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以其“五絕”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聲海內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奇景代表著江淮山河之美,黃山迎客松是熱情友好的象征,承載著東方禮儀文化。所以,來到黃山市,必須要去看一看黃山風景。</p> <p class="ql-block">黃山,這座聞名遐邇的名山,一直以來都令我心馳神往。當我踏入黃山的那一刻,便被那連綿起伏的山巒所震撼。群峰林立,云霧繚繞,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路旁的奇松怪石不時映入眼簾,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黃山,古稱黟山,位于安徽黃山市境內,地跨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及歷史遺存、書畫、文學、傳說、名人“五勝”著稱于世,有“天開圖畫”“松海云川”之美稱。</p> <p class="ql-block">黃山風景區分為:玉屏景區、白云景區、北海景區、松谷景區、云谷景區、溫泉景區、夢幻景區。黃山有五絕三瀑。五絕,是指中國安徽省黃山的五種獨特景觀。分別為: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黃山三大名瀑:“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龍瀑”。</p> <p class="ql-block">黃山境內分為溫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釣橋、浮溪、洋湖、福固九個管理區,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其中“蓮花”“光明頂”“天都”為黃山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p> <p class="ql-block">黃山境內有大量的文化遺存,如古蹬道、古楹聯、古橋、古亭、古寺、古塔等,另有現存摩崖石刻300余處,孕育了中國山水畫“黃山畫派”。</p> <p class="ql-block">黃山不僅是一座美麗的自然之山,還是一座豐富的藝術寶庫。自古以來,人們游覽黃山,建設黃山,歌頌黃山,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遺存有大量的書畫、文學、傳說、名人“五勝”。</p> <p class="ql-block">黃山現有樓臺、亭閣、橋梁等古代建筑100多處,多數呈徽派風格,翹角飛檐、古樸典雅,其中聽濤居位于人字瀑前、紫云巖上側,曾是張學良將軍的幽禁之所。</p> <p class="ql-block">黃山現存歷代摩崖石刻近300處,篆、隸、行、楷、草諸體俱全,顏、柳、歐、趙各派盡有。歷代文人雅士在觀賞美景的同時,留下了較多的文學作品,流傳下來的就有2萬多篇(首)。唐代詩人李白游覽黃山時,留下的“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詩句。</p> <p class="ql-block">黃山孕育了“黃山畫派”,創立了以黃山為主要表現對象的山水畫派,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影響深遠。當代藝術大師劉海粟一生十上黃山,采用獨特的潑墨新技法,創作了大量以黃山為題材的藝術佳作。</p> <p class="ql-block">黃山,古代稱為“天子都”,因為它雄偉秀麗,又神秘莫測,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據說是因為黃帝曾在此煉丹而得名。黃帝帶領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來到黟山,終于煉成了仙丹。三個人吃了仙丹,果然脫胎換骨,飄然成仙了。</p> <p class="ql-block">因為黃山是黃帝煉丹的地方,人們就叫它“黃山”了。黃山七十二峰中就有以三位仙人命名的軒轅峰、浮丘峰、容成峰。聽說,桃花溪中還有他們煉丹時用過的丹井、藥臼。</p> <p class="ql-block">黃山的發展與宗教有密切的關系,軒轅黃帝來山煉丹的故事流傳千年,還留下與上述道教神仙故事有關的峰名,如軒轅峰、容成峰、浮丘峰等。佛教在南朝劉宋時傳入黃山,歷代先后修建寺庵近百座。在所有的寺廟之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擲缽禪院,號稱黃山“四大叢林”。</p> <p class="ql-block">黃山集花崗巖造型石、花崗巖洞室、泉潭溪瀑等典型地質景觀;前山巖體節理稀疏,多球狀風化,山體渾厚壯觀;后山巖體節理稠密,多柱狀風化,山體峻峭,形成有“前山雄偉、后山秀麗”的地貌特征。</p> <p class="ql-block">黃山險峰林立,危崖突兀,峰腳直落谷底,山頂、山腰和山谷等處廣泛分布著花崗巖石林和石柱,其中有名可數的有120多處,包括有松鼠跳天都、猴子望太平(猴子觀海)等。云海“自古黃山云成海”,</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黃山的標志性景觀之一,它伸展著蒼勁的枝干,仿佛在熱情地歡迎著每一位游客的到來。站在它的面前,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與堅韌,它在懸崖峭壁上屹立千年,見證著歲月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黃山北海景區是黃山景區的腹地,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后山,這里林木似海,名松較多。