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六夜里接著南下,在DC的酒店有游泳池,可惜我們沒有帶游泳衣,要不然睡前去游一場泳會很舒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起床,半只貝果一小碗牛奶麥片,吃好就直奔國家美術館。DC和紐約一樣,禮拜天停車免費,美術館前的大道上,到處是???位車子隨便停,這是DC市中心啊,從來都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好開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到的早,美術館還沒開門,沿著草坪朝國會山莊走去,在大水池前停下來。眼前浮現第一次帶孩子們來玩的情景,也是一清早,他們在水池邊打鬧嬉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回美術館,9:30,還有半個小時才開門,馬路對面找了一張長椅坐下來。拼長椅的,是一個白人老女人,晨練的打扮卻挎了一只皮包。一問,也是等美術館開門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說她住在DC,沒事就來美術館。我說你們國家美術館贊啊,有達芬奇,我們大都會沒有啊。老女人一臉茫然看著我們,說達芬奇?我們有達芬奇嗎?領導參與進來,說是啊太稀罕了啊,達芬奇畫少,一共才十多幅,畫像才四幅,你們DC就占了一幅,太神氣了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女人問哪四幅畫像,我們說,盧浮宮那一幅,DC這里一幅,波蘭克拉科夫有一幅,可惜我們去克拉科夫的時候,那幅畫正好借出去了所以我們沒看到,還有就是俄國冬宮有一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女人說俄國冬宮我去過,記得看到過亨利馬蒂斯的舞蹈,我說對對,達芬奇那幅畫像,離亨利馬蒂斯那幅不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女人說她去俄國是十多年前了,那時俄國街上都沒啥飯店,我說我們也是,十多年前去的。我們在東宮的時候,窗戶外面的廣場上,正在排練紀念二戰勝利的閱兵儀式,我看得聽得,感覺毛骨悚然。現在想來,我的憤懣,絕不是無端矯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是頭啖湯,走進美術館,西樓主層,我們讀地圖不認真,隨勢右拐,走進了十八世紀歐洲繪畫的右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敞開的畫廊望進去,一幅幅人物畫像,每一個的眼烏珠,都是又大又黑,圓滾滾盯泱泱的,我們相視一笑,同時說:“戈雅”! 就一頭扎進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戈雅之后,是Jacques-Louis David畫的人物畫,Jacques-Louis David何許人也?他是那個畫拿破侖加冕的大V,拿破侖加冕,也是盧浮宮的鎮館之寶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David是法國新古典主義運動的領軍畫家,他畫的馬拉之死我至今還沒有看到過。馬拉之死在布魯塞爾的Oldmasters Museum,一直覺得布魯塞爾這個城市臟亂差沒啥看的,現在好了,以后可以去看馬拉之死,那幅畫印在中學的歷史書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畫大宮女和泉的安格爾,DC的國家美術館有一幅他畫的紅色背景的黑衣女子畫像。安格爾多了幾截脊椎骨的大宮女,在盧浮宮,泉在奧賽,我好喜歡那幅泉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Elisabeth louise vigée le brun 的幾幅華服女眷,她是洛可可后期新古典主義早期風格,畫風清新甜美。女畫家是美女,畫不少自畫像,她畫的“畫家與她的女兒”,在80年代初期最早的一套西方油畫年歷片里,很多中國人會記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粉紅臉蛋的可愛小姑娘,是美國畫家George Romney的。小四眼捧著植物,是因為讀了介紹覺得有趣,一個畫家父親把自己的兒子一個取名魯本斯一個取名倫勃朗,哥哥倫布朗畫在研究植物的魯本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二幅女人肖像,有木有一個像梅麗爾斯特里普一個像雪兒?都是我們那個時代的明星。還有不少美國畫家的作品,視頻最后的一幅畫架,是大都會留在每個展廳里給畫畫的觀眾準備的。</p> <p class="ql-block">繼續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19世紀法國繪畫,也就是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新藝術運動的畫家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印象派作品,總是讓人身心愉悅,放松并且輕松。印象派畫法,筆觸比較松散,構圖比較寬泛,光影比較自然,節奏比較慵懶,當然畫中人物,也不局限于皇親國戚達官貴人,更不拘泥于宗教故事希臘神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印象派繪畫,風景好看,人物好懂,復色映像,浪漫隨意。