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本文文稿記錄自某心理學教師的講演 — 高國強博士注 2024-8-31)</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如果你一聽到父母說話你就感覺很煩躁,然后總有股無名火,就是說本來你脾氣挺好的,脾氣并不差,但是你一面對父母,你就開始暴躁了,這個其實并不是因為你討厭你父母,或者是你不孝順,也不是因為你脾氣差,你沒耐心,而是因為你形成一種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來自于你的童年,是一種心理創傷過后的一種應激反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心理學上認為,如果一個人跟他的父母說話總是特別沒有耐心,那大概率是因為他小的時候,在跟父母講話的時候,父母沒有給予你積極正向的反饋,那么這個孩子就在心里埋下一個信念,只要父母一張口他就覺得自己要被傷害了,于是立刻就開啟一種防御模式。比方說,你小的時候父母經常打壓你,經常控制你,然后不管你說什么做什么他們都會否定你,讓你持續的產生一種低價值感。那在你父母的這種精神暴力之下你就會漸漸的不敢表達自己了,也不想再跟父母溝通了。當你長大之后,只要你一跟父母交流,你就會本能的去煩躁,不管他們說的是對的還是錯的,都會激發你潛意識的創傷和情緒,讓你感到不耐煩,因為你小的時候情緒沒有被好好的去緩解,沒有被好好的對待,這就會導致什么呢,你一進入這個環境你下意識說話就會帶點攻擊性。而且還有個原因,就是你的父母總是在向你傳遞各種各樣的負能量和焦慮,家庭的氣氛特別的壓抑,這個過程中被施加了太多壓力了,那這些負面情緒同樣的也會被你積累進來,然后積累到你的心里,轉化為你對父母的不滿,就比如現在,很多父母把成功想的特別簡單,時不時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別人家孩子成績很優異,工作很體面,自己心里不平衡,就一個勁兒的打壓你,一個勁兒貶低你,尤其是很多父母總是以過來人身份去逼迫自己的孩子服從自己的要求,按照自己說的去做,那么在這種家庭氛圍之下這個孩子就會非常痛苦,因為他根本就忍受不了父母沒完沒了的嘮叨和自以為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羅翔老師之前有句話說得特別對,就是年輕人怪罪原生家庭不是因為父母沒有錢,沒本事,沒后門,沒門路,無法給自己提供這種社會資源,但他真正厭惡的是父母的虛榮,自私,自以為是,狹隘和封建。那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呢?心理學有個詞叫投射性認同,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他會無意識的將自己的情緒、感受都投射到你身上,并且引導你進行認同;而一旦這時候你認同了就相當于你要背負他的情緒和感受,這就是一種被動的攻擊形式,用來擺脫他們自身的情緒。比如為什么有的父母喜歡拿孩子跟別人的孩子做比較,因為他自己過得不好,他比不上別人,于是他想方設法在你心中激起他們相同的感受,他用這個來釋放自己不愉快的情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為什么你長大之后你不愿意回家,也不愿跟父母溝通,一溝通你就吵架,一說話你就暴躁,你甚至連電話都懶得打一個,原因就在于,你從小到大遭受過來自父母太多的委屈和創傷,你很少能從父母身上感受到愛和幫助,最困難的時候都是你自個兒走過來的,父母不僅沒有給你任何幫助反而在不斷的給你制造焦慮,給你內耗,那么久而久之會對父母產生失望性情感隔離。而且你不用為這個感到內疚,或者覺得你自己不孝順,因為一個沒有被好好愛過的孩子的內心通常都是被各種各樣的委屈和創傷給填滿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所以說你所有的脾氣爆發實際上都是為了保護自己,保護自己不再去重復早年間經歷的創傷。那么這個時候你要學會去向前看,你去察覺父母在無意識里面對你的傷害,看見曾經的憤怒壓抑和委屈,然后去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你要減少跟父母的情緒流動,尤其是當你覺得跟父母壓根兒就沒有辦法溝通的時候,那就更不要去跟他們爭論,也不要指望能改變他們,因為你改變不了任何人,你只會反復的把自己拖進小時候的創傷體驗里邊,不斷的體驗你的痛苦。我們大家一定要記住,失望,遠離,放棄從來不代表我們不孝順,我們是白眼狼,相反的,不期待他們去改變,才是你真正成長的開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END)</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皮山县|
溆浦县|
正阳县|
五峰|
略阳县|
桐庐县|
扶余县|
玉屏|
方正县|
九江市|
兴化市|
娱乐|
阳城县|
双流县|
凌云县|
东源县|
阿瓦提县|
芜湖县|
广宁县|
武定县|
彰化县|
大田县|
昌宁县|
广元市|
彭州市|
柳州市|
木兰县|
荥阳市|
黎城县|
开远市|
株洲县|
涡阳县|
冀州市|
察雅县|
钟山县|
牡丹江市|
丹东市|
读书|
遂宁市|
如东县|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