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人家近照</p> <p class="ql-block"> 我們夫婦都已奔七,是名副其實的老人了。</p><p class="ql-block"> 可是,家中還有更老的老人,女兒她外婆,1930年出生,已是95歲高齡。</p><p class="ql-block"> 這位高齡老人,這些年都是女兒她小姨照料,我們每年寒、暑都會回老家一段時間,替換一下女兒她小姨。</p><p class="ql-block"> 今年,女兒她小姨添了孫子,需要人照料,她小姨便到深圳照料兒媳與孫子。我們也在女兒這邊“上崗”,盡管暑假還沒有到,內(nèi)子便心急火燎要回老家,6月底便回去了。天太熱,我不敢隨行。</p><p class="ql-block"> 可是,內(nèi)子在電話中幾次說道,老人家在念叨我,于是,我買了7月29日的高鐵票,回老家陪老人待了半個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p><p class="ql-block"> 上上一代人,壽命都短,因此,我們父輩這一代人,他們好像不存在為他們的父輩養(yǎng)老的問題。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y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均壽命提高了,高齡老人也不斷增多。</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一代人,撫養(yǎng)了子輩,還要幫助子女撫養(yǎng)孫輩,而且,還要贍養(yǎng)自己的高齡父輩。悲催的是,我們這一代人中,許多人自己的身體也并不健康,各種慢病纏身,但為了老與小,也只能把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勉力往前行走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p><p class="ql-block"> 我們父輩這一代,他們大多數(shù)人的觀念中,“養(yǎng)兒防老”根深蒂固。老了,指望的都是兒女,請保姆,他們不愿意,去養(yǎng)老院,更是抗拒。</p><p class="ql-block"> 像我們家這位高齡老人,就是這樣一種人。</p><p class="ql-block"> 你別說給她請保姆或者去養(yǎng)老院,就是臨時叫個親戚來代替幾天,她都會極為生氣。有兩次,姨妹有事,叫她小姑子來替換一下,老人家都極力反對。就像這一次,姨妹因為媳婦要生產(chǎn),想提前幾天離開,請她小姑子代替一下,然后等我們這里有空后再回去接上,可是老人家堅決不肯。因此,盡管我們的兩個小外孫還沒有到放暑假的時候,內(nèi)子便等不及了,只得提前回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p><p class="ql-block"> 人老了,大腦不斷萎縮,思維力會加速下降,隨之而來的是性格的偏執(zhí)、對藥物的依賴。</p><p class="ql-block"> 我們家這位高齡老人,對一種藥物的依賴程度,簡直可以說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大約20年前,女兒她外公還在,老人家患腸胃病,不去醫(yī)院看醫(yī)生,在家里拖著,弄得嚴重了。那天天還未亮,我們家的電話鈴聲急促響起,一接,是女兒她外公打來的,說外婆病得很重。放下電話后,我對內(nèi)子說:“一定是病得十分厲害,不然不會這么早就打電話來的,你就趕快回去吧。”于是,我急忙給內(nèi)子買飛機票,讓她當天趕回了老家。</p><p class="ql-block"> 內(nèi)子回去后,送老人家去醫(yī)院,做了胃腸鏡檢查,慢性炎癥,也不算大礙,治療,調(diào)理,幾天后,身體恢復過來。</p><p class="ql-block"> 后來,老人家聽人說中成藥“木香順氣丸”治療胃腸病好,于是便買來服用。這一服,竟然成了一種終生的依賴。老人家把它當成了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只要身體稍有不舒服,就會服用“木香順氣丸”,每天如此,有時一天服用好幾包。這種依賴,已經(jīng)到了一種偏執(zhí)的程度,無論你怎么樣勸說,她都不聽,有時還會與你急。</p><p class="ql-block"> 這一次內(nèi)子回去,給她買了一大包“木香順氣丸”后,然后善意地騙她,說這種藥以后不再生產(chǎn)了,要她每天不要吃那么多,但是沒有用。