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 <p class="ql-block">羅曉彥口述 曹燮執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寒雨透出刺骨的冰冷。那是二十年前的一個冬日。在陣陣悲涼嗚咽的嗩吶聲中,命途多舛的外婆以享壽80駕鶴西去,她就這樣在這冰冷的冬季,悄悄地離開了這個薄情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時間回溯到民國十五年(1926年),那是濃霧彌漫的秋晨,杭城一戶張姓人家有位女嬰呱呱墜地,那陣陣哭聲透出欣喜與惶恐。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女嬰投胎這樣的經商人家,條件堪稱優渥。在杭城最繁華的鬧市區,父母擁有一家 “昌隆號”布行,平時生意紅火。然而這對夫婦頗為迷信,每每家中發生事情,動輒花錢請先生算命,且對先生之言深信不疑,因而難免節外生枝,給平順的生活增添不少麻煩,還美其名曰“花錢消災”。妻子懷孕不久,丈夫便請來先生,詢及腹中胎兒性別,先生直言:“夫人所懷乃鳳胎!”又一次,一位頗負勝名的先生路過布行,突然在“昌隆號”門前止步不前,丈夫見狀深感疑惑,趕忙迎出去,把先生請進店,忙不迭地為其端茶送水,一邊輕聲詢問:“先生,能否幫忙指點一下,妻子懷的胎是……?”先生裝神弄鬼地陰沉著臉,面露難色地欲言又止,仿佛生怕泄露了天機。張氏連忙使了個眼色暗示其妻,妻子從抽屜的錢柜里取出兩塊光洋,用一塊紅布包好,趕緊塞到對方手中。先生方開口說:“夫人所結乃鳳胎,此女命很硬,恐與你們八字相沖。”張氏聞言,心生惶恐,遂焦急地湊近先生耳根,輕聲詢問:“如何化解?”對方念念有詞地輕聲回應,隨后,先生拄杖而去。</p><p class="ql-block"> 那時,無論城鎮還是鄉村,重男輕女思想普遍,仿佛大家都希望生男孩,尤其頭胎如添男丁,似乎面子好看,頗有光宗耀祖的味道,反之若生女孩,便感到有些難為情,張氏也不例外。當得知妻子懷上女嬰后,便面露不悅,公婆的臉色尤其難看。順產女嬰后,父親就橫下心來,斷然要將女嬰送人。可做母親的哪里舍得,畢竟女兒也是自己的一塊心頭肉!面對如此幼小的生命,如何下得了狠手,將親生骨肉送給別人,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豈不造孽!好不容易將女嬰撫養到3個月,看她一天天地長大,才放心將她送人。</p><p class="ql-block"> 按當地規矩,送人這方要依據家庭條件張羅些錢物給撫養方,當然也不能讓人感覺到寒磣,方顯得體面而不讓人詬病。張家果然出手闊綽,為女兒添置了3身新衣,3雙新鞋,3套帶銀飾繡花圍兜,銀手鐲、銀腳環各1付,還支付6塊光洋作為奶水錢。</p><p class="ql-block"> 消息不脛而走。最早趕來認領的是位30歲左右的婦女。此人身材高大,是舊縣下寮壩村人,曾與丈夫在舊縣河上游的磯頭坳與壩上村碼頭間挑擔謀生,前兩年丈夫病逝,留下孤兒與寡母。婦人為獲得女嬰,隱瞞了一些實情。當年她已有一個男孩,說實話憑她的經濟能力,是無力再收養孩子的。但此人有些心計,認為收養該女嬰后,可將她作為童養媳,將來可配她當時周歲的兒子,將來便可省下娶媳婦的這筆費用;其二是出于貪心的驅使,那6個銀光閃閃的光洋委實令她著迷,憑挑擔的微薄收入,那是她要很久才能攢下的一筆錢!無疑對她具有很大的誘惑力。況且那時她還在哺乳期,奶水有余,也許能將女嬰撫養成人,遂痛下心來,收養這位3個月的女嬰。</p><p class="ql-block"> 婦人平時外出挑擔為生,早出晚歸,有時中午便顧不上孩子,對孩子難以照顧周全,孩子時常忍饑挨餓,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加之兩個孩子都要喂奶,婦人奶水明顯供應不足。</p><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測風云。兒子不久就夭折了,婦人為此傷心欲絕。