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緬懷敬愛的父親,我曾寫過《父親風雨夜半磨刀的抗日傳奇》《父親的‘抗日捎話’傳奇》等近20篇文章,發表在報刊雜志上,多有讀者回應:這老父親可是個有傳奇色彩的抗日老英雄。時逢父親百年誕辰之際,我又伏案寫下這樣的文題——《大刀進行曲》牽動的一縷紅色記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視頻選自電視劇《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b></p><p class="ql-block"> 父親14歲那年,正逢宋哲元將軍的第二十九軍大刀隊長城抗日、殺出神威、震驚中外之時,革命音樂家麥新熱血激情,旋即創作的《大刀進行曲》在全國上下風行傳唱,膾炙人口,激動著萬萬千千同仇敵愾的抗日軍民。不過,歌曲在輾轉傳抄中舛誤超多,只有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歌詞是準確無誤的,都是“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當年,因歌中間部分的詞有出入,或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父親及他的小伙伴又特別想唱這支歌,便臨時給省略了,于是,就有了“縮減版”的《大刀進行曲》,也就是唱此歌尾音鏗鏘有力向下的第一句,直接連尾音上揚高昂的最后一句,再喊一聲“殺”。如此反復連唱三遍,“殺”聲最后遞加到三個,累計六“砍”六“殺”的“縮減版”也頗顯“英雄氣概”。</p> <p class="ql-block"> 1942年,父親在日寇“五一大掃蕩”之后投身于抗日革命。此時,他才漸漸聽準、摸清、唱全了《大刀進行曲》的詞曲。他說這歌應該是麥新為抗日大刀立起的“記功碑”。記得是“文革”期間,樣板戲彩色影片《紅燈記》上映,開場曲中氣壯山河的第一樂句就是《大刀進行曲》的第一句。父親聽罷笑著說:“好!我當年,確實是被民眾唱麥新的歌,唱出的一個抗起日來的兵!實際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這一句是〈大刀進行曲〉的歌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麥新創作的歌曲《大刀進行曲》手稿。</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二</b></p><p class="ql-block"> 父親受祖母那一輩京城人愛聽戲的影響,京胡拉得十分棒。我自幼聽他拉一些曲牌子,似乎也習以為常。不過,有一次聽他用京胡拉奏《大刀進行曲》,竟是心頭一亮。這玩藝還能拉歌呀!眼看著父親用增加音符跳躍感的小抖弓,還真“抖”出了一點抗日戰場沖殺的緊張氣氛。現在想來,父親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出京城,支邊來到內蒙古,依舊沒忘在抗日戰場上常常唱起的歌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聽略通宮商的父親說,當年投身抗日革命后,在戰斗閑暇時間也沒有操琴而奏的可能了,只能是用子彈殼吹《八路軍拉大栓》,或在大刀面上“磕打曲兒”了。</span></p> <p class="ql-block"> 1964年,父親作為開魯縣四清工作團團長,借工作之便,在麥新烈士犧牲的雙合興鎮進行了長達一周的走訪調研,拜謁了麥新墓,并擴展到了解哲盟抗戰史等。父親感慨多多,“麥新啊!可是中國第一個寫掄大刀砍小鬼子的歌,寫出大氣勢、大影響的先烈啊!他安葬在開魯的這兒,通遼(科爾沁區)那邊也有大刀殺鬼子的故事啊!一西一東,也是抗戰史實的相互襯托啊!掄大刀是抗戰的開始。