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清涼勝地 ——— 五臺山朝拜之旅

mary(拒私聊)

<p class="ql-block">有一個地方,堪比西藏,在我們對西藏無比向往時,在許多藏民心中,其實,有著另一個想到達的信仰之地,這個地方就是五臺山。</p><p class="ql-block">這次七天的行程即不是跟隨攝影團,也不是跟隨徒步團,而是跟隨菩提寺廟,由寺廟慧證大和尚親自帶領,組建的一場朝佛之旅。</p> <p class="ql-block">位于太行山北段山西省忻州市的山西五臺山,因有5個平坦如臺的山頂而得名。其中北臺高達 3061 米,是華北地區唯一的三千米高峰,被稱為“華北屋脊”。</p> <p class="ql-block">作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在五臺山上共有124寺廟,其中青廟(漢傳佛教)99處,黃廟(藏傳佛教)25處。著名的有:五爺廟,殊像寺,塔院寺,菩薩頂,黛螺頂等。</p> <p class="ql-block">一下飛機,在導游的帶領下坐上大巴到了五臺縣的大寶寺。這里有金碧輝煌的正覺塔,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伽耶悟道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導游介紹說,大寶寺目前不對外開放,因為導游認識寺內的師父,所以開了后門進去參觀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大寶寺”座落于五臺山插箭嶺上,是藏系格魯派黃教道場?;趾陦邀惖拇笊介T,中門上書“大寶寺”,右側兩門分別上書“大智”和“大愿”,左側兩門上書“大行”和“大悲”。這六只不同神態的金獅子鎮守著大門,昂首挺背,雄健的身姿充滿力量。這真是大氣!??</p> <p class="ql-block">山門的背面也刻有名字,從左到右分別是“解脫門”、“凈土門”、“平等門”、“不動門”和“無生門”。</p> <p class="ql-block">進大殿拜佛念佛繞佛后又出來繞塔三圈,然后進入各個菩薩大殿中跪拜。</p> <p class="ql-block">墻內就是繞塔朝拜路,塔座上布滿了佛龕,內供釋迦牟尼佛像。</p> <p class="ql-block">環繞寺院紅墻四周的一百零八座金色的菩提塔,是由四眾弟子們各個發心建造的,由寺院統一裝藏貼金。供養在寺院的院墻上。每一座佛塔都代表了漢語系格魯派的教法興起和傳承。</p> <p class="ql-block">廟內大門關閉不讓進香</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正覺寶塔,雄偉壯觀,光彩奪目的身姿,讓青山黯然,云霞失色,宛若定海神針雄踞插箭嶺上。</p> <p class="ql-block">塔身高大雄偉,通體金色,高達66.6米,四面七級,每面每層的中部設有一大佛龕,下有六座小佛龕,一共有七尊佛像。</p><p class="ql-block">主塔的四周還有四座小塔,高度33.3米,造型相同,一塔五身,寓意的五方如來。</p> <p class="ql-block">由于廟內還在關閉中不能多拍照,所以簡單地參觀了一下,期待下次有緣再見!</p> <p class="ql-block">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時期,五個臺頂都建有一座寺廟,供奉不同法號的文殊菩薩。山腳下分布著不同規格的寺廟,鼎盛時期,擁有寺院多達三百多所,僧侶三千余人。</p> <p class="ql-block">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只要來五臺山的人一定會遇見文殊菩薩,這是文殊菩薩發的大愿,他說,只要你來五臺山,我保證會見你,只是以什么樣的形式去見你,你不知道。一葉,一花,一石,一僧,都可能是文殊菩薩幻化而成,只為和你相遇。</p> <p class="ql-block">7月26日清晨正式開啟五臺山的大朝臺。從白云寺山門前起香,按順時針方向,依次徒步朝拜南臺錦繡峰普濟寺的智慧文殊,晚間掛單蓮花寺。</p> <p class="ql-block">先普及一下:所謂“朝臺”有大朝臺和小朝臺之分。五臺山五座臺頂各有一尊文殊菩薩法像,轉遍五座臺項,朝拜了五尊文殊菩薩,叫“大朝臺”,最虔誠的佛教信徒們往往是以徒步甚至三步一叩的方式完成大朝臺。