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跟著阿光去旅行】窮游山西(4)——懸空寺、恒山、王家大院、壺口瀑布(2024.7.21-7.22)

三平園主

在大同古城游玩了兩天,基本上把大同古城里主要的景點都去過了,今天阿光安排游覽大同周邊的幾個著名的景點,一是懸空寺,二是恒山,三是去渾源縣永安寺。因此,阿光在網絡平臺上預訂了一輛車,今天豪氣一點,來個包車游。<div>  跟阿光游玩,功課做得好,游玩的攻略不用操心,交通安排,門票購買,吃喝問題都不用考慮,還有阿光游玩的特點是趁早趕晚,景點密集,沒有好的體力是跟不上他的游玩節奏的,所以比較費腿。因此,每次跟他游玩,我只要做個費腿的、快樂的跟屁蟲就行了。 </div> 在云岡石窟我們去得早沒有排隊,還可以從容拍照不擁擠。因此,今天去懸空寺我們一大早6:00就出門了,到那兒一看,已經排起了長長的兩列隊伍。<div>  懸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叫“玄空閣”,“玄”取自于中國道教教理,“空”則來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br><div>  來到懸空寺下,一座寺廟斜撐在凹進的山壁間,山下一塊巨石上刻著“壯觀”兩個大字。據說這兩字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詩仙游玩至此,竟然沒有優美的詩句來描繪,因此書寫“壯觀”二字,還在“壯”字上多加了一點,又據說是李白喝醉酒后為了表達自己對景觀的強烈感受而多加了一點,意思是懸空寺比壯觀還要多一點。</div></div> 懸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491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建筑極具特色,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div>  在寺廟下面的平臺上,以懸空寺為背景讓阿光給我拍了一張照片。</div> 阿光登上石階時,給他拍了個背影。 在寺門口再給他留影一張。 懸空寺呈“一院兩樓”般布局,總長約32米,樓閣殿宇40間。懸空寺有南樓和北樓,因為懸空寺建在峭壁上畢竟空間狹小,游覽動線沒有交叉的余地,因此進門之后,先要前往北樓游覽,而近在門口的南樓要出來時從三樓下來時才能游覽,因為樓梯口只有一個洞供游客爬下去。<div>  北樓高三層,長約為7米,寬約為4米,分別為五佛殿、觀音殿、三教殿。說是殿,其實都很小只有七八個平方,有的殿只有二三個平方,因此供奉的佛像也較小。</div><div> 懸空寺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廟,三教殿是體現“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閣,位于懸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層。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間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左邊為儒家創始人孔子,右邊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國各地寺廟建筑中極為罕見。</div> 在北樓窗口給阿光留影一張。 <p class="ql-block">  長棧橋位于南樓和北樓之間,長約10米,橋上建樓,樓內建殿,殿內供佛 。長線橋將佛廟、樓宇等景觀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幻、奇險、奇巧的景觀。行走的線橋很狹窄,只能容一人行走,所以想停下來細看,后來的人就要推著你走了,所以懸空寺沒花多少時間就游完了。