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西葡旅行系列帖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致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對在本文中引用到的團友們提供的素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一并表示由衷感謝</b></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有著輝煌的歷史。它始建于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羅馬帝國滅亡后,埃武拉曾先后被西哥特人和摩爾人占領。1165年基督教徒重新控制了埃武拉,并使其成為葡萄牙獨立王國的一部分。這標志著埃武拉開始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并一直持續到16世紀。在阿維什王國統治時期(1385-1580),埃武拉成為該王國繼里斯本之后的第二大重要城市。</p><p class="ql-block">埃武拉的古跡眾多,作為來去匆匆的過客,我們只是走馬觀花地參觀了埃武拉的具有代表性的幾處遺跡:希拉爾多廣場、狄安娜神廟遺址、弗朗西斯科大教堂&人骨教堂,尤以人骨教堂聞名遐邇。絕大多數游人來到埃武拉都是奔著參訪人骨教堂而去,因為本質而言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為一篇埃武拉游記貼文,人骨教堂這部分不乏驚悚甚至恐怖??????的內容是必不可少地會涉及到。為此,本文特將這些內容置于文末位置,并有醒目提示。讀者務必根據自己喜好及忌諱習慣選擇性地閱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葡萄牙·埃武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弗朗西斯科大教堂頂層平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埃武拉制高點 鳥瞰埃武拉</span></p> <p class="ql-block">居高臨下,各式屋頂色彩繽紛,和而不同,違而不犯。 羅馬帝國滅亡后, 埃武拉先后被西哥特人、摩爾人占領,期間城市規模開始擴大,建筑風格也體現出哥特式和阿拉伯特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埃武拉視頻剪輯</span></p> <p class="ql-block"><b>? 羅馬神廟 狄安娜神廟遺址</b></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有一座建于公元1世紀的羅馬神廟。是一座供奉古羅馬月亮女神和狩獵女神狄安娜的神廟。它不僅是埃武拉最古老的遺跡,也是全葡萄牙現存的唯一古羅馬神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藍天白云下的羅馬神廟 狄安娜神廟遺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span>埃武拉的一個重要的看點是羅馬神廟遺址,仿佛來到了雅典。這座神廟的歷史可以追述到公元一世紀,1910年以來一直被作為國家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在浩瀚悠長的時間長河之中 人類太過渺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狄安娜神廟遺址</span></p> <p class="ql-block">在前朝遺留下來的四千多幢古建筑中,有羅馬時期的神廟、溫泉浴池、城墻遺址以及唐娜·依薩貝爾拱門等一系列古跡。這些古建筑融入了羅馬的智慧、哥特的壯觀、摩爾的華麗,它們共同雕琢了埃武拉的繁華過去。埃武拉因此被人們稱為“博物館城市”,并于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羅馬神廟,也稱狄安娜神廟,是供奉古羅馬 月亮女神和狩獵女神狄安娜的神廟,作為埃武拉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為世界遺產。</p> <p class="ql-block">羅馬神廟聳立在“廣場”中央,其實這個廣場原先并不是開放式的廣場,而是中世紀一座城堡的內庭。當年建造城堡時把古神廟包了進去,這才使它躲過侵擾免遭拆損。</p> <p class="ql-block">近兩千年的風霜雪雨侵蝕了黛安娜神廟的大部分建筑,如今只剩下一米多高的石砌基座和其支撐的十四根高聳的、雕刻精美的花崗巖羅馬柱子。它雖歷盡滄桑、殘缺不全,卻依然那么威嚴、莊重,用缺失的美演繹著歲月的痕跡和歷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狄安娜神廟遺址,雖然斑駁的只剩下一片廢墟,可是這是古羅馬帝國時期的文化遺產,看到那神廟的一隅,心里難免一陣唏噓。余暉下的狄安娜神廟顯得分外的孤單寂寥。</p> <p class="ql-block">神廟遺址坐落在石砌的基座上,保留了14根高聳的、雕刻精美的花崗巖柱子,使人只能抬頭仰望。