通遼的抗日義勇軍將領謝國忱率大刀隊,在1932年6月,攻打日軍司令部所占的馬道尹府,200把大刀的刀把子上裹著膠皮,破高墻電網而入,在那個院子里掄了足足六個小時,掄掉了70來個鬼子頭,掄出來個英雄壯舉!比二十九軍大刀隊掄大刀出奇制勝還早了近一年的時間……”據隨行的老同志回憶,當聽到殺害麥新烈士的土匪頭子在公審槍斃前被拖到麥新墓前認罪時,父親以手為刀,立馬掄出個殺無赦的動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在開魯縣開展清匪剿匪運動中,殺害麥新的匪首及土匪被抓獲,公審大會召開后,匪首及土匪被押解到麥新墓地,就地鎮法。</span></p> <p class="ql-block"> 1987年7月,已是離休后沉疴臥床的父親,聽說新建在北京盧溝橋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館時對我說:“通遼的馬道尹府是建城歷史上的第一官宅,又在52年前,發生過掄大刀殺小鬼子的故事,有保護價值!為了教育后人不忘國恥,那個院子也應建個哪怕是小點的抗日紀念館啊!”父親離世在紅色旅游教育興起之前。他臨去前聽說馬道尹府可能被列入拆除計劃之中,喟嘆長長,沉默久久。最終,這座讓日寇血流漂杵的官宅還真的是被拆除得片瓦難尋了。我為了慰藉父親在天之靈,臨窗燈下,寫下了《大刀隊馬府殺敵傳奇》系列散文,首先在《通遼日報》推出,還特別提到了鑲嵌于父親人生中的抗日戰歌《大刀進行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馬道尹府是通遼原四洮鐵路局督辦,張作霖安國軍大元帥府龔威將軍馬龍潭的官宅,后被日軍司令部所占用,位置在現通遼市科爾沁區向陽大街和建國路交叉口東北側(已拆除)。下圖為日軍司令部為被抗日義勇軍血戰馬道尹府戰斗中,用大刀砍殺的日本鬼子舉行“慰靈祭”。</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b></p><p class="ql-block"> 1970年冬天,我和名叫張志廣、叢麗萍、李翠萍的三個知靑,為所在的知青宣傳隊排練了一個《抗日大刀舞》,在參加全縣知青文藝宣傳隊匯演時舞得刀光閃閃,紅綢翻飛,掌聲雷動。父親得知后問我那刀上的紅綢叫啥?見我搖頭,便告知叫“刀袖”。父親又問刀袖有啥用?我因為剛看了吉林省一家群眾文藝油印刊物上發表的鼓詞《義勇大刀白山黑水掃敵頑》,便“滔滔不絕”了。我告訴父親,一個作用是“三風(鋒)殺敵”,即猛士雄風、紅綢生風加大刀刀鋒形成置敵于死地的威風;二是“飛刀滅寇”,即白刃格斗時手抓紅綢,拋大刀如箭而出,飛刺賊冠;三是“降敵鎖喉”,即戰場上貼身而上,將鬼子用三尺紅綢奪命繞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刻有“抗日殺敵”四字,并配有紅刀袖的大刀。</span></p> <p class="ql-block">父親用轉瞬即逝的一笑打斷了我的講述。他告訴我,民間有“血刃夜鳴”的說法,傳說一把戰刀的刀下鬼多了,夜深人靜時會發出錚錚輕微的鳴聲,拴上紅刀袖是民間的兵器習俗,有避邪的意思。其實,抗戰時期大刀上少見紅綢刀袖,多是拴一條染得偏紫紅色的家織粗布。刀袖真正的作用是防脫、防震。刀袖纏腕,殺敵時刀不容易脫手而落,脫了手性命也就難保了。另一個是小鬼子的三八大蓋加刺刀,長度有1.67米左右。為了近身迎戰,把刺過來的槍拼命撩開,那大刀撩鋼槍一剎那的相磕,火星迸射,會震得虎口發麻,若是拼殺中刀砍在石上、樹上等等,也可能震得手都攥不住刀把子了,甚至一臂痙攣。這減震才是刀袖作用的重中之重呢!</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個小小的作用就多有人不知了,只要不是刃厚背憨的“啞刀”,寬寬的大刀面上,用子彈殼找出敲擊響亮的位置,一手用子彈殼敲擊的同時,另一只手用刀袖在刀面的一端推抹拉抽,調節音高,敲出《大刀進行曲》的調子一點問題也沒有。