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在云端·記巴基斯坦k2BC徒步

納木錯

<p class="ql-block"> 想你時你在天邊,</p><p class="ql-block"> 想你時你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想你時你在腦海,</p><p class="ql-block"> 想你時你在心田。</p><p class="ql-block"> 走過華東k2→獨豎尖</p><p class="ql-block"> 走過湖南k2→韭菜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本尊總要走一下吧!</span></p> <p class="ql-block">  K2中文名稱喬戈里峰,海拔高度8611米,為世界第二高峰,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位于中巴印邊境的巴控克什米爾地區。</p><p class="ql-block"> K2BC為喬戈里峰的登山大本營,位于巴基斯坦一側的喀喇昆侖核心區國家公園內,海拔4980米。</p><p class="ql-block"> K2BC徒步,指的是喬戈里峰大本營徒步。起點為Ashkole村,途徑Baltoro冰川,抵達K2BC,再翻越5615米的Gondogoro La埡口,終點Hushey村。全程155公里,需要時間12 天。</p><p class="ql-block"> 每年只有7月份可以翻越Gondogoro La埡口,其它時間因為積雪太厚,由軍方把守,不允許通過。這條路線位于中巴印邊境線附近,不允許個人前往,必須通過當地登山或旅行公司組織。</p> <p class="ql-block">  喬戈里峰~</p><p class="ql-block"> 是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的山峰,又被稱為K2。</p><p class="ql-block"> “K”指喀喇昆侖山,“2”是當時它是第二座喀喇昆侖山脈被考察的山峰。</p><p class="ql-block"> K2高度僅次于珠穆朗瑪峰, 但其攀登難度遠遠高于珠穆朗瑪峰,一度高居8000級雪山登山榜首,</p><p class="ql-block"> 喬戈里峰又被稱為“野蠻巨峰”、“眾山之王”。</p><p class="ql-block"> 昆侖山脈綿延數千公里,山脈上高峰密集。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4座就聳立在這方圓十幾公里之內:</p><p class="ql-block">世界第2高峰喬戈里峰(又稱K2,8611米)</p><p class="ql-block">第11高峰加舒布魯姆一峰(8068米)</p><p class="ql-block">第12高峰布洛阿特峰(8047米)</p><p class="ql-block">第13高峰加舒布魯姆二峰(8034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7月18號上午我們一行到達伊斯蘭堡,下午塔克西拉參觀。</p><p class="ql-block"> 塔克西拉(Taxila)~</p><p class="ql-block"> 塔克西拉(Taxila)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西北約50公里處,這是一座有著2500年歷史的著名古城,其佛教遺跡有2000多年的歷史,覆蓋了2500平方公里,是舉世聞名的犍陀羅藝術的中心,也是南亞最豐富的考古遺址之一。</p><p class="ql-block"> 中國高僧法顯、玄奘等都到過這里。塔克西拉的古城遺址也是世界著名的考古遺址,曾是佛教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里也是中國古代名著《西游記》中“西天”的原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玄奘曾在此修行過,要想看得懂,需要深入了解 需要熱愛,現在遺留發掘的露天的文物經過時間的洗禮已經被風化差不多了,好多是修復過的,我們只是初略了解,當地人見我們來參觀,熱情地打開了上鎖的房間給我們看珍寶(塔),1:1復制博物館參觀,我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只知道那時這個地方曾經繁華過。</p><p class="ql-block"> 后打卡伊斯蘭堡博物館。這博物館一邊開采一邊展出,有點像西安兵馬俑性質。</p><p class="ql-block"> 巴基斯坦是阿爾泰語系和印歐語系兩大語言的交匯地,也是印歐語系波斯文化和印度文化的交匯地,還是伊斯蘭教文化、佛教文化的交匯地。所謂佛教從印度傳入的說法,實際上是指古代印度,也就是今天巴基斯坦的疆域。</p> <p class="ql-block">  Skardu機場,這是一個建在山窩子里的機場,這是一個軍民兩用機場,也是一個國際機場,但我感覺這更像是一個網紅機場,看看,都在機場拍照,都在和飛機合影,都在和軍人照相。本地人如此,我們自然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小飛機過喀喇昆侖山脈,飛機很多時候貼著山體在飛,飛得還沒山高,小飛機在窄窄的山谷中穿行,這技術也是爐火純青了,只是坐著的我,內心也是慌著的。從空中看喀喇昆侖山脈,還是這么近的距離看,這可能是唯一乘坐這飛機才能看到一次的機會。回程伊斯蘭堡飛烏魯木齊也從喀喇昆侖山脈上飛過,大飛機的高度,看到的又是一種不一樣的昆侖山脈了。</p> <p class="ql-block">  Skardu閑逛的一天 ,Skardu因為他是三山兩河的交匯處,三山是喀喇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兩河是印度河、巴爾托洛河,也是所有登山和徒步者匯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一條街貫穿全城,商業,民居在街周邊,酒店,商店,雜貨鋪比比皆是,短短的一條街銀行居然有10多家,我們在街上的戶外店買了氣罐,價格很貴,一個大氣罐要差不多100多人民幣。