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明萬歷二十一年之前,湯顯祖其實并沒有多少當官的感覺。</p><p class="ql-block">命運似乎一直在和湯顯祖開玩笑。這個當世公認的八股文舉業家,卻在八股文考試的道路上,足足蹉跎了十多年,直到第五次會試才勉強得中,賜“同進士出身”。干出輝煌業績的惟一主政地,竟然是被貶謫后,“量移”過去的。一心想通過科舉報效朝廷,最后卻以傳奇驚艷了世界。</p><p class="ql-block">他的一生,似乎都應了那句俗得不能再俗的俗語: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p><p class="ql-block">作為一個出生于書香世家,從小由徐良傅、羅汝芳等名家教導,二十一歲中舉,年少時即名滿天下的才子,湯顯祖的仕途本應該一帆風順。</p><p class="ql-block">他自己也是這么以為的。</p><p class="ql-block">所以前兩次的會試失利,他并沒有太放在心上。而當萬歷五年,他興沖沖第三次奔赴會試考場之前,現實就給了他當頭一棒。</p><p class="ql-block">這一年,當朝首輔張居正的次子張嗣修與他同科參加會試。作為一個父親,張居正的軟肋同樣是孩子。他的長子張敬修在上一次科考中失利,因此這科他早早做好準備,百般設法籠絡天下才子,以便在張嗣修高中時掩人耳目。經過多方了解,湯顯祖和同學沈懋學二人進入了首輔大人視線。</p><p class="ql-block">在熏天的權勢和平步的青云面前,湯顯祖說:“吾不敢從處女子失身也”。</p><p class="ql-block">堅持操守的代價是名落孫山。</p><p class="ql-block">萬歷八年,歷史接近重演,不同的是這次參加考試的是張居正的第三個兒子。再次拒絕首輔的湯顯祖選擇了棄考。</p><p class="ql-block">張居正去世兩年后,明萬歷十一年,湯顯祖總算躋身三甲榜單。雖然名次靠后,但飽讀了圣賢書,終于“貨與帝王家”,他對未來充滿期待。</p><p class="ql-block">可是,他只是被分配到留都南京當了一個管禮樂祭祀的閑官。幾年之后,他的品秩提升到正六品,卻依然是一個閑官。工作之余,他有大把的時間用于行賞冶游,吟詩作賦,六朝古都的綺靡景象也確實為他日后的傳奇創作埋下了很多伏筆,然而此時他想得更多的,還是如何能使自己的才華經世致用。</p><p class="ql-block">萬歷十九年,天空劃過彗星。在古代人看來,“星變”是不祥之兆,按照慣例,皇帝需要反省檢討,甚至下“罪已詔”求老天爺寬恕。萬歷皇帝要求群臣上書諫言。湯顯祖認為時機來了。他將這些年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憤而寫成著名的《論輔臣科臣疏》,全文洋洋灑灑二千多字,指名道姓痛罵朝中幾位重臣,同時為兩位因直言獲罪的御史鳴不平。奏折在朝野中引起極大的震動,涉事官員辭職的辭職,請假的請假。下不了臺的萬歷皇帝以“假借國事攻訐元輔”的罪名,直接將他貶到了廣東雷州半島最南端的徐聞縣,當了一個沒有品階的典史。二年后,“量移”浙江遂昌知縣。</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在遂昌,湯顯祖的職業生涯才算開了掛。</p><p class="ql-block">四百多年前的遂昌,山水清麗,民風淳厚,用今天的話來說,一切都絕對的原生態。境內群山環繞,水汽氤氳,他所到之處經常云遮霧繞,加之清靜安逸,百姓無事不上公庭,他這個縣令當得頗為悠閑。他稱遂昌為“仙縣”,自詡為“仙令”。平日里游山玩水,與當地的讀書人講學問字,五日才處理一次政務。表面看來,他是清閑自在的。</p><p class="ql-block">而在他的同僚們看來,從繁華熱鬧的故都南京,來到偏遠閉塞的遂昌,作為一名官員,湯顯祖的仕進之途,似乎越走越窄。</p><p class="ql-block">——然而畢竟是有才情有抱負的湯顯祖。