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逍遙避暑千斤園

家在三峽

<p class="ql-block">一,千斤園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我老家就在國家森林公園大老嶺山下,從小就親眼目睹那萬頃林海,親耳聆聽老一輩給我們講三包的故事,五指山兌窩子里的米永遠吃不完,還有沙河縣和王爺廟的傳說。</p><p class="ql-block"> 后來,我來過大老嶺很多次,也到過天柱山云頂,怪樹嶺,豬草溝,藥王溪,鼓漿坪,長沖等地方,但就是沒到過千斤園。</p><p class="ql-block"> 一個天柱山居高臨下能看到夷陵,興山,秭歸三縣,但進入山里,山這邊聽不到山那邊的聲音,原始森林里看不到森林的全貌,我很多次走小路走到迷失方向,很多次開車跑錯路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月,同學相約到大老嶺避暑,第一次從興山縣抄近道走進“千斤園”,終于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p><p class="ql-block"> 廣義的“千斤園”是一個林中村,地名上的“千斤園”分上千斤園、下千斤園,相距2公里。相傳,這里曾產過千斤干茶,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千斤園”地處宜昌市大老嶺國家森林公園東北與興山交界處,距森林管理局25公里,與興山水月寺鎮福堂坪、峽口鎮黃家河村接壤,總面積6.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50米。287省道穿村而過,村委會與大老嶺北門管理站位于287省道41公里處。轄3個村民小組,現有36戶500余人,常住120余人。</p> <p class="ql-block">二,入住“花開半夏”</p><p class="ql-block">0805日,周一,晴。</p><p class="ql-block"> 清晨,同學一行三臺車從曉溪塔出發,沿著夷山大道過黃花、曉峰,從霧渡河進入興山縣水月寺,經野竹池村到達國家森林公園大老嶺千斤園檢查站,路邊豎立著幾個牌子,上書“頂上人家”,“花開半夏”,“東方農家院”。</p><p class="ql-block"> 我們提前聯系了“花開半夏”,因為老板張梨子是我老婆的學生。</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棟紅色的三間三層樓房,每層樓都有陽臺,共有8個帶獨立衛生間的標準房間。門前停車場可停七八臺車,房前屋后種的都是各種花卉,有映山紅,芍藥,繡球花等,每個月都有花開,這是因為張梨子從小就特別喜歡花,所以她的民宿取名叫“花開半夏”。</p><p class="ql-block"> 這里海拔高度1050米,樓房的后面是一片森林,旁邊有一大片竹林。這種竹子叫楠竹,很高很粗,大的周長有50多公分,兩只手卡不住。</p><p class="ql-block"> 我們帶了一些米面肉油和蔬菜,老板也提供了一些新鮮蔬菜,四個女人齊心協力把每一餐都安排得恰到好處,既吃得順口又不浪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把自己寫的“頂上人家”條幅送給了我的戰友譚家義,他們譚家五兄妹共同出資建設了“頂上人家”,屬于檔次較高的賓館。我之所以送一幅字,是出于一種戰友情義。同時,我也書寫了“花開半夏”條幅送給了老婆的學生張梨子。</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點鐘,一個叫“海子”的中年人笑容滿面地來接大家到他家吃晚飯,因為他是我老婆的學生,自從知道我們上山就開始準備了,特意將他的姐姐從茅坪調回山上幫忙做飯。</p><p class="ql-block"> 他家住在上千斤園,有一公里上坡路,大家一致決定步行。公里順著一條小溪溝往山上走,一條沖里有很多良田,種了很多苞谷,還有茶葉和水果,就是這一條沖的山和田養育了千斤園。</p><p class="ql-block"> 一直走到海拔1250米的地方,“海子”的家是一棟一層平房,因為“海子”是搞裝璜的,所以自己家的房子也裝飾得很漂亮。這棟平房擁有多層樓的地基,為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留出了足夠的發展空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張梨子也陪同我們前往,因為“海子”是她的親舅舅。在這里還見到當年讀書最小的一個叫蘇小華,她是“海子”姐姐的姑娘,現在已是中學教師。