而黛螺頂則是把五座臺頂文殊菩薩的五種法像集中在一起,一個寺廟,一次便可朝拜五尊文殊菩薩,所以叫“小朝臺”。</p> <p class="ql-block">從白云寺到佛母洞要走1680級臺階,累的每個人都氣喘吁吁,當然團里還有有幾位老人體力不行直接乘索道上去。</p> <p class="ql-block">在佛母洞前,有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刻著“佛母洞”三個大字,是清代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的。進入石洞,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的釋迦牟尼佛像,佛像背后是摩耶夫人的塑像。在佛像前的供桌上,擺放著各種供品,包括鮮花、水果、燈燭等。</p> <p class="ql-block">從佛母洞走一段步道,到了南臺腳下,開始登南臺頂。</p> <p class="ql-block">這段斜坡石子路很難走,路程又長,隨著海拔不斷在上升,我們走幾步就需要休息一下,喘幾口大氣。天氣雖好,溫度在20度以上,但后背衣服基本沒干過。</p> <p class="ql-block">經過一片樹林時,樹上掛滿經經幡,聽說這是徒步者們探路的路標,指引后人不迷路。</p> <p class="ql-block">往南臺一路上的風景實在太美了,忍不住讓路人幫忙拍一下,證明我己登上山頂啦!??</p> <p class="ql-block">海拔2485米南臺,因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繁花似錦,千巒彌布,五彩繽紛,所得名“錦繡峰”。以供奉智慧文殊菩薩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由于平時缺乏鍛煉,今天一天的徙步,體力消耗己透支,加上山上己開始起霧,此時的心情特別煩躁,恨不得躺在地上不走了,好在同伴在一旁為我打氣加油,一個勁地說,馬上到了,馬上到了!</p> <p class="ql-block">今夜要入住在山上蓮花寺廟,去感受一下五臺山的寧靜,安定一下浮躁的內心,給自己來一場洗禮與佛的邂逅。</p> <p class="ql-block">零晨三點半被一陣莫名的鈴聲所驚醒,還以為發生什么大事了,原來是寺廟上早課的鈴聲。之后就一直迷迷糊糊地睡不好。(由于廟里條件有限,二十幾位女士睡在一個房間里,大通鋪。)</p><p class="ql-block">好在清晨的美景迷補了睡眠不足。</p> <p class="ql-block">7月27日清晨,從蓮花寺出發,前往西臺掛月峰法雷寺的獅子吼文殊、中臺翠巖峰演教寺的孺童文殊,晚間掛單澡浴池寺。</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來到“獅子窩”,亦名大護國文殊寺,始建于明萬歷十四年。坐落在山西省五臺山的竹林嶺(又稱獅子嶺)上,它東鄰竹林寺,南近金閣寺,是中西二臺的要沖,與五臺相連,獅子窩是五臺山著名的大道場之一。</p> <p class="ql-block">相傳,很久以前文殊菩薩從離隔萬里的印度佛國乘獅東來,行至五臺山竹林嶺上,仙獅駐足不前,且吼聲不斷,恰似雷鳴,文殊菩薩乃大智圣者,頓悟到,我佛弘法喻獅子吼,看來此處必是弘法之地。遂點一道場,念其仙獅緣起,起名"獅子窩”。</p> <p class="ql-block">從獅子窩出來繼續趕路,前往西臺</p> <p class="ql-block">途徑吉祥寺,寺廟里面部分建筑在修繕,所以匆匆參觀朝拜一下繼續趕路</p> <p class="ql-block">這段山路雖好走,但風沙太大,時不時小車從身邊經過濺起一片塵土。</p> <p class="ql-block">看到“法雷寺”的牌坊,說明離南臺不遠了!</p> <p class="ql-block">到了西臺頂腳下己是中午時分,正好趕上飯點,用了齋飯后,聽大師父說,體力可以上山頂朝拜,體力不行下山前往中臺。于是我們朝山頂拜了三下,算是到了西臺。</p> <p class="ql-block">西臺頂,又稱掛月峰。海拔2773米,是一座充滿神秘色彩的大山。它的形狀遠望猶如一只翩翩起舞的開屏孔雀,每當明月高照,山泉潺潺,頗有詩情畫意的境界。(此照片借用朋友的)</p> <p class="ql-block">去中臺路上,為了節省時間和體力,導游帶我們走崎嶇不平的山路,真是驚心動魄。