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br> 的上海市虹口中學蔣自立老師(數學) ▲ 被評為上海市模范班主任的虹口中學<br> 周鳳麟老師(物理),先后做過多年<br> 班主任,他所帶領的班級多次被評為<br> 上海市與虹口區的先進集體 ▲ 虹口中學的輝煌是由在三尺講臺上,走出的<br> 一批又一批堪稱“一流名師”鑄就的 ▲ 1958年,虹口中學創辦《虹中文藝》。<br> 當時要求每個學生每天寫一篇小作文,<br> 刻意訓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造就群眾<br> 性的寫作氛圍。學生的整體寫作能力<br> 迅速提高,形成虹口中學的文學特色 ▲ 1959年《虹中文藝“在紅色的旗幟下”<br> 選輯》第2輯封底,第3輯封面 ▲ 1959年《虹中文藝“在紅色的旗幟下”<br> 選輯》目錄<br> ▲ 虹口中學黨支部副書記董業建老師<br> (語文)。1960年6月1日-11日,<br> 董業建參加在北京召開的“全國<div> 文教群英會”,被授予“全國先</div><div> 進工作者”稱號。曾創辦《萬首詩》</div><div> 活動,也是《虹中文藝》創辦人之一</div> ▲ 虹口中學61屆高中畢業生李敬仕撰寫的文章<br> 《清香一林春正曖 東風拂處寄相思》<div> 緬懷與追思恩師董業建老師</div> ▲ 1959年《虹中文藝“在紅色的旗幟下”<br> 選輯》中 初一(5)班白永毅的小作文<br> “學習毛澤東著作” ▲ 1959年《虹中文藝“在紅色的旗幟下”<br> 選輯》中 初一(5)班白永毅的作文<br> “錄取了” ▲ 1959年《虹中文藝“在紅色的旗幟下”<br> 選輯》中 初二(4)班王瓊的小作文<br> “搬家”<br> ▲ 1959年《虹中文藝“在紅色的旗幟下”<br> 選輯》中高三(1)班金養智的作文<br> “高舉紅旗 奮戰一生——<br> 聽革命媽媽張瓊報告的筆記” ▲ 1959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上海<br> 市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展覽會編寫的<br> 教育大躍進叢刊——<br> 《中學生創作選—虹口中學詩選—第二集》<br> ▲ 虹口中學是培養“文學家”的搖籃,<br> 號召學生“寫萬首詩,寫萬篇文,<br> 讀萬本書”,號稱“三萬運動” ▲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虹口中學的學生們<br> 正在課堂上“看圖寫詩”要求<br> “認真觀察、細心體會”<br> ▲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虹口中學學生<br> 的體育風采 ▲ 虹口中學十分注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br> 每天下午4時后,學生們自覺走出教室,<br> 涌到大操場進行體育鍛煉,他們提出:<br> “要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 虹口中學武進路86號校園大操場面積<div> 為1237平方米,包括長175米環形<br> 跑道和3只籃球場<br></div> ▲ 同學們正在虹口中學武進路86號校園<div> 大操場上的籃球架下練習打球</div> ▲ 在虹口中學武進路86號校園大操場的<br> 籃球架下,男同學正跳起投籃 ▲ 虹口中學武進路86號校園大操場上的<br> 體育設施——籃球架和水平吊架 ▲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1959年前)虹中體操隊<div> 隊員正在武進路86號校園露天操場的體育</div><div> 墊上,練習跳箱<br></div> ▲ 虹口中學的學生們在武進路86號操場上<div> 進行拔河比賽。體育老師助威:“加油!”<br></div> ▲ 虹口中學高中女生在原虹口區第二中心小學<br> 的三層教學樓前做廣播體操 ▲ 在虹口中學武進路86號校園大操場上,<br> 全校學生集體做課間廣播操 ▲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虹口中學是聞名遐邇<br> 的體操搖籃。