</p><p class="ql-block">后來的事實證明,在遂昌,湯顯祖不僅沒有消沉,反而為遂昌扎扎實實地干了幾件事,并且干出了事業的新高度。</p><p class="ql-block">這幾件事,遂昌人幾百年后依然如數家珍,娓娓道來。</p><p class="ql-block">萬歷年間的遂昌,屬于邊遠小縣,人口稀少,各方面都非常落后。湯顯祖自嘲自己這個縣令像個山鬼,每日與藍天白云相伴,小動物們也時不時跑到縣衙做客。不難想像,屈居于一縣之隅的湯顯祖,和他那些仕途得意的同年們相比,自然有些壯志難酬的失意惆悵之感。但即便如此,作為他職業生涯中真正主政的地方,湯顯祖對遂昌,明顯是傾注了極大的心力的。</p><p class="ql-block">湯顯祖的出生地江西臨川,是一個名士輩出的地方,王安石、晏殊父子、曾鞏都是臨川人,王羲之、顏真卿、謝靈運等人都曾在臨川任職。到過臨川并留下文章詩作的大家不計其數,如陸游、黃庭堅、范成大等等。王勃著名的《滕王閣序》中,就有“光照臨川之筆”的描述。而湯顯祖的原生家庭,更是一個讀書世家。他家自高祖起,曾、祖、父四代都是讀書人,有藏書四萬余冊,家中還有家塾。所謂鐘靈毓秀,人杰地靈,這樣的地方、這樣的家庭出來的人,無疑在基因中就是自帶書卷氣的。也因此,教育始終是湯顯祖念茲在茲的一件大事。</p><p class="ql-block">早在徐聞時,因當地人對生命不夠重視,常常有人輕生,湯顯祖以一個極其微薄的典史身份,主持修建了“貴生書院”,意在勸誡珍惜生命,讀書明理。到了遂昌以后,他發現沒有書院,立即自己帶頭捐資,并在眠牛山主持修了書院和射場,在他的影響和推動下,一個月射場建成,三個月書院建成。他給書院命名為相圃書院,是希望能培養出將相之才的意思。尋常日子里,他親自帶領遂昌子民讀書、練習騎射。當年的遂昌,老百姓以日昝計時,日子過得慵懶散漫,他為此又造了啟明樓,每天早早就去敲鐘叫醒百姓起來讀書騎射。</p><p class="ql-block">傳統農業社會中,耕讀總是并行的。湯顯祖這個縣令也一樣,一手抓教育,另一手就抓農耕。早在周代,立春日就有迎春習俗,這一天,皇帝要率領文武百官到城的東郊去迎春,并且要頒布春令,督促百姓開始耕作。到了地方上,則由當地最高行政長官帶上春鞭和米酒,到田間地頭勸導百姓春耕。班春是帶著強烈的儀式感的,要祭天,鞭春,開春、犁春,給老百姓分發農作物種子等等,還要用米酒和雞蛋喂牛,犒勞它一年的辛苦,激發它新春的斗志。從湯顯祖的詩里可以看出,他是承襲了這一傳統的。并且他在《牡丹亭》劇作中,活靈活現地重現了這一場景。除了勸導百姓及時耕作外,湯顯祖還教會了當地老百姓演奏昆曲十番。昆曲發源于江蘇昆山,昆曲十番更是被稱為“昆曲的活化石”,演奏的樂器繁多,曲調艱澀難懂,在道路阻隔的年代,得以在幾百里開外的遂昌流傳,這或許緣起于他的傳奇創作,或許是他在小山城無聊而無趣的生活之中尋求的一點點精神慰籍,又或許是本著他對治下子民精神上的教化引導,反正,他教會了遂昌的百姓們演奏原汁原味的昆曲十番。幾百年后,班春勸農和昆曲十番分別被列入世界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也算是他的插柳之作吧。</p><p class="ql-block">遂昌位于浙西南山區,山高林密,當時經常有老虎出沒,傷及人畜。百姓雖苦之已久,卻很迷信也很愚昧,認為老虎是“神物”,不能傷害他們。湯顯祖發布了打虎征集令,但沒人響應,只好自己親率鄉民到城隍廟去,情真意切地向城隍爺說明要打虎的理由:“吾與神共典斯土,人之食人者吾能定之,而不能止于虎。民曰有神。夫虎亦天生,貴不如人。神無縱虎,吾將殺之。”并親自帶隊上山打虎。百姓見縣令如此,也消除了顧慮,群情高漲,一舉消滅了十七只老虎,從此遂昌虎患平息。民間更有口口相傳的湯顯祖用巧計除了當地的惡霸,兩件事被鄉人合稱為“打虎除害”。</p><p class="ql-block">百姓安居樂業了,湯顯祖將目光轉向了特殊群體,那是陽光照不到的高墻里面。萬歷二十一年,湯顯祖在遂昌任上過年,除夕夜去監獄視察,看到犯人思念家人,渴望回家的情形,忽然想到著名的“貞觀縱囚”,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將死刑犯放回家與親人道別,之后所有犯人回京赴刑,沒有一個借機逃脫。