</p> <p class="ql-block">  長棧橋邊的石壁上還有“公輸天巧”四字的題刻,這般巧奪天工的建筑,也只有魯班這樣的能工巧匠才能建造出來。</p> <p class="ql-block">  長棧橋下是一根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撐在峭壁上,看著心也懸了起來,但據說寺廟的重力支撐不是靠這幾根木柱,它們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真正起支撐作用的是那些利用力學原理半插在峭壁巖石中的橫梁為基,巧借巖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p> 懸空寺樓閣雖小,但是古建筑該有的構件一件不少,琉璃筒瓦,飛檐翹角,斗拱畫梁,戧獸仙人,一應俱全。 飛檐下的斗拱也都是彩繪過的。 每個檐角下懸掛著一枚斗狀的鈴鐺。 在千年的風聲里、雨聲里鈴聲時時會響起,是歲月的悠響過于緩慢,使蛛網也能封塵這鈴聲?還是悠悠的鈴聲,曾排遣過修行者空寂的心靈,如今卻不見他們的蹤影,才塵封起了這鈴聲呢? 當年的修行者已不見蹤影,每一個人都變成了匆匆的過客。留影一張,證明我曾經來過又去了。 北魏天師道長寇謙之(365-448)仙逝前留下遺訓: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達“上延霄客,下絕囂浮”。之后天師弟子們多方籌資,精心選址設計,懸空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建成。峭壁上建寺,躲避塵世的紛擾,但當年的建造者可否想到,此處仍會成為形形色色過客的走過場。 從懸空寺下來,我們去登恒山。本來恒山不在阿光的計劃之內,一是今天時間足夠,二是恒山作為五岳之一,就在他身邊,來都來了,總是上去看一眼吧!于是,我們乘坐索道登頂恒山。<div>  恒山是道教名山,恒山道教始于西漢,北魏始興盛,成為主流全真派圣地。遠處山林掩映中,道觀鑲嵌在山巖之間。</div> 一路上的石壁上還有不少摩崖石刻,果老嶺石壁上有“果老仙蹤”四個大字,是萬歷己未年由邢其任書寫于懸根松北的登山途中,是上下恒宗的必經通道。石徑上陷有行行小圓坑,形似驢蹄印,據說是張果老在恒山修行時,倒騎仙驢上下山留下的仙跡。 “大恒以甯”四字是由南開大學學生莫松森題寫。“九一八事變”與“七七事變”之間,曾任東三省憲兵司令、將軍府參軍、奉系高級將領的陳興亞,當時領了北平綏靖公署參事閑職,賦閑居家,多與友人相偕游歷祖國各地名勝。1935年6月24日,和駐蘇大使莫德惠、子莫松森、侄莫松濤,東北中學校董李孟興等七人游歷恒山。陳興亞看到恒山上眾多的懸崖題字,自己題了“圓渾雄厚”四字,莫德惠則讓其子莫松森題了“大恒以甯”四字,均刻于絕壁之上。 第一座宮殿,恒山九天宮,祭奉的是"九天玄女"亦稱"元女""玄女",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女神。當年在逐鹿助黃帝大敗蚩尤,被道家奉為女神,民間視其為無所不能的神仙。 九天宮大殿旁還有一座小殿斗姆閣,門上懸掛“母儀天下”的匾,這個斗姆閣供奉的是天上的老母,斗姆元君,又稱斗姥、斗姆或先天道母,是道教所信奉的女神,傳說為北斗眾星之母。相傳,斗姆是元始天尊的先天陰氣所化,是龍漢年間周御國王的愛妃,號“紫光夫人”。她先后為御王生下九子。長子為天皇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次子為紫微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余七子分別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即北斗七星。可見其地位之卓然。 我們繼續往上爬,走到一個拐角處,阿光突然“啊”地發出聲,對面的人也“呀”地大叫一聲,世間的事就是這么奇妙,在恒山上阿光竟然也能他鄉遇故知,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也。