神廟在碧空如洗的映襯下,顯得神秘而莊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花園里的廢墟教堂 沒有任何矯飾地坦然置之</span></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神廟雖然只剩下殘垣斷壁,卻也依稀可以看到埃武拉 的從前,這個被時代遺忘的小鎮,曾經也是有一番繁華景象的。</p> <p class="ql-block">如今,埃武拉羅馬神廟雖然歷經了歲月的侵蝕,卻依舊莊嚴肅穆地挺立著。它象征著埃武拉最古老的歷史之一,也見證著無數風格各異的建筑和文明在這里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神廟邊花園里的雕塑 不了解是哪位先賢</span></p> <p class="ql-block">緊鄰神廟這個小花園里面還有個網紅雕塑:吻。簡潔朦朧,在高處俯瞰埃武拉 ,令這座古老的小城陡然有了浪漫的風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神廟另一邊是卡達瓦爾公爵宮</span></p> <p class="ql-block"><b>? 埃武拉老城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埃武拉老城區視頻剪輯</span></p> <p class="ql-block">一直受到歷史眷顧的埃武拉,在十九世紀,隨著堅持傳播知識和宗教啟蒙的耶穌會被解散,開始走向衰落,從此被歷史所遺忘。但埃武拉的歷史遺跡,正是由于衰落和被遺忘而得以保存下來。</p><p class="ql-block">不少國內的朋友對于葡萄牙只認識里斯本,波爾圖,辛特拉等比較熱門的旅游城市,其實除了這些城市,還有別的風情城市等著我們去發掘她的美麗,比如說埃武拉,一座充滿了古羅馬希臘氣息的小城。與車水馬龍的里斯本相比,埃武拉的古色古香,靜謐協和更讓人以一種放松的心情來細細品味這座小城。喜歡步行的朋友,就會發現,這座小城更適合慢慢的欣賞,每一塊石頭都在訴說著他的故事,每一座建筑都是歷史的寵兒,一轉角,都會有不一樣的驚喜在等著你。或許不是那樣的出名,但這座小城以自己的歷史沉淀同遠方而來的游客竊竊私語,低聲地敘述曾經輝煌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由埃武拉讓我聯想到咱們山西的平遙。在清末民初,平遙是中國的金融中心,被稱為中國的“華爾街”。但隨著地緣政治和中國國情的改變,平遙從上世紀中葉起開始走向衰敗。也正是由于這種衰敗,讓平遙古城和晉商民居得以保存下來,并成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希拉爾多廣場</span></p> <p class="ql-block">希拉爾多廣場位于埃武拉的中心。廣場的北端坐落著帶有鐘樓的圣安東尼教堂,它建于十六世紀。希拉爾多廣場不大,但作為古城的中心,曾經是很多重大事件的發生地,包括1483年約翰二世親眼目睹自己的表兄被殺頭。</p> <p class="ql-block">廣場中央是一座文藝復興時期的噴泉,可以追溯到1570年,它的8條噴水柱,象征8條街道匯聚于廣場。許多鴿子在里面飲水、洗澡,一派自然、祥和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希拉爾多廣場除了節日期間的歡慶活動之外,更多的是讓位給了遠道而來的游客。這里有多條放射狀的道路通向古城的不同地方。希拉爾多廣場的南端坐落著一座大氣而美觀的建筑物,它是至今仍在使用的市政廳大樓。</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露天咖啡館里散落地坐著悠閑的市民,他們點一杯飲品,在這里可以消磨半天的時光,這景象有如成都的茶館。享受生活,品味生命。</p> <p class="ql-block">希拉爾多廣場見證了1483年處決布拉干薩公爵費爾南多;16世紀宗教法庭對受害者的焚燒;20世紀70年代關于土地改革的激烈討論。如今,這里依然是城市核心,兩端建筑分別為文藝復興風格的圣 安東 尼教堂和曼努埃爾式建筑風格的 葡萄牙 銀行。</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歷史滄桑,但千百年的歷史對于埃武拉 古城,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瞬間,恍如昨日。在這里,時間的流逝似乎已經失去了意義。如同人,漂亮總覺得有點單薄,韻味才更顯出高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城市的主廣場,同很多歐洲城市一樣,成了露天咖啡館</span></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是世界最大的葡萄酒瓶軟木塞(材料來自于一種橡樹——栓皮櫟)生產國,占全球70%。 埃武拉的主要工業便是軟木加工和鑄鐵工藝。街道兩邊很多小店售賣橡木皮制作的包包、帽子和鑄鐵工藝品。</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是里斯本遭受1755年地震毀壞后, 葡萄牙黃金時代城市的典范,單就城市景觀,就能讓我們理解葡萄牙建筑風格在一些地區的影響。