而且,每天早晨起床后就是兩包,藥丸顆粒比較大,又干燥,那么多顆粒,服用后堵在喉嚨里下不去,這時狀況就非常難看,說她不該服,她便非常生氣,口中兇狠地地說道:“你走開!”前幾天,內(nèi)子還在微信中說:“每天上午被心理依賴的木香順氣丸折騰得唉聲嘆氣,下午吃飽喝好百病全無。”</p><p class="ql-block"> 4.</p><p class="ql-block"> 一些人老了,聽力嚴重下降,甚至失聰。這位高齡老人,先是一只耳朵失聰,另一只耳朵還能聽,慢慢的,這能聽的一只耳朵也失聰嚴重,很大聲,她或許能夠聽到一點點。</p><p class="ql-block"> 失聰,便導致交流的困難。你能聽清她說什么,但她卻難以聽到你在說什么。你為了使她能夠聽到一些,便放大音量,這音量放大后又有些形同吵架,老人家有時以為你在兇她,便非常不高興。</p><p class="ql-block"> 這一次我回到老家,每天下午會坐在她跟前,一面泡茶,一面聽她“講故事”。后來,我感冒了,發(fā)燒,全身痛,流鼻涕,擔心傳染給她,便不再坐在她跟前,而是坐在餐廳里的飯桌旁,兩天后,老人家走到我跟前,對我說:“你坐到我這里來,我跟你說說話。”我大聲地告訴她:“我感冒了,擔心傳染給你了。”內(nèi)子也在一旁大聲告訴她說我感冒了。老人家很生氣地說:“感冒,感冒,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在荊州天天感冒,每天都是田莊(連襟的兒子)給我蓋被子。”爾后,老人家回到了客廳坐在沙發(fā)上。不一會,我到客廳那里告訴她,我感冒很厲害,發(fā)燒,渾身疼。也許聲音大了,有些類似于兇狠的樣子,老人家便極為不高興。內(nèi)子見了,心里有些難過,便坐到她跟前聽她講話。第二天,內(nèi)子的同學來家里坐,老人家對內(nèi)子的同學說:“祥俊變了。”聽老人家這樣說,我還真是有些無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p><p class="ql-block"> 感冒稍好,我又在老人家跟前陪坐,燒茶,喝茶,聽她“講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個“故事”,第一次聽,還覺得新鮮,但如果像背書一樣,同一個“故事”一遍又一遍地無奈地聽時,真的是非常難受的一件事情。這位高齡老人,多少年了,都特別愛“講故事”,一遍又一遍,而且語句語序都不會走樣,與背書沒有區(qū)別。她不管你愛聽不愛聽,她要你坐在她跟前,重復地講著。</p><p class="ql-block"> 我這次回去,老人家講的“故事”有兩個內(nèi)容,一是“男女不讀書,都是一個豬”,二是“mānwū”。</p><p class="ql-block"> “mānwū”是方言,“mān”似乎沒有對應的漢字,意思類似于“蓋”,“wū”,就是“屋”,內(nèi)子老家那里的方言還保留了一些“入聲”讀音,這“屋”就是讀入聲。“mānwū”,就是蓋房子,而且是蓋草房子。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窮,農(nóng)村里絕大多數(shù)人家住的都是草房。老人家講的“mānwū”,是她引以為自豪的一件事,說的是解放初期,她一個女流之輩,自己一個人為自己家蓋草房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男女不讀書,都是一個豬。”也是老人家引以為自豪的事情。她是烈士遺孤,她的祖父告訴她,還在襁褓中時,她父親從武漢回到家里與她見了一面,臨走時,對她祖父說,將來一定要讓她讀書。后來,老人家讀了兩年的書,那個時代的農(nóng)村女性,幾乎沒有讀過書的,她讀了書,這為她解放以后參加農(nóng)村基層工作帶來了便利。所以,有些自豪,也順帶有了看不起那些一字不識的女性的意識,有時會弄得人家難堪且不高興。</p><p class="ql-block"> “男女不讀書,都是一個豬。”開了這個頭,便滔滔不絕了,很快講完了,便又來:“男女不讀書,都是一個豬。”又重復地講下去。</p><p class="ql-block"> 這次回去,每天重復聽的,就是“男女不讀書,都是一個豬”和“mānwū”,不要說每天都講這,就是一天里,也要重復多少次。而且,你還要表現(xiàn)出一種耐心。設身處地想一想,每天都聽這些,那該是多么難受的一件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p><p class="ql-block"> 寒、暑天,我有些畏懼回老家。</p><p class="ql-block"> 因為,冬天,老家冷得出奇,夏天,又熱得出奇。