她終于放下手中的活計,豈料又生出一場大病,可謂艱難度日。關于她兒子的死,村民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病死的,也有人說是餓死的,還有人指責她的不負責任。她在村里難以立足,不久便改嫁到舊縣水東村,臨走前,她把那可憐的女嬰丟棄了。</p><p class="ql-block"> 女嬰被她丟到壩上村那株大榕樹下,女嬰有氣無力的哭聲引起太奶奶的注意。太奶奶循聲湊近一看,女嬰一臉爬滿金頭蒼蠅,小臉被蚊蟲叮得又紅又腫,不遠處,還有兩條野狗圍著她打轉。女嬰看來怪可憐的。太奶奶心想,若時間長了無人領走,女嬰很快便會餓死,或被野狗拖走分食。太奶奶見狀心生悲憫之情,于心不忍的她內心十分糾結,她在榕樹下徘徊了好幾圈,最終還是橫下心,彎下腰把女嬰抱回了家。太奶奶曾告訴媽媽,她當時猶豫了很久,撿還是不撿心里矛盾重重:不撿擔心她會餓死,撿回去又擔心養不活,還會遭到家人的責怪!其實,當時太奶奶是無力收養女嬰的,因為她有個眾口之家,要養活自家人就已經很難了,連自身都難保豈敢收養別人!</p><p class="ql-block"> 當時,太奶奶有了6個孩子,那時,她剛生下五姑婆不久,她想,撿個女孩當童養媳吧(那時女兒是不能入贅的,但童養媳可以),同時趁自己還有些奶水,也權當救人一命。太奶奶也真是個命苦之人,她6個孩子中有5個都抱給別人撫養。外婆被撿回來不久,太奶奶就把五姑婆抱養給了別人。只有一個小女兒(六姑婆),她12歲時便嫁給石圳村一戶人家,直到二十多歲時六姑婆才懷上孩子。</p><p class="ql-block"> 當太奶奶抱回那皮包骨頭的女嬰時,她家已是16口之家,可謂生活得十分的艱難。因而,太奶奶撿回女嬰的怪異之舉,引起所有家庭成員的強烈反對。大家對這個女嬰都持悲觀態度,一致認為女嬰很難養活,不久定會餓死家中。可大家都沒能拗過太奶奶,她的毅然決然竟奇跡般地讓女嬰頑強地活了下來。</p><p class="ql-block"> 女嬰長大后就成了我外婆。村里一男子主動上門當女婿,他們共生下4個孩子(2男2女),可惜夭折了3個:一個出生3個月后死了,外婆趁還有奶水就抱養了我媽媽(當時出生才49天);第2個活了1周歲多;第3個活了3周歲多。3個孩子都是病死的,僅剩下舅舅一棵獨苗。然而禍不單行的是:接連死了3個孩子后,上門老公感到生活艱難,竟離家跑回壩上村與別人另立門戶了。</p><p class="ql-block"> 外婆33歲那年,她數次承受失子之痛,又承受著婚變的巨大打擊,她一下子變成寡婦,與孤兒相依為命,她突然感到絕望。孤立無援的她拖家帶口地度日如年,委實不易!因而脾氣變得格外暴躁,動輒打罵孩子,把生活中無法排遣的委屈統統發泄到孩子身上。母親才7、8歲時就得上山砍柴下地干活。外婆有個至死都沒有解開的心結,即她后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她覺得自己本應有個美好的人生,可親生父母竟無情地把她拋棄,從此讓她過上這種生不如死的日子,從此對她不管不顧,她如同水中的浮萍無依亦無靠。外婆一直內省稱:她一生從沒作惡,僅有一次她和村里另一位婦人掏了一窩5只小鳥,她分得2只,同伴分得3只。那婦人生了10個孩子卻死了6個,而外婆生了4個孩子,卻死了3個。</p><p class="ql-block"> 外婆直到2005年以80歲壽終正寢。感謝她撫養了善良勤勞從不埋怨的媽媽。太奶奶撿回被拋棄的外婆,也許是她生前做的一件最大的善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化县|
沾化县|
阿瓦提县|
涪陵区|
辽阳县|
柯坪县|
固始县|
河北省|
清丰县|
鄂托克前旗|
南宫市|
潜山县|
额尔古纳市|
桃源县|
岱山县|
公主岭市|
怀柔区|
阜平县|
涞水县|
井冈山市|
南宁市|
乌恰县|
大兴区|
灵宝市|
连平县|
峡江县|
汽车|
石首市|
拜城县|
贵德县|
巴彦淖尔市|
田林县|
蓬溪县|
神木县|
华亭县|
景宁|
通榆县|
鄯善县|
手游|
西城区|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