這兩天肖老師在我們的朋友圈里說阿光的驢友王老師母女也在大同游玩,我們想大同這么大,大家行程也不一樣,心想怎么可能碰到呢,所以阿光也沒聯系 。想不到世間竟然這么小,在恒山她們母女已登頂下山了,我們上山在半山不期而遇了,給他們合影一張。雖然意外相遇,有些興奮,但是大家行程都很緊張,寒暄兩句后匆匆別過。 我們一口氣直往山頂上奔,峰頂就在眼前了,登高望遠,天光云影之下群山起伏,風光獨好。 換個方向,風景更好看些,但總體來說,恒山沒有華山的險峻,沒有黃山的秀美,在五岳之中,自然風光也是比較遜色的。 山腳下的城鎮一覽無余。 不禁對著蒼茫大地張開了雙臂,大吼一聲:"我來了!“ 恒山風景雖然不是很優美,但登山的人卻不少,上山道上擠滿了人。 山頂上也沒什么建筑,只有一個石碑,石碑前排起了好幾圈的隊伍打卡拍照。我問阿光要排隊哇?他說這有什么好拍的,大陽底下曬人干啊!難得阿光對打卡不感興趣,我們倆不到兩分鐘就下山了。 看著時間尚早,阿光決定不原路返回乘纜車下山,從另一條道往朝宮和寢宮游覽,然后走下去乘景區公交車回景區門口。 <div>  恒山主峰上“恒宗極天”這四個字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高建國于2013年題寫的。</div> 北岳大廟即朝殿,又稱貞元殿,是恒山最大的廟宇,廟前左青龍右白虎,兩殿對峙,中有一百零三級陡峭的石階直通宮前,令人望而生畏。朝殿坐北朝南,供奉北岳大帝,殿前有聯:“恒岳萬古障中原,惟我圣朝,歸馬牧羊,教化已隆三百載;文昌六星聯北斗,是真人才,雕龍繡鳳,光芒雄射九重天。”<div><div>  在貞元殿前的石階上留影一張。</div></div> 殿東是會仙府與御碑亭,為恒山最高廟觀,傳說是仙人聚會之所,置身仙府,腳下云嵐飄渺,頭頂云崖萬狀,就真是如臨仙境了。 御碑亭八角單檐尖頂上的摩崖石刻”天下名山“”絕地通天“,“天下名山”是大明萬歷十年由賈應才所書,“絕地通天 ”是大明崇禎元年由瑯琊王象所書,感覺恒山上的題刻者都沒什么大名氣啊。 寢宮是北岳主殿的前身,始建于魏武帝太佑六年(公元438年),俗稱舊岳廟。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20年)擴建恒山,在天峰嶺半山間新建北岳廟,將此處作為北岳大帝安寢起居為“寢宮”,并修建了梳妝樓。因都處于飛石窟內,便利用自然的巖窟、地形、布局,匠心獨運,既是宮觀建筑,又具有園林的韻味。 在石階上給阿光拍了張照。 直上石階上有北岳靈宮,內有寢殿、梳妝樓等。靈宮檐角崖壁處刻有“飛石遺蹤”四字。<div>  恒山不以自然景觀取勝,而在于它的道教文化,我們匆匆游覽了恒山屬于走馬觀花。恒山本不在這次旅行計劃之內,但作為五岳之一 ,五岳的名單里又去掉了一個也不虛之行,恒山我們也算來過了。</div> 從恒山上下來,已經十二點多了,我們趕往渾源縣去吃午飯,到達時已經一點半了,但當地著名的”小媳婦涼粉店“里還擠滿了人,連落座的地方都沒有,但我感覺環境差、服務也較差,不懂得為何會這么火。<div>  吃完午飯,我們到對面不遠處的永安寺去看看。永安寺前一座大牌樓,上懸”祐黎保國“的大匾,寺前山門上懸”永安禪寺“匾。</div> 渾源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后遭火毀。元延祐二年(1315年),重建渾源永安寺。明、清之際,渾源永安寺屢有修葺。渾源永安寺,坐北朝南,沿中軸線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和傳法正宗殿,兩側東西配殿有觀音殿、伽藍殿、達摩殿、雷神殿及關帝殿。<div>  永安寺在六十年代遭到了毀壞,佛像盡毀,大殿作為糧倉使用,因此天王殿內也已無神像了。</div> 所幸寺內建筑還保存完整,大雄寶殿呈長方形,殿身高大,氣勢恢弘。以黃色琉璃瓦覆蓋殿頂,四邊以藍、綠琉璃瓦鑲飾,脊上鑲嵌寶石,在太陽的照耀下,整座建筑熠熠生輝。