</p><p class="ql-block"> 還因為,我有心血管疾病,在那樣的天氣里,會造成血壓的不穩(wěn)定。</p><p class="ql-block"> 又因為,本可以用空調(diào)管控冷、熱的,但我們家那高齡老人不準用空調(diào)。</p><p class="ql-block"> 2011年,我們因為老人家的一句話,在老家買了一套房子。當時買時,那還是這個小縣城的第一個有電梯的高層樓盤。</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清明節(jié),我這個從來沒有給父母掃過墓的不孝子,因為女兒懷了大外孫,我動了去掃墓的念頭,意欲告訴在天之靈的父母,他們的孫女也快要做媽媽了。掃墓過后臨回深圳的前一天,我們這位高齡老人對我說:“好想你們在這里買一套房子,過年大家回來有一個落腳的地方。”當時兩位老人家住在我原來工作過的學校里,房子不大,而且老舊。聽老人家這樣一說,我們立刻來到荷花廣場邊的樓盤,問價,看房。因為沒有那么多錢一口氣付完而只能按揭,我們戶口不在當?shù)赜譄o法貸款,只能又叫來我的大弟弟,與他商量以他的名字貸款買房。商量妥了以后又立馬下訂金。第二天,我們就回到了深圳。</p><p class="ql-block"> 老人家的一句話,我們用效率做了回答。</p><p class="ql-block"> 房子交付后,2012年,內(nèi)子回老家裝修,本要把所有房間都裝上空調(diào)的,但老人家不同意,只好裝了兩個房間,老人家睡的主臥和客廳都沒有裝空調(diào)。2020年冬,天特別冷,在我們回湖北老家前,老人家不斷來電話,說冷。我和內(nèi)子商量,既然那么冷,那就買空調(diào)吧。我在京東下單,買了兩部空調(diào),一部裝在老人家房間,一部裝在客廳。商家把空調(diào)運到了,哪知老人家死活不讓安裝,姨妹無奈,只得求助。內(nèi)子打了多次電話,反復勸說老人家,她都不讓安裝,最后只好“騙”她說,空調(diào)買了,退不回去,放在地上,占了地方,倒不如掛在墻上還不占地方。這樣,空調(diào)才得以安裝。</p><p class="ql-block"> 雖然裝了空調(diào),我們回去,無論多么嚴寒或者多么酷熱,客廳里的空調(diào)都比較少開,即便開,也得打開門窗,熱,不能調(diào)得太低,冷,也不能調(diào)得太高。就像我這次回去,在客廳或者飯廳,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吹電風扇。湖北江漢平原一帶的熱是出了名的,用電風扇,吹后背,前胸還在流汗,吹前胸,后背則汗流不止。正因為如此,這兩年我都害怕回去。</p><p class="ql-block"> 家有高齡老人啊,你得依著他(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p><p class="ql-block"> 女兒她外婆說,因為她父親犧牲的緣故,從小跟著胡爹(爺爺),胡爹吃齋,所以她也吃齋,不吃肉和魚。不吃肉和魚且不說,上一輩人,因為那個經(jīng)濟不發(fā)達的年代,節(jié)儉慣了,到老,雖然自己有退休金,但還是節(jié)儉。老了,牙口不好,吃稀飯,一餐吃不完,到了下一餐,熱一熱,再吃;不吃魚和肉,以醬菜為主,這樣的生活,當然營養(yǎng)嚴重跟不上,所以經(jīng)常頭昏,似乎還有低血糖。</p><p class="ql-block"> 我們每次回去,內(nèi)子便會買魚或者買肉,把魚肉或者豬肉剁得碎碎的,然后想辦法烹飪,讓她看不出是魚或者肉,再給她吃,一般都會吃完。吃魚或者吃肉后,精神狀態(tài)就會非常好。就像前面內(nèi)子所說,“每天上午被心理依賴的木香順氣丸折騰得唉聲嘆氣,下午吃飽喝好百病全無。”這里應該改一下,“中午吃飽喝好后下午百病全無”。這一次我回去,每天去買菜時,都會買半斤左右的瘦肉,內(nèi)子把肉烹飪好后,我們吃一點她吃一點。中午吃過后,老人家下午的精神狀態(tài)就是內(nèi)子說的那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p><p class="ql-block"> 回深圳前,我在網(wǎng)上看了一位67歲的兄弟寫的一篇長文,長文道出了他這些年贍養(yǎng)老人的心酸。</p><p class="ql-block"> 他有兄弟兩人,他是弟。他退休之前,身為退休教師的母親就患上了老年癡呆癥,父親身體也不太好。他哥哥嫂子看他還在上班,就把父母接過去贍養(yǎng),哪知天有不測風云,他哥哥患癌癥很快去世,不得已,他只好把父母接過來由他們夫婦贍養(yǎng)。