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喬圣菲避暑生活的確讓人滿意,每天清晨,鄰居的畫眉定時歡唱,我們在美妙的鳥兒的歌唱中起床梳洗。 院子里的野畫眉與樹上鳥籠中的家畫眉不停斗歌,比誰的歌聲最優美,那真是賞心悅目的自然界的趣事啊! 晨昏人們散步、孩子打鬧,院子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空氣清新、氣溫宜人 走上兩圈,坐在凳子上無拘無束地閑聊 那真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神仙生活啊! 每天每噸按時開飯 女士們的廚藝也不錯,葷素搭配,營養健康。易女士在家總是吃不好,在這里每噸都吃得很滿意,晚上睡眠也好;在家每天都要吃克感敏,在這里就沒吃過。陽女士睡眠極好;程女士在這里頭也不疼了。 我則不管晚上還是午眠,都得蓋厚被子。 客廳里聽音樂打麻將巴適得很,前面說過,客廳”四面來風”,一般人一定理解為是形容涼爽的不實之詞。其實,室外驕陽似火,32樓上,真是四面吹自然風,一點也不假:麻將桌旁小窗之風勁吹 ;廚房的窗戶來風、陽臺來風、寢室窗戶來風匯聚在過道里涌到客廳里,真是 四面八方都吹風!陽女士受不了,用毛衣栓腰防寒 。 易女士除了內衣 ,外面還要穿兩件衣服。程女士也一個樣。我也得 穿上外套,不然就要感冒。室外大太陽 ,室內凉悠悠。有時還得關陽臺的玻璃門或關閉小窗。哎,長寧悶熱如蒸籠,這里的涼爽真讓人愜意的不得了啊! 兒子一家去北海玩了,回家順道來看望我們。孫子正在全神貫注打游戲。 也用烤鴨、牛肉湯、雞爪等招待 飯后到院子里散步 孫子很快就和小朋友打成一片 ,一道踢球。 玩得可高興了。 大家打夠了麻將,去畢節博物館參觀 先到了畢節市圖書館,它位于畢節市南部新區一院三館,占地6791平方米,建筑面積10675平方米 。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機構,收集、加工、整理珍貴的文獻資料,以便廣大的讀者借閱。<br> 這里有一架米格飛機展覽,是空軍捐贈的。原來,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和博物館都連在一起,博物館內沒有這么大的空間來展示這架飛機,所以放到這里。 畢節市圖書館現有在職人員45人,其中高級職稱11人,中級職稱22人,大學專科以上學歷43人,有9個內設機構 現有普通文獻45萬余冊,電子讀物近21萬余種,館藏總量66萬余冊(種),數字資源總量70TB;每年通過采購、接受捐贈等方式新增圖書近2萬冊,訂購期刊1000余種,報紙100余種。 擁有《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貴州通志》《大定府志》《畢節地區通志》以及《彝族源流》《西南彝志》《通用彝文字典》《古彝經典》等珍貴圖書和地方文獻5000余冊; 建有《畢節政務信息公開平臺》《畢節地方報紙數字資源》《畢節立法與決策信息資源平臺》《畢節地方文獻數字化資源》《畢節彝族文獻專題資源庫》等特色館藏資源庫。 圖書館服務功能完備,擁有多種現代化的服務手段,可為讀者提供外借、閱覽、參考咨詢、文獻檢索、館際互借、文獻復印等多類型、多層次的服務。采用Interlib圖書館集群管理系統,實現辦公、采編、流通、檢索的自動化,實行免費辦證,免費借閱,“藏、借、閱”一體化全開架服務;使用RFID流通系統,實現讀者自助借還;<br> 網絡帶寬300M,無線網絡全覆蓋;畢節市圖書館網站、移動圖書館、微信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全天候服務;使用智能機器人為讀者提供咨詢、導航等智能化服務; 開展“閱讀訓練營”“我是小小志愿者”“多讀書,讀好書”品牌服務;是貴州財經大學信息學院圖書情報本科、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貴州民族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教學實踐基地。 畢節市圖書館先后獲得中央到地方很多獎項和榮譽。 人人都進圖書館,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些知識和信息,特收錄,以饗不同需要的讀者。 畢節市第四屆運動會群眾組“金陵足協杯”象棋比賽和“中國廣電杯”圍棋比賽,就在圖書館舉行。 我有幸遇上賽事,很高興,隨人群進入,跑到樓梯上去拍會場情景。正遇到儀式結束 。 穹型屋頂是玻璃鋼頂棚,館內光線很好。 儀式結束,大廳里選手、教練、領隊和工作人員混雜在一起,人聲鼎沸。 人們上二樓進比賽場地 本層有許多不同功能的廳室 閱覽室名字特殊,第一次看到 積分表就在墻上 一張書桌兩對選手對弈 桌上有選手名號牌 找自己座位,各就各位 估計按年齡分組的 男女選手都有 準備工作很充分,棋盤棋子都給選手擺好了 選手們靜候開賽 還有少數選手沒有入座 我到各個樓層和閱覽室參觀參觀 到處窗明幾凈 廳堂很大,設施不錯 書柜很大 借閱規則 也有在這里看書學習的學生 環境很好 還有困乏者 閱覽室各有名字,有的很有創意 估計是比賽的工作人員正在調試電腦 工作人員 到處整潔衛生 這里大門緊鎖 走廊中的坐凳 機房 空曠而安靜 一上幾層 隔窗看到內部情況 比賽已正式開始,整個樓十分安靜 底樓大廳正面的 浮雕 各組棋賽積分表 工作人員賽前在室外小聲交談 保安人員坐在底樓大廳 三女士坐等我參觀出來 這種比賽很好,能有效促進和提高群眾的棋藝 大門外的石獅。石獅中華傳統文化中常見的辟邪物品。