</p> <p class="ql-block">“無限風光在險峰”,只有登上峰頂,才能真正領略盤山那雄渾巍峨的氣勢,縱覽大好風光。難怪有人說,不登掛月峰,不算來盤山。</p> <p class="ql-block">來到中臺頂,它的海拔2894米,是五臺山五座臺頂中海拔第二高的山峰。相比于東臺的峻拔、南臺的秀麗、西臺的雄奇、北臺的巍峨,中臺最大的特點就是臺頂平坦寬闊,山形像一頭威猛的雄獅。</p> <p class="ql-block">走進寺廟,里面正在維修,難怪沒見幾位游客,進了三柱清香后,草草地逛了一圈便走了出去。</p> <p class="ql-block">今夜掛單澡浴池,就在離澡浴池不遠的山谷中突然冒起了白霧,我們趕緊停下腳步抓拍幾張。</p> <p class="ql-block">都說山上的天氣變化莫測,此刻的天空就是如此,如果不是同伴催促著趕路,真想呆一會,大飽眼福。</p> <p class="ql-block">據說山上放養了很多動物,我所見到的除羊就是馬,其他好像與我沒有眼緣??</p> <p class="ql-block">澡溶池的齋飯味道不錯,餐后掛單八人一間房。</p> <p class="ql-block">7月28日 清晨的澡浴池處在一片寧靜祥和之中</p> <p class="ql-block">由于二天的徒步讓我的身體狀況出現了小問題,所以今早決定租輛小車,送我們幾個到北臺和東臺(大部分繼續徙步)。借用大師父的一句話,用什么方法行走不重要,只要你來過此地就圓滿了。</p> <p class="ql-block">到底是四個輪子行走,早上六點半從澡浴池出發,半個小時左右到了北臺頂(葉斗峰),它是華北最高峰,海拔3058米。</p> <p class="ql-block">站在北臺頂眺望遠方,東可及幽燕、西可瞰滹沱、南可瞻忻定、北可眺恒岳,中心的臺懷鎮內寺廟林立、錯落有致。云霧籠罩下,仿佛人間仙境,會產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p> <p class="ql-block">北臺頂的寺廟,叫靈應寺</p> <p class="ql-block">寺廟?內供奉的是無垢文殊菩薩,?是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靈應寺的歷史悠久,?始建于隋代,?經過多次重修和擴建,?保持了其古老的建筑風格,?同時融入了現代維修的技術和材料,?使其在保持古老韻味的同時,?也具備了現代建筑的穩固性。</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五爺廟,傳說是五爺的老家(財神爺)。此時山上沒什么游客,我們坐車的幾位同伴真是幸運,燒了個頭香。??</p> <p class="ql-block">隨便普及一下如何許愿:香火要聚過眉心,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接下來心里默念愿望:南無靈應五爺菩薩,我是佛家弟子xxx 來自xxx,愿五爺幫弟子達成xxx的愿望。(切記,愿望不要超過三個哦?。┤缓箜槙r針朝四個方向都拜一下。愿望達成后的一年里要來還愿。,</p> <p class="ql-block">從北臺到東臺,車程大約四十分鐘左右</p> <p class="ql-block">東臺頂望海峰,海拔約2800多千米,山頂平坦寬闊。內供奉的是聰明文殊菩薩。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里,望海寺經歷了多次興衰和重建,尤其在明清兩代,曾得到皇家的大力支持和資助,使得寺廟建筑得以大規模擴建和修繕。如今的望海寺,已經成為五臺山地區規模較大、影響較深的佛教寺廟之一。</p> <p class="ql-block">虔誠信眾,五體投地,跪拜聰明文殊,祈禱天智聰慧。</p> <p class="ql-block">這座古老的寺廟不僅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吸引著無數游客,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引人入勝的傳說故事,成為了人們心中的一片神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三天的大朝臺即將結束,或許有人會問我徒步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卻不是孤單和路,而是遠方的群山,身體受苦而眼睛和心靈卻一直在享受。