<div>  墻上的“莊嚴”二字,是由太原名士段士達所寫,段士達是俗名,他是永安禪寺首任住持月溪和尚。字高達3米,書體方正肅然,雄渾大度,彰顯了佛教寺廟的圣潔高達。大殿門上的“傳法正中之殿”匾額,是由元初著名書法僧人雪庵書寫,使整個殿宇呈現出一派遒勁典雅之氣。</div> 在殿前雙手合十留影一張,以示崇敬。 殿頂正脊中間有獅和象馱寶瓶,兩側有道教八仙、佛教兩大護法天王、騰龍昂首的龍形鴟吻,非常漂亮。四個檐角還各有一個小人,偷聽旁邊的導游介紹稱之為短人,分別為龐涓、韓信、周瑜和羅成,為何把他們四人作為短人放置檐角,是因為他們的氣度不夠,往前一步就會掉下深淵以告誡世人,我還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 大雄寶殿內的天花藻井也是一大亮點,它色彩艷麗,使用了皇家才能用的顏色,堪稱藝術珍品。 天宮樓閣、平綦藻井制作精巧,八角藻井在主佛像上方,六角藻井在信眾禮拜位置上方象征六道輪回,旁邊的天宮樓閣寓意信徒修心養性,方可由佛主護佑脫離“六道輪回”進入“極樂世界”。 雖然大殿做過糧倉,但是元代壁畫保存尚好,面積186平方米,135組895尊人像,正面十大明王壁畫是元代作品。十大明王是藏傳佛教形象,明王壁畫左上角有其對應的佛主和菩薩。永安寺標志性壁畫人物是左邊撕破猙獰臉露出慈祥面容的大威德不動尊明王,是毗盧舍那佛的變化身,也是是唯一以本來面目示人的明王,掀開面皮展露真容的一刻令人瞠目結舌。 其余的水陸法會壁畫均是明清時期作品。 水陸法會壁畫按天地人三界分層布列,像連環畫描述著佛道典籍中的恢宏場面和教化故事,更像運動會檢閱儀式,舉旗仙子們引領佛主菩薩、宇宙神明、山川湖海、帝王將相、黎民百姓、陰曹地府齊聚一堂,共同演繹一場輪回大戲。 殿內壁畫是采用重彩堆金的手法繪制的,導游在側面打開冷光燈,顯示出用金絲勾勒的壁畫輪廓。 大殿后墻上磚刻“虎嘯龍吟”和天王殿墻上磚刻“法相”六個大字,是1780年大同進士張煖所寫。 字的大小和前面的”莊嚴“兩字相同。 大雄寶殿的左右兩側還有兩座鐘亭和鼓亭。 走出永安寺,驀然發現右前方有一座高塔,問阿光說是圓覺塔,網上傳言不對外開放。我們抱著試試地心態前去看一看,發現竟然現在免費對外開放,不禁一陣驚喜。 圓覺寺塔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塔高九層,密檐飛拱,通體磚砌,平面呈八角形,全仿木結構建筑。圓覺寺內原建筑都已毀壞,唯塔獨存,甚至有專家考證該塔建于遼代,是國內僅存的遼塔。 座基四周雕滿磚刻浮雕,總計浮雕三組。塔下置巨大雙層八角形須彌座。須彌座高達4米。 塔基座四周是磚刻浮雕,總計有舞樂人像40個,圓覺寺塔對研究古代民族文化,特別是北方民族的歌舞、樂器有一定的價值。 塔身第一層較高,正南面辟券門,內為塔心室。外壁東、西、北三面均作磚雕假券門;其余四面各雕一假窗。第一層塔身上端出挑形制雄勁的磚雕斗拱,上承第一層塔檐。自第二層塔身向上,八層塔身均較低矮,出疊澀短檐。 塔頂上端安裝蓮花式鐵剎,鐵剎頂端有一翔鳳,翔鳳能隨風轉動,是古代天然風向標。<div>  圓覺寺近代也是多災多難,20世紀30年代初,直奉大戰,奉軍占寺,僧侶被掃地出門,官兵肆意破壞寺內文物,圓覺寺內一片狼藉。抗日戰爭期間,日軍侵占渾源,大肆掠奪文物,拆毀寺內全部殿宇,僅存寶塔。文革時圓覺寺被改為澡堂,寶塔被改為水塔,塔內精美的壁畫盡毀,地宮文物不知去向。現塔獲得保護,原來拆毀的大殿好像也在準備重新建造。游覽的這兩座寺院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壞,文物的保護真是任重道遠啊!</div><div> 游完兩座古寺,我們趕忙奔向大同高鐵站,趕往我們的最后一站——平遙古城。</div> 第二天我們先去王家大院和黃河壺口瀑布游玩,阿光在攜程網上報了一個一日游的團。<div>  王家大院有“民間故宮”之稱,位于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城東靜升鎮,望族王氏于清代康熙至嘉慶年間修建的住宅建筑群。最早的擁翠巷形成于康熙三年(1664年),最晚視履堡竣工于嘉慶十六年(1811年)。