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達縣最著名的是土林地貌風光。在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的札達,沿象泉河谷有一條氣勢恢宏的土林,這就是著名的"札達土林",在縣城周圍分布面積非常廣大。札達地區地質歷史上是巨大的湖泊,受造山運動影響,地殼抬升,湖水外泄,湖泊干涸,湖底沉積的地層長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漸風化剝蝕,從而形成特殊石林地貌。土林里的"樹木" 高低錯落達數十米,千姿百態。<div> 這是沿著565國道進札達縣城方向,道路兩旁的土林景觀。</div> 在道路的一個拐彎處,當土林猛然出現眼前,瞬間被震撼到了。下車欣賞拍照。 在高而平的山脊之下,嚴整的山體有的宛若一字排開的羅漢。在朝霞和夕陽的映照下,山紋明暗有致,色調金黃,生動富麗。 扎達土林面積達數百平方公里之多,數十萬年風雨的侵蝕,猶如神工鬼斧不間斷的雕琢打磨,更使他玲瓏剔透出神入化。 遠遠望去,滿眼的金碧輝煌;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襯托下,宛若神話世界。近前觀瞧,便會看到象泉河兩岸土林環繞,道不盡天工巧奪。 那舉世所無的奇觀,有的像莊嚴宏偉的廟宇,有的像壁壘森嚴的碉樓,有的像恢弘高聳的佛塔,有的像極盡豪華的古代宮殿,像古樸威嚴的歐式城堡,也有的或如萬馬奔騰、昂首嘯天,或如教徒修行、虔誠靜坐,天工萬象,無可盡數。 扎達林地貌是阿里的一大奇觀。 扎達土林從西北到東南,海拔大體在4500米上下,綿延175公里,寬達45公里,是一片貌似北方的黃土高原。 在245-600萬年前,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海拔還相對低矮,在這兩大山系之間,是一個面積廣達70000平方公里的外流淡水湖盆,來自兩大山區的河流,攜帶了大量礫卵石、細粉沙和粘土堆積于湖中。 隨著高原不斷上升,湖盆相對下陷,在數百萬年間,湖盆中積累了厚達1900米的堆積物,主要是夾有礫卵石層的棕黃、褐色或灰黃色的半膠結細粉沙層,不僅外貌酷似黃土,而且由于有鈣質膠結,具有類似黃土的直立不倒與大孔隙等性質,為以后風雨和流水雕琢成各種地貌造型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質基礎。 扎達湖盆在數百萬年間經歷了滄桑巨變,早期是亞熱帶森林草原氣候,在海拔大約2500米的海濱,馳騁著以三趾馬和小古長頸鹿為主的動物群,湖中生長著似天鵝絨鸚鵡螺和介形蟲等淡水生物,后期氣候逐漸轉涼,過渡到溫帶森林到草原氣候。 從200多萬年前起,高原整體作大幅度隆升,在湖盆與其下游的印度河平原之間形成巨大落差,古扎達湖盆的湖水經由古朗欽藏布急速外泄而最終被疏干,暴露出來的湖底在干旱、寒冷的氣候環境中,地表植被稀疏,受到河流和季節性水流的沖蝕,形成縱橫交錯的千溝萬壑,原本平坦的高原湖盆面被深深刻切。 在溝谷之間的懸崖上,雨水和細流沿垂直的裂隙或軟弱帶向下沖刷,較為完整和堅硬的部分保留下來,形成板狀或柱狀土體,突出在崖頭或崖壁上,猶如殘墻斷垣,遠遠望去,整個土體就像是一座森嚴壁壘的古堡,因此又稱古堡式殘丘。有些板狀或柱狀土體被剝離開崖壁而成孤立的土柱、土塔,如此柱、塔叢生,便成為著名的土林。 扎達土林中有一些形態怪異的土體造型坐落在崖壁和土林上,擬人擬物或擬獸,任憑人們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中國各類土林分布甚廣,而扎達的土林高大挺拔,在高原的雪山和藍天襯托下別具特色。 昔日沉積在湖底的巖層,以不同的色調、層理結構和物質組成,以及包容在巖層內部的古動植物化石,為人們解讀高原古地理、古環境的變遷提供直接或間接的證據,這里是科學家們研究高原隆起的大自然實驗室。 這是出札達縣城,沿著701縣道方向,這里土林景觀更為壯闊。 汽車行進其間,就像是繞著眾多巨人的腳掌打圈。 中國廣袤的國土上分布著石林、土林、冰塔林等各種特殊的自然景觀之"林",但以景色壯觀、氣勢龐大而論,沒有一處能超過扎達土林。 扎達土林大氣之中還透著秀氣及一絲靈氣,好像天生就是與人世相結合似的。任何一座土丘,任何一群土山,任何一片土林,都可以讓旅者有所思索。 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峽谷中靜靜流淌,宛若置身于仙境中,夢游一個奇幻無比的世界。 美麗壯觀的扎達土林,無法用言語去表達,還是用照片來記憶,請欣賞。 我們欣賞美麗的土林景觀,我的車停在那里,好像也沉醉在壯美的風景中。 旅游建議:1、扎達需辦理邊防證。<div> 2、注意高反應,帶上抗高原反應產品。</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宁县|
新乡市|
海门市|
灵寿县|
扶余县|
离岛区|
廉江市|
青州市|
茌平县|
河南省|
中宁县|
加查县|
石柱|
宝坻区|
依安县|
迁西县|
普安县|
乡城县|
安化县|
连云港市|
江北区|
洛南县|
巫溪县|
修武县|
凤城市|
伽师县|
宜州市|
海安县|
马尔康县|
洛宁县|
晋中市|
兴义市|
肇州县|
潞西市|
弋阳县|
峨山|
吐鲁番市|
枝江市|
望都县|
阜阳市|
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