時隔二十多年,當年的師生相聚在千斤園,倍感親切。我拿起相機,記錄下這一美好的時刻。</p><p class="ql-block"> 在滿桌盛席上,“海子”舉起酒杯,對老師說:感謝望老師對我的關心和教導,敬您一杯!</p><p class="ql-block"> 海說:我們這些學生沒有一個不怕望老師,您沒打過我們,但有那種威嚴,您悢不得將全部知識傳授給我們。</p><p class="ql-block"> 說實話,我們大家又都喜歡您,您看我們遭業,每到放假就喊我們到汪家嶺去采茶,其實哪里是采茶,就是給我們改善生活。一進門就安排煮肉,中午吃飯就給我們吃砣子肉。由于長時間缺油水,吃到那種煮的臘肉那真是好吃呀!這輩子都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海子”說了很多掏心窩子的話,說得很動情,激動之時又敬一杯酒。</p><p class="ql-block"> “海子”今年四十多歲了,和我兒子是同班,多年在外闖蕩,學了一門好技術,找了一個山東的好媳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洗個熱水澡,關上燈,打開窗戶,躺在床上享受著大自然的風,不冷也不熱,很舒服。空氣中帶著一份清新,有樹葉的清香和花草的香味,沒有那些化學品的異味。</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因為這里的氧氣含量高,空氣又清新,感覺頭腦清晰,睡覺也很踏實。</p><p class="ql-block"> 我們生活在一個矛盾的世界里,要想生活得好就必須發展工業,發展高科技,而工業帶來的必定有碳排放,有水污染,現階段的技術還無法實現污水和廢氣中和。</p><p class="ql-block"> 而我們又想生活在一個沒有污染的世界,總想回歸那原始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個不可調和矛盾,當人類基因因化學污染而發生突變,則會出現一種新的物種,可能是智慧的生物也可能是邪惡的動物,人類將發生分裂。現在已經出現了一種非人類物種,他們看起來是人,但他們不結婚,不生育,不承擔人類繁衍責任,這是人類嗎?</p><p class="ql-block"> 更危險的是當人類工業和高科技發展到人類無法生育和繁衍的時候,人類就自然滅亡了。</p><p class="ql-block"> 我們現在可以盡力實現碳中和和工業污染控制,但農藥化肥和塑料對食品的污染卻是防不勝防。</p><p class="ql-block"> 我們總想逃離現實,想找到一個世外桃園,然桃花開放總有時,還是要面對現實,我們只能開著空調避暑,戴著口罩出門。</p><p class="ql-block"> 在有空的時候,來到這高山上,來到這森林里,回歸自然,享受自然。</p> <p class="ql-block">三,拜會抗美援朝老兵</p><p class="ql-block">周二,晴</p><p class="ql-block"> 蕭老師為了講好一灣故事,今天約譚家義去他家祖墳上去看看,去尋找一些有用的信息。一大早,譚家義手提長鐮刀,穿著一身采藥人的裝扮和蕭老師去拜會他的老祖宗。</p><p class="ql-block"> 我們幾個到附近轉轉,看沿河風景,觀清水魚池,聽林海濤聲,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清涼,體驗大森林的寧靜與純樸。</p><p class="ql-block"> 我們還沒進門就發現蕭老師和譚家義已經回來了,問他們收獲如何?他們說在荊棘叢中開劈道路,好不容易只差個五米左右就到了,一只馬蜂把譚家義射了一箭,嚇得蕭老師火速逃離,譚家義忍著巨痛狼狽而歸。</p><p class="ql-block"> 看來譚家義的老祖宗有神靈保護,不希望外人打擾。</p><p class="ql-block"> 閑來無事時,我們和旁邊的農民拉家常。</p><p class="ql-block"> 就在“花開半夏”旁邊,有一位老人引起了我們的注意,看他的臉就知是一個有故事的人。譚家義介紹說,老人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這更加激起了我們的好奇心,懷著對老兵的尊重和敬仰,我們慢慢和他交談。</p><p class="ql-block"> 老兵叫李成福,本姓熊,1933年生,今年91歲,黃陂碾子鎮人,1950年入伍,在遼寧安東下馬淌整訓,1951年春第二批入朝38軍。他說:師長孔清龍,政委李剛,參謀長吳子威。他當年是步兵,用的是裝彈72發的蘇聯轉盤沖鋒槍,戰斗中被炮彈所傷。1951年加入青年團,1952年入黨,曾榮立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1956年3月1日轉業到武漢江漢路16號中國石油采購供應站。