將近二百年的修建,王家大院成為華夏民居第一宅,極具傳統文化特色和三晉地方風格,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div><div> 說起王家大院又要說到耿彥波,當年他擔任靈石縣縣長之時,力排眾議拿出全縣一年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來整修王家大院,當時他的舉動頗受非議,現在每年王家大院游客人頭攢動,成了靈石最主要的旅游景點和巨大的回報,就知道當年耿彥波的決策是正確的。</div> 王家大院包含“五堡”“五巷”“五祠堂”等大小院落不下千座。隨著人流,我們跟著導游來到王家大院“五堡”之一的高家崖。王家的十七代孫王如聰和王如成為官,于嘉慶元年(1796年)至嘉慶十六年(1811年),將王家推向鼎盛,兩兄弟從紅門堡搬出來,在東邊又起兩院,形成高家崖建筑群。高家崖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間,展現了王家鼎盛時期的輝煌。穿門進入院內,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為三進四合院。<div><div>  緊靠東門的是哥哥王汝聰的敦厚宅(樂善堂),門對面是一個照壁,壁心雕刻的是獅子滾繡球,相傳雄獅子和雌獅子在嬉戲玩耍時,身上的獅毛自然脫落團成中間的繡球,小獅子便是從繡球中誕生,人們認為小獅子的誕生是很吉利的事情,所以老百姓常說獅子滾繡球好事在后頭。同時獅子又是百獸之王,因此獅子滾繡球又是權威勢力的象征,起到鎮宅辟邪的作用。<br></div><div> 古人“以東為首,以西為次”,所以老大王汝聰的院子在東,且門樓高,老二王汝成的院子在西,門樓低。老二王汝成官居四品雖比五品的哥哥官高錢多,但家居有長幼之分,他家的門樓并不比哥哥家的高大奢華,但建筑面積更寬闊一些。</div></div> 大院的建筑格局繼承了中國西周時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既提供了對外交往的足夠空間,又滿足了內在私密氛圍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貴賤有等,上下長幼有序,內外男女有別,且起居功能一應俱全,充分體現了官宦門第的威嚴和宗法禮制的規整。<div>  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兩旁的繡樓外,又都有各自的廚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書院、花院、長工院、圍院。</div><div> 正值旅游旺季,每個院子內都塞滿了人。</div> 王家大院的“三雕”堪稱藝術瑰寶。穿行在院中,隨處可見木雕、磚雕、石雕作品,從屋檐、斗拱、照壁到神龕、石鼓、門窗,暫且不說雕琢的手法,光看表現的內容已然令人眼花繚亂:歲寒三友、四季花卉、琴棋書畫、蓮生貴子、二十四孝……真可謂尺木皆畫、片瓦有致、寸石生情。 站在這精美木雕的梁下,我想象當年的主人是多么的意氣分發,以巨資建造這豪宅,歷經數年完成,心中必定生起自豪感。但人從奮斗發跡,再投巨資建造,這么費心費力,人的大半輩子過去了,能有幾年的享受呢?但中國人都有秦始皇的創造萬世基業的想法,想盡辦法要為子孫創造財富,希望自己創造的財富子子孫孫都能享受下去。 這塊過門石上的石雕,有鷺鷥鳥和蓮花,寓意“一路連科”,子孫仕途發達。 墻上的這塊磚雕也是“一路連科”之意,所以中國人那么熱衷于做官,做官才是財富的保證。 院門處的磚雕麒麟壁,顯得低調大方,四周是繁復的花紋磚雕,中間一小塊正方形中雕著一只麒麟,不顯山不露水,卻不失寓意。 梁柱上的木雕,不是喜鵲上枝頭,就是蓮花纏枝的喜慶寓意。 房屋的墻都是外高內低,雨水流進院不外流,寓意著肥水不外流,財富不外泄的思想。 弟弟王如城的凝瑞居門前的照壁——磚雕五福臨門,比老大家的獅子滾繡球樸素很多。