當時虹中體操隊名聲大噪,<br> 威振上海,涌現出多名全國體操冠軍 ▲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被稱為“中國體操搖籃”<br> 的虹中體操隊就是在校門西側二樓500<br> 平方米大禮堂里進行訓練的<br> ▲ 虹口中學注重普及體操教育,將500平方米<br> 大禮堂室內作為體操房,從初中一年級<br> 開始就對學生進行刻苦訓練 ▲ 當年國家體操隊來滬訪問,戚玉芳等國家級<br> 體操名將到虹口中學指導工作。虹中體操隊<br> 隊員親臨表演現場,觀模、學習、取經<br> ▲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1959年前),虹口中學<div> 就建起了一支“技巧隊”,是上海市中學里</div><div> 獨一無二的體育團體。虹口中學“技巧隊”<div> 隊員就是在武進路86號露天操場的體育</div><div> 墊上刻苦訓練,動作驚險難度大</div></div> ▲ 1950年虹口中學建立了校體操隊,體育教師<br> 錢澤民任體操教練。在極其簡陋的條件<br> 下,造就出平衡木黃美林、自由體操<br> 奚毓妹、單杠徐泰明,技巧馮傳北等<br> 一批全國體操冠軍,并且培養出藝術<br> 體操國家隊總教練黃美林和上海市<br> 體操隊總教練俞國良<br>注:奚毓妹是虹口中學49屆初中、52屆<br> 高中畢業生。 ▲ 黃美林,虹口中學51屆初中、54屆高中<br> 畢業生。曾獲體操平衡木全國冠軍;<br> 后出任藝術體操國家隊總教練。<br> 照片為黃美林撰寫和發表的<br> 體育論文 ▲ 徐泰明,虹口中學58屆高三(5)班<br> 畢業生。曾獲單杠全國冠軍。<br> 照片標題:“徐泰明–直沖云霄” ▲ 馮傳北,虹口中學56屆初三(2)班、<br> 59屆高三(1)班畢業生。上海<br> 技巧隊隊員,曾獲技巧全國冠軍。<br> 照片為1960年,洪源長在隊員<br> 馮傳北的手上試做直角支撐。<br> 下是馮傳北,上是洪源長<br>注:洪源長系中國技巧界前輩,<br> 上海技巧隊總教練 ▲ 俞國良,虹口中學57屆初三(3)班、<br> 60屆高三(2)班畢業生。上世紀<br> 七十年代,任上海市體操隊總教練。<br> 俞國良在1986年06期《體育科研》<br> 雜志上發表體育論文“控制訓練<br> 提高效益——對競技體操的初步<br> 探討” ▲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虹口中學研制成功的<div> 無線電遙控航模飛機《虹中1號》飛上</div><div> 藍天。后由北京中央新聞紀錄電影</div><div> 制片廠在吳淞口江灘上航模遙控飛</div><div> 行時拍片。此紀錄片在全國播放</div> ▲ 外國友人對虹口中學研制的無線電<br> 遙控航模飛機饒有興趣<br><div><br></div> ▲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虹口中學 ▲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虹口中學”<br> 欄目的“開篇語” ▲ 虹口中學胡文輝、袁榮壽同學創制的<br> “電子頻閃燈作品 ”在參加<br> “一九八一年上海市中小學<br> 科技活動成果展覽”評比中<br> 榮獲一等獎。下方照片是在<div> 該“電子頻閃燈”下拍攝的 </div> ▲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虹口中學老師<br> 正在為學生耐心答疑 ▲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虹口中學武進路86號<div> 校園大操場上,正在軍訓的男同學們認真</div><div> 練習走隊列<br></div> ▲ 虹口中學航模小組的好傳統代代相傳,<br> 一九八四年上海市中小學生航空模型<br> 比賽虹口賽區虹口中學榮獲團體第一名 ▲ 在虹口中學武進路86號校園大操場上,<br> 女同學們正在上體育課跑步(統一校服)<br> ▲ 