比如莫奈的魯昂教堂圓橋荷葉,辨識度很高。再比如雷諾阿的畫,在美國國家美術館里的,也很不錯,沒有一幅像在奧賽美術館里那樣奶油和cheesy。</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馬耐的畫中規中矩,老讓人覺得他的現實主義畫法不那么印象派,而事實上,正是因為馬耐,對市井小民題材的開發,和對光影效果的開創,奠定了他印象派的開拓者,和現代畫之父的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次看畫,對德加和塞尚特別感興趣,也可能是策展者把德加和塞尚的畫放得更突出或者更集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哪里讀到過,德加曾經跟安格爾學過畫受到不少的影響,他的芭蕾舞女和馬術話題,畫作和雕塑,在國家美術館和大都會都有不少,對于我,是溫故而知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塞尚的畫,我的認知和喜愛還在上升階段,每次看都是越來越喜歡,塞尚是典型的后印象派,不注重線條更注重塊面效果,他在某個階段曾經拜師畢沙羅,所以畢沙羅的畫,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并且拍了下來。塞尚的風格介于印象派到立方主義畫派之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梵高的畫和地位,不可不提,但是不必每次都大書特書。高更也是,他大多數的畫都不是太令人驚艷,我常想,如果高更沒有大溪地的經歷,是不是一樣也會青史留名?高更這幅夸張的自畫像有點兒意思,據說是為了和梵高交換自畫像。高更提到“一個不法之徒的臉……內心高貴而溫柔”,這張臉是“當代印象派畫家的象征”和“社會所有可憐受害者的肖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一點我特別開心的是,終于特別享受了Toulouse-Lautrec的畫,有時間認真觀摩了,拍了照片,還仔細研究了他的畫和生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啥?我寫得太多了,估計沒有誰會讀到結束,更沒有誰會深究,誰畫了什么,在下面的視頻里,但是我自己喜歡啊,真開心很享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Henri de Toulouse-Lautrec,在午夜巴黎里,有特別的介紹,就是Gil和Adrina從1920年跳到1890年,在Maxim夜總會,遇到了德加、高更,和圖盧茲-羅特列克。 羅特列克坐在桌前,比常人矮短并且不能動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78年,14歲的羅特列克與家人在阿爾比團聚時,發生一起意外:他從客廳的椅子上摔下來時,被椅子下的掃把絆倒,造成左腿骨折。為此,母親帶他到尼斯等地療養。然而隔年1879年,他在療養地與母親散步時,跌入一處一公尺深的坑洞,造成右腿骨折。這兩次意外雖僅造成骨折,但因多代近親通婚,患有遺傳性疾病的羅特列克停止了腿部骨骼發育,成為身高僅150公分的侏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64年11月24日—1901年9月9日,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法國貴族、后印象派畫家、近代海報設計與石版畫藝術先驅,為人稱作“蒙馬特之魂”。羅特列克承襲印象派畫家莫內、畢沙羅等人畫風,以及日本浮世繪之影響,開拓出新的繪畫寫實技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擅長人物畫,對象多為巴黎蒙馬特一帶的舞者、女伶、妓女等中下階層人物。其寫實、深刻的繪畫不但深具針砭現實的意涵,也影響日后畢加索等畫家的人物畫風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雖然同樣專注于人物畫,羅特列克與德加的風格又大異其趣:德加的畫作被認為宛如鑰匙孔中的結果,她們(多數是女性)在畫中的姿態,仿佛不曾留意畫家的筆觸,因此留下的是無矯作的體態之美;然而羅特列克的畫作,卻有意無意的扭曲或夸大畫中人物的樣貌神情,進而強調人物的生命力與寫實感,讓粗莽的中低階層居民也戴上莊嚴的面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羅特列克為紅磨坊畫過宣傳海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羅特列克的個人作品收藏,在Albi阿爾比博物館,真可惜Albi我們已經去過了,不過,法國啊,Albi,可可松那些小鎮,再去幾次又何妨?樂見其成,樂此不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安县|
潼南县|
绵竹市|
桃江县|
三台县|
龙里县|
姜堰市|
建水县|
延吉市|
历史|
苏州市|
民乐县|
高陵县|
柳林县|
政和县|
彭山县|
铜川市|
西充县|
乐业县|
黔西县|
平罗县|
胶南市|
增城市|
武安市|
嘉义县|
晋城|
东海县|
莱州市|
盖州市|
阿拉善右旗|
巴南区|
新津县|
天长市|
门源|
西和县|
子洲县|
安顺市|
平潭县|
衢州市|
台州市|
永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