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8月17日,也是下鄉56周年。</p> <p class="ql-block">啟程那一天</p><p class="ql-block"> 1968年8月17日是下鄉出發的日子,天氣晴朗,早上五點多我已經醒了,在床上想著今天就要離開這個家,離開父母到一個永遠不回來的邊疆,心里一陣莫名的委屈涌上心頭,不由自主嚶嚶地哭出聲來。在床上的父親因高血壓剛剛退休,臨退休前父親給我做工作,讓我到工廠頂替他,廠里已經同意頂替。我和父親講,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父親說,下鄉和頂替都一樣,工廠也需要人吶,全國一盤棋。但是,我很執拗選擇了下鄉。這時他只是說了一句“這是為嘛許的”便起身出門而去,到中午我該上火車出發了他也沒回來。我沒有頂替父親,后來才知道父親是為了我留在身邊才提出因病提前退休讓我頂替。父親提前退休了,我卻沒有頂替他,辜負了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p><p class="ql-block"> 中午吃過飯背上挎包,媽媽拉著我在院子里四十八戶人家挨門挨戶與爺爺、奶奶、大爺、伯伯、大娘、嬸嬸一一道別,囑咐我一定好好干干出樣來。媽媽的囑托永遠記在心里,可以說離開家的此刻心情是沉重的,一點興奮的心情也沒有。</p><p class="ql-block"> 中午12點多來到天津東站海河邊,很多同學也來送行并且在海河邊留影。進入車站已經是人山人海,這個講法一點也不為過。上了火車大家擠在窗口和送行的親友、同學道別。妹妹和班主任鄭人蘭老師站在一起,她們站的挺遠看著我們。</p><p class="ql-block"> 下午2點02分,車站發車鈴響了,站臺鼎沸的聲音戛然而止。突然站臺下“哇”的哭聲、吶喊聲震天動地。大地真的動了。我看見鄭老師摟著我妹妹淚如雨下,我的眼淚也順著臉頰流到腮邊。他們離我越來越遠,這時我才意識到不是大地在動,是火車開了。</p><p class="ql-block">照片:母親在門口送行</p> <p class="ql-block">穆懷書 1968年下鄉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牧區。天津散文研究會理事、天津市河西區作協會員、天津知青文學社成員、《山西作家》創聯編輯、《天津散文》編輯部編輯。作品散見天津日報、今晚報、天津工人報、中老年時報及網絡平臺。專著我的下鄉回憶錄《追夢呼倫貝爾草原》、散文專輯《閑草集》。</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江永县|
连云港市|
华安县|
石台县|
四会市|
乡城县|
无为县|
永安市|
大邑县|
宾阳县|
阳东县|
阳春市|
保康县|
鹿邑县|
宁乡县|
建平县|
涟水县|
普陀区|
新河县|
抚宁县|
马公市|
湘西|
双城市|
随州市|
柳河县|
达尔|
惠州市|
江城|
永德县|
沈丘县|
五峰|
思茅市|
怀远县|
阿合奇县|
宜川县|
灵宝市|
卢龙县|
赣州市|
台南县|
嘉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