賣水果的攤販街邊也有不少,天氣太熱,路上行人不多,車也不多,不過摩托車還挺多的。我們一行四處溜達,到處覓食。說起吃就來勁,冒著40多度高溫,滿大街找食,手機查找,朋友推薦,老板介紹,終于尋到一家網紅餐廳,去的不是時間點,人家都休息了,后見我們遠道而來,服務人員還是為我們開鍋了,巧的是老板也出現了,為我們推薦了店里好吃的招牌頭道菜,吃后一致得到好評。味道不錯哦!值得推薦。</p> <p class="ql-block">  一群街溜子</p> <p class="ql-block">路邊的孩子們~</p><p class="ql-block">這組照片來自隊友影子攝,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必須的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kardu→Askole營地,吉普車(7個小時)</p><p class="ql-block"> 7月20號上午10點多鐘酒店出發。</p><p class="ql-block"> 進山的路驚心動魄,心驚肉跳,路就是吉普車可以通過的路,路況越走越差,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平時用來徒步的路,(還得有一定難度的線路)他們用來開吉普車。什么叫做技術,什么叫做越野,這里一見便知,有些路段真是狹窄得一輛車的距離都不夠,還是彎道,心里慌得一踏,我真是寧愿下車走啊,我不想還沒進山就被掛在這里。誰懂啊!</p><p class="ql-block"> 很多處塌方,滑石,路上到處是坑,水坑,坑坑洼洼,司機是見怪不怪了,開得很是淡定,逢見對面來車必車窗聊兩句,握手??很是友好,窄窄的山道亦是如此,真感嘆巴基斯坦人民好熱情。山路十八彎,彎彎各不同,忽沖高,忽沖低,忽下水,一輛車的寬度,會車也是絲滑的很,速度與激情被玩得淋漓盡致,一邊到處塌方的山體崖壁,一邊滾滾大峽谷東流水 ,我好希望快點能到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進山需要過河 ,橋居然是木制吊橋,汽車開在上面晃晃蕩蕩,整個進山途中只見到一座正規橋,司機讓我們下車橋上拍照,司機說:這是中國援建的橋。在后來的行程中,也多次途中看到這種吊橋。</p><p class="ql-block"> 途中前車等后車,來來來,都秀一下。</p> <p class="ql-block">  于下午17點17分到達登山口村子askole,這村子是攀登k2和徒步的起點村子。</p><p class="ql-block"> askole是k2地區徒步的最后一個村莊,這里有小的商 店,有一個小的登山博物館,所有登山和徒步的隊伍都在這里匯合。</p><p class="ql-block"> 【三杯茶】作者摩頓森援建的學校也在這里,這個小村莊在登山季節的時候是非常熱鬧的。</p><p class="ql-block">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爾蒂人交朋友的方式。</p><p class="ql-block">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p><p class="ql-block">第二杯茶,你是我們的賓客;</p><p class="ql-block">第三杯茶,你是我們的家人,我們愿意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p> <p class="ql-block">  營地晚餐,此次行程接待團隊安排了10只雞,一只羊,面條,烙餅,米飯輪換著來,大廚燒菜也比較符合我們的口味,雖然品種單調,做法一樣,但各人也吃得滋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關于巴基斯坦k2徒步,克什米爾敏感地區是需要軍方批準辦進山證的,要有正規的登山公司或者徒步公司接待,需要配備團隊服務的。此次行程我們的接待團隊安排:一位大廚,一位大廚助理,一位服務生,一位背夫長,一位總向導。背夫17名,馬6匹,本來安排背夫35名,因為現在是登山旺季,背夫不夠用了,所以減少到17名。豪橫不?豪橫!</p><p class="ql-block"> 感謝為我們服務的你們!</p><p class="ql-block"> 感謝! 感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吃了第一頓雞:咖喱雞。</p> <p class="ql-block">徒步的第一天:</p><p class="ql-block"> Askole Camp(3050米)→→Jula Camp(3150米) </p><p class="ql-block"> 7月21日早上7點出發,10點20分河灘邊午餐,12點40分到營地,總計運動5小時10分鐘,行程16.5公里,拔高260米,沿著干熱河谷行走。暴曬的一天,幾乎沒有植被,因為河谷沙塵大,揚灰一路相伴。</p><p class="ql-block"> 營地周邊有一座5810米的山峰,名字記不住了,未登峰,到達營地很早,沒事就看山,向導在向隊友指證著,介紹著營地周圍的山峰。</p><p class="ql-block"> 今天營地水質太差,我們自己過濾燒水,殼瓜子喝茶嘮嗑愉快的過了一下午。然后等待晚餐,今天吃了第二頓雞,雞燉湯,土豆配油炸雞,好吃,秋葵無限量供應,主食:面條,油餅。餐后芒果水果。太豐富了!</p> <p class="ql-block">  忙碌的早上,背夫在忙著裝我們進山要吃的雞,活雞哦!??</p> <p class="ql-block">  出發,路上遇到檢查站,填表,交表 ,通關。</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徒步第二天:</p><p class="ql-block"> Jula Camp(3150米)→→Paiju Camp(3380米) </p><p class="ql-block"> 7月22號早上7點出發,出發之前的集體照來一張,儀式感要有!10點10分等午飯吃,14點10分到達營地,行程18公里,500米的拔高。