因給未婚妻轉戶口私刻公章被開除公職開除黨籍。</p><p class="ql-block"> 后下放大老嶺林場勞動,與千斤園王世蘭結婚成家,在大山中生活近七十年。</p><p class="ql-block"> 現在每月由國家發給補貼1900元,身體健康,生活自理,思維清晰,還能勞動。我看見他用手鋸鋸柴,想幫他的忙被他拒絕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王世軍接大家吃晚飯,喝的是鐘家的酒,一桌盛席是王世軍的老婆向琴操辦的,因為她長期在食堂上班,做得一手好菜。</p><p class="ql-block"> 不僅王世軍是我老婆的學生,他的妹妹,兒子都是我老婆的學生。所以,王世軍非常激動,講起了那一份師生之情。</p><p class="ql-block"> 王世軍,今年52歲,是千斤園村的書記。多年來,他帶領村民修路,建民宿,發展經濟,民宿旅游產業已得到很大發展,大部分村民都建起了樓房,唯有他自己還住在老土房里,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p><p class="ql-block"> 今年,他也準備推倒土房建樓房,和村民們一起把民宿旅游經濟進一步向前推進。</p><p class="ql-block"> 我突然想起來,大老嶺有個王爺廟,不知是哪個朝代的王爺因何隱居于此,王家是不是隱居在大山中王爺的后人呢?</p> <p class="ql-block">四,重游“藥王溪”</p><p class="ql-block">0807,周三,晴轉陣雨</p><p class="ql-block"> 上午,譚家義和“海子”陪我們到藥王溪游玩。車從千斤園出發,沿著盤山公路行至長沖,這里有很多農家樂,“祥林農莊”就在路邊。</p><p class="ql-block"> 沿公路繼續在林中穿行,陽光從密林的縫隙之中擠進來,一條條,一絲絲,好像金色的粉條。</p><p class="ql-block"> 樹葉在陽光下呈現出透明的綠色,黃色,等到秋末,就會出現漫山紅葉。</p><p class="ql-block"> 車到鼓漿坪,那一棟兩層樓的土房子還在,只不過粉刷成了黃色,以前的學校房子都還在,變成了消防隊。只是那棟廚房拆了,剩下一片荒地。公路上的樹林已砍伐,砍出了一條寬幾十米的防火隔離帶,山上,樹下,到處是蜂筒,好一個蜜蜂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看到這一片林,一棟棟土房,一塊塊荒地,想起了我幾次到鼓漿坪的經歷。</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鼓漿坪有一所小學,我的姐夫就是這所學校的負責人,我姐在鼓漿坪場部食堂上班。</p><p class="ql-block"> 1979年夏天,我從部隊回來探親,在小弟的帶領下,步行到大老嶺,然后下到鼓漿坪,走一走公路,又走一走小路,在看不見天的林中行走,真不知道是到了神農架還是到了野人山。</p><p class="ql-block"> 在鼓漿坪玩了幾天,享受著大自然的清涼。劉祥林的父親聽說我回來了,專程接我到他家吃飯,吃的野蜂蜜沾滋粑至今難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藥王溪,溪水潺潺,瀑布連連,參天古樹,遮天蔽日,滕樹相連。我來過很多次,除了增加了一些步行廊道,其他都沒變,溪水仍然是那樣清涼,石頭上的青苔記錄著消逝的歲月,古樹青滕仍在向我們講述它看到的新鮮事。</p><p class="ql-block"> 大家拍照,拍視頻,譚家義還用無人機超低空拍下了大瀑布的全貌。</p><p class="ql-block"> 藥王溪,現在不收門票,也無人管理,據說由村民輪流打掃衛生。但見幾處水泥攔桿已損壞,存在安全隱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張梨子的父母也安排了一桌盛宴接大家吃飯,從來不喝酒的梨子父親也端起了酒杯陪大家喝起來,喝的也是鐘家的酒。</p><p class="ql-block"> 張梨子祖上應該是武術世家,她爺爺有一身好武功,長年給大戶人家看家護院。六十年代知青想見識一下他的功夫,他隨手端起了磨盤給客人篩茶,讓所有人大開眼界。</p><p class="ql-block"> 張梨子是不是有武功不知道,但她繼承了老一輩功夫人膽大心細的基因,每天做她的直播(大老嶺張梨子、大老嶺花開半夏),用她甜蜜的聲音把千斤園的山和水以及“花開半夏”的特點介紹給網上的客人,預定房間,有多的客人她就安排到“頂上人家”。