長張才千、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等老將軍,好像還有珍寶島戰斗英雄,時任沈陽軍區副司令員的孫玉國等一些首長親自下到地道,參觀地道及三排的演練并交口稱贊。</p> <p class="ql-block"> 8月7日和31日分別進行了兩次預演,全體參演部隊和民兵到位,按演習順序走一遍,以便發現問題進行整改。</p> <p class="ql-block"> 9月15日上午,原斯大林廣場(現人民廣場)的防空降演習正式拉開帷幕。</p><p class="ql-block"> 9月16月上午,在付家莊海岸進行灘頭抗登陸演習。</p><p class="ql-block"> 9月16日下午,從港灣橋沿人民路向中山廣場的巷戰、地道戰開打。</p> <p class="ql-block">63式自動步槍,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63式配套的子彈袋,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 演習前,我們連更換了嶄新的63式全自動步槍,該槍比56式半自動步槍稍長一點,使用20發彈匣,可單發、連發。在槍口處提前擰上開口很小的槍口帽(俗稱槍口罩),這樣發射空爆彈時,不會將所有火藥爆炸產生的高壓燃氣全部從槍口噴出,而這種開口很小的槍口帽則會使一部燃氣通過導氣孔,推動活塞向后運動以帶動槍機復進。槍托、護木由珍貴的楸木等改成了玻璃鋼制成。彈袋為集成式,即手榴彈袋與子彈袋合成一體,并且由后系帶改成前卡扣式。</p><p class="ql-block">演習開始后,由于三排并未在地道進行戰斗,而是在現上海路、中山廣場拐角的郵政大樓的臺階處觀戰,雖然每人也發了幾發空爆彈,有人還領到了紙手榴彈,但也只能是在那站腳助威,看別人勇猛地沖向“敵”坦克。</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中山廣場10號的大連市郵政分公司</p> <p class="ql-block">特別感謝“大連拾荒者”在抖音平臺上發布的有關那次演習的珍貴影像。</p> <p class="ql-block"> 我自1974年6月從管理排調入三排,都是隨7班進行演練,整個美篇所記述的也是以三排為主,涉及到其他連、排的極少。即使這樣,由于年代久遠,難免掛一漏萬,敬請諒解。</p> <p class="ql-block"> “城演”雖過去五十載,但它培育了一支服從命令聽指揮、吃苦耐勞、軍事素質比較高的民兵隊伍。這種“城演精神”無不時刻激勵這些人在各自的生產崗位發揮突出作用,并逐步得到重用和提拔,成為新崗位的中堅力量。</p><p class="ql-block"> 祝各位民兵戰友幸福安康,永葆青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营市|
雷山县|
商南县|
青阳县|
嘉义市|
留坝县|
巩留县|
桓台县|
嘉祥县|
龙陵县|
西平县|
葫芦岛市|
洛浦县|
姜堰市|
襄汾县|
南雄市|
泸州市|
水城县|
光泽县|
台南县|
沛县|
定远县|
榆中县|
城口县|
鄯善县|
建湖县|
金乡县|
桃源县|
冕宁县|
色达县|
苏尼特左旗|
探索|
泗洪县|
南陵县|
黑龙江省|
玛多县|
勃利县|
象山县|
循化|
磐安县|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