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國是中國歷史上在西南一帶建立的一個多民族政權,由白族人段思平于公元937年建立,疆域覆蓋今中國云南、貴州西南部,以及緬甸、老撾、越南北部部分地區(qū)。大理國的歷史可以分為前理國和后理國兩個時期,共存在了317年,直到1254年被大蒙古國所滅。大理國的建立者段思平聯(lián)合滇東三十七部起義,推翻了楊干貞的大義寧國,定都羊直咩城(今云南大理),國號"大理"。宋朝時期,大理國與宋朝保持了一定的外交關系,盡管雙方關系并不密切,但宋朝曾封贈大理國王為"云南八國都王"、"云南大理國主"等封號。大理國后期,高氏家族逐漸掌控朝政,最終被大蒙古國忽必烈所滅。</p> <p class="ql-block">大理風光在蒼洱,滄洱風光在雙廊。我們首先到達雙廊古鎮(zhèn),乃滄洱風光第一鎮(zhèn)。《五朵金花》的故鄉(xiāng),所以管女孩們都叫“金花”,我們的導游是許金花??別的團隊還有李金花、劉金花、孫金花…??</p> <p class="ql-block">1.洱海AAAA:主要有三座島嶼:金梭島、玉幾島和小普陀島。洱海屬于高原淡水湖,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形成于冰河時代末期,主要由沉降侵蝕形成。洱海的湖水面積約為246平方千米(一說252平方公里),呈狹長形,南北長40公里,是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洱海的海拔為1972米,湖水由西洱河流經大理市區(qū)下關,向西匯入漾鼻江。洱海具有供水、農灌、發(fā)電、調節(jié)氣候、漁業(yè)、航運、旅游七大主要功能。洱海地區(qū)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曾是南詔國的發(fā)源地,有著豐富的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參觀網紅點,玉幾島,洱海三島之一</p> <p class="ql-block">金龍洞-喀斯特地貌</p> <p class="ql-block">洱海一角</p> <p class="ql-block">預約參觀啥?猜猜看</p> <p class="ql-block">藝術家工作室,景色果然不一般</p> <p class="ql-block">2.金梭島:乘船游覽大理皇家避暑行宮-金梭島,參觀龍宮溶洞,喀斯特地貌一覽</p> <p class="ql-block">鐘乳石</p> <p class="ql-block">光學科技效果</p> <p class="ql-block">3.參觀魚鷹養(yǎng)殖,魚鷹俗稱“鸕鶿”,為了保護洱海環(huán)境,政府下令不讓魚鷹下海抓魚。喂養(yǎng)是為讓旅游的人們時時想起這些可愛的精靈,曾經撲魚養(yǎng)活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我在洱海等著你??</p> <p class="ql-block">4.小普陀,是洱海最小的島嶼</p> <p class="ql-block">5.理想邦:理想邦位于金梭島旁邊,是一個依水而建的地方,被譽為洱海邊的"圣托里尼",提供了絕佳的洱海觀景體驗。這個地方不僅吸引了眾多攝影師和游客,還成為了旅拍的熱門地點。理想邦的設計理念是地中海風格,將建筑與自然景觀相融合,通過白色的建筑和裸露的火山石、質樸的茅草頂,搭配著自由延伸的臺階和景墻,與蒼山洱海融為一體,營造出一種童話王國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站在金梭島,遠眺圣托里尼建筑群,洱海的城堡,理想的烏托邦世界</p> <p class="ql-block">俯瞰:俯瞰洱海,居所與自然極美地融合,有一種沉淀的安寧,緊張和疲憊消失的無影無蹤。走到頂上,可以感受到蒼山洱海的不同視角,湛藍的天空,潔白的白云映入眼簾。這里的每一個角落,每一處建筑,隨手都能拍出藝術大片的氛圍感。</p> <p class="ql-block">仰視:可能是由于地勢的原因,這里的建筑高低錯落有致,站在最低處往上看,階梯蜿蜒向上,白色的建筑與天空交相輝映,好像通往天界的天梯,歐式的建筑風格讓人一眼就進入了異國他鄉(xiāng)。圣托里尼的建筑風格以地中海風格為主,特點是紅瓦白墻,擁有眾多的回廊、穿堂和過道,這種設計不僅增加了海景的欣賞點,還利用風道原理形成穿堂風,帶來被動式的降溫效果。圣托里尼的建筑立面粉刷成白色可以最大程度地反射陽光,保持房屋涼爽。在白色的房屋之中,局部點綴著藍色的圓頂教堂,這是圣托里尼的另一個特色。這些擁有藍色圓頂?shù)慕ㄖ鞘ネ欣锬岬慕烫茫{色代表蔚藍的天空和大海。圣托里尼的建筑風格充滿了浪漫與神秘,仿佛用了全世界的藍與白來締造它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七月初七,適逢中國情人節(jié),建筑群上的這兩個字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6.大理古城AAAA:位于大理市,是一座具有豐富歷史文化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積約3平方公里。