建筑是凝固的詩,正悄悄傾述它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碎石輔就的小巷純樸 清冷 靜寂</span></p> <p class="ql-block">漫步埃武拉街頭,教堂、古 羅馬 遺址、百年大樹和古井,恍惚間如同置身于18、19世紀,穿越了時空。過去的文明與傳統依稀,現代的科技與時尚初現。</p> <p class="ql-block">1165年基督教徒重新控制了埃武拉 ,并使其成為了葡萄牙獨立王國的一部分,這標志著埃武拉開始進入發展時期,并一直持續到16世紀。在阿維什王國統治時期(1385-1580), 埃武拉成為該王國繼里斯本之后的第二大重要城市。</p> <p class="ql-block">到了公元16世紀,以一些宏偉建筑的修建為標志, 埃武拉達到了發展的黃金時代。當一些海上航線的停靠港—— 馬德拉群島 、 亞速爾群島和佛得角群島被相繼發現后,宏偉的葡萄牙海上冒險計劃開始了。17世紀修建了沃邦式城防系統。到了18世紀,自16世紀以來堅持傳播知識和宗教啟蒙的耶穌會被解散后, 埃武拉開始走向衰落。</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有許多曼努埃爾式宮殿和修道院,建造時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十五世紀。到了十六世紀,就有了水渠和噴泉等大規模建筑及城市規劃了。</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小鎮幾乎所有的路面都保持著這種原始的碎石子路,據說是最早羅馬統治時期就這樣鋪路,能一直保存到現在,不得不佩服 羅馬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商鋪出售的工藝品,磁盤與軟木制品較多。埃武拉雖然歷史悠久,但商業文明也會進入到各個角落。小鎮雖然沒有特別濃郁的商業氣息,但禮品店還是鱗次櫛比,色彩繽紛,如同一道道人工彩虹點綴著小鎮。</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修建于公元紀年之始,歷史上埃武拉 是宗教和文化中心,現為阿倫特霍省的首府和重要城市。1986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街心雕塑,名稱不重要,主題應該是 和平 吧?人類沒有公平,世界就沒有 和平 。但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所以, 和平 也就成了人類永遠無法企及的彼岸</span></p> <p class="ql-block">置身于如此靜謐閑適的環境中,便不難理解為何15世紀葡萄牙歷任國王會選擇這座歷史可追溯到古羅馬時代的城市作為他們的居所,也正因如此,埃武拉在隨后的數百年間飛速發展,占據了極其重要的文化地位。參觀這座城市的最佳方式,就是步行穿梭于狹窄的街巷,從沿街的白色房子、不計其數的古跡以及各種細節中品味這座歷史名城的魅力,為其豐富的文化遺產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軟木, 葡萄牙 的國寶。軟木是栓皮櫟的樹皮,栓皮櫟剝去樹皮也不會死。栓皮櫟長到25歲就可以剝皮了,此后六年剝一次,一直能活到300歲。當地也用這種樹皮制作工藝品。</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的街道都很狹窄,房子基本上是統一的白色加上黃色的窗欞和墻裙。青石或石子鋪就的路面有幾百年的歷史,見證著小鎮的變遷。物是人非!人啊,過客而已。</p> <p class="ql-block">沿著逼仄的小巷前行,是鋪滿青石的路面。青石表面經時間的打磨變得光滑泛亮,走在上面,就是走在歷史的長河里,用腳跟敲打著朵朵浪花,抖落出塵封已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作為葡萄牙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城鎮之一,埃武拉是一個迷人的地方,可以深入了解過去。在 14 世紀的城墻內,埃武拉狹窄蜿蜒的小巷通向引人注目的建筑作品:精致的中世紀大教堂和回廊, Templo Romano 的電影柱(靠近迷人的羅馬浴場), 風景如畫的城鎮廣場,曾經是宗教裁判所提供的一些相當可怕的情節的地點。</p><p class="ql-block">埃武拉,一座被遺忘的歷史名城,一座充滿了希臘風情和異域魅力的文化古城。南部阿蘭特如地區的特有的干燥氣候讓埃武拉的天空更加純凈和通透。漫步在埃武拉的街上,一股寧靜的氛圍將這座城市襯托得更具滄桑感。</p> <p class="ql-block">歐洲的小車,如同玩具。 歐洲很多人喜歡小型車,因為方便、靈活、實用,這點與國人不同。國內多數人購車還以寬大、豪華為主,不知是否與窮人乍富的心理有關。其實,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個觀點應該適合很多領域。</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別看它說起來是個小鎮,卻是個被稱作“博物館城市”的神奇地方:不算寬廣的土地上,有著四千多幢從古羅馬帝國時期開始遺留下來的古建筑,羅馬式、哥特式、曼努埃爾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但凡是你能想得到的建筑風格,多走兩步便都能見到實物。