較著名為黃山十大名松:迎客松、送客松、蒲團松、豎琴松、麒麟松、探海松、接引松、連理松、黑虎松、龍爪松等名松,讓人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繼續向上攀登,眼前的景色愈發壯觀。云海翻騰,如夢如幻,山峰在云海中若隱若現,宛如一座座仙島。此時的我,仿佛忘卻了一切煩惱,沉浸在這如夢如詩的美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登上光明頂,極目遠眺,群山盡收眼底。那雄偉的氣勢,讓人心生敬畏。遠處的山巒連綿不斷,與藍天相接,構成了一幅壯闊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光明頂是黃山的主峰之一,海拔1860米,為黃山第二高峰,與天都峰、蓮花峰并稱黃山三大主峰。頂上平坦而高曠,可觀東海奇景、西海群峰,煉丹、天都、蓮花、玉屏、鰲魚諸峰盡收眼底。這里高曠開闊,日光照射久長,故名光明頂。由于地勢平坦,所以是黃山看日出、日落觀云海的最佳地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都峰,西對蓮花峰,東連缽盂峰,離玉屏峰約1千米。天都峰為黃山三大主峰之一,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稱“群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故取名“天都峰”。該峰與蓮花峰、光明頂并稱為黃山三大主峰。</p> <p class="ql-block">九龍瀑,源于天都、玉屏、煉丹、仙掌諸峰,自羅漢峰與香爐峰之間分九疊而下,每疊有一潭,稱九龍潭。古人贊曰:“飛泉不讓匡廬瀑,峭壁撐天掛九龍”。是黃山較為壯麗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獅子峰景點有曙光亭,清涼臺,清涼臺可看十八羅漢朝南海,仙人下棋,丞相觀棋,峰頂可看猴子觀海等景點。在獅子峰北一座平頂的山峰上,有一巧石,如猴蹲坐,靜觀云海起伏,人稱“猴子觀海”。</p> <p class="ql-block">飛來石,在平天矼西端的群峰中,有一巨石聳立在巖石平臺上,兩大巖石之間的接觸面很小,上一石似從天外飛來,故名“飛來石”。它上尖下圓,形若仙桃,故亦名“仙桃峰”。明代程玉衡詩云:“策杖游茲峰,怕上最高處。知爾是飛來,恐爾又飛去。”</p> <p class="ql-block">黃山是云霧之鄉,以峰為體,以云為衣,其瑰麗多姿的“云海”以美、勝、奇、幻享譽古今,尤其是雨雪后的初晴,日出或回落時的“霞海”較為壯觀。怪石、奇松、峰林飄浮在云海中,可領略“海到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黃山溫泉,古稱“靈泉”“湯泉”“朱砂泉”,由紫云峰下噴涌而出,與桃花峰隔溪相望,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黃山溫泉沐浴七七四十九日羽化升天的。唐代詩人賈島曾發出“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師”的感慨。黃山溫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屬高山溫泉。</p> <p class="ql-block">黃山白云景區在西海群峰之中,光明頂與鰲魚、圣蓮、云際、石床諸峰環列四周。東起海心亭,西至排云亭,高度落差近千米,被游人視為“神秘的黃山西部世界”。釣橋庵位于石人峰下,白云、白門兩溪匯合處,又名白云庵,明前為道院,清康熙間改為佛庵。</p> <p class="ql-block">慈光閣,原為慈光寺,古稱朱砂庵。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萬歷年間普門和尚改名為法海禪院,名聲漸大,傳入宮廷,并于萬歷三十八年欽賜“護國慈光寺”。現為黃山前山登山入口,也是玉屏索道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黃山松谷景區是獅子峰、駱駝峰、書箱峰、寶塔峰之間的山谷合稱。能觀賞到芙蓉峰、丹霞峰、松林峰、雙筍峰等山峰,仙人觀海、仙人鋪路、老虎馱羊、關公擋曹、臥虎石等怪石,翡翠池、五龍潭等水景,芙蓉居、松谷禪林等古建筑。還有云谷寺、古樹、怪石、“九龍瀑”和“百丈泉”等景點。</p> <p class="ql-block">在黃山的旅行中,每一步都充滿了驚喜與感動。山間的清泉潺潺流淌,清脆的水聲宛如一首動聽的樂曲。路旁的野花爭奇斗艷,散發出陣陣芬芳。</p> <p class="ql-block">傍晚時分,夕陽的余暉灑在山峰上,給整個黃山蒙上了一層金色的紗巾,美輪美奐。夜幕降臨,繁星點點,在這寂靜的山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寧靜與神秘。</p> <p class="ql-block">黃山之行,不僅領略到了大自然的壯麗美景,更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與偉大。它的美,將永遠留在記憶深處,成為人生中一段珍貴的回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川|
高台县|
册亨县|
金堂县|
炉霍县|
当阳市|
南溪县|
东辽县|
游戏|
雷山县|
太湖县|
安西县|
张北县|
梁平县|
朝阳区|
余干县|
改则县|
大同市|
封丘县|
舟曲县|
新民市|
双桥区|
木里|
时尚|
健康|
葫芦岛市|
南溪县|
县级市|
漾濞|
永清县|
郎溪县|
渝中区|
自贡市|
长沙市|
宜宾县|
甘肃省|
平罗县|
大厂|
阿克苏市|
禄劝|
甘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