今天又是干熱河谷行走,暴曬的一天,沙土飛揚,滿嘴泥土的又一天。</p> <p class="ql-block">  忙碌的營地,忙碌的背夫們,搭營拆帳?,分配自己要背的物資,有時候還需要稱重的,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p> <p class="ql-block">  烈日當頭,暴曬,暴汗,吃灰的路上。防護的再好,也擋不住這高原強烈的紫外線。</p> <p class="ql-block">  注意河里的水,泥沙量很大,污濁得很。這里的背夫他們自己是不帶水的,為了減重多背點貨物,身上只是帶著一個空的飲料瓶子,口渴的時候,見到他們直接用瓶子裝這水喝…</p> <p class="ql-block">  中午路餐,徒步的意義升級了,路餐的檔次我這次是拉滿到了頂極。</p> <p class="ql-block">  早早的到達營地,下午閑著沒事,營地到處溜達,看見大廚在給我們做晚餐,烤雞肉,看著就好吃的樣子,我也要上手烤兩串。</p> <p class="ql-block">  營地躺,美得很!</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個收費營地,現在是登山季,徒步季,人很多,來自國內的有四只隊伍,還有歐洲的,巴基斯坦本地的今天都匯聚于此,隊員閑逛的,帳篷躺的,嘮嗑的,協作們負責晚餐的,各自隊伍都在有條不紊的忙碌著。</p> <p class="ql-block">徒步第三天:</p><p class="ql-block"> PaijuCamp(3380米)→→Khoburtse Camp(3840米) </p><p class="ql-block"> 7月23號,6點35出發一會便看見了paiju山峰(6400米),10點50分午飯,午飯老規矩:快餐面湯,面餅,一個雞蛋,早上一個雞蛋,堅果,茶。13點30分到達營地,今天行程12.57公里,拔高557米,時間7個小時,一路沙子,石頭上行走,時不時還要注意道路塌方,滑坡。</p> <p class="ql-block">川口塔峰群~~~</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沿著川口塔峰群行走,多個角度見證山的力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的神奇。尖尖山型好神奇的存在。走在這里恍如走進了外太空。</p> <p class="ql-block">  川口塔峰群(Trango Towers):是指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巴爾蒂斯坦地區喀喇昆侖山脈中的一組山峰,川口塔峰群主要由4座海拔超過6000米的花崗巖山峰組成。最高點為大川口塔峰,海拔6286米,大川口塔峰東側因有世界上垂直落差最大的懸崖而聞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人在山的面前是那么的渺小,來過就該知足,經歷過才知美好,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更值得回味,正如攀登高山,若一心只想著登上頂峰,難免疲憊不堪;但若能靜下心來,欣賞沿途賞心悅目的風景,那將是一種愉悅的感受,更是一種忙而不亂的人生。何況徒步中的你,融入了自然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多角度拍Trango Towers。</p> <p class="ql-block">  擁抱Trango Towers,如此近的距離,山的力量感附體:賜予我力量吧!電量充滿,回來我好打怪獸。</p> <p class="ql-block">  看直升機,這里駐扎著部隊,這直升機是吊著物資送補給物資來的。</p> <p class="ql-block">喀喇昆侖山里的背夫~</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背夫每人限重50斤,但很多人為了多掙錢,基本都會超重背負。每重一斤都會加錢的,好像一斤還是一公斤一美元,他們基本都是超重背負,具體多少錢不大清楚,只是知道他們的付出不如一頭騾子錢,可以肯定的是從小費的錢可以斷定不會多,他們的小費整個行程下來是每人15—20美元。(要求付的參數,我們團隊付的是20D),大廚的小費是150—200美元(我們團隊付的是200美元)。</p> <p class="ql-block">待宰的羔羊~~、</p><p class="ql-block">你知道嗎?帶你出來不是看風景的!</p> <p class="ql-block">到營地結束今天行程,下午的休閑時光開啟。</p> <p class="ql-block">  徒步第四天:</p><p class="ql-block">Khoburtse營地(3816米)→→Urdukas營地(4060米)</p><p class="ql-block"> 7月24號,10點40分到達Urdukas營地營地,今天行程5.8公里,拔高300米,運動3個小時40分鐘,營地在川口塔峰的背面,昨天正面看,今天圍著川口塔峰走,各個方向看個夠,今天行程短,大家看到好看的風景便停下腳步不停的拍照,來到一巨石處,輪番拍照,巨大石頭在冰川上,大家在石頭上凹著造型,跑團旗子,國旗,那是照得不亦樂乎!</p><p class="ql-block"> 剛開始的亂石頭中行走,后達到冰川處,一踏上冰川,行走中溫度立刻感受到涼爽。</p><p class="ql-block"> 中午吃了披薩,午飯后,營地開啟洗洗刷刷模式,把衣服洗洗,曬曬。</p><p class="ql-block"> 下午,烈日,帳篷中靜思不得其果。</p><p class="ql-block"> 這里白天熱得要死,夜里是凍得要死,帳篷里烤火一樣的存在,帳篷躺的一個下午,這樣的時光是不是太休閑,其實也蠻無聊的。這樣看行程是不是太腐敗了,哈哈,是我膚淺了,后面有的是機會虐你的。該躺平的時候就好好享受躺平的生活吧。</p><p class="ql-block"> 鮮少有人能夠停下腳步,除去浮躁,去看云卷云舒,去品一花一木,去看那天邊的云,天邊的雪山。此刻,帳篷里品一杯茶,一邊看冰川,一邊看雪山,換一種想法,是不是立馬比格高了。