我問同伴:你明年還來嗎?她答“來呀,累并快樂著”,我想也許這就是大朝臺的力量吧!</p> <p class="ql-block">大約在下午五點左右與團隊的伙伴們匯合,一起乘坐大巴車到五臺山臺懷鎮,完成后三天的朝拜和小朝臺。</p> <p class="ql-block">7月29日 清晨,我們來到菩薩頂,它是五臺山黃廟的首府廟,不僅是五臺山規模最大、地位最高的黃教寺院,也是歷代皇帝朝拜五臺山時的行宮??滴?、雍正、乾隆、嘉慶四代皇帝共13次朝拜五臺山,并曾駐蹕于菩薩頂,顯示了其在五臺山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108級臺階,每走一節臺階寓意忘掉一種煩惱。同時可以看到康熙親筆題字的“靈峰圣境”的牌樓,這里也是皇家寺廟,因其極似西藏得布達拉宮故又有喇嘛宮之稱。這里的蓮師像一定要拜。</p> <p class="ql-block"> 菩薩頂各主要大殿的布置和雕塑,都具有濃烈的藏傳佛教色彩。文殊殿內的文殊像,與一般佛教寺廟(青廟)內的文殊菩薩像不同,它是按藏傳佛教的經典規定制作的:頭取旁觀勢,腰取扭動勢,發取散披式,同時身掛瓔珞,顯得特別活潑、生動。在兩側的墻壁上,還掛著唐卡——繪在布上的藏畫。另外,大雄寶殿、文殊殿的柱頭上,還掛著桃形小匾,上寫梵文咒語。這些,都是藏傳佛教寺廟建筑裝飾中獨有的。</p> <p class="ql-block">轉山轉水轉佛塔,既修今生,又修來世。愿眾生福慧增長,善根增厚,好運常伴!</p> <p class="ql-block">接著來到“廣化寺”,也是五臺山的網紅寺廟,聽說夜景燈光超級好看,可惜晚上關閉。</p> <p class="ql-block">廣化寺位于五臺山中央寺廟群,坐落于菩薩頂山腳下,緊靠著中央停車場,交通便利。</p> <p class="ql-block">“黃廟十大寺”之一的廣化寺,建于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現存建筑中,文殊殿、大雄寶殿及耳殿為清代遺構,余皆為新建。</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一磚一瓦都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亞洲最大的女子佛學院“普壽寺”,但長年大門緊閉不對外開放,由于我們的導游認識里面的師父,所以帶我們四周參觀了一下,并目睹了一場壯嚴而圣大的千人用齋儀式,當然我們也參與了其中。(不讓拍照)</p> <p class="ql-block">普壽寺以其嚴謹的戒律和清規整肅而著稱,成為五臺山十大黃廟之一。1991年,由?如瑞、?妙音兩位法師在原寺廟的廢墟上重建普壽寺,并創辦了中國五臺山尼眾律學院。</p> <p class="ql-block">游客通常只能在一些法會或活動時經邀請進入。它主要是一個修行和學習的場所。它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和嚴格的生活紀律吸引了許多信徒和游客前來參觀和學習。</p> <p class="ql-block">如今,普壽寺占地面積近兩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多位尼眾學習。在普壽寺修行的比丘尼多是大學畢業生,她們在受戒前都經過了三年的考驗。</p> <p class="ql-block">當你走進普壽寺,你會發現這是一座非常年輕的寺廟,隨處可見青春洋溢的面孔,只不過這些年輕女孩,選擇了一條和大多數年輕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忍不住還是偷拍了幾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殊像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所以殊像寺是必去的一個寺廟,里面供奉著全五臺山最高的文殊塑像,文殊代表大智,所以這里可以求智慧,求學業。</p> <p class="ql-block">牌坊上四個大字“瑞相天然“乾隆皇帝題字。</p> <p class="ql-block">走進寺廟,里面規模點小,但名氣卻非常大。有三個看點不容錯過。一是:千年不腐用蕎麥面做的文殊菩薩的頭像,二是:文殊菩薩身后的道觀音,三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殊菩薩兩側的五百羅漢玄塑。