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高頤闕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漢闕博物館所在地。漢闕為中國古代特有的建筑設施,是漢代宮殿、祠廟和陵墓前一種表示尊嚴的裝飾性建筑,每闕由主闕和子闕組成,一般有闕墓、闕身、闕頂三部分,既是一種古老的建筑藝術,又是一種特殊的石刻珍品,是研究當時歷史文化、建筑、雕塑、美術的重要實體。</p> <p class="ql-block"> 闕前兩具石獸雌雄各一,稱"天祿"、"辟邪",似獅非獅,似虎非虎,肩生雙翅,昂首、張口、吐舌,威猛雄健,為東漢石刻精品。</p><p class="ql-block"> 高頤闕是全國唯一碑、闕、墓、神道、石獸保存最為完整的漢代葬制實體,其闕身則是我國保存最為完好,雕刻最為精美,內容最為豐富的珍貴古跡。</p> <p class="ql-block"> 漢時,官至年俸2000石以上者,墓前立闕,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漢闕文化是兩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千年滄桑,用木材制作的城闕、宮闕已蕩然無存,只有宗廟祠堂、墓冢神道兩側的石闕,還部分得以保存,尤其是雅安的高頤闕,為我國漢闕中保存最完好、雕塑最精美的珍貴文物古跡,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p> <p class="ql-block"> 高頤,字貫方,曾任益州太守等職,因政績顯著,卒后,漢皇敕建闕以表其功。高頤闕建于漢獻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闕用紅砂石英巖石疊砌,闕頂仿漢代木結構建筑,浮雕圖像想象豐富,內涵深厚;其上為五層,第二層浮雕內容有"張良椎秦皇"、"高祖斬蛇"、"師曠鼓琴"等歷史故事,以及神話故事傳說中的九尾狐、三足烏等。第五層四面雕成枋頭24個,在枋頭上陰刻24字隸書銘文“漢故益州太守陰平都尉武陽令北府丞舉孝廉高君字貫方”。</p> <p class="ql-block"> 闕身北壁上的銘文都是后人加刻的,原應無字。</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張良椎秦皇</span></p><p class="ql-block"> (博浪沙椎秦皇)</p><p class="ql-block"> 出自《史記·留侯世家》,張良是韓國貴族,祖上世代為官。為報滅國之仇,張良找了一大力士,并打造一重達120斤的鐵錘,在博浪沙襲擊秦皇,未成,逃往下邳。</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季札掛劍</span></p><p class="ql-block"> 出自西漢劉向《新序·雜事卷七》,季札,春秋吳國人。季札出使晉國途中,拜訪了徐國國君,徐國國君十分喜愛季札佩劍,卻沒有明確表達,而季札已知其心意,暗自決定,出使結束后就把佩劍送給徐國國君。然而,等他再次來到徐國時,國君已經去世了。信守承諾的季札就將劍掛在了國君墓前。</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師曠鼓琴</span></p><p class="ql-block"> 出自《韓非子》,春秋時期,晉國樂師師曠擅彈琴,動情之處,天地萬物、飛禽走獸皆為之動容。圖中戴冠者相對坐于榻上,一人雙手置于豎琴之上作彈奏狀,一人左手扶于左膝,右手舉袖揮淚。中間放一豆形器,內盛一勺。天上有兩只展翅飛翔的鳥,南邊有一對揮淚站立類似猿猴的獸,北面有兩只羊面南站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黃帝遺玄珠</span></p><p class="ql-block"> 出自《山海經》,三青鳥是專為西王母收集食物的神鳥。圖中一樹枝彎曲,其冠形如掃帚,枝間結有三枚水滴形果實,一大鳥立于主干扭頭張嘴對準一果實,另一小鳥也扭頭張嘴對準東頭的另一果實。應為"黃帝遺玄珠"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九尾狐與三足烏</span></p><p class="ql-block"> 出自《山海經》,據說九尾狐常立于西王母身邊,是子孫興旺的象征。與九尾狐相對的是三足烏。三足烏是中國神話傳說中駕馭日車的神鳥名,居于日中,有三足。三足烏亦稱"竣烏"。</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祖斬蛇</span></p><p class="ql-block">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公元前212年,泗水亭長劉邦,奉命押送一批犯人前往驪山參加修筑始皇陵。途中,突遇一白蛇擋住了去路,同行者皆驚恐,劉邦卻毫不畏懼,走上前一聲大喝:"壯士行,何畏",說完拔出寶劍,將白蛇斬為兩段。隨從于斬蛇處見一老婆婆啼哭,言劉邦所斬白蛇是她的兒子白帝。后劉邦在沛縣起義時有大批人追隨,與其斬蛇傳說有密切關系。</p> <p class="ql-block"> 此《漢高孝廉故里》碑由“建昌兵備道徐”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四月所立??瞻滋幈豢躺稀胺塑姽俦鴤?,國軍要去抗日,你們為什么要來搗亂,難道你們愿意當亡國奴嗎”?</p> <p class="ql-block"> 此碑的左下角說出了真像:“一九三五年紅軍長征時,進駐我市姚橋鄉一帶,在此石碑正面刻有標語,轉移后,偽軍鑿改數字,如將白字改鑿為“匪”字,紅軍改鑿為“國”軍,妄圖以此達到反動宣傳的目的?!? ——雅安市文管所補刻,一九八五年七月三十日</p><p class="ql-block"> 一通石碑,記載百年歷史變遷。</p> <p class="ql-block"> 碑文記載:高頤,字貫方,顓頊的后裔,才學出眾,為官清廉,因“天降災殃,害我貞良”,公元209年死于任上,“臣吏播舉而悲叫,黎庶踴泣而忉怛”,并立碑建闕,頌揚功德,作為子孫后代學習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川藏南線旅途拾翠。2024.5.5</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资中县|
陕西省|
固镇县|
灵石县|
介休市|
湖州市|
衡阳市|
三明市|
信宜市|
铜川市|
昆明市|
甘谷县|
冷水江市|
塔城市|
苏尼特左旗|
金湖县|
慈利县|
云阳县|
清原|
赤城县|
浦东新区|
鄢陵县|
社旗县|
建瓯市|
连江县|
柏乡县|
玉龙|
彰化市|
库尔勒市|
阿合奇县|
九龙县|
四会市|
清水河县|
张北县|
广州市|
额济纳旗|
手游|
商洛市|
广河县|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