</p><p class="ql-block"> 其實,對于我來說,還是嫌棄行程太慢了,太過于休閑腐敗了,是被虐上頭了?不!我只是想早點走完,早點結束,早點回家而已!</p><p class="ql-block"> 晚飯后,有一背夫來到大帳說要下撤了,他把肩膀漏給我們看,好大一塊, 已經勒破皮出血不能繼續背了,另一背夫陪著立刻下撤返回了,臨別時和我們一一握手告別,那種真誠清澈又無奈的眼神,我居然看懂了他沒說出的話語。我們付了小費送別他倆。我以為的背夫都是金剛大力士,誰的生活都是血肉之軀,負重前行!</p><p class="ql-block"> 關于小費文化:國外小費被視為對服務人員勞動付出的尊重和感謝方式,同時也是服務人員收入的重要來源。?</p><p class="ql-block"> 巴基斯坦也是個收小費的國家,我們此次行程,合同明確表示是需要付小費的,具體多少有個大概參數,看你自己對服務的認可程度來付。事先一再聲明要付小費,簽定合同,同意出行,就意味著你接受了條款。</p><p class="ql-block"> 人無完人,不可能十全十美,</p><p class="ql-block">某一個人,某一個時候,某一個點,還是可以忽略的點,讓你不滿意,你就一盤否定所有為你服務的人員12天來的付出,而不付該付的辛苦錢。何況這是k2徒步山里的服務。</p><p class="ql-block"> 最近有在思考,能量守恒定律與因果報應的問題。</p> <p class="ql-block"> 心之所向,</p><p class="ql-block"> 素履以往。</p><p class="ql-block"> 把向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都變成走過的路。</p> <p class="ql-block">  Urdukas 營地看冰川融化,晚飯后閑聊,聽到外面一片驚呼聲,后發現大家都在看冰川融化,先一點點,后一大片一大片的冰塊涌出,全球氣溫升高,冰川的融化速度也在加快了,不久的不久,還能在看到冰川嗎?</p> <p class="ql-block">徒步的第五天:</p><p class="ql-block">Urdukas營地→→Goro2(4319米)</p><p class="ql-block"> 今天行程11公里,拔高336米。運動6個小時。</p><p class="ql-block">7月25號,營地7點出發,今天冰川行走的一天,出發后不久邊見到了k1峰,冰塔林,大家愉快拍照,走走停停,拍拍照,,后面g1峰,中午在g1峰路餐,太多的山峰環繞我們四周,各不相同的,名字也叫不出,向導介紹,隊友介紹,一會就忘記了,13點到達營地g2營地,出發基本4000出頭海拔行走適應,下午13點到達營地,扎營后帳篷里開始休息。</p><p class="ql-block"> 早上出發,冰川行走能感覺到涼爽,午飯后氣溫升高,還是熱。隨著氣溫的升高,很多的冰川已經融化,砂石下都是冰川,不仔細看,你以為身在砂石場呢。</p><p class="ql-block"> 帳篷搭在冰川上,今晚就在冰床上睡覺了。夜里特冷,1000的睡袋吼不住,把羽絨衣也穿著睡了,依然冷,感覺到了睡在冰床上的感覺,暖寶寶也上身了,啥用沒有,一夜凍得哆嗦。早上起來收帳篷的時候,發現帳篷覆蓋下一片潮濕,看來是我滾熱的身軀融化了萬年的冰川。</p> <p class="ql-block">  巴爾托洛冰川(Baltoro Glacier),位于喀喇昆侖山脈南坡巴控克什米爾一側,冰川南干流發源于海拔8080米的Gasherbrum I(即G1),Godwin Austen Glacier發源于海拔8611米的喬戈里峰(k2),全長66公里。</p> <p class="ql-block">冰塔林~~~</p> <p class="ql-block">  隨著全球氣溫升高,冰塔林的融化也在加快,看小木橋的位置,應該沒多久就會被融化掉,形成溝壑以致斷路,向導說:這里每年過冰川的路跡都不一樣,看情況需要隨時找路的。</p> <p class="ql-block">G2打卡~</p> <p class="ql-block">徒步的第六天:</p><p class="ql-block"> Goro2營地(4310米)→→Concordia(4575米)徒步13公里,</p><p class="ql-block"> 7月26號,早上7點15分出發,冰川碎石。一路冰塔林,冰山,大家拍照打卡,冰山形狀各不相同,中午10點15分午餐,午餐后繼續出發,溫度升高,冰川融化的厲害,路上被融化的冰川水源源不斷的沖刷著,被水沖刷的道路裸露出冰,人在冰上行走,走起來很絲滑,13點30分到達營地。</p><p class="ql-block"> 閑著還是閑著,大家開始看雪山識雪山。隊友告知:指著前方告訴我們說這是:帳篷后,順著左起:k2, Broad Peak ,g4, k2左邊漏出一點的就是小k2。又是悠閑的一下午</p> <p class="ql-block">冰塔林~~~</p> <p class="ql-block">三大型男~~~</p> <p class="ql-block">過冰川,看冰塔。</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背夫~</p> <p class="ql-block">徒步第七天:</p><p class="ql-block">Concordia營地─K2BC營地→Concordia(折返)行程23.24公里,拔高473米。</p><p class="ql-block">7月27號,早上6點30出發k2大本營,冰上行走,冰上走得嘎吱嘎吱響,去大本營走的是砂石路的山,回來走冰川上,下午17點回到營地。</p> <p class="ql-block">左二:背夫長(兼領隊 向導)</p><p class="ql-block">右三:總向導</p> <p class="ql-block">  隊伍走著走著就會分前后隊,前隊有領隊帶,后面有向導收尾,中間也有帶隊的,一般情況下,都是大廚帶隊在前,背夫長中間或收尾,向導整個隊伍收尾,所以不用擔心迷路等安全問題,我們各人都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在走。今天要k2BC折返,行程公里數有點長,都加快了腳步,慢慢地前后隊隔的比較遠,到了Broad Peak 營地,隊長一一為了等后面隊友,決定不在繼續前往bc,他們今天的行程就到此,然后回頭。