大門外一般都有一對石獅或銅獅,用作裝飾或辟邪之用。最早的石獅是東漢高頤墓前的石獅。 這里的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連在一起,中間的過道一個樣,很有特色:上為地球(儀),下為大半圓的門洞。 這是美術展廳,可惜畫展已經結束,大門緊閉,無法進內參觀。 展廳大門 又一個通道 展廳的玻璃墻幕 通道前合影 博物館門前合影 博物館,一般是為社會服務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它主要研究、收藏、保護、闡釋和展示物質與非物質遺產。向社會公眾開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進多樣性和可持續性。通過以符合道德且專業的方式進行運營和交流,并在社區的參與下,為教育、欣賞、深思和知識共享提供多種體驗。 <br> 2024年5月18日,國家文物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新增備案博物館268家,全國備案博物館達到6833家。 博物館名稱來源于古希臘語,意為“繆斯女神的神廟或住所”。繆斯在希臘神話中是掌握藝術與科學的女神,共有九位,分別掌管詩歌、音樂、人文藝術等內容。“博物館”最初是指崇敬美與智慧的地方,是古典世界學者研究中心和集聚地。后來概念逐漸擴散,成了收藏、展示人類文化和自然遺產 的機構,最終演變成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博物館。 陽女士正在進門登記參訪者信息 。我們都只登記姓名籍貫,后來工作人員找到我們,要求填寫完整:身份證號、電話號碼。 博物館底樓大廳 正面墻上浮雕 抗日戰爭專題展前言 主要是圖片,也有實物。 分幾個部分 我們瀏覽一過 展館一上幾層 人類起源 烏蒙史話大型展覽 包括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試驗區文化四大板塊。展覽中利用了聲光電的巷道展陳技術。 畢節試驗區,是1988年6月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親自倡導,并報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旨在通過對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后、人民貧困程度極深、生態環境極差的畢節地區試驗,探出一條貧困地區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是為喀斯特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借鑒的全國第一個綜合改革試驗區。 博物館文物是畢節歷史中人類活動留下來的遺產,從不同層面反映各個時期的人類活動、社會關系和意識形態。 主要是圖片、說明文字 研究成果 專家對畢節觀音洞遺址的評價 觀音洞屬畢節地域。舊石器時代的畢節很牛,“北有周口店,南有觀音洞”,歷史地位極高。這是我們過去不知道的。 出土不少古代實物 大家邊走邊瀏覽 畢節古遺址分布情況 牙齒化石 參觀者 透過展覽,能很好的了解畢節歷史 青銅器文化展 用玻璃覆蓋的遺址——這個博物館,竟然修在遺址上。 青銅器 聲光電技術 電子屏幕,可見自己 戴上它,就可看到實物、圖表以及動態,也可聽到解說。 圖片 古磚上的圖畫花紋 移民歷史 漢代立虎辮索銅釜造型很美 夜郎銅釜 據說是鎮館之寶 這些實物,展現古人的智慧 土司文化展 彝族首領妥阿哲因幫助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為羅甸王,后建立紀俄勾烏撒君長國。 青銅碗口筒炮 關防印 ”則溪”是彝人的一種制度 漢代文化展 棺材,與現在的棺材基本一個樣 古碉樓 墓志銘,是存放于墓中載有死者傳記的石刻——我終于看到墓志銘究竟是個什么樣子了——過去只知道墓志銘,不知什么樣子。 絲織品 衣物 作為護膝;右為小腳女人的鞋子——三寸金蓮 衣裙 獨特的彝文化 全是手寫的彝文 這些東西,均系手寫,一絲不茍,令人贊嘆! 面具 彝族首領、女政治家奢香與“龍場九驛” 奢香塑像 當年蚊帳床鋪 金首飾 石牌樓 茶馬古道 的走向 非物質遺產展 上為劈絨繡麒麟鏡簾 下為官帽 帳鉤 書畫展 康有為行書七言聯 看到這些真跡,令我十分激動。 書法了得 秋江釣艇圖 張大千設色天臺勝景圖 乾隆皇帝御賜韓榮祖父母誥命(韓榮,榮有金字旁,電腦打不出) 細節 紅緞金字百壽帳 能得到這些真跡看看,真是有福啊! 屏幕上不斷重復出現畢節歷史上的官員和土司上層人物 試驗區精神 紅軍物品 鳥槍 獨特的造型 難得一見的實物 勛章 礦產介紹 萌發 當年省委書記胡錦濤 參觀結束 休息 非遺之拓印 正在拓印 我也去嘗試了一下 ,拓印的圖案。參觀博物館,滿載而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京山县|
连云港市|
义乌市|
静安区|
福鼎市|
诸城市|
济宁市|
洛扎县|
临西县|
长白|
晴隆县|
鄂托克前旗|
莱州市|
平塘县|
湘阴县|
平罗县|
卢湾区|
五大连池市|
乌兰察布市|
房产|
宿松县|
阿拉善左旗|
当雄县|
高淳县|
盈江县|
阳朔县|
武胜县|
辽宁省|
西昌市|
伊通|
承德市|
兴文县|
瓮安县|
温宿县|
石家庄市|
汶上县|
华蓥市|
鱼台县|
绥棱县|
全南县|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