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落基山脈由美國與加拿大共同擁有.壯觀的山地環境,從森林、峽谷到高山苔原.還有波光粼粼的高山湖泊,瀑布,多變的氣候以及難以置信的野生動物群.落基山脈的地理定義有點兒意思, 美國認為落基山脈起源于阿拉斯加,穿越加拿大綿延3000英里直到新墨西哥州.而加拿大則定義落基山脈由加拿大北部起始延伸到美國新墨西哥州.</p> <p class="ql-block">沒有爭議的是落基山脈的最高峰在美國的科羅拉多州, 美國落基山國家公園就坐落在那里.落基山國家公園(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 建于1915年,至今已有109年的歷史. 在265,873英畝的園區內,海拔超過11811英尺(3600米)的山峰有60多座.其中朗茨峰(Longs Peak)海拔14255英尺(4345米),是公園里的最高峰,也是落基山脈的第二高峰.海拔14438英尺(4401米)的第一高峰阿爾伯特峰(Mount Elbert) 也在科羅拉多州,但不在國家公園之內.</p> <p class="ql-block">現在5/24至10/14旺季期間訪問落基山國家公園需要提前在網上預約.預約分兩種:1. Timed Entry, 每天9am-2pm 憑預約按時進入,除Bear Lake Road Corridor外可以去公園任何其它景點. 2. Timed Entry + Bear Lake Road,每天5am至6pm憑預約進入整個公園的所有地方.</p> <p class="ql-block">落基山國家公園內的34號公路Trail Ridge Road建于1931年,從公園東邊的埃斯蒂斯公園Estes Park連接到西南的格蘭德湖Grand Lake,全長 48 英里. 是境內海拔最高的景觀路.其中有11英里的路段高于樹木生長線,海拔最高點達12183英尺.</p> <p class="ql-block">看山的最好方式是Trail Ridge Rd(藍線)自駕.九曲十八彎、上上下下加上有五個急轉彎,這條山路不容易駕馭.開車的要技高,坐車的要膽大.爬陡坡時只見天不見路,馬上就體會到什么叫"通天之路"了.這條路也被稱為“世界風景奇跡之路”.蜿蜒穿過延綿的落基山脈到達廣闊的苔原,是一次難忘的冒險,也是一次愉悅的享受.如果交通不擁擠也不停車,這條路單程需要開 1.5 小時.如果沿途停靠觀景臺,走走小道,拍拍照,則需要2-3個小時或更久.最后還要原途返回,所以安排一天來開這條景觀路是必須的.</p> <p class="ql-block">公園里還有一段更為原始的土路叫Old Fall River Rd(上圖中的紅線),開放于1920年. 據說這段路上看到動物的機會更多.我們也開了這條單向土路,土路的終點融進Trail Ridge Rd.</p> <p class="ql-block">車路從長滿白楊和黃松的山地森林開始,幾分鐘內可以爬升4,000英尺,進入茂密的亞高山冷杉和云杉森林.再往上走,天氣寒冷到樹木無法生存,高山苔原就取代了樹木.土路上的Horseshoe park觀景點,運氣好時可以看到很多麋鹿.</p> <p class="ql-block">公園的道路只有五月到十月開放.從10月的第一場大雪開始路就關閉了.春季重新開放前需要大約40天的準備工作,遇上暴風雪這一進程就更加延緩.土路上的Chasm Fall,短步徑,小瀑布,貌不驚人.</p> <p class="ql-block">土路的盡頭融入了Trail Ridge Rd,很快就到了Alpine高山游客中心.整個國家公園<b>唯一</b>的餐廳在這里,公園管理員很熱心地給大家介紹,大玻璃窗后放著坐椅讓游客在屋內看外景.美國國家公園里吃喝的地方不多,但公園管理員很多,幫助回答游客的問題.歐洲則是山屋居多,吃的喝的很充足,公園管理員見不到影.</p> <p class="ql-block">落基山國家公園內海拔最高的步徑Alpine Ridge Trail,這條階梯步道雖然只有0.6mi長,但是從11,796英尺爬到 12,005英尺還是有難度的.陡然來到這個海拔高度,高山反應讓人站著都覺得心跳加速氣難喘,更不要說還要往上爬了.</p> <p class="ql-block">超越了樹木可以生長的海拔高度,這里一片空曠,寒風凜冽刺骨.氣溫類似阿拉斯加北部.長時間強烈的太陽輻射使凍原上低矮的植物演化出較深的色素.</p> <p class="ql-block">因為高與空曠,公園管理員鄭重交代雨天不要走這條步道,以免遭受閃電雷擊.</p> <p class="ql-block">一歇三喘到達了12005英尺的最高點,比登多洛米蒂山艱辛好多.笑著,哆嗦著.