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中,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2年,大理古城被國務院公布為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不僅因其雄偉的建筑和豐富的文化遺產而聞名,還因其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族風情吸引著眾多游客。蒼山和洱海作為大理的標志性景點,與古城相依相存,構成了美麗的自然畫卷。古城內的主要街道保持著明清以來的棋盤式方格網結構,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p> <p class="ql-block">復興路:是大理古城從南至北的主要街道。從明代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筑府城,歷經清代到民國年間,街道的格局和民居建筑沒有大的變化。到20世紀90年代,大理古城成為旅游重鎮(zhèn),復興路演變?yōu)榻洜I扎染服裝、鶴慶銀飾、大理石工藝品、緬玉、普洱茶、果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步行街。一年兩季的櫻花和一年一度的國際蘭花茶花博覽會是復興路最大的亮點。</p> <p class="ql-block">南城樓:內景</p> <p class="ql-block">南城門外景。南門,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標志,登樓可眺古城全貌,是游客必到的景點之一。南城樓稱雙鶴樓又稱承恩樓。南城門是古城四門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為古城最古老雄偉的建筑。城門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覽大理時親筆所提,"大理"是國號,意為"大治大理,富國興邦之意。南城樓重建于一九八四年,城墻是一九九八年在原城墻遺址上修復的,建筑風格上保持了原有的明代風格。大理古城由南門、北門、西門的蒼山門、東門的洱海門四座城門構成。</p> <p class="ql-block">站在南門城樓俯視古城主街道復興路。復興路,大理古城最繁華的步行街,是大理古城從南至北的主要街道。從明代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筑府城,歷經清代到民國年間,街道的格局和民居建筑沒有大的變化。復興路是古城里的楚河漢界。接南北城樓的復興路,是大理古城棋盤式格局的主干道,串聯(lián)著古城中的大街小巷,漫步石板路,聽流水、聞花香,深街幽巷里,清一色的青瓦屋面,古樸、別致、優(yōu)雅。</p> <p class="ql-block">大理文獻樓:站在南城門樓上,遠遠望去,位于南門外一公里處,是進入大理古城的第一個名勝景點。該樓始建于清康熙年間,是一座兩層出檐飛角、石木結構的門樓,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素有大理第一門之稱。文獻樓因其樓額懸掛有"文獻名邦"匾額而得名,該匾額由云南提督偏圖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題書并懸掛在樓檐上,至今仍保存完好。文獻樓位于蒼山與洱海之間,其前身是接官亭,曾是官員、親友話別的地方,也是大理迎接貴賓的重要場所。該樓在歷史上曾被毀,后在1999年重建,繼承了原建筑風格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保持了灰瓦、樓角飛檐的造型,具有濃郁的明清建筑風格和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文獻樓外景</p> <p class="ql-block">云南十八怪,牛奶做成片片賣</p> <p class="ql-block">好喜歡吃微酸香香的“烤乳扇”</p> <p class="ql-block">7.總統(tǒng)兵馬大元帥府:杜文秀帥府位于大理市大理舊城南門內正街復興路中段,是清咸豐年間回族領袖杜文秀領導的起義軍元帥府駐地。杜文秀帥府原身為康熙二年所建的云南提督衙門。1856年滇西爆發(fā)以杜文秀為首的反清起義,起義軍攻占提督府,推薦杜文秀為"總統(tǒng)兵馬大元帥"改提督府為元帥府。起義失敗后,清政府恢復提督衙門,1988年改為大理市歷史博物館。館內分為歷史文物展廳,四合五天井和碑林區(qū)等。現(xiàn)尚存帥府大門,紫禁城部分城墻,帥府內堂大門,白虎堂及兩側廂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理博物館內的碑林石像</p> <p class="ql-block">8.五華樓:位于大理古城中心,是古代南詔王的國賓館,被譽為"南中第一樓"。又叫五花樓。明朝初年,五華樓在戰(zhàn)亂中又被燒毀,明洪武年間,在易址重修大理古城時,將城中的鐘鼓樓改稱五華樓,但其規(guī)模格局已遠遠不如南詔時期的五華樓。1862年,清代地方官又集資重修五華樓,文化大革命時期,五華樓被拆除,里面發(fā)現(xiàn)七十多塊元碑,1998年,大理州政府撥款重建五華樓。