再去bc的話還需要5公里,來回時間怕不夠了。我們幾個就在總向導Ali的帶路下繼續出發,一路走一路看,有隊友發現Broad Peak 山上有人攀登,我們便停下腳步仔細辨認。白天不可能沖頂,那一定是在為沖頂拉練的。離k2BC越來越近,已經能看到大本營的帳篷了,前面一片冰川擋路,也看不到前行的路在哪?向導說,他一般就到這里,我們還想再向前走一走,有隊友念叨著,還沒看到指示牌呢?向導說,這里的冰川融化,道路每年都不一樣,要繞走的話可能還需要1到2個小時呢,目測距離不到500米,好吧,我們便在這拍照打卡留念。拍照,不停的拍照。</p><p class="ql-block"> 拍照完,準備結束返回,忽見左手邊有一行人馬從大本營出來,我們被驚喜到了,看著有路,還好近的樣子,我們便決定繼續向前,向導也一起跟著我們繼續走,隊友湛藍決定不走了,就在此拍照等候我們回來。</p><p class="ql-block"> 路發現了,就很快來到k2BC了,路牌處繼續打卡拍照,造型凹起來,照相照得是那個多哈,我繼續又向營地里面走了走,不少的帳篷,里面人熱情的打著招呼,不知道這位仁兄是徒步的呢,還是要沖頂的。速度轉了半圈,速度離開,不能耽誤回程的時間。后來有點小遺憾,應該在走進去去摸一摸k2的。返回遇到藍藍,藍藍問,到k2BC還有多遠,我們告知,很近,15分鐘的時間。我們繼續回程,后來大餅在后面喊,藍藍不見了,向導在找,找不到,那我們慌了,咋辦?我們不敢走,停下腳步四處張望,尋找,沒人啊。會不會是找地方方便去了,我們尋思著,向導要我們四處尋找,以我們的能力,我們只能自保,別找人把自己也找丟了,后商量決定,趕緊回Broad Peak 營地,找人幫忙來找。不敢耽誤,急著回Broad Peak 營地,通知了大廚助理,小伙子接到消息后火迅的出去尋找了。我們在營地緊張的等待消息。大概40分鐘后小伙子回來說,找到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后來我問藍藍,怎么又繼續進去了,他說:你們說的不遠,上次尼泊爾有沒到終點的遺憾,這次不甘心,不想留遺憾,還是決定要進去大本營看看。</p> <p class="ql-block">K2BC,我們來了~</p><p class="ql-block">左一:湛藍</p><p class="ql-block">左二:大餅</p><p class="ql-block">左三:我</p><p class="ql-block">左四:影子</p> <p class="ql-block">K2BC.</p><p class="ql-block">徒步者的終點,登山者的起點。</p> <p class="ql-block">近距離看k2</p> <p class="ql-block"> 江山風月,</p><p class="ql-block"> 本無常主,</p><p class="ql-block"> 閑者便是主人。</p><p class="ql-block"> — 宋代·蘇軾《臨皋閑題》</p> <p class="ql-block">  K2大本營回來的慶祝蛋糕??,今天也是大餅的生日,如此有意義的一天,慶賀,慶賀!</p> <p class="ql-block">徒步第八天:</p><p class="ql-block">7月28日,Concordia修整一天。</p><p class="ql-block">看我的無敵觀景房(帳篷?),這次也跟隨著我來到這里,一起360°原地全景仰望雪山的一天。</p><p class="ql-block">Concordia是巴爾托洛冰川、Godwin Austin冰川和其他兩個冰川的交界處。</p><p class="ql-block">這里有喀喇昆侖山脈中四座8000米以上山峰:</p><p class="ql-block">Gasherbrum II迦舒布魯姆2 ( 8035m ),</p><p class="ql-block">Broad Peak 布魯阿特( 8047m ) ,</p><p class="ql-block">Gasherbrum I迦舒布魯姆1 ( 8068m )</p><p class="ql-block">K2喬戈里峰(8611米)</p><p class="ql-block">還是k2好記住,等腰三角形。??</p><p class="ql-block">這里是觀賞k2的絕佳地點。</p><p class="ql-block">笑看人間沉浮事,閑坐搖扇一壺茶。</p><p class="ql-block">看山,看雪山,看8000米以上的雪山,一次看過癮。</p><p class="ql-block">美哉!美哉!</p> <p class="ql-block">Concordia營地</p> <p class="ql-block">  夜·雪山~</p><p class="ql-block"> 注意看哦,滿天繁星下,k2雪山上有條燈帶,那是有人在沖頂,現在是攀登窗口期,山上的人真不少,后來得知,有中國的隊伍全員沖頂成功,今年的成功率是28%厲害??!再看Broad Peak上也有燈光,也有人在沖頂。</p><p class="ql-block"> 看夜是寂靜的,看人是躁動的,看兩座8000+的雪山是不眠的,注定這是一個不平凡的夜。</p> <p class="ql-block">  這是隊友湛藍用單反相機拍的,絕對的哇塞照片,請靜靜欣賞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徒步第九天:</p><p class="ql-block">Concordia(4575米)→→Ali(4965米)徒步10公里。</p><p class="ql-block">7月29號,早上7點30出發,11點30分到達營地。</p><p class="ql-block">冰川行走的又一天。</p> <p class="ql-block">  今天出發就遇到這個斜的冰坡,冰坡面太滑,著力點不好找,腳根本把不住,看視頻才發現還有屁股滑的,太難了!??</p> <p class="ql-block">  冰坡之后就是這砂石路,巨型采石場,爬不完,根本爬不玩,這次的K2徒步,不是冰上行走,就是這砂石上行走,問題是這砂石下面就是冰川,一會水的,一會冰的,一會雪的,太多樣性了。