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熱帶雨林的神奇與激情— 哥斯達黎加(下)

與園

<p class="ql-block"><b>Costa Rica, 7/4 - 7/10/2024</b></p> <p class="ql-block">自從游走秘魯后,對南美的歷史和殖民史有了難以忘卻的認知和感悟。從1492年哥倫布登上美洲大陸到16世紀西班牙開始的殖民征服,昔日日不落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深刻地影響并重塑了美洲大陸甚至歐洲及世界。中美洲小國哥斯達黎加也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為了更多地了解中美洲的歷史和文化,也為了仔細看一下這個國家,我們用了兩天時間行走首都圣何塞的大街小巷,參觀了三個博物館,目睹和感受到了前哥倫布時期、殖民統治和中美洲獨立運動的歷史及文化,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變革。這也是享受熱帶雨林激情的又一種全新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Morazán Park</p><p class="ql-block">我們的酒店位于首都圣何塞市中心,對面就是城市最大的花園:莫拉桑公園。</p> <p class="ql-block">弗朗西斯科·莫拉桑 (Francisco Morazán) ,19世紀主宰中美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19世紀初領導并建立了短命的“中美洲聯邦共和國”,領土包括今日的危地馬拉、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以及墨西哥東部的一部分,并于1830-1839年成為共和國總統。只是好景不長,四分五裂的共和國于1839年瓦解,莫拉桑也于1842年9月15日被處決。</p><p class="ql-block">雖是末路英雄,這個國家仍然沒有忘記他。也許,曾經的“中美洲聯邦共和國”是小國心中不曾褪祛的閃光。</p> <p class="ql-block">Templo de Música</p><p class="ql-block">莫拉桑公園中央的音樂神廟,據介紹這是凡爾賽宮愛神廟的復制品,也是圣何塞市非官方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Golden angel wings</p><p class="ql-block">大門口一對金色的雕塑翅膀,游客留影打卡的最佳點。</p> <p class="ql-block">Sculpture of Miguel Hidalgo 1753-1811</p><p class="ql-block">公園內有許多名人雕像。這是墨西哥總統古斯塔沃·迪亞斯·奧爾達斯(Gustavo Díaz Ordaz)于1966年贈送的雕像:墨西哥獨立之父米格爾·伊達爾戈。</p> <p class="ql-block">Daniel Oduber Quirós,1921-1991</p><p class="ql-block">公園的另一角站著高舉拳頭的丹尼爾·奧杜維爾·基洛斯。他于1974年至1978年任哥斯達黎加總統,他的中左傾政策廣為民眾擁護,并在中美洲國家中很受歡迎。</p> <p class="ql-block">National Monument of Costa Rica </p><p class="ql-block">哥斯達黎加國家紀念碑,紀念中美洲國家戰勝“威廉·沃克的阻撓議事(William Walker filibuster)”。紀念碑于1895年哥斯達黎加獨立日揭曉,刻有五女兩男雕像,五名女性代表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等中美洲國家,兩名男性代表沃克和他的阻撓議事。</p> <p class="ql-block">“威廉·沃克的阻撓議事”,聽著奇怪又拗口,但在哥斯達黎加歷史上意義非凡。十九世紀時美國人沃克遠征拉丁美洲,以建立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個人殖民地,在1856年曾一度成為尼加拉瓜總統,但是哥斯達黎加總統胡安·拉法·莫拉 (Juan Rafael Mora) 反對他的統治,并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1856年兩次</span>擊敗了沃克。</p> <p class="ql-block">雖然并非真正的戰爭,但在中美洲國家,1856-1857年對威廉·沃克成功的軍事行動成為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的源泉,并將其與“獨立戰爭”相提并論。在1856年4月11日的阻撓事件中,無名小卒胡安·圣瑪麗亞潛入敵營點燃了敵人據點而犧牲,他因此而尊為民族英雄,如今的圣何塞國際機場就以圣瑪麗亞的名字命名,4月11日也成為哥斯達黎加國慶節。</p> <p class="ql-block">Escuelas Graduadas, 1890</p><p class="ql-block">黃昏時,走過一幢肅穆又莊嚴的大樓,樓面上刻寫著一排大字:Escuelas Graduadas 研究生院。