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過目即能鮮悟 文理源自天成</p><p class="ql-block">——十三世伯祖吳學顥</p><p class="ql-block"> 承蒙水木清華兄轉十三世伯祖吳學顥墓志,甚喜。急央告尚兄標點分隔,愚逐字解讀,方得其中之一二。</p><p class="ql-block">《內閣中書舍人吳公傳》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吳公,諱學顥,字子淳,蘿叢(蘿叢)號也。父淇,壬辰進士,江南鎭江府海防同知。孝友天植(天性孝愛),博極群書,於天官樂律、忝同陰符(天象陰書)諸家尤深,悉爲箋疏(奏章),多至數千言。抉微發隱(抉微發隱: 追求事物的細微奧妙),前人未之及也,學者稱爲(稱為)冉渠先生。子二:長顥,次諱宗頤,字子正。先公卒,予已爲立傅(淇公的墓志,也是該人立傳)。公穎異(穎異)好學,書過目即能鮮悟;六歳能吟詠,有神童之目。郡丞公奇愛之,有三齡諳帖帙(讀音: antiezhi。三歲就可以讀書識字);六歲詠江湖之句,蓋誌喜也;十六補博士弟子員,旋以冠軍……集藏於家,卒年六一。康熙辛卯(公元1711年)十月也。子一元統,庠員。論曰:公善談論,娓娓不倦,貌恭而氣和,無疾辭遽(讀音: 無疾辭句,意為健康穩重),言邊外情形,如指諸掌。子嘗以事請益(孩子們有問題請教他),盡言無隠,論古今成敗得失,及時事之宜興宜革者,詳明動聽(祥細動聽),知公之智識過人遠矣(知公之知識遠超過一般人很多)!雖博一第(雖然中得進士),而所學未見之實用,數載冷曹(數年沉寂),年僅下壽(年僅下壽: 享年僅僅六十),為可惜也。嗚呼,豈易得哉(豈易得哉:這樣的人才,難道容易得到嗎)?</p><p class="ql-block">(墓志部分摘抄,下略若干古典文獻)</p> <p class="ql-block"> 吳學顥,字子淳,生于公元1651年,卒于公元1711年,享年61歲。顥甫(初)舉於鄉,康熙戊辰(1668年)會試中式,甲戌(1674年)成進士,授內閣中書舍人(現中央辦公廳五品文員)。</p><p class="ql-block"> 《睢州志》《吳氏族譜》顥公大事年表多有沖突,以后皆依此墓志為準。</p><p class="ql-block"> 顥公17歲會試通過,得授貢士。那么,何為會試?何為貢士?愚查閱資料: 會試中式是指在科舉考試中,考生通過了會試階段的考試,被錄取為貢士。 會試是科舉考試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屬于中央級別的考試,通常在鄉試之后、殿試之前進行。會試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舉行,因此也被稱為“春闈”或“禮闈”。會試的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鄉試的錄取者為舉人,第一為“解元”;會試錄取者為貢士,第一為“會元”;殿試錄取者為進士,第一為“狀元”。連中三個第一俗稱“連中三元”。</p><p class="ql-block"> 會試介于鄉試和殿試之間,顥公23歲中進士,17歲得授貢士,說明17歲之前就業已中舉,那該是何等的聰明至頂。這點從墓志銘文中也可以略見。</p><p class="ql-block"> 有“三齡諳帖帙(讀音: antiezhi。三歲就可以讀書識字);六歲詠江湖”之句,蓋誌喜也;十六補博士弟子,旋以冠軍</p> <p class="ql-block"> 又吉日,忽得文友千里兄轉一稿,是顥公為一幾何書所做序文,愚大驚,那個時代,吾祖還能研修數學不成?隨祈尊兄卞教授釋疑,所得頗豐。</p><p class="ql-block"> 《幾何論約卷》原序 </p><p class="ql-block"> 凡物之生,有理有形有數。