</p> <p class="ql-block">又完成了一個挑戰.現在的心態是:我上來了,下次不來了??.</p> <p class="ql-block">海拔稍微低一點,苔原就漂亮多了.嬌嫩草木上還有各種野花.這里大多數植物的生長期只有40-60 天,所以公園都圍出了專門步行路徑來保護這些脆弱的植物.</p> <p class="ql-block">雖然烏云密布,老天爺依然成全了我們登高之願.云中時隱時現的落基山脈也是相當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這張圖可以看到左邊的Trial Ridge Rd 和旁邊細長的徒步小徑.</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心后面看到的大峽谷,還有個湖.</p> <p class="ql-block">Glacier cirque 冰斗是山邊或山附近的碗狀洼地上看到的積雪.這些積雪和冰塊通常是由周圍較高山坡的雪崩而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八月中旬了,積雪仍存.碧玉般的小冰湖真美!</p> <p class="ql-block">"國家公園"這個概念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國于1872年率先提出的</span>,之后為世界上很多國家所使用.國家公園的宗旨是保護大自然的本色.</p> <p class="ql-block">問山友意大利的多米洛蒂山和美國的落基山脈,哪個更美?回答居然是毫不猶豫的落基山脈.問為什么,答曰落基山脈更本色,更自然,更少人類的干預,更符合國家公園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說的也有道理呢,多洛米蒂那如茵的草坪,遍地的野花,漂亮的山屋故然美,人類的痕跡已然存在.而國家公園里的落基山脈素顏如初,仍以千萬年的本來面目對人.</p> <p class="ql-block">其實我覺得都美,也沒什么可比性.一個象美女,一個如剛男.</p> <p class="ql-block">已經分不清哪座山叫什么,</p> <p class="ql-block">群山疊翠競相爭艷.</p> <p class="ql-block">說是不一樣,好像都一樣;說一樣吧又都不一樣.</p> <p class="ql-block">苔原上的一群麋鹿有二三十只.公園管理員告訴我們,麋鹿的皮毛特別厚,不耐熱.天氣一熱它們就往高海拔處走.這不,都到苔原區了.</p> <p class="ql-block">還有大駝鹿Moose. 成年駝鹿平均肩高1.5-1.8米,雄性重380-535公斤,屬兇猛的動物.大家都是尊囑遠觀. 相比阿爾卑斯山脈, 不管是瑞士、奧地利還是意大利,落基山脈的野生動物都多得多,我們見到了多種鹿:麋鹿、駝鹿、鹿,據說還有熊,大角羊.小動物更不用說了,各種鳥、兔子、鼠類.而在阿爾卑斯山常見的多是人類養殖的牛羊.</p> <p class="ql-block">Moraine Park 看到的麋鹿群.</p> <p class="ql-block">苔原世界自然步道 (Tundra World Nature Trail) .</p> <p class="ql-block">盡管生長季節很短,植物依舊一片繁盛,用黃色、紅色、粉色、藍色、紫色和白色點綴著綠色的夏季苔原.</p> <p class="ql-block">Never summer mountains</p> <p class="ql-block">Layers of live</p> <p class="ql-block">A Glacial Landscape.看到烏云壓頂了嗎?</p> <p class="ql-block">Gore Range</p> <p class="ql-block">真的是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朗茨峰LongsPeak是科羅拉多州落基山脈最北端的十四峰,也是落基山國家公園的最高峰. 這座山以探險家斯蒂芬·哈里曼·朗的名字命名.國家公園內很多地方都可以觀賞朗茨峰,這是在Moraine Park拍的.</p> <p class="ql-block">朗茨峰觀景點拍的,山上有終年不化的雪.</p> <p class="ql-block">從游客中心開往格蘭德湖并不遠,時陰時云的天氣讓景致在不斷的色彩變幻之中.</p> <p class="ql-block">路經小湖Lake Irene, 艾琳湖.</p> <p class="ql-block">居然也碰上了動物.