在虹口中學武進路86號校園大操場上,<br> 初中女生集體做課間廣播操(統一校服) ▲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虹口中學武進路<div> 86號校園大操場上,全校學生集體做</div><div> 課間廣播操(統一校服)<br></div> ▲ 虹口中學初中部學生在課間休息時間<br> 自覺做眼保健操 ▲ 虹口中學高中部學生在課間休息時間<br> 自覺做眼保健操 ▲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為了適應社會對各類<br> 人才的需要,上海市虹口中學開設了<br> 四年制“文書中等專業班”,前后共<br> 辦了八屆,培養了3600名合格、<div> 優秀的文秘人員</div> ▲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時任校長于運聯在<br> 虹口中學武進路86號校園大門口掛牌<div> “上海市虹口中學文書中等專業班”</div><div> 下的留影</div> ▲ “文書中等專業班”的學員正在練習打字 ▲ 一九八六年六月,四年制“文書中專班”<div> 學員畢業照<br> 拍攝地點:虹口中學武進路86號大操場<br></div> ▲ 1999年11月21日(星期日),上海市<br> 虹口中學在武進路86號校園舉辦<br> “虹口中學50周年校慶”活動。在<br> 新禮堂,由在校學生朗誦詩歌,<br> 祝賀虹口中學校慶50周年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虹口中學”<br> 欄目的“結束語”<div><br></div> ▲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虹口中學 ▲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虹口中學”欄目的<br> “開篇語”——<div> “2000年開始,虹中進入了新時期</div><div> 發展階段。”</div> ▲ 2003年5月,為順應教育形勢發展的需求,<br> 學校改制,初高中分開辦學,高中部仍<br> 留在武進路86號校園,并正式更名為<br> “虹口高級中學” ▲ 2003年5月,武進路86號校園改為高中部。<br> 揭牌儀式上陳奕望校長為“虹口高級中學”<div> 揭牌</div> ▲ 上海市虹口高級中學揭牌儀式后的<div> “虹口中學”正面校大門<br></div> ▲ 在武進路86號校園里,從校內的主干道,<br> 觀看“虹口高級中學”校大門 ▲ 上海市虹口高級中學標志校徽 ▲ 虹口高級中學的教工校徽 ▲ 虹口高級中學的學生校徽<br> ▲ 2004年起,在虹口區西北角上的廣粵路、<br> 廣中路口,原江灣靶子場對面,圈地23<br> 畝,興建“上海市虹口高級中學”<br> 新校區,校址是“廣粵路138號” ▲ 2006年9月1日,虹口區區長俞北華出席<br> “虹口高級中學新址揭牌儀式暨06學年<br> 開學典禮”。記者報道:<br> “彩旗飄揚,人頭攢動,笑語<br> 鼎沸,校園里一派熱鬧景象”<br> 該儀式的主持人是時任虹口<br> 高級中學副校長的呂凌 ▲ 2006年9月1日,在“虹口高級中學新址<br> 揭牌儀式暨06學年開學典禮”上,<br> 虹口高級中學校長朱正邦致詞<br> 2006年6月~2008年6月期間,虹口<br>高級中學從“武進路86號”老校區陸續<br>搬往“廣粵路138號”新校區。 ▲ 2008年的拍攝的九龍路、哈爾濱路口的<br> “虹口中學與九龍賓館” ▲ 虹口高級中學廣粵路新校區落成時的<br> 校大門 ▲ 清晨上學,精神飽滿的學生從虹口高級中學<div> 廣粵路新校區的校大門(落成時的)走進<br></div> ▲ 虹口高級中學廣粵路新校區現今的校大門<br> ▲ 走進虹口高級中學廣粵路新校區校大門<br> 內,矗立著醒目的《虹中》標牌 ▲ 虹口高級中學廣粵路新校區內的<br> 教學大樓近景。