那聲音雖不大,但像鈴、罄般的悅耳至極。就如同擺上一桌子大碗,經盛水多少的調試后,用筷子能演奏一支《我是一個兵》似的。古書上寫的“彈劍而歌”也是這類故事。父親能在大刀上敲出《大刀進行曲》,令我大呼奇哉!善哉!技蓋至此乎何其妙哉!這真是歌曲內容與“樂器”最完美的“結合”!父親會拉京胡,能用子彈殼吹奏歌曲《八路軍拉大栓》我是知道的,可這用子彈殼加紅刀袖在刀面上的配合演奏,還是頭一次聽他說。這是不是略通宮商的老人家所獨創?今已無從知曉。更為令人感到悲壯震撼的是那一次講刀袖,父親還講了一段“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戰斗結束后,集中整隊,清點人數,尋找英烈遺物,呼喚魂兮歸來形成的——“壯士祭”。</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b></p><p class="ql-block"> 硝煙散盡,冷雨如鞭。一場與日本鬼子血濺天紅的惡戰后,鬼子很少見地丟下了十幾具被砍頭、開瓢、割腹的尸體,就兢惶潰逃了。抗日兵勇亦有多人血灑疆場。一具具壯士遺體被老百姓組織的擔架隊,冒著槍林彈雨從陣地上搶下來,抬走了。一把把壯士生前使用的大刀被一字排開,插在壕坡的焦土上。其中最后一把的持刀人叫錢玉財,入伍不足三個月。刀是被他拴上紅刀袖的日軍指揮刀。父親說這把刀落到他手里,有一段很戲劇味的故事。說小鬼子曹長游蕩入村,因內急鉆進茅廁。當年的茅廁里非常簡陋,都是一口大屎尿缸埋在地下,缸上架著兩截兒劈開的粗樹干,供人蹲上去方便而用。那曹長蹲上去兩腿直發顫,便用手中體現大日本皇軍神圣的指揮刀拄在缸外的尿泥地上。正在此時,錢玉財毛愣愣地闖了進去,一見曹長拄刀滿臉通紅使勁兒的滑稽架勢,先是一驚,繼而噗嗤一笑,笑得曹長也頓覺有失尊嚴,順手把刀遞給稚氣未脫的錢玉財說:“你地拿好!外面去等!”可他萬萬沒想到,錢玉財接刀轉身就跑。急得哇啦哇啦直叫的小鬼子往起一站,腳下樹干滾動,撲通一聲,真的成了掉進屎尿缸里的“黃”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老式屎尿缸茅廁與日軍曹長刀。曹長刀為日軍九五式軍刀,一般來說是曹長、軍曹、伍長佩戴。</span></p> <p class="ql-block">那年月,抗戰進行得非常艱難,“投八路”的人往往是幾個月也等不上發下來的槍,只能是腰里捌著兩顆手榴彈就上了戰場。剛剛年滿16歲的錢玉財早有揮刀抗日殺敵的大志向,就這樣提著一把來自茅廁的曹長刀,繞口令似的喊著“鬼子刀殺鬼子鬼子變鬼鬼見鬼”跑進了抗日隊伍。他喊的那滿帶孩子氣的一句誰一聽都會開心一笑,就是用小鬼子的刀砍殺小鬼子,讓小鬼子變成刀下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這段歌舞影片拍攝于1963年。歌舞結尾處,八路軍小戰士拾起一把日軍指揮刀,刺向敵酋……</span></p> <p class="ql-block"> 雨水淋濕的一條條刀袖,紅色又深一重,氤氳雨霧在一把把倒插的刀間滯凝。戰場上臨時組織的壯士祭從“喊刀”開始,從呼喚英靈歸來開始。抗日兵勇們列隊辨刀,認出一把喊一聲犧性壯士的英名。一聲聲喊出去,天云炸裂。一聲聲吼開來,大地悲風。父親說,在當年抗戰極為艱難的日子里,沒有現在一些影視劇中永遠打不完子彈的槍,也沒有一齊朝天鳴槍久久悼念的場面,因為彈藥奇缺是不爭的事實。戰士們每一仗打完了都要數數還剩余幾顆子彈。壯士祭一開始的“喊刀”是最為戳人淚點的祭奠程序,最后一聲“喊刀”的是父親。他看到那低垂刀袖上的血紅隨雨水淋漓而下,想起戰斗打響前的錢玉財還不忘借了把大刀,完成學“彈劍而歌”的作業時,凄愴驟然從心頭襲來。父親撕心裂肺地朝著那把曹長刀上的血紅刀袖喊出了攪得悲聲如破堤大潮的一個英名:</p><p class="ql-block"> “錢——玉——財——”</p> <p class="ql-block"> 這一喊,令所有在場者的淚水難以再留到掩埋壯士遺體時流淌了,隨之,是山呼海嘯地為一個鮮活生命魂兮歸來吼出“錢玉財”。