凝瑞居和敦厚宅一樣,分前院、東南角的書房、后院、東北角的廚院、以及后院正窯頂上的祭祖閣。老二的宅院凝瑞居最引人入勝的是砌于正窯和廂窯基座上的10塊規格相同,刻有不同圖案的墻基石。 這六塊石雕墻基石所展現的是孝順長輩、子孫興旺、謹慎做人、仕途發達等主題。<div>  這塊“行傭供母”圖,二十四孝之一,圖中雕刻的是東漢末年,兵荒馬亂,江革背著母親一邊逃難,一邊為人傭工,供養母親。此石雕反映母子路遇盜寇追殺,江革苦求放過年邁母親的場景。</div> 這塊“乳姑奉親”圖,二十四孝之一,相傳唐朝節度使崔山南的祖母唐夫人,念及婆母年事已高,牙齒脫落,不便食五谷雜糧,便用自己的乳汁奉養。 這塊“仙雞送子”圖,送子娘娘手執"仙雞送子"的幡信,跟在馱著貴子的雄雞身后。祈盼送來功名貴子,以光宗耀祖。 這塊“吳牛喘月”圖,圖中水牛因害怕熾烤,誤把月亮當做太陽,嚇的渾身冒汗,直打哆嗦。故事本意是諷刺膽小怕事之人,此處為院主人警示兒孫要謹慎做人。 這塊“海馬流云”圖,圖中駿馬飛奔,馬蹄舒展有力,動感十足。院主人期望子孫能像駿馬一樣,鵬程萬里。 這塊“麒麟送子”圖,麒麟為瑞獸,象征祥瑞。圖中一童子騎在麒麟背上,后有送子婆婆,祈盼家族子嗣賢德。 王家大院能傳承二十多代,與他們“規圓矩方、與人為善”的家風也有關系。在凝瑞居掛著“規圓矩方”的門匾,奇特的是“矩”字多了一個點。據介紹,這不是筆誤,意思是在王家做事做人都要做到規矩多一點,麻煩就會少一些。教育家里人做事情要懂規矩,守規矩。 高家崖以城墻圍起了一座城堡,四角高高的角樓,起到了防衛的作用。 王家的祖先王實在元代的時候由太原遷到這里。以耕地為生,兼做一些豆腐生意,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有了一定的財富開始經商,到了清康熙平三藩的時候,王家第十四代孫王謙和和王謙受弟兄倆把二十四匹戰馬獻給朝廷,還籌集糧草支援前方的軍事,受到官府嘉獎,封四品官職,王家弟兄開始做馬匹生意,由此發跡。 <div>  與高家崖東西相對,一橋相連的是紅門堡,紅門堡建筑群早于高家崖建筑群,建于乾隆年間,居住了王家從十四代到二十一代八代人。堡內88座院落,各具特色,無一雷同。</div> 紅門堡建筑群也稱西大院或恒貞堡,是當年王家長輩世代居住的地方。傳說院主人王家十六世孫王中極為圖大吉大利將大門漆為紅色,恒貞堡便有了紅門堡的名稱。 紅門堡的票維居是十九世恩貢生、候選直隸州州判王筵賓的宅院。王筵賓雖學問優長,然絕意仕進,設帳授徒,其門人多有中舉人、進士者。正房門上有精致的木雕,寫著“澡身浴德”,表面室主人注重自己德性的培養。 但這柱子兩邊的木雕是龍鳳呈祥,民宅里雕龍鳳是不是越規了呢? 門上雕刻的群馬奔騰的圖案,寓意子孫人才輩出。 跟著導游在紅門堡里兜了一圈,每個院落都擠滿了人。出了院子是紅門堡的城門,門上有“履德基”三個字。<div>  王家大院是一座全封閉城堡式建筑群,俗有“王家歸來不看院”的美譽。據王家史料記載,當年王家在修建紅門堡、高家崖堡、西堡子、東南堡和下南堡五座堡群時,分別以“龍、鳳、虎、龜、麟” 五種靈瑞之象建造,以圖迎合天機。</div><div> 今天導游只帶我們看了其中的兩個堡。</div> 紅門堡的城墻也很高大,和一座縣城相差不大。 登上城墻眺望紅門堡,院落一座接著一座,整個建筑群依山而建,從低到高分四層院落排列,左右對稱,中間一條主干道,形成一個很規整的“王”字造型。 王家大院內還有一座中華王氏博物館位于紅門堡東三甲,占地3500平方米,是目前海內外唯一王氏家族文化博物館,集王氏研究、收藏、展覽為一體,共收藏了各類王氏族譜 261種,不僅詳細介紹了太原王氏的始祖、分布、人物、成就等信息,而且還展出了與王氏關聯的大量傳世文字、實物、圖片和音像等資料。 自清咸豐年間開始,王家走向衰落,至光緒年間已經敗落。除少數支派尚能繼承先祖遺產,家道殷實外,多數難以保住祖產,更不再建造房屋。光緒十七年(1891年),王嘉言以964兩白銀的低價,把視履堡1.2萬余平方米的宅院賣給田榮祥,恒貞堡也因外姓買、賃后入堡居住。1930年,“孝義坊”被二十二世王惠良鑿去名諱,以2000吊錢賣給楊紹全。 從王家大院出來到停車場去,路過王氏“孝義”祠堂。 