</p><p class="ql-block"> 這樣一種模式好像合作社,一個平臺銷售,多個車間生產,標準統一,價格公開,很有發展前途。</p><p class="ql-block"> 張梨子說:奶奶給我們講,當年賀龍的紅軍曾從我家門前走過,幾千人的部隊,對老百姓秋亳無犯。</p><p class="ql-block"> 據黨史記載,1933年,紅三軍獨立師在盧冬生帶領下,臘月二十七攻克興山縣城,正月初二從黑巖子過長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老百姓的口碑</p><p class="ql-block">0808日,周四,晴轉陣雨</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老婆遇到了董祖明的父親,今天早上董祖明就來接他的老師到他家吃晚飯。</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們一行人順著河道來到董祖明家,他家就在千斤園檢查站的對面,是一棟三間三層的小樓房,門前有寬大的停車場,董祖明和他的父母熱情地接待我們,好像久別的親人。</p><p class="ql-block"> 董祖明帶著他的老師參觀了他家的樓房,室內共有11個帶獨立衛生間的標準間,可以提供20余人度假,可以自己做飯吃,目前尚未開展業務。</p><p class="ql-block"> 董祖明說:望老師您以后來了就住我家,不要錢,蔬菜管夠。</p><p class="ql-block"> 聽到這話,我老婆心里不知有多高興。</p><p class="ql-block"> 董祖明的父親以前是大老嶺鼓漿坪小學的民辦教師,后來因學校搬遷到鄧村而中斷了教師職業生涯,一直在千斤園務農,培養了兩個兒子,現在都在城里買了房。</p><p class="ql-block"> 為了接大家吃飯,董父專程到豬草溝去揀回了稀有的刷鋤菌和松菌。這是大老嶺的山珍,只有尊貴的客人才能有這份福利。</p><p class="ql-block"> 桌子中央一個大火鍋是臘蹄子煮松菌,董祖明的母親使勁給大家奉菜。高山上的臘貨具有高山的顯著特征,一年四季香氣四溢。那新鮮松菌和這臘貨煮在一起,使新臘香味相互補充,暈素搭配,色香味俱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千斤園才住了四晚,分別有四家學生請客,老婆說:長沖和鼓漿坪就不上去了,也不去打擾了!</p><p class="ql-block"> 看來,當年老婆在鄧村小學教學和當校長期間,對學生管理很嚴格,對學生的生活也很關心,特別是大老嶺的學生,當教學點的管理人員管不住的時候也要喊她去。后來,教學點全部移交給學校,她更是事無巨細,管學生還要管家長,管吃管住還管穿衣服。因此,望老師在大老嶺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從林場管理者,工作人員到農民,很多都是她的學生。</p><p class="ql-block"> 我親眼目睹了幾十年前發生的一切,也盡我所能幫她完成任務。今天,我為她自豪和高興。一個老師,能在幾十年后仍被學生和家長記在心里,那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從這一點來說,寫一部小說已足夠了。</p><p class="ql-block"> 有時候,榮譽不僅僅是官方的證書。</p> <p class="ql-block">六,團團圓圓的包子</p><p class="ql-block">周五,晴</p><p class="ql-block"> 這幾天上午在附近玩一玩,也玩了“藥王溪”,天柱山因為去過很多次就沒有去。</p><p class="ql-block"> 蕭老師在準備他的“一灣故事”,我則寫起了日記。</p><p class="ql-block"> 老婆的同學因孫子考上了名牌大學,故接大家一起去喝“金榜題名”喜酒,特地要求必須表演幾個節目。</p><p class="ql-block"> 老婆她們幾個天天在練習,我趁機抓拍幾張留個記念。</p><p class="ql-block"> 午休起床后,我著手發面,老婆她們準備餡,晚上做包子。</p><p class="ql-block"> 一個半小時面就發好了,幾個女人在廚房認真調餡,沒想到幾個小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則和起了面,差點弄成面泥,我只好提前下手,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做了幾十個包子。</p><p class="ql-block"> 等到香氣飄到大廳,包子已出籠,所有客人一起品嘗新鮮包子,有肉香,有大山里那種韭菜和香菇的香味,真好吃!