</p><p class="ql-block">這座大樓也被稱為“金屬大樓”,因為建筑被模壓金屬板覆蓋而得名。大樓于1890在比利時和法國建造,然后運至哥斯達黎加的利蒙港,1893年在城市組裝。1896年作為圣約瑟夫研究生院成立,現在是一所小學。</p> <p class="ql-block">大樓前的花園,十分漂亮。</p> <p class="ql-block">花園隨景</p> <p class="ql-block">National Theatre of Costa Rica</p><p class="ql-block">哥斯達黎加國家劇院,建于1891年,被認為是哥斯達黎加歷史上最重要而精美的建筑之一。歌劇院1897年10月21日對公眾開放,首演作品為歌德的《浮士德》:Faust。</p> <p class="ql-block">Plaza De La Cultura,Culture Square</p><p class="ql-block">歌劇院前的文化廣場,巨大的城市標志和四處覓食的鴿子。</p> <p class="ql-block">Central Avenue</p><p class="ql-block">最熱鬧的中央大街,一眼望去有些雜亂。</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街頭的彈唱大媽。我們在她身后的小店里吃了一次可口的冰淇淋。</p> <p class="ql-block">Central Bank of Costa Rica</p><p class="ql-block">哥斯達黎加中央銀行,國家的財神爺。</p> <p class="ql-block">Momument To Those Present</p><p class="ql-block">財大氣粗的銀行大樓前站著真人大小的青銅雕像群,型似三大五粗的藍領工人,或是風塵勞苦的鄉村農婦。創作者是哥斯達黎加雕塑家費爾南多·卡爾沃(Fernando Calvo) ,他為這組雕像起了個意味深長的名字:現在者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Mercado Central, Central Market</p><p class="ql-block">一路走到中央商場,最后看到一個狹窄的門洞,兩邊擠滿了小商品攤販。雖然世界已進入互聯網時代,擁擠陳舊的市場卻使人品嘗到原汁原味的井市人煙。</p> <p class="ql-block">各種各樣的魚肉,咋一看還以為是豬排。</p> <p class="ql-block">路旁一景</p> <p class="ql-block">Plaza of Electoral Freedom</p><p class="ql-block">選舉自由廣場</p> <p class="ql-block">2nd Street, Plaza Juan Rafael Mora</p><p class="ql-block">市中心漂亮的第二街</p> <p class="ql-block">Central Post Office</p><p class="ql-block">黃色的豪樓是郵電總局, 建于1917年。</p> <p class="ql-block">走進一看,一百多年的郵局仍在辦公。</p> <p class="ql-block">Statue of Juan Rafael Mora</p><p class="ql-block">又一紀念歷史人物胡安·拉斐爾·莫拉的雕像,抵制“威廉·沃克的阻撓議事”的前總統。</p> <p class="ql-block">圣何塞的中國城牌樓很宏大,但是僅此而已。城中的中國店冷落蕭條,走了幾條街才看到幾家小飯館。</p> <p class="ql-block">Plaza de las Artes,Arts Square </p><p class="ql-block">引人矚目的是藝術廣場,充滿了現代風格的藝術造型。只是到達廣場時陰云密布,夏季的陣雨即刻降臨。</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廣場一側的手彈吉他塑像</p> <p class="ql-block">Iglesia del Soledad, Our Lady of Solitude Catholic Church</p><p class="ql-block">烏云下的索萊達教堂, 又稱為孤獨圣母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Central Park</p><p class="ql-block">圣何塞的中央公園小得可憐,只有一個混凝土拱門支撐著華麗的屋頂,前方是三見其面的“SJO”城市標志。</p> <p class="ql-block">Metropolitan Church </p><p class="ql-block">一旁是大都會教堂,也是圣何塞最大的天主教教堂。</p> <p class="ql-block">馬路對面的奇景,長于樓壁上的綠枝。</p> <p class="ql-block">五彩繽紛的涂鴨,熱烈奔放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地上也是色彩艷麗</p> <p class="ql-block">旅行使人學到了許多東西。一個國家和地方的博物館體現了它的歷史記憶、文化傳承、和現代文明,是旅行中難能可貴的文化體驗。我們在圣何塞參觀了三個博物館:前哥倫布時期黃金博物館,哥斯達黎加國家博物館,和玉器博物館,其中玉器物博館最佳。