這聽起來好像只要政府有心保護,也不是什么難事,但最難得的地方卻是在于埃武拉剛剛好躲過了18世紀里斯本一場毀滅性的大地震,完好保留下了這個“海上帝國”整個發展時期最為驕傲的成果,在這里能找到葡萄牙幾乎所有成長變遷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深受許多歷史文化愛好者的追捧。來到這座低調靜謐的古城,穿過歲月,路過光影,感受歷史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點點印記。</p> <p class="ql-block">時間的巨輪碾過了其他城市, 埃武拉 仍沉睡在舊世界中。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衰敗”反而“拯救”了 埃武拉 。正因為被遺忘, 埃武拉 的歷史遺跡至今還得以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小鎮保留了較為完整的中世紀城墻,老城區,集合了從古羅馬到文藝復興、從西哥特到摩爾時期不同風格的歷史建筑。小鎮先后經歷了羅馬人,摩爾人的侵占,這座小鎮被列入“歐洲最古老的小鎮”。沿著老城的街道感受埃武拉保存完好的舊時代風貌,南歐的藍天白云和埃武拉金色屋頂交相輝映。</p><p class="ql-block">這趟時光穿越之旅,帶我們見證橫亙數千年的歷史印記。遍覽埃武拉古城的輝煌,細細品味凝聚于建筑文物中的智慧與魅力,慢下忙碌躁動的步履,走進葡萄牙的悠悠歲月。</p> <p class="ql-block"><b>? 埃武拉主教堂</b></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主教座堂是羅馬天主教在葡萄牙的三個總教區之一,也是埃武拉最重要的古跡之一,位于城市的最高點,其本身是埃武拉市最重要的歷史建筑之一,經歷了歲月風霜,甚至是里斯本大地震的洗禮,每一處所蘊含的歷史韻味都值得細細品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埃武拉主教堂視頻剪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埃武拉大教堂建于1186年,兩座巨大的角形塔樓緊緊夾住帶屋頂的教堂大門</span></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大教堂與里斯本大教堂相似,在羅馬式的基礎上加入許多哥特式風格。在入門兩側各有6個精美的使徒雕塑鑲在門邊的墻壁上,室內主要是16世紀典型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裝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教堂門前的十二門徒做工精細</span></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部很華麗,唱詩班的椅子全部都是木雕而成,每個圖案都是一個單獨的宗教故事。中間女神神像莊嚴而美麗,光芒萬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教堂外觀簡捷,主殿花園倒是很精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教堂內觀,耶穌的雕像安置在特別高的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埃武拉大教堂堪稱是一座擁有精妙回廊和教會藏品的博物館。自1204年起,教堂就以大理石外觀示人,敦實的結構使其更像是一座堡壘,一對壯觀的不對稱鐘樓左右加持。這座教堂是羅馬式與哥特式的融合風格,正門裝點著14世紀雕刻的使徒造型。內部18世紀高聳的祭壇和大理石高臺更顯崇高莊重。內壁富麗堂皇、耀眼奪目,像是鑲嵌著不同于黃金、白銀以及其他珍貴金屬、無價稀有的工藝品。穹頂的壁畫展現的是阿連特茹令人仰止的神學思想。沿著樓梯直到教堂房頂,可以飽覽整個埃武拉老城的風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以下內容驚悚恐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不適忌諱者慎入</b></p> <p class="ql-block"><b>? 弗朗西斯科大教堂&人骨教堂</b></p> <p class="ql-block">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建成于1510年,是一座高聳的曼努埃爾哥特式教堂,緊鄰人骨教堂。在埃武拉 ,使其聲名遠揚的便是最有名的人骨教堂。其實,這座教堂全稱是圣弗朗西斯科教堂,所說的人骨教堂只是其中的一個禮拜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弗朗西斯科大教堂&人骨教堂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人骨教堂視頻剪輯</span></p> <p class="ql-block">用死者的遺骨來裝飾教堂雖并不多見,但在歐洲并非孤例(在捷克????????????