湖邊的小鹿顧影自憐,可愛的花粟鼠跳到我面前,抱了一朵花啃,眼睛還看著我,好可愛!湖邊的野花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公園西門處比較蒼涼,有大片大火燒毀的區域.在烏云籠罩下更顯得悲蒼.</p> <p class="ql-block">野餐的營地倒不少.出了國家公園的西門就到格蘭德湖了.</p> <p class="ql-block">Lake Grand格蘭德湖是科羅拉多州最大的天然冰蝕湖,湖邊的小鎮有不少餐館及禮品店.大多數人來這里都是順便看一眼,找點吃食.</p> <p class="ql-block">原路返回上Trail Ridge Rd后遭遇暴雨一場,能見度非常低.</p> <p class="ql-block">海拔10,759英尺的Continental Divide,是美國中部的溪流分水嶺.溪的一邊流向大西洋,另一邊流向太平洋.往大西洋方向的溪流進入Cache La Poudre Creek,再進入 Platte River,一路經由 Missouri 與 Mississippi 來到墨西哥灣 (Gulf of Mexico).而通往太平洋的溪流則是從 Beaver Creek 匯流入Colorado River,然后再經過大峽谷國家公園進入加利福尼亞灣 (Gulf of California).車經這里時被一場大雨沖得什么也沒法看見.</p> <p class="ql-block">美!大美落基山脈.壯!壯哉落基山脈.第二天天睛時又跑了一趟通天之路補看景,仍是意猶未盡. </p> <p class="ql-block">在官網放票的第二天就上網訂票不能算不積極,但熊湖Bear lake的入場劵只訂到了早5點到7點.6點在麥當勞點了早餐外賣就出發,出門不久見到紅霞滿天那一刻也很興奮.</p> <p class="ql-block">滿天紅只是一瞬間,更讓人覺得難得.</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開車看山,第二天健步看湖.健步看湖的起點是海拔9475 英尺,最高處超過10100英尺.也是個體力挑戰.</p> <p class="ql-block">第一個湖是仙女湖Nymph Lake. 仙女湖是一個滲流湖,湖邊有恩格爾曼云杉和亞高山冷杉組成的亞高山森林.湖中有大量的黃色小睡蓮.</p> <p class="ql-block">繼續前往的兩個湖一個比一個高.走路的人也覺得一山比一山高,似乎沒盡頭.</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一個高峰,仙女湖已經在腳下.</p> <p class="ql-block">說是登高好望遠</p> <p class="ql-block">登高也能累死個人??.好在高海拔徒步不熱.</p> <p class="ql-block">第二個湖夢湖Dream Lake比較大,清澈的湖水在山、樹、云、石的倒影下變成了青藍、翠綠、淺黃色.</p> <p class="ql-block">這里非常安靜,偌大的湖只看見四只鴨子,魚倒是不少.</p> <p class="ql-block">一只麋鹿在吃早餐.</p> <p class="ql-block">巖雷鳥媽媽(White-tailed Ptarmigan)帶著兩個娃在找食.夏天雷鳥的羽毛是灰褐色的,冬天則變成白色,這意味著它們一年中有八個月都在換毛.這種鳥生長在高山苔原地區的鳥,不登山看不到呢.</p> <p class="ql-block">第三個湖是翡翠湖Emerald Lake,因為天太陰,風太大,沒能體會到這個湖的美.</p> <p class="ql-block">這里還有個阿爾伯塔瀑布Alberta Fall.也是國家公園最受歡迎的徒步目的地之一,這條路線的起點是冰川峽谷步道.在松樹林和白楊樹林之間交替行走,隆隆水聲中忽見30英尺的瀑布從冰川溪的狹窄峽谷傾瀉而下,雖然不是飛流直下三千尺,那沖力也是很驚人的.</p> <p class="ql-block">阿爾伯塔瀑布以阿爾伯塔·斯普拉格 (Alberta Sprague) 的名字命名,她是埃斯蒂斯公園地區首批定居者之一阿布納·斯普拉格 (Abner Sprague) 的妻子.斯普拉格一家于1874年在這里建造宅邸,國家公園管理局于1932年購買他們的地產.1939年,阿爾伯塔·斯普拉格作為第一位支付入場費的游客,被載入落基山國家公園史冊.</p> <p class="ql-block">爬上斜面的大石頭可以到達瀑邊,近距離感覺瀑布,讓飛揚的水花灑滿身上.</p> <p class="ql-block">站在石頂觀遠處,一覽眾山小.</p> <p class="ql-block">熊湖周邊徒步路線不少,每條似乎都不遠.