</p> <p class="ql-block">Pre-Columbian Gold Museum</p><p class="ql-block">前哥倫布時代黃金博物館位于文化廣場下方的地下建筑內,由哥斯達黎加中央銀行擁有和管理。博物館收藏了3,567 件前哥倫布時期文物,其中包括 1,922 件陶瓷制品、1,586 件金制品、46 件石制品、4 件玉器和 9 件玻璃或珠制品。其中黃金藏品最為珍貴,最早的珍品可追溯到公元前300年。</p> <p class="ql-block">黃金蛙</p> <p class="ql-block">雙頭鱷魚</p> <p class="ql-block">形似角雕的金吊墜</p> <p class="ql-block">金飾品</p> <p class="ql-block">各種動物造型</p> <p class="ql-block">Museo del Jade, Jade Museum</p><p class="ql-block">玉器博物館共有五層樓,七個展廳。博物館收藏著世界上最大的美洲玉器,還有近7000件精美絕倫、保存完好的展品,以及描繪生育女神、薩滿、青蛙和蛇的半透明玉雕的陶瓷,隨之介紹的還有土著歷史和奧爾梅克及瑪雅 (Olmec & Maya) 文化。一圈走下來,對玉器博物館贊譽倍增,想不到小小的國家也有如此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玉器博物館外景</p> <p class="ql-block">中國的玉器歷史源遠流長,從公元前5千年至今日仍是中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精華。“君子溫如玉”,中國的和田玉質地細膩光澤溫潤,像征著高貴和純潔。</p> <p class="ql-block">美洲的玉器歷史起于公元前1千5百年,與中美洲文明息息相關。美洲的玉是硬度高的綠玉(Jadeite),通常雕刻成神像、面具、珠飾和其他宗教物品,象征著生命、再生、權力和神圣。</p> <p class="ql-block">大廳中央陳列的一個巨大的的綠玉,頂天立地。</p> <p class="ql-block">Pataky-style ceramic tripod vases</p><p class="ql-block">帕塔基風格的陶瓷三腳花瓶,瓶肚上塑造張嘴凸起的美洲虎,兩側還有中美洲風格的圖案和裝飾,精巧細膩,生動有趣。</p><p class="ql-block">帕塔基 (Pataky) 風格,即將塑造好的動物頭部與平坦、帶有個性圖案的容器腔結合在一起的結構風格。</p> <p class="ql-block">又一個帕塔基風格的陶瓷花瓶</p> <p class="ql-block">這個更有趣</p> <p class="ql-block">Africa-style tripod vase</p><p class="ql-block">非洲風格三腳花瓶</p> <p class="ql-block">容器上表情豐富的人臉,夸張又可笑。</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還有姿態各異的人像</p> <p class="ql-block">形似動物的石板</p> <p class="ql-block">雙頭器皿</p> <p class="ql-block">Shaman </p><p class="ql-block">看了展覽,才知原來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前,當地的中美洲人是奉信薩滿教的。這個男性石像就是“薩滿”,他的頭上戴著頭飾,一手拿著容器,另一手拿著斧頭。</p> <p class="ql-block">又一個薩滿的石像</p> <p class="ql-block">公元500-1000年宗教儀式中用來焚香或焚樹脂的器皿。張牙舞爪的器皿身上有幾個小孔,做焚燒時煙霧從小孔中飄出,于是乎就“神靈附體”了。</p> <p class="ql-block">石制祭壇,象似長方形的石桌,刻有動物和頭像,下面有三條腿。</p> <p class="ql-block">這個祭壇做工精致,有四條腿。</p> <p class="ql-block">雙腳并攏成三角形的人體雕塑,身上刻有手臂和圖案及動物的面具,源于公元 1000-1500 年。</p> <p class="ql-block">公元1000-1550年的女性石雕,展示出對生殖的神圣感。</p> <p class="ql-block">這個更厲害。1000多年前,人類視再生為神圣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National Museum of Costa Rica</p><p class="ql-block">哥斯達黎加國家博物館建于1887年,1950年遷至現址。博物館的廣場寬闊優美,氣勢恢宏。</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目前的博物館建于一座軍營上,現在仍可以看到高聳的堡壘。</p><p class="ql-block">1948年12月1日,總統何塞·菲格雷斯·費雷爾宣布廢除國家軍隊,哥斯達黎加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無軍隊的國家。