還有一處規模更大的人骨教堂),甚至成為了歐洲教堂建筑的一種類型,主要原因是因為中世紀黑死病等瘟疫,大量人口死去,無足夠的墓地用于埋葬,于是索性把骨頭用作做了教堂的裝飾,以此表達一種超脫看待生與死的態度。</p> <p class="ql-block">人骨教堂其實是弗朗西斯科大教堂的一個小禮拜堂。禮拜堂入口門拱上刻著一句葡文銘文,翻譯過來就是“我們的尸骨正等待著你們的尸骨”,提醒我們——??人生苦短,活在當下。</p> <p class="ql-block">教堂大廳不是很大,兩邊還有很多側廳。質樸的墻面與精美的飾品形成強烈的反差,更加突出主題。整個教堂內部的結構是用5000具人骨搭建起來的,不管是墻面還是立柱,甚至拱券,所見幾乎都是人的頭骨和脛骨。走進教堂的一瞬間,沒有人會不因為這樣的景象而感到震撼。這些遺骸都是來源于14世紀的一場黑死病和15世紀的戰爭,陡增的死者使整個小鎮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于是傳教士將遺骸搬進教堂,原本堆成了金字塔,但后期由于遺骸的數量實在太多索性用骨頭來構成教堂的整個內部結構。可能對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游客來說,這樣的做法有些不能理解,但是當你真真切切站在禮拜堂中央,看著這些曾經確實存在又已經逝去的生命,不免會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和重量。它們如今作為一種展示,激起來到這里的人們的思考,此時生命便不僅限于他們活過的幾十年,長度被拉伸成為幾個世紀,深度被挖掘至對于生命的認知。</p> <p class="ql-block">當然,如果不想見到這樣的場景,在前往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的時候可以選擇跳過人骨教堂這一禮拜廳,它只是了解葡萄牙風景和人文的一扇窗口,而如果有機會也有興趣前往,不如多駐足一會,帶著對生命的敬畏,更為直觀和深刻地感受到生命與死亡之間的關系:我們的存在到底具有什么樣的意義?生命的本源和盡頭究竟為何?希望有限的生命里,我們都能找到問題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陽光透過五彩的玻璃花窗投射進來 有種不能言說的圣潔與莊嚴</span></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西廳從墻壁到柱子都由人骨疊筑,墻上的油畫描繪了人類從生到死的過程,藍色瓷磚上畫著圣經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一處古老的木框柱子上刻著一首讓人們反思存在的詩。“行色匆匆 你要去往何方?等等 別著急往前 有什么事如此的緊要 勝過眼前此景 你可記得有多少人離開了這世界 你又或否會有相似的結局 想想吧 我們都這樣想過 想想你受命運的擺弄 茫茫世事中 你很少想過死亡 如果你偶然瞥見此處 停下吧 多駐足片刻 你的旅程 將伸向更遠方”</p> <p class="ql-block">國人難以理解,但對虔誠的天主教徒來說,能將尸骨放在這里獻給上帝,是無上榮光。死亡可能是悲傷的事,但不是可怕的事。靈魂與肉體分開,也許是飄向了更好的所在。對于死者,生者能做的就是祝福和在內心為其留一方空間,如此足矣。至于物理上的空間,土葬還是火葬、墓地還是海洋,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和意義。</p> <p class="ql-block">禮拜堂里最可怕的地方是吊在室內右壁的一具大人和一具兒童尸體。在禮拜堂的屋頂上刻著一句出自《拉丁文圣經》的諺語:“比出生更好的是死亡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走出人骨禮拜堂,沿教堂內的通道 ,會路過二樓的博物館。博物館面積不小,有很多展廳,里面陳列著做工精巧的宗教用品和工藝品,還有一些宗教故事、繪畫和雕塑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END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未完待續 敬請期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西葡旅行系列貼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印象·西葡——行走在伊比利亞半島(19)</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凤县|
北京市|
英吉沙县|
盐边县|
新营市|
长汀县|
固原市|
抚远县|
栖霞市|
壤塘县|
曲周县|
宣化县|
阿拉善盟|
怀宁县|
宜春市|
玛曲县|
石泉县|
台南县|
盐亭县|
芦山县|
龙门县|
西畴县|
梓潼县|
潜山县|
怀柔区|
尼勒克县|
陇南市|
华宁县|
清新县|
滨州市|
丽水市|
高邑县|
黄大仙区|
瓮安县|
浠水县|
铜山县|
宝坻区|
泸定县|
武平县|
贵南县|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