</p><p class="ql-block"> 老婆還送了幾個包子給王世軍品嘗,表達一份謝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告別千斤園</p><p class="ql-block">周六,晴。</p><p class="ql-block"> 吃過早餐,收拾行李準備出發,張梨子的父母給我們每家準確了一大袋土豆。</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份什么情?是師生情誼!是難得的人間深情!</p><p class="ql-block"> 產于高山上花崗巖風化土的土豆是好東西,富含淀粉,維生素和鉀,當夏天出汗多感覺全身無力的時候,煮點土豆湯,喝了就有勁。</p><p class="ql-block"> 告別張梨子及她的父母,告別戰友譚家義,踏上歸程。</p><p class="ql-block"> 謝謝戰友的蜂蜜!我一想起心里就和蜜一樣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程走南線:大老嶺—鄧村—曉溪塔,雖然里程有120公里,因老婆要去參加一個同學孫子金榜題名的宴會,所以必須走南線。</p><p class="ql-block"> 從鼓漿坪上情人湖,停車拍照。兩棵情人樹,因為死了一棵,現在很少有人問津了,看來還原它本來的名字是否更有吸引力。</p><p class="ql-block"> 經老林場部到新場部,三包和新宮(行宮)一帶有很多傳說和故事,一條顏大路連通東湖、秭歸和興山三縣,英雄、土匪和美女在這條路上上演了無數傳奇。</p><p class="ql-block"> 蕭老師特地放飛無人機航拍三包的全貌,他想看看當年煮牛肉的包包是不是能放鍋。</p><p class="ql-block"> 現在公路邊上有很多民宿,車來車往,人員很多,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八,千斤園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在千斤園住了一周,終于看到了千千園的真面目,這里山高林密,風景如畫,蕭老師總結有三大特色:</p><p class="ql-block"> 一是管理獨特。千斤園村原為大老嶺林場的農業隊,隨著1993年林場轉為國家森林公園而成為一個獨特的村,</p><p class="ql-block"> 村行政由鄧村鄉代管,戶口本上的戶籍屬鄧村鄉茶園觀社區。建設、安全、林補等由森林管理局分管,也就是說,千斤園村并不是一個行政村。</p><p class="ql-block"> 二是環境獨享。千斤園為林中村,周圍都是森林,中間一條Y型河溝。游客到此,觀綠林,聞鳥鳴,品山泉水,游藥王溪,賞情人湖,登三峽云頂,享騰云駕霧,林中散步的愜意,意猶未盡的不舍。富養空氣清新醒腦,好客村民熱情厚道。</p><p class="ql-block"> 三是康養獨秀。287省道穿村而過,沿線民宿星落棋布,旅游景點一線串珠,森林里還能欣賞到珍稀動植物。海拔高,溫度低。游河道,可垂釣。彈丸小村,九十高齡占百分之七,百歲老人耳聰目明,還能走親串友。</p><p class="ql-block"> 秀麗的山水和獨特的環境,是城里人康養度假首選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著這滿山的森林,看著那一沖的茶園,看著那潺潺流水,看著那棟棟民宿,這是一個發展民宿旅游產業的好地方,空氣清新,氣溫適宜,水質無污染,有林有茶,民風純樸,難找這樣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不僅希望這里的人民生活幸福,我們更希望看到從興山進入國家森林公園的公路寬敞便利,民宿的道路和建筑規范且各具特色,小區的公共景點具有鮮明的地理特色,全年四季民宿產業興旺發達。</p><p class="ql-block"> 明年,我們又來!</p><p class="ql-block">20240811日寫于大老嶺千斤園0816日完成于曉溪塔三峽茶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龙县| 黑河市| 台东县| 屏东市| 长岭县| 陕西省| 清镇市| 阿克苏市| 龙里县| 黔东| 万安县| 玉溪市| 达拉特旗| 镇坪县| 大安市| 宣化县| 新巴尔虎右旗| 怀安县| 久治县| 满城县| 寿阳县| 库伦旗| 晋城| 延川县| 洛浦县| 西畴县| 南溪县| 溆浦县| 察雅县| 蒲江县| 汝阳县| 黑河市| 武山县| 尼勒克县| 洛扎县| 吉安县| 商都县| 巩留县| 竹山县| 福建省|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