三者妙于自然,不可言合,何有于分?顧從來,語格物者,每詳求理而略形與數。其于數,雖有九章之術,求其精確,已苦無傳書。至論物之形,則絕無及者。孟子曰:“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圓平直,不可勝用意。”古者,公輸墨翟之流未嘗不究心于此,而特未及勒為一家之言與?然不可考矣。嘗竊論之,理為物原,數為物紀,而形為物質形也者,理數之相附以立者也。得形之所以然,則理與數皆在其中;不得其形,則教有窮時,而理亦杳渺而不安。非理之不足恃,蓋離形求理,則意與象暌,而理為無用;即形求理,則道與器合,而理為有本也。《幾何原本》一書,創于西洋歐吉里斯,自利瑪竇攜入中國,而上海徐元扈先生極為表章,譯以華文,中國人始得讀之。其書囊括萬象,包羅諸有。以為:物之形,有短長,有闊狹,有厚薄。短長曰線,闊狹曰面,厚薄曰體。以三者提其大綱。而曲直相參,斜正相求,方員相準,多寡相較,輕重相衡,以虛例實,用小該大,自近測遠,參之伍之,錯之綜之,物之形得而無閡,數無遁理矣,顧其書雖存而習者卒鮮。即稍窺其藩,亦僅以為歷學。一家之言,不知其用之無所不可也。友人杜子端甫,束發好學,于天文律歷、軒岐,諸家無不該覽,極深湛之思而歸于平實,非心之所安,事之所駝,雖古人成說不敢從也。其于是書九,油然有得,以為原書義例條貫,已無可議,而解論所系,間有繁多。讀者難則知者少矣。于是為之刪其冗復,存其節要,解取詁題,論取發解,有所未明,間以已意附比,多者取少,迂者取徑,使覽者如指掌列眉。庶人不苦難,而學者益多。既成,徵序于余。于淺陋,何能為役?然念先君子嘗精研此書弗釋卷。不肖總角時每聞其略,今愧不能紹前業。讀杜子書而附名末議,尤所欣愿者,故為述其大意以應杜子之請而,因為之言曰,今藝學之榛荒久矣,即以律歷論,二者雖同出于數,然各有本末,不必強同。漢魏以來,務為牽合,了無確義,至天文一家,尤多穿鑿,凡日月交食,五星凌犯,有所弗通,不咎推步之失,反誣天行之錯,以致扎根人事,除翦無辜,翕張政刑,不可殫述。蓋不徒時刻愆期,分秒失算而已。是豈非學而不實之過哉?若舍去一切傅會揣合之說,而以幾何之學求之,則數以象明,理因數顯,渙然水釋,無往不合。即推而廣之,凡量高測遠,授土工,治河渠,以及百工技藝之巧,日用居室之微,無一之可離者。然則此書誠格致之要,論藝學之津梁也。今夫釋迦之學,亦來自西域。中更劉宋蕭梁,諸人翻演妙諦,轉涉懸渺,然終屬搏沙,無俾實用。中國人猶嗜之,不啻饑渴。幾何一書,絕非其倫。徐利二公一本平實;杜子所述,更歸捷簡。學者輟其章句詞賦之功,假十一于千百,數日間可得之,亦何憚而不一觀與?杜子先有數學録六卷,已行于世,正與幾何家相為表里,合二書評之,皆潔凈精實,幾于不能損益一字語。不云乎?“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吾以為,言之不簡不可為文,簡而不該不可為簡。請以此語贊兩書,讀之者既得其簡,即得其該。其于是道也庶幾哉!吳學顥序。</p><p class="ql-block"> 時至二百多年后的今天,一個名謂醉魚的教授級數學科班,醉讀此文,意覺妙不可言,余味滿浸。吾祖行文清晰,條理嚴謹,于數于理于形,其論入木三分,實乃振聾發聵。吾祖顥公高人,蛟龍出水,天神落地,今日吾等之俗人不可多語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阳县|
祁连县|
当涂县|
高要市|
和硕县|
虹口区|
化州市|
祥云县|
苏尼特右旗|
高尔夫|
视频|
石家庄市|
安吉县|
福建省|
唐河县|
怀来县|
耿马|
永昌县|
堆龙德庆县|
德阳市|
荆门市|
沙湾县|
樟树市|
罗江县|
邛崃市|
大港区|
明溪县|
亳州市|
宁明县|
酒泉市|
衡水市|
北安市|
东阿县|
广安市|
峨边|
宝清县|
新郑市|
南部县|
文水县|
文成县|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