今天的五華樓一帶,已經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書畫市場。</p> <p class="ql-block">9.紅龍井:位于大理古城西南部,西起古城西城墻,東連古城復興路,全長408米。相傳這里曾經有過一口水井,叫紅龍井,是附近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后來當?shù)厝司陀?quot;紅龍井"來指代這條400多米的街道。紅龍井有條清溪長年流淌,溪水順著紅龍井淙淙而下,撫過四個盤形石水槽,奔流向東,一路上不時形成水流小疊坎,流水聲悅耳動聽,形成"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在紅龍井的中心,有一座以當?shù)匕鬃迕耖g紅龍井水神與龍的傳說為題材建造的亭子,亭子里有一顆"玉白菜"的雕塑,亭子的四根柱子上盤踞著四條紅龍,守護著玉白菜。</p> <p class="ql-block">有一個動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10.南詔古風,大理神韻。大理國和南詔國都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少數(shù)民族國家,南詔國成立于公元738年,是唐朝時期的一個獨立政權,而大理國則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即公元937年才正式建立。1.地理位置:南詔國位于今天的云南省昆明市及周邊地區(qū),地處滇池以南,與中原地區(qū)有著較為密切的聯(lián)系。而大理國則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滇池東岸,是中國西南地區(qū)的一個重要邊陲。2.政治制度:南詔國實行的是君主專制制度,國王權力較大,統(tǒng)治集團內部也存在著一定的權力斗爭。而大理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實行了君主專制,但其政治制度更加注重民主參政的成分,設立了"議事堂"等機構,允許貴族和官員參與國家事務的決策。3.文化傳承:南詔國在繼承中原地區(qū)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上,更多地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南詔文化。而大理國則在繼承中原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白族文化。4.疆域和與中原關系的親疏程度:南詔國的疆域較廣,包括現(xiàn)今的云南、四川、貴州等地的部分地區(qū),與中原地區(qū)有著較為密切的聯(lián)系。而大理國的疆域相對較小,主要集中在現(xiàn)今的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與中原地區(qū)的聯(lián)系相對較少,更多地保持與周邊民族的交往。</p> <p class="ql-block">11.洱海邊旅拍打卡</p> <p class="ql-block">打卡地點</p> <p class="ql-block">12.風花雪月:這個詞語最早源于宋代的文學作品,泛指人寰四季美麗的景色。而在云南大理,"風花雪月"具體指代了下關的風、上關的花、蒼山的雪、洱海的月這四個自然景觀。下關的風是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首,下關位于蒼山和哀牢山之間的山谷出口,連綿百里的蒼山擋住了大氣環(huán)流,使得冬春季節(jié)蒼洱之間強勁的西風和夏秋之交的西南風通過這里進入下關,形成了終年不停歇的大風;上關的花指的是上關有一種名為"朝珠花"的花卉,花大如蓮,每年開12瓣,潤年開13瓣,花色黃白相間,美麗誘人;蒼山的雪指的是蒼山上的積雪,由于蒼山十九峰的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頂異常寒冷,終年白雪皚皚,在陽光的照射下晶瑩潔白,形成了壯觀景象;洱海的月則是指在農歷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jié)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邊的白族人家會劃船到洱海中,欣賞倒映在海中的金月亮,星空、月亮和海水相互輝映,形成一幅絕美的畫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庆阳市|
鄂托克旗|
浮山县|
涿鹿县|
稻城县|
会同县|
武夷山市|
定西市|
体育|
资阳市|
长治县|
邵东县|
沾益县|
房山区|
通榆县|
龙山县|
阳新县|
蚌埠市|
奉贤区|
新竹县|
浮梁县|
淮南市|
平陆县|
孝义市|
会东县|
全州县|
许昌县|
武夷山市|
静海县|
赤壁市|
沂水县|
宁国市|
乌海市|
澳门|
孝义市|
隆安县|
定南县|
施甸县|
海伦市|
旬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