曾經的軍營就地改造,成為雄偉的國家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José Figueres Ferrer (1906 – 1990) </p><p class="ql-block">廣場正門前站立著費雷爾的雕像。這位曾任哥斯達黎加三任總統、并親自宣告廢棄國家軍隊的歷史人物昂首挺胸,俯視走過的每一人。75年過去了,沒有軍隊的哥斯達黎加巳成為中美洲最為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國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站在雕像前,抬頭挺胸,也來張大照。</p> <p class="ql-block">廣場周邊的景色,現代風格的玻璃中庭,綠蔭掩映的花園。</p> <p class="ql-block">光影陸離中的玻璃涼庭</p> <p class="ql-block">進入博物館,迎面撲來花紅柳綠的蝴蝶園。</p> <p class="ql-block">五顏六色的花蝴蝶漫天飛舞</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彩蝶展翅的一瞬間。</p> <p class="ql-block">Diquís stone spheres </p><p class="ql-block">草地上一排稱為“迪奎斯石球”的大圓石,來自于哥斯達黎加南部一個叫“迪奎斯(Diquís)”的考古發掘,歷史可追溯到公元300-800年和公元 800-1550年。</p><p class="ql-block">迪奎斯石球代表了消失千年的迪奎斯文化。現在的石球被視為是哥斯達黎加的國家象征和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我們一路走來看到許多大大小小的石球,現在才知這些石雕竟展示著國家的歷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國家博物館展示了從古代土著至前哥倫布時期的藝術到殖民時期、工業時期以及現代社會的時間線,并收藏了國家成長歷程中重大事件的歷史文獻。</p> <p class="ql-block">公元300年前后的石像</p> <p class="ql-block">公元1-1000年的精雕工藝石板</p> <p class="ql-block">這張畫的上面寫著“交織的根源”(intertwined roots) ,形象地描繪了殖民后的人種變化。</p><p class="ql-block">哥斯達黎加在16世紀之前以土著民族為主,16世紀西班牙人入侵時,殖民者的男女比例是10:1,由此歐洲人與當地土著婦女大量通婚,到18世紀末,哥斯達黎加三分之二的人口已是混血兒。現在全國人口中84%的人種為歐印混血的“Mestizo”,原住民僅占2.4%。</p> <p class="ql-block">金光燦燦的圣母像,展示殖民后宗教信仰的改變。原來奉信的薩滿教也變成了遍及中南美洲的天主教。</p> <p class="ql-block">墻上的圖表,列出了1776年至19世紀美洲獨立運動的歷史事件。</p><p class="ql-block">哥斯達黎加于1821年脫離殖民統治,63,000帝國臣民變公民。之后小國又成為墨西哥第一帝國的一部分,后來成為中美洲聯邦共和國的成員,直到1847年正式宣布獨立。</p> <p class="ql-block">Coat of Arms</p><p class="ql-block">1848年共和國成立,哥斯達黎加前后共有四個版本的國旗和國徽。目前的國徽是1906年的修改版,原來在國徽上的武器變成了咖啡豆。看來,哥斯達黎加的老百姓不想打仗,寧愿種咖啡。</p> <p class="ql-block">最后爬到了最高的堡壘頂層,這里曾是軍隊指揮中心。1948年,哥斯達黎加經歷了短暫的內戰,在此留下了坑坑洼洼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在堡頂上看到的朱樓煙波。哥斯達黎加,真是個激情又多彩的國家。</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哥斯達黎加短暫的十天中,學會了一句話: “pura vida”,字釋就是“純凈生活”。無論在餐廳、酒店及商場,或者是買完商品致謝,說一句“pura vida”就是表達最大的快樂與善意。</p><p class="ql-block">Pura Vida, 代表了哥斯達黎加的國家文化。社會安定、民有尊嚴、幸福快樂、自由健康, 又充滿了熱帶雨林的神奇與激情,這正是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哥斯達黎加。</p><p class="ql-block">Pura vida, Costa Ric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广昌县| 敦化市| 博客| 略阳县| 弥勒县| 台北县| 古丈县| 乡宁县| 特克斯县| 肇源县| 宁乡县| 资源县| 中山市| 腾冲县| 长武县| 平山县| 房山区| 石柱| 富平县| 平果县| 松江区| 庄河市| 武清区| 军事| 沅江市| 崇仁县| 克拉玛依市| 南投市| 西畴县| 汤阴县| 林口县| 祁连县| 叙永县| 东至县| 双辽市| 玛多县| 绥棱县| 卓尼县| 武城县|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