虹口高級中學<br> 有深厚的文化傳統和人文底蘊,<br> 教學大樓墻壁上鑲嵌的文字<br> “勤奮、踏實、儉樸、友愛”<br> 就是虹口高級中學的校風 ▲ 虹口高級中學廣粵路新校區內的<br> 教學大樓底層大廳 ▲ 虹口高級中學廣粵路新校區內的教學樓、<br> 體育館和大操場全景<br> ▲ 虹口高級中學廣粵路新校區的體育館內景 ▲ 虹口高級中學廣粵路新校區內的大操場<br> 和200米環形塑膠跑道 ▲ 虹口高級中學廣粵路新校區的專用大禮堂 ▲ 虹口高級中學廣粵路新校區舉行升旗儀式<br> ▲ 虹口高級中學廣粵路新校區五層教學大樓<div> 全景</div> ▲ 上海市虹口高級中學《錄取通知書》 ▲ 由上海市虹口高級中學校本教材編委會<br> 編寫的上海市虹口高級中學校本教材系列<br> 《英語主題拓展閱讀——從積累中融發<br> 靈感學生活》 主編 左勇敏<br><div>注:左勇敏是虹口高級中學第三任校長。</div> ▲ 上海市虹口高級中學——<div> 校風——勤奮、踏實、儉樸、友愛;</div><div> 教風——嚴 勤 實 活;</div><div> 學風——勤學苦練、 多思善問、</div><div> 聯系實際、 精益求精</div><div><br></div><div><br></div> 第五章 領導篇 千里之行,積于跬步;萬里航船,成于羅盤,根據羅盤掌舵的人就是舵手。學校的領導——“校長和書記”就是這所學校的航船掌舵人。七十五年來,虹口中學這艘航船的舵手就是他們…… ▲ 上海市虹口中學歷任校領導 ▲ 1949年~1951年,虹口中學第一任校長<br> 戴介民 ▲ 1951年~1953年,虹口中學第二任校長<br> 張信鴻 ▲ 1953年~1954年,虹口中學第三任校長<br> 兼黨支部書記錢君洪 ▲ 1954年~1956年,虹口中學第四任校長<br> 兼黨支部書記楊明遠 ▲ 1956年~1963年,虹口中學第五任校長<div> 趙澤寰</div> ▲ 1963年~1980年,虹口中學第六任校長;<br> 1967~1978年任黨支部書記顧芳三 ▲ 1980年~1987年,虹口中學第七任校長<br> 于運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于運聯<div> 校長總結了虹口中學的八字校風:</div><div> “勤奮、踏實、儉樸、友愛”</div> ▲ 1987年~1988年,虹口中學第八任校長<br> 潘錦培 ▲ 1988年~1994年,虹口中學第九任校長;<br> 1988~1991年任黨支部書記王世緘 ▲ 1994年~1996年,虹口中學第十任校長<br> 陳宗義 ▲ 1996年~2002年,虹口中學第十一任校長<br> 朱霞光。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朱霞光<div> 校長倡導的虹口中學“三學會”教育:</div><div> “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div> ▲ 2002年~2005年,虹口中學第十二任校長<br> 和虹口高級中學第一任校長陳奕望 ▲ 2005年~2014年,虹口高級中學第二任校長<br> 朱正邦 ▲ 2014年~2017年,虹口高級中學第三任校長<br> 左勇敏 ▲ 2018年~2021年,虹口高級中學第四任校長<br> 吳炎<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div>請繼續閱讀《七十五年——光輝的歷程<br> (虹口中學校史館巡禮)-3》<br></div><div><br></div> 策 劃 人 王洵 (虹口中學教師、校友;<br> 虹口中學61屆高中畢業生; <br> 虹口中學校友會顧問)<br><br>撰 稿人 崔正翔 (虹口中學64屆高三(3)班<br> 校友)<br>完稿時間 2024年7月12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陵县|
闵行区|
屏南县|
井研县|
晋城|
榆树市|
罗城|
巴彦县|
蓬溪县|
阿克陶县|
汶上县|
溧水县|
敦化市|
武威市|
鄂尔多斯市|
嘉禾县|
山东|
大石桥市|
呼和浩特市|
尉氏县|
临洮县|
余姚市|
丰顺县|
崇明县|
苍山县|
固安县|
台前县|
阿勒泰市|
南木林县|
金山区|
珠海市|
台北市|
无棣县|
临清市|
和平区|
曲麻莱县|
永胜县|
平远县|
突泉县|
黔东|
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