吼聲連接的是毫無顧忌的、再也不受“男兒有淚不輕彈”禁錮的號慟。父親和他的戰友們當時多不足二十歲,若是按今天的叫法,就是一群在戰場上為抗日流汗、流血、亦為戰友犧牲“喊刀”流淚的“大男孩兒”……久久復久久,一切回歸平靜。當要收起壯士大刀之時,父親走上前,從那把曹長刀上,從那把不能敲擊彈奏的“啞刀”上,摘下紅刀袖,拴在自己的大刀上。父親聽著天邊雷聲似沉重的戰車緩緩碾過,心想有言即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這紅刀袖便足以證明錢玉財曾用小鬼子的刀去奪過小鬼子的命了。他入伍后的刀下“戰績”是有小鬼子二死四傷。他已完成了人生中“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作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抗戰時期八路軍戰士并非今天抗日神劇中八路軍小鮮肉的裝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這是1941年的陜北,八路軍戰士手持陳舊的步槍,看不出子彈帶里有子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按父親所說的推算,錢玉財若像這幅美術作品上的小戰士似的,看到了抗戰的勝利,今年應是95歲高齡了。父親說他會成為掌握“彈劍而歌”之技的高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此視頻選自《奮斗吧!中華兒女》音樂舞蹈史詩。</span></p> <p class="ql-block"> 大刀蕩寇,壯士魂歸,一祭墮淚,千秋鐫銘。歸途中,低聲哼唱里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更有“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堅定。行進中,一群鐵血男兒剛剛完整的、一字不差的、以一聲“殺”戛然而止地唱完《大刀進行曲》,父親驀地在大刀面上敲擊重復了他認為是歌魂的最后一句。這敲擊空靈若夢、清越如鐘,似歌唱《大刀進行曲》的遠山回聲,奪人心神、撼人魂魄,又一次提醒了駐足傾聽的兵勇將士,毀家紓難,勇赴國殤,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麥新烈士的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b></p><p class="ql-block"> 啊!《大刀進行曲》牽動的一縷紅色記憶猶新。問上一聲人在天國的百歲老父親,能在抗日大刀上敲擊彈奏《大刀進行曲》者塵寰是否尚有人在?若有,兒用以上文字向其致敬!若無,兒將讓此文刊發見報,把對您和您的戰友之緬懷化為永恒。因為在中國抗戰史上,你們都是“被民眾唱麥新的歌,唱出的一個抗起日來的兵……”</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5日</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永州市|
融水|
鄢陵县|
耿马|
镇康县|
左贡县|
达州市|
通江县|
岑巩县|
天镇县|
高要市|
高雄县|
上思县|
吉隆县|
黄平县|
广州市|
虎林市|
景宁|
朔州市|
巢湖市|
东山县|
安康市|
康平县|
永兴县|
商城县|
德江县|
岚皋县|
陆河县|
贵港市|
彭州市|
泾川县|
镇原县|
达尔|
资讯
|
十堰市|
桐梓县|
合作市|
南通市|
伊金霍洛旗|
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