這位患了老年癡呆癥的母親,不僅僅只是失憶,而且隨時隨處大小便,又不肯穿尿不濕,因此,家里臭臊味濃烈,連他自己身上都是一股重重的味道,所以他說,自己出門,盡可能避開別人,擔心人家聞到后不適。不多久,他自己的老伴也去世了,照料老人的重任,就落在了他一個人的肩上。</p><p class="ql-block"> 他家的兩位老人去世后,他便寫下了這篇文章。在文章中他還說,已經(jīng)叮囑他的女兒、女婿,如果他有重病,一定不要送到重癥監(jiān)護室,能死,就早點死,不要為難子女。 </p> <p class="ql-block"> 9.</p><p class="ql-block"> 讀了這篇文章,我也心有戚戚焉。</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我也曾對我的女兒、女婿說過,如果我病重,不要送ICU,如果我死了,把骨灰丟入大海。</p><p class="ql-block"> 當然,還包括養(yǎng)老。</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一代人,一般都有兄弟姐妹,父母的贍養(yǎng),可以由兄弟姐妹輪流承擔,可是到了我們的下一代,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哪能承擔得起雙方父母的贍養(yǎng)重任?</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們必須有這樣的意識,養(yǎng)老,必須靠自己,或請保姆居家養(yǎng)老,或進養(yǎng)老院由他人來代理。</p><p class="ql-block"> 一直以來我都有這樣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第一,孝敬父母,要在父母都健在的時候。有些人,父母健在時,不聞不問,父母去世了,厚葬,而且年年清明去燒香磕頭。這樣做,對于這種人來說,無非兩個目的,一是做給旁人看,二是實用主義的求得先人的護佑。我不屑于這些,或許在很多人面前,我是一個不孝子,因為很少去父母的墳頭燒香磕頭。</p><p class="ql-block"> 第二,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來時,一絲不掛,去了,就不必占那一穴之地。占一穴之地無非是要后人能夠祭拜。其實,后人的祭拜,頂多只是子女這一代,孫輩以后,他們還會來祭拜你嗎?到那時,你不就成了孤墳中的野鬼?!如此,倒不如把骨灰撒向大地或者拋入江河,這樣才會與來時完美對接。</p><p class="ql-block"> 第三,人,生沒有選擇的權利,但死,應該把權利還回他自己,因此,應該允許安樂死。“好死不如賴活”,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我總覺得,要活,就得有尊嚴地活。或重病纏身痛苦不堪,或老得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料,這樣的活還有什么尊嚴可言。?2024年2月,93歲的荷蘭前首相德里斯·范阿赫特?與他同樣年歲的妻子,一起選擇了安樂死結束了生命,給我們做出了多好的表率!真心希望有人來呼吁安樂死的合法化,因為有尊嚴而不痛苦地死去,比痛苦地賴活著,顯得更有意義與價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自己都老啦,前路如何,有已知也有未知,死,是已知,怎樣死去,卻是未知。現(xiàn)在,應該用心去求解這未知,在求解這未知時,應該有這樣的條件:不要給獨生子女添加麻煩與困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陳祥俊2024年8月17日至19日用手機斷斷續(xù)續(xù)寫于家中。</p> <p class="ql-block">老人家近照</p> <p class="ql-block">老人家“講故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屏东市|
垣曲县|
华坪县|
天等县|
黑水县|
边坝县|
松江区|
维西|
永定县|
龙川县|
甘谷县|
东丽区|
延寿县|
会昌县|
峡江县|
武城县|
广东省|
德昌县|
若尔盖县|
奉化市|
德化县|
砀山县|
孝昌县|
昭通市|
嘉峪关市|
循化|
清水河县|
漠河县|
阳泉市|
天柱县|
盐源县|
博兴县|
江西省|
河北区|
白玉县|
宝山区|
岚皋县|
石首市|
高尔夫|
丰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