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仰望星空,圓圓的月亮掛在藍藍的天上。皎潔的月光灑落在鄉村田野,披掛在小城的行道樹梢。時而看見幾片白云,在月宮外飄逸。溫江花月夜,竟如此迷人。</p><p class="ql-block"> 人世間年復一年,今又至甲辰中元。在中元節期間,傳統的人們會選擇不同形式,悼念離世的親人。</p><p class="ql-block"> 曾記得,以前孫子在觀看了電影《尋夢環游記》后,告訴我:"只要活著的人,沒有忘記已逝世的親人,他們便能在節日期間,環游快樂世界,也能回家。"</p><p class="ql-block"> 在甲辰中元節之時,通過互聯網微信,點一盞心燈,照亮天堂的路,讓那里的親人不覺孤冷。并以此緬懷悼念在天堂的父母和岳父母,祈禱逝去的先人,以及逝去的眾位親人在天堂一切安好!并借此懷念逝去多年的同窗好友,愿他們在天堂不覺孤冷。</p><p class="ql-block"> 甲辰年七月十五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元節,俗稱七月半。它的誕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p><p class="ql-block"> 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p><p class="ql-block"> 中元節由來已久,詩人們的在這一天,或寄托哀思、或直抒思念。</p><p class="ql-block"> 《中元夜》</p><p class="ql-block"> 唐·李郢</p><p class="ql-block">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p><p class="ql-block">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p><p class="ql-block">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p><p class="ql-block">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p><p class="ql-block">這個中元節,李郢在江南水寺中度過。</p><p class="ql-block">月亮出來了,他倚欄桿看,寺里人山人海,香飄滿殿,那天上的魂靈,不知是否歸去。</p><p class="ql-block"> 《醉和顔美中元夕絕句》</p><p class="ql-block"> 宋·趙釴夫</p><p class="ql-block">年年人月喜團圓,好在詩邊又酒邊。</p><p class="ql-block">莫道玄風只漁釣,也隨世俗夜無眠。</p><p class="ql-block"> 這個中元節,詩人很開心。他說:每一年,到十五月亮圓時,世人都喜歡團圓。好在,這一天,我有酒又有詩。別看我只是在釣魚,也學那世人今天無眠吧。</p><p class="ql-block">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所以,中元節,也要開心喲!</p><p class="ql-block"> 《新涼感興》</p><p class="ql-block"> 宋·楊萬里</p><p class="ql-block">初退生衣進熟衣,新涼只與睡相宜。</p><p class="ql-block">草爭人跡微疏處,荷怯秋風欲動時。</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將過眼,如何兩鬢不成絲。</p><p class="ql-block">中元節後新來懶,草冊才抄第二詩。</p><p class="ql-block"> 每到一個節日,就感慨時光流逝,楊萬里就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剛換下夏衣,換上了厚衣服,新涼的天氣,是最好睡覺的時候。一年又過去了一半,兩鬢成絲。中元節之后,我是越來越懶了,這冊子上的詩,才抄到第二首。</p><p class="ql-block">王維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可楊萬里卻說:每逢佳節嘆時光。光陰總是在你不經意時,悄悄從身邊溜走。</p><p class="ql-block"> 《中元日贈張尊師》</p><p class="ql-block"> 唐·令孤楚</p><p class="ql-block">偶來人世值中元,不獻元都未日閑。</p><p class="ql-block">寂寂焚香在仙觀,知師遙禮玉京山。</p><p class="ql-block">中元節是一個道教節日,這一天,詩人寫了一首詩送給自己的道人朋友——張尊師。</p><p class="ql-block">他知道,朋友在道觀中焚香,遙遙禮拜道教仙山——玉京山。</p><p class="ql-block">每年的中元節,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為亡魂的靈魂超度。</p><p class="ql-block"> 明代詩人李之世書寫了最感恩的中元詩。</p><p class="ql-block"> 《中元節過長壽庵感懷》</p><p class="ql-block"> 明·李之世</p><p class="ql-block">搗衣驚此月,鄉夢起秋砧。</p><p class="ql-block">況值盂蘭節,誰無寸草心。</p><p class="ql-block">金錢資佛曾,香缽趁禪林。</p><p class="ql-block">復想家堂薦,遙遙淚滿襟。</p><p class="ql-block">思念永遠是中元節的主題。</p><p class="ql-block">恰逢中元節,詩人路過長壽閹,不由自由地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是啊,中元節本是感恩父母的節日,想到家中的父母,淚水就打濕了衣襟。</p><p class="ql-block">越長大越明白,人這一輩子,最應該感恩的人,唯有父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宜都市|
铜梁县|
嘉黎县|
敖汉旗|
洪湖市|
仲巴县|
保德县|
平顶山市|
榆中县|
锡林郭勒盟|
高陵县|
东海县|
通山县|
广汉市|
勐海县|
曲松县|
奎屯市|
山东省|
洛阳市|
深圳市|
安塞县|
富源县|
西城区|
天水市|
安福县|
宁阳县|
上蔡县|
星子县|
龙游县|
宁城县|
山阴县|
福海县|
永寿县|
中方县|
建阳市|
桦川县|
宽城|
双江|
安西县|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