我的重裝鞋這次也被糟蹋的差不多廢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將自己的心放到天地間,</p><p class="ql-block"> 去體悟自我的渺小于天地的廣大。</p> <p class="ql-block"> 千古而下,</p><p class="ql-block"> 貧窮者眾,</p><p class="ql-block"> 發跡者寡。</p> <p class="ql-block"> 但愿四海無塵沙,</p><p class="ql-block"> 有人賣酒仍賣花。</p> <p class="ql-block">致敬:喀喇昆侖山里的勞動者們~</p> <p class="ql-block">  看我們在合影,旁邊走著的一巴基斯坦人立刻上前要求和我們合影留念。巴基斯坦????的人民是熱情的,不論在市區,還是山里,他們都會主動和你合影。特別是孩童,他們會拿著手機要求和你合影,對于社恐的我來說,是非常抗拒的,我知道這樣不好,好吧,我錯了。記得出山的那天,從村子開始,一路上有巴基斯坦人民看見我們車子,和我們揮手致意,大人,孩子都是,我們也立刻揮手示意回應,太熱情了!搞得我們像大明星,領導人似的,有點誠惶誠恐哈,后來我們都笑著說,膀子揮手都揮酸了。這種待遇以后是絕對不會再有了。</p> <p class="ql-block"> 萬年的冰川上行走,</p><p class="ql-block"> 感覺是獨一份的,</p><p class="ql-block"> 天地之間,</p><p class="ql-block"> 冰雪之上,</p><p class="ql-block"> 雪山環繞,</p><p class="ql-block"> 我自行走,</p><p class="ql-block"> 日出有盼,</p><p class="ql-block"> 日落有念,</p><p class="ql-block"> 心有所期,</p><p class="ql-block"> 忙而不茫。</p><p class="ql-block"> 無需要跟任何人交流 ,</p><p class="ql-block"> 無聲之中就已獲得治愈。</p> <p class="ql-block">  今天這一段冰川很長,還是個小爬坡,爬得也辛苦,但能看到這樣美得令人窒息的冰川,一切都值了!</p><p class="ql-block"> 冰裂縫很多,或大或小,或寬或窄,或深或淺,縱橫交錯的存在著,明顯的冰裂縫還可以繞著走,就怕那看不見的暗縫,里面暗流涌動,行走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后來聽李哥說:別的團隊有人掉進冰裂縫里去了,被同伴發現拉了上來,幸虧發現的及時,不然后果不敢想。</p> <p class="ql-block">  見天地知敬畏,所以謙卑,</p><p class="ql-block"> 見眾生懂憐憫,所以寬容,</p><p class="ql-block"> 見自己道義穩,所以豁達!</p> <p class="ql-block">徒步第十天:</p><p class="ql-block">6月30號</p><p class="ql-block">Ali營地→→Gondogoro埡口(5615米)→→Kahuspang營地(4695米)</p><p class="ql-block"> Ali營地位于冰川右側半山腰的石堆上面,這里有常駐的管理人員和出租帳篷,為到來的登山客提供服務,這里地方窄小,到處亂石,只能容下很少的帳篷,因此,我們今天要擠在一個大帳篷里,因為明天就要翻越海拔5615米的Ghondogoro埡口,所以我們得夜里12點出發,要在天亮之前到達埡口不然天亮后氣溫升高,可能有落石滾落引起雪崩等危險,這和攀登雪山的行程設計一樣,5615米的雪山埡口,難度危險不亞于攀登6000米級雪山。今天到營地早,早早吃飯,早早休息,以便明天更好的狀態過埡口。</p> <p class="ql-block">K1:馬舒布魯姆 Masherbrum</p><p class="ql-block"> 7821米 世界第22高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K2:喬戈里Chhogori</p><p class="ql-block"> 8611米 世界第2高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K3:布洛阿特 Broad Peak</p><p class="ql-block"> 8047米 世界第12高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K3A:迦舒布魯姆IV峰 Gasherbrum IV(即G4)</p><p class="ql-block"> 7925米 世界第17高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K4:迦舒布魯姆II峰 Gasherbrum II</p><p class="ql-block"> (即G2)</p><p class="ql-block"> 8035米 世界第13高峰</p><p class="ql-block">K5:迦舒布魯姆I峰 Gasherbrum I</p><p class="ql-block"> (即G1)</p><p class="ql-block"> 8080米 世界第11高峰</p> <p class="ql-block">  凌晨12點出發,一開始就需要攀爬一段3公里的碎石坡,后踏上冰川,漆黑的夜,寂靜的冰川上除了我們腳步踩著冰雪吱吱作響聲音,別無其他雜音,不時的冰川上會有冰裂縫阻擋我們,路上已經被標注好稀稀拉拉的指示標志,但仍要注意腳底下的雪路,我們隊伍按計劃達到1:1配置的領隊和安全員,其實真正走的時候沒見那么多人員,背夫也有兩人跟著隊伍做保護,可后來要小費的時候發現,沒有隊員和背夫在一起行走,可能天黑,走著走著走丟了,不多長時間隊伍走著走著就拉開了距離,各人按自己的速度推進,大廚領隊和官方的一個安全員在前面帶著一一、影子、我,我們三,這時候經驗豐富的安全員和領隊便會帶領我們繞開這些恐怖的冰裂縫,我們按著前面人的雪印足跡一步一步謹慎行走,但仍要注意腳底下的雪路,時不時的會踩進冰雪窟窿里,有的窟窿很深,到及大腿,要提腿才能很艱難的拔出來。費力氣!