他起了效仿李世民的心思,于是在萬歷二十二年的元宵節,湯顯祖組織犯人統一去河橋觀看花燈。是夜,璀燦的花燈同囚犯眼里的光交織,堅定了他感化犯人的信心。萬歷二十三年除夕夜,經過周密的部署,湯顯祖將犯人放回家過年,約定正月初三回來服刑。到了日子,所有犯人全部歸獄。可以說,在社會最邊緣的陰暗角落,他讓囚犯們感受到了溫暖和信任。這樣的嘗試,需要極大的膽識和勇氣,作為四百多年前的一個縣令,相比起他同時代的人們,湯顯祖以人為本的思想和悲天憫人的情懷似乎總來得更早一些。</p><p class="ql-block">湯顯祖在任的五年中,遂昌政治清明,賦少訟稀,一切都蓬勃發展,小縣城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概。他本人也“一時醇吏聲為兩浙冠”,遂昌子民們在他帶領下,民智開化,社會安定,他開懷地寫下“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陰道上行,春云處處生。官也清,吏也清,村民無事到公庭,農歌三兩聲”的詩作。他力邀好友屠隆來這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做客,與遂昌、松陽等地的文友們詩詞酬唱,山水清音相和。大和尚真可為了他,翻山越嶺走到遂昌,并送他外號“湯遂昌”。而在案牘勞形之外,他的傳奇劇作,后來的世界文化名著《牡丹亭》也開始創作。在這樣的氛圍下,湯顯祖甚至覺得,遂昌就是他夢中的烏托邦,在這里他推行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抱負,雖然地方偏遠閉塞,卻揮灑了他報效國家的一片赤子之心。此時的湯顯祖,雖未能全酬平生之志,卻也是欣慰自得的。</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湯顯祖不知道,對一個縣令良知的考驗在后面。他很快就體會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無能為力。</p><p class="ql-block">遂昌雖然邊遠,卻是名副其實地坐擁金山。距縣城東北二十三公里處有治嶺頭村,坐落于大山之中。山腹中礦脈綿延縱橫,巖石里藏著黃金與白銀。在唐代,遂昌金礦被發現并開采,著名的“燒爆法”流傳千年。但因為安全等種種原因,至萬歷年間早已停開。然而彼時國庫空虛,萬歷皇帝打上了遂昌金礦的主意。朝廷派來了監礦使曹金,下了復開遂昌金礦的命令,下達了浩大的工程量,并動用了一百三十五輛水車排除礦硐積水。掠奪性開采必將帶來災難性的后果,何況以當時的采礦條件,礦工的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湯顯祖苦苦阻止這件事情,包括在京城的遂昌人,吏科都給事中項應祥也苦苦阻止,但是朝廷求金心切,根本不為所動。湯顯祖多次奏請未果,憤然寫下“中涓鑿空山河盡,圣主求金日夜勞。賴是年來稀駿骨,黃金應與筑臺高”的詩句,希望朝廷能停止這一行為,然而無用。</p><p class="ql-block">這恐怕是終結湯顯祖仕宦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說之前由于《論輔臣科臣疏》得罪了朝中元老派,導致他一次次的述職考評都不理想,令他泄氣失意,也令他前進的道路上布滿荊棘,那么這次朝廷強令開采金礦,則是終于讓他看清了自己身為一介小吏的無力與無奈。</p><p class="ql-block">要有怎樣的傷心失望,才能使一個曾經滿腹赤誠的人心生去意。這時候的湯顯祖,再也不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青年,此時的他已是雙鬢斑白,心下蒼涼。他終于明白,在晚明腐朽的統治下,他曾經以為只要入仕為官,自己的滿腹才華就有了用武之地,就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這樣的想法,不過是他的一廂情愿罷了。