但別忽略了這里的步徑都在海拔9000英尺以上.</p> <p class="ql-block">山間鈴響馬幫來,行走中遇到公園管理員帶著七八匹馬運送物質.</p> <p class="ql-block">熊湖是落基山國家公園最紅的打卡點.其實這里的步道是最容易走的,因為就是在9475英尺處環繞一周.熊湖停車場一般早上九點就停滿車了.沒停車位后游客可以坐公園的接駁車上來.</p> <p class="ql-block">熊湖是由冰河時期的大塊冰形成,湖中有虹鱒魚、科羅拉多河鱒魚和溪鱒魚.國家公園里有告示:抓到鱒魚請放回水內.</p> <p class="ql-block">群山、森林、湖泊、巨石,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水草很多,草、木、石、水自動形成的美圖很有禪意.</p> <p class="ql-block">這一天林子中走了四個湖,數個瀑,近2萬步高山路.自虐的同時居然很開心??.更幸運的是今天山里只滴了點零星雨.</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去Wild Basin 看瀑,步徑起點海拔8500英尺.海拔似乎低了點,不過看瀑走到瀑頭基本是一路向上走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科普蘭瀑布(Copeland Fall)的下瀑.未見瀑布,先聞水聲.</p> <p class="ql-block">只有夏天,冰川的水才得以從山頂瀉下.這時的山瀑洶涌澎湃.</p> <p class="ql-block">沖過石塊,越過樹枝,一往無前.</p> <p class="ql-block">林子里挺拔的紅松.</p> <p class="ql-block">路邊的野花帶著晨露</p> <p class="ql-block">野蘑菇</p> <p class="ql-block">勢不可擋</p> <p class="ql-block">卡里普索瀑布(Calypso cascades)因沿岸盛開的紫色卡里普索蘭花而得名.這個瀑布其實很高,沒拍出那種感覺.</p> <p class="ql-block">瀑布很寬,瀑水順勢而下,一瀉千里.</p> <p class="ql-block">山里的水拔涼拔涼地.</p> <p class="ql-block">奧澤爾瀑布(Ouzel falls)是最彪的瀑布.遠看時還不覺得. </p> <p class="ql-block">爬近瀑頂,眼前豁然一亮.</p> <p class="ql-block">水、水花、激流、落差,傾盆而下.</p> <p class="ql-block">頓有"天上來"之感.</p> <p class="ql-block">徒步觀瀑是最輕松的一天,有隆隆水聲伴著前行,格外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國家公園里有很多老人,大爺們常結伴而行.在奧澤爾瀑布看到四位七八十歲的老大爺,一位老大爺說 “對了,就是這兒,我當年就是到了這里”. 另外三位一併感慨,不知有個什么故事. </p> <p class="ql-block">更了不得的是老太太們.她們多不結伴.一人獨行者甚多.這位老太一人雙棍,健步如飛,越過我時還說句excuse me.榜樣啊!</p> <p class="ql-block">7號公路邊的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小而精致的教堂,教皇曾經到訪.小熊修士多逗趣.</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沒少贊美落基山脈.離開時山友問我:有機會再去落基山或多洛米蒂,你選哪一個?我也毫不猶豫地回答:多洛米蒂??.大慨是對人文的喜愛超過對原始的探索,各花入各眼,誰說不是呢.</p><p class="ql-block">202408落基山脈自駕,全程2700英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永昌县|
新兴县|
合阳县|
黄大仙区|
福清市|
华坪县|
读书|
洪江市|
太原市|
赣州市|
什邡市|
渭南市|
天等县|
鸡泽县|
正蓝旗|
梅河口市|
利辛县|
铜陵市|
平塘县|
商洛市|
若羌县|
新宾|
喜德县|
贡觉县|
资源县|
社旗县|
于都县|
民丰县|
凤冈县|
西平县|
涞源县|
晴隆县|
龙山县|
吉木乃县|
长宁区|
海盐县|
昌黎县|
犍为县|
新野县|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