沒帶雪套,(其實是帶了沒用,向導提醒過要帶,沒曾想雪這么大,輕視了!)沒多久我的登山鞋齁不住,襪子濕了,冷的呢! </p><p class="ql-block"> 隨著坡度的不斷增加,除了腳踩冰雪的吱吱聲,還伴有大家大口喘息的聲音,冰雪坡度越來越陡,慢慢地挪到了路繩鋪好的路段,安全員要求穿冰爪并收好登山杖,做好保護開始攀登難度最大的一段路程。“之”型線路,爬不完,根本爬不完,腳下雪很厚,雖然有明顯路痕依然難行,費力的拉繩,抬腿,拉繩,喘氣。爬三步歇一步,5600米,高海拔威力顯現。站著不想爬,抬頭望去,曲曲折折的一條燈帶在山間亮著,看不到頂在哪?在看看身后趕上來的背夫背著裝備挪動著,我堵路了,又無法避讓,只能硬著頭皮爬,壓力山大啊!換繩點,讓過背夫,仍然不想挪腿,看大廚向導緊跟后面,示意他上前,他搖頭拒絕,我天!我這不得不向前哈。大廚,你不懂我的心啊!大廚向導字面意思是先大廚,后向導,一身兼多職,做飯好吃,帶路也盡職。贊一個!??</p> <p class="ql-block">  上5615米的埡口等于攀爬了一座近6000的雪山,得隆重介紹一下我的隊友們:</p><p class="ql-block">左一:一一(隊長)</p><p class="ql-block">左二:我</p><p class="ql-block">左三:大廚向導,</p><p class="ql-block">左四:官方安全員。</p><p class="ql-block">下:</p><p class="ql-block">左一:影子</p> <p class="ql-block">左一:美美</p><p class="ql-block">左二:jerry.w</p><p class="ql-block">左三:大餅</p><p class="ql-block">左四:湛藍</p><p class="ql-block">左五:李哥</p><p class="ql-block">左六:空山新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都是棒棒的,給隊友給自己贊一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章中好多的照片,視頻來自群里隊友分享,都是攝影高手,拍出的都是大片,感謝分享,美景共享,美照分享,感謝,感謝!</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異常艱難,就說過埡口需要用繩子的地方,你走過幾個?</p><p class="ql-block">我是頭一回見。第一回走了這個技術型埡口。</p><p class="ql-block"> 合影留念后,我們開始下撤,從上往下看,下撤的路線比上來的線路還要陡峭危險,全是七八十度的碎石坡,幸好有事先鋪好的路繩,路繩鋪了很長,手緊緊抓繩提心吊膽的下降。繩的上方有人抓繩的話繩也會不受控制,左換右蕩的,屁股也會和地面摩擦,累!一副厚毛線手套手指居然磨通了好幾個洞,太費力了,在我們下降過程中還不斷有碎石滾落,一不小心,就會擊中下面人,非常危險。</p><p class="ql-block"> 凌晨三點多鐘的時候我們到達了Gondogoro(5615米)埡口,天還是黑的,啥都看不清……</p><p class="ql-block"> 天亮天氣好,站在這里可以看到K2、BROADPEAK、G4、G3、G2、CHOGOLISA等8000米、7000米以上的高峰。</p><p class="ql-block"> 下山之后,又是5公里的石頭路,走得也是沒完沒了。快到營地的時候 終于發現路邊有小花小草的存在了,知道海拔終于下來了。</p><p class="ql-block"> 早上7點05分的時候我們到達了營地Khuspang(4600米)。今天爬升630米至(5615米)之后下降930米。今天行程10公里。</p> <p class="ql-block">徒步第十一天:</p><p class="ql-block">Kahuspang營地(4695米)—→saischo(3345米)營地</p><p class="ql-block"> 7月31號,早7點出發,今天的前半程依然是冰川行走,隨著海拔的下降,人體的適應感越來越舒服。后一段石頭上翻行,一路下降,海拔降低后,路上便出現太多的小花花,婀娜的綻放著最初的模樣。</p><p class="ql-block"> 你恰好盛開,我剛好路過,一眼望見你最美的樣子,你贈我滿心歡喜,我留下你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午飯后沿著崖邊下行,一路石頭,硌腳啊,路過溪流,越來越綠意盎然了,13點36分到達營地,后開啟休閑的下午好時光。</p><p class="ql-block"> 晚上早早吃晚飯,今天老板讓人送進山來了二只雞,8+2=10只雞啊!晚七點鐘準備結束今天行程回帳篷睡覺,但是!每個人興奮啊,因為明天終于要出山了,大家開心的一起站著嘮嗑,后索性搬來凳子坐著侃大山,望星空了,從開始的星星點點,到滿天繁星,這個夜晚,我在一一的指點下,終于搞清了北斗七星,有人呼叫:流星??,我說趕緊許愿??。抬頭看星星,看不夠啊,城市待久了的人,對于看星星就是奢望,今天就盡情的去看個夠吧!今夜但和明月醉,此間如夢莫匆匆。</p> <p class="ql-block"> 你推山倒海,</p><p class="ql-block"> 我飛龍在天,</p><p class="ql-block"> 降龍十八掌,</p><p class="ql-block"> 玩得很嗨皮!</p> <p class="ql-block"> 高原上的精靈,</p><p class="ql-block"> 你來于不來,</p><p class="ql-block"> 她都在這里,</p><p class="ql-block"> 獨自搖曳,</p><p class="ql-block"> 自開自落 ,</p><p class="ql-block"> 無關于你,</p><p class="ql-block"> 你見到她之前,</p><p class="ql-block"> 她與你的心各自寂靜,</p><p class="ql-block"> 你來看她時,</p><p class="ql-block"> 她便入了你的內心,</p><p class="ql-block"> 從此便在心頭留存。