這位晚明最優秀的文學家、戲劇家,可以在他的文學世界里穿越生死揮灑自如,卻在現實的逼仄中一籌莫展。</p><p class="ql-block">那就回去吧,去看玉茗堂花開花落,去完成那些未完的傳奇,去隨心所欲地構建自己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1598年,也就是萬歷二十六年,湯顯祖赴京參加三年一次的述職后,隨即向吏部告歸回鄉。消息很快傳到了遂昌,當地馬上派人在揚州鈔關等候,請求他重回縣衙。在父老們的極力挽留下,湯顯祖暫時回了遂昌,但他以已經辭官為由,執意不再回衙署,而是在城邊的妙智堂小住,數日后便回到了家鄉臨川。同年秋天,原創于遂昌的《牡丹亭》正式問世。</p><p class="ql-block">湯顯祖辭官的第二年,遂昌金礦發生大規模的礦難,史書有記載:“石崩,斃百余人。尋奉詔報罷”。十一個字,字字血淚。萬歷皇帝的黃金夢就此終結,可是那鮮活的一百余條礦工的生命,卻再也回不來了。</p><p class="ql-block">湯顯祖辭官三年后,朝廷以“浮躁”的罪名給了他一個“閑住”的處分。此時的他早已不問世事,對這個遲來的處分并沒有什么感覺,就更談不上悲喜了。</p> <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一箭風快,半篙波暖。湯顯祖辭官歸隱的態度是決絕的,但這是對朝廷腐朽的決絕,對遂昌,對這片土地上的子民,湯顯祖是有深厚的感情的。在老家的日子里,雖然大部分時間埋頭于自己的傳奇世界,但和遂昌百姓之間,依然書信往還,情深意切。</p><p class="ql-block">萬歷三十六年,遂昌人請畫師徐侶云去臨川給湯顯祖畫像,在遂昌為他立了生祠,此時距湯顯祖離任剛好十年。清康熙五十一年,遂昌知縣繆之弼建“遺愛祠”,奉祀湯顯祖。這是遂昌人對湯顯祖最樸素的敬愛之情,以那個時代最隆重的方式表達出來。</p><p class="ql-block">從萬歷十一年到萬歷二十六年,湯顯祖的職業生涯,不過短短的十五年。在這十五年中,他真正主政的,惟遂昌一地,五年而已。漫漫歷史長河,五年僅僅一瞬間,絕大部分人與事湮沒無聞,寂然無聲。湯顯祖卻仿佛置身于時間之外,幾百年后,依然令人如瞻其人,如聞其語,如見其心。歸結起來,無非一個“情”字。他的一生,以“情”字立身,以傳奇濟世。《牡丹亭》一書,是世間至情至性之書,為了情,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它的作者,必定也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他最大只當過六品官,在明代龐大的權力機構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他的政治理想,卻是“有情之天下”。在那個崇尚程朱理學,主張“存天理,滅人欲”的年代,他重視個人內心體驗,重視普通人的權利,一生都致力于關懷民生,關注弱小,在極端的“理”中努力爭取“情”的地位。</p><p class="ql-block">他在遂昌人心目中,永遠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只要提起他,提起《牡丹亭》,便如有暗香浮動,如聞如醉,令人心馳神往。</p><p class="ql-block">哪怕他在遂昌,只有短短的五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冕宁县|
罗江县|
分宜县|
博乐市|
英德市|
措勤县|
普陀区|
浠水县|
西宁市|
永济市|
桑植县|
晴隆县|
高陵县|
三原县|
木兰县|
泰州市|
武宁县|
九江县|
嘉荫县|
鄂托克前旗|
北碚区|
黄平县|
鹤山市|
济源市|
海阳市|
蒙城县|
鸡西市|
湘西|
安塞县|
上思县|
乐昌市|
瑞金市|
曲阳县|
临洮县|
连平县|
永康市|
斗六市|
宜春市|
秦安县|
廊坊市|
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