石牌坊基座上的幾只石獅子,身姿向下,前爪踩著一只石鼓,形象生動,栩栩如生。<div>  游完了王家大院有幾點感想:一是中國每一個家族的崛起都離不開當官這條路,哪怕是經商也要與官場有所掛葛,所謂紅頂商人,因此中國人那么熱衷于當官。二是中國人的文化中都滲透著子孫滿堂、福祿長壽、官運亨通、子孫孝順等愿望,在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中都能體現出來,這種文化中暴露了貪婪的本質,財富要獨享、永享,雖然也可能做些善事,搏一個樂善好施的美名,但本質上還是想著獨占。三是中國人的文化里都有秦始皇的江山永固,萬世傳承的情結。但無論再輝煌的家族最終都會走向衰亡的道路,王氏家族一邊十七世孫王汝聰、王汝成兄弟倆修建高家崖建筑群,另一邊十八世子孫已經開始變賣祖產,吸毒賭博敗光家業的不孝子孫不斷涌現,以至于到后來王家大院中的許多院落已不姓王。一個家族的興亡,如果只靠祖業傳承,最終是不長久的,沒有新的創業終究要坐吃山空的。</div> 游完王家大院,下一站到黃河壺口瀑布。從王家大院到壺口瀑布,要四個多小時的路程。到了景區又換上景區大巴,看到車輛沿著一條溝壑行駛,溝壑并不寬闊,但很深看不到里面的水流,我驀然想到這不會是黃河吧!于是我問阿光,可他也不清楚。黃河不是壯闊的么,難道這只是一條支流?這么想著不一會兒車子停了下來,壺口瀑布到了,這就是黃河了!進入景區看不到河水的影子,只有廣闊的一片河床,有幾座小橋,還有幾條細小的水流在流動,河水清澈,這就是黃河水? 遠處出現了一大片人群,壺口瀑布就在前方了。 幾位老農大熱天穿著羊皮襖,頭扎著羊肚巾,牽著頭毛驢等待游客騎驢拍照,驢身上散發著一股濃烈的屎尿味兒,老農民做點生意真不容易啊。 走近瀑布震耳的水聲伴著水汽撲面而來,人群排成一條長線在圍欄邊舉著手機拍攝。 我們奔了過去,看到成片成片的水流在涌動,有的沖上岸邊的巖石,又從巖石上掛了下來,形成一道道瀑布,寬闊而壯觀。 有的似沸騰的水在飛奔下來的水流中翻滾,剛有一股水流翻滾下去,又有一股水流涌起。 前頭的水流奔馬似的急速奔騰而來了,不容停留,推著翻滾而下。 孔子望川而曰:“逝者如斯夫。”奔騰的水流就是這么而逝的。 李白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沒到壺口瀑布的人以為這是李白天馬行空的想象,你到了瀑布才知道那是李白真實的描寫。 而我至此,卻無語言來描述,只能靜靜地看著、聽著、拍著、想著。 黃河行到此處,八十多米的河面遇到了三十多米的峽口,水流一下子激越沖刷出這河谷,形成落差而成瀑布,因為地勢形似一把水壺口而得名。 聽導游說,壺口瀑布每年以0.7米的迅度在向前推移,這還是一個活動的瀑布。 不禁默默地想,如果再晚幾年來,壺口瀑布是不是會消失呢?不由得為阿光的此次線路安排點贊!不虛此行! 以前每次和阿光一同出游總要拍張合影,這次已經游玩了好幾天了,才驀然想起我們還沒有一起拍過合影,于是趕緊請人拍了一張。<div>  一日游匆匆結束了,從攜程網上訂的跟團游倒也沒有什么坑,總體安排尚可,就是導游的講解有些潦草馬虎,特別是王家大院都來不及細看、細聽,導游挑幾個重要的院落走了個過場,講解也不夠細致。網上訂的一日游,沒有坑已經算不錯了,還能指望什么呢!</div><div> 王家大院、壺口瀑布,我們也算來過了。</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平利县| 正蓝旗| 房产| 扶沟县| 叶城县| 大余县| 江津市| 阳信县| 邢台县| 收藏| 常熟市| 肇东市| 洪泽县| 永仁县| 开封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宜都市| 葫芦岛市| 图片| 延长县| 荔波县| 昌邑市| 高青县| 津南区| 图木舒克市| 民乐县| 南丹县| 沂源县| 赫章县| 东辽县| 靖州| 蕲春县| 阿图什市| 普洱| 泰州市| 思茅市| 五大连池市| 呼玛县| 赣州市| 北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