</p><p class="ql-block"> 至此鮮花贈自己,</p><p class="ql-block"> 縱馬踏花向自由。</p> <p class="ql-block">徒步十二天:</p><p class="ql-block"> Saischo(3450米)→→Hushe(3100米)出山→→→坐車回Skardu</p><p class="ql-block">8月1號,今天是出山的日子,今日行程17公里。累爆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早上6點50出發,13點20結束行程,臨出發的時候,向導得到通知,說今天出山的道路上一座橋被水沖踏了,需要多繞行8公里路程,往上游冰川處尋找最小的過河點,結果6公里的出山路,最后走成了17公里。</p><p class="ql-block"> 今天艱難的出山路,出發就拔高,往河的上游尋找合適的過河點,3公里處,向導找到一個覺得合適的點,順著崖壁,極速下降,都是大石頭,砂石路,根本沒有落腳點,很容易踩到松動的石塊,引起腳下石頭塌方滾落,崖低下是冰川大坑,下去就別想出來了,在旁邊是波濤洶涌的冰川水,這路,不能說是路,都沒人走過,走得是異常的危險艱難,在亂石中爬上,爬下的,終于來到一處相對的水流比較緩慢的地方,在背夫的幫助下一個個過河,太難了!過河之后還要走一段難走的路,今天這加餐的9公里給這次出行增加了強度和難度。有隊友說,今天這行程太危險,不應該這樣安排走!那應該怎樣安排:</p><p class="ql-block">1:不走原地待著,等橋搭好了在走。</p><p class="ql-block">2:返回走</p><p class="ql-block">3:花錢請直升飛機走</p><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 意外和驚喜總是會有的,看你怎樣對待,處理方式各不相同,你的處理方式決定著你的認知,這就是徒步的樂趣所在。</p> <p class="ql-block">  在背夫的協助下過河,終于找到一段河流最窄處,水流也相對緩和些,其實水還是很猛的哈。</p><p class="ql-block">視頻來自 :jerry.w拍攝。</p><p class="ql-block">因為美篇的限制,不想花錢,好多的照片,視頻發不上來,湊乎看吧.??</p> <p class="ql-block">被水流沖壞的橋。</p><p class="ql-block"> 看水流很急,都是咆哮著往下游沖去,走到這里是快9公里了,崖邊很陡, 接近6,7十度的坡,腳一滑就下去了,很恐怖。塌橋過后,就一馬平川了,都是河谷行走,這里路基本比較好走了,就是接近中午,烈日當頭,無遮無擋,太曬了,走得人冒火星,干旱,嚴重缺水。</p> <p class="ql-block">  13點20分終于看到小木屋了,k2行程到此結束,在這里我們吃了午飯,哈哈,又有雞吃了。這里有可樂賣了,出山真好。</p><p class="ql-block">過檢查站:登記,填表,交表,出關。</p><p class="ql-block"> 全員安全出山,后包車回skardu。</p> <p class="ql-block"> 村頭坐著一群娃,</p><p class="ql-block"> 熱情的打著招呼 ,</p><p class="ql-block"> 這下沒忍住上前,</p><p class="ql-block"> 和他們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純真美好在心間,</p><p class="ql-block"> 這一刻將永留存。</p> <p class="ql-block">  回程的路上,空中~</p><p class="ql-block"> 8月2號,Skardu修整一天</p><p class="ql-block"> 8月3號,本來行程約定的是雙飛,可是因為機票太緊張 沒買到機票,我們改從陸路回,一個小時的飛機我們坐車兩天,計劃沒有變化快,接受唄!兩天的車程我們一路也看見了巴基斯坦的別樣的風景。得大于失,值得!7點35坐車出發5個小時到達奇拉斯小鎮住宿吃飯。</p><p class="ql-block">8月4號繼續坐車→→伊斯蘭堡,</p><p class="ql-block"> 因為路上塌方,出發兩個小時就被堵在路上,苦等4個小時修好通行,一路顛簸,最后在高速上享受了一回警察開道接力護送的vip待遇,拉風啊!晚上到達到伊斯蘭堡,網紅餐廳打卡吃飯,老板有心了,接風宴和送行宴都選擇了伊斯蘭堡有名氣的網紅餐廳。</p><p class="ql-block"> 這里得感謝接機和送機的伊斯蘭堡地接兩姐妹,謝謝你們的熱情接待。讓我們在伊斯蘭堡玩得很舒心,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當地人對我們的友好,熱情。感謝,感謝!</p><p class="ql-block">感謝老天:每天都是好天氣!</p><p class="ql-block">8月5號早上飛機,伊斯蘭堡→→烏魯木齊</p><p class="ql-block">8月6號烏魯木齊→→飛上海→→高鐵南京安全到家。</p><p class="ql-block">再見k2</p><p class="ql-block">再見巴基斯坦????</p><p class="ql-block">流水賬到此結束。 </p><p class="ql-block"> 感謝一一的精心組織,實話,組織這種AA的不掙錢的活動純粹是自己喜歡,從自主辦簽證,到和接待方多次溝通行程,時間,機票等等諸多的事情,太費心了,此次行程很順利,完美!感謝,感謝!感謝同行的隊友們一路相伴,快樂同行!期待有緣咱們江湖再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赤水市| 海丰县| 塘沽区| 尉犁县| 黎城县| 宜州市| 大城县| 东平县| 碌曲县| 同江市| 丰顺县| 通江县| 车致| 南部县| 杭锦旗| 定南县| 宝鸡市| 定襄县| 邵阳县| 乌恰县| 柳林县| 天长市| 望城县| 泸定县| 墨玉县| 泽州县| 汽车| 正镶白旗| 广德县| 峡江县| 莒南县| 孝昌县| 衡东县| 吉安县| 喀喇沁旗| 延边| 阿勒泰市| 九江县| 兰溪市| 珲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