</span></p> <p class="ql-block">五爺廟(萬佛閣),是五臺山中最小的寺廟,卻是最火爆最靈驗的寺廟,來五臺山必拜五爺!</p> <p class="ql-block">廟里設有古戲臺,傳說五爺喜歡看戲。</p> <p class="ql-block">塔院寺:就在五爺廟的旁邊,五臺山的大白塔就在這里。來這里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轉白塔,積功德。轉塔時可以心里默念嗡阿若巴佳吶弟(文殊心咒)或唵嘛呢叭咪吽舍(觀音心咒)。</p> <p class="ql-block">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后,尸骨煉成了八萬四千顆舍利子并鑄成了八萬四千座佛舍利塔,分布于大千世界中。中國一共有十九座,五臺山得到一顆,就是現在看到的五臺山標志“大白塔”。</p> <p class="ql-block">由于大白塔在修繕中,沒有轉到塔,轉轉金銅也可以,心意到就行。</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著名的文殊發塔,相傳塔下藏有文殊菩薩的頭發。位于方丈院的后邊,與方丈院一墻之隔。該塔與大白塔塔形相仿,只是沒有大白塔高大雄偉,是一座高約10米,周長約16.6米的白色小磚塔。</p> <p class="ql-block">從寫有"山云水月"的塔院寺后門進去,穿過山海樓,即到方丈院,毛澤東路居紀念館就設在院內。</p> <p class="ql-block">1948年4月9日傍晚,毛澤東一行來到臺懷鎮塔院寺。第二天早晨,毛澤東、周恩來分別由地方人員陪同,觀看了寺院文物。毛澤東視察了塔院寺、十方堂和蒙藏合作社等處。周恩來視察了菩薩頂、顯通寺、羅喉寺、萬佛閣,觀看了無量殿、銅殿、銅塔、"開花現佛"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大顯通寺”是五臺山第一大廟,始建于東漢時期,它是我國最早的佛寺之一。顯通寺最重要的景觀是銅殿和銅塔。銅殿是迄今全國唯一的青銅建筑物,1605年(萬歷三十三年)鑄造于荊州。</p> <p class="ql-block">無量殿是我國磚石建筑藝術的杰作。高20米,面寬28米,進深16米,從外面看是七間兩層樓房,殿內卻是三間穹窿頂磚窯,型制奇特,雕飾精細,宏偉壯觀,又稱無梁殿。 </p> <p class="ql-block">五座銅塔象征五臺山的五座臺頂和五座臺頂的五方文殊菩薩。</p> <p class="ql-block">這座銅殿銅塔,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建于清萬歷年間,共耗銅10萬斤,外層鍍金,是鑄造藝術空前,價值無法估量。</p> <p class="ql-block">這座寺廟有三大怪:1. 鐘樓門外蓋。2. 山門朝東開。 3. 房子用銅蓋。</p> <p class="ql-block">羅睺寺始建于唐代,1492年(弘治五年)重建。明萬歷年間,李彥妃為祈子登基許愿,撥巨款重修。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再經修葺。羅睺寺歷史上為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清初改為喇嘛廟,常住蒙藏喇嘛,為五臺山十大黃廟之一。</p> <p class="ql-block">獨一無二的花開現佛是羅睺寺的一大看點,只可惜,時間關系無緣見面。但還是有緣見到了羅睺羅尊者的肉身。</p> <p class="ql-block">很多時候到寺廟來,要見你佛法機緣如何,如果有機緣,你可以遇到各種機遇,很神奇,說不出來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7月29 一早起來就要爬黛螺頂。大智路上,虔誠的我們在慧證大和尚的帶領下三步一磕頭,默默前行。</p> <p class="ql-block">傾盆大雨打濕了每位師兄們的衣褲,卻沒有一位師兄退縮,虔誠之心,令人動容。</p> <p class="ql-block">經過100分鐘的艱難路程,終于登上“黛螺頂”,進行朝拜。</p> <p class="ql-block">黛螺頂:供奉著五座臺頂的文殊(五方文殊)當時乾隆皇帝還愿,由于去五座臺頂比較不方便,就把五方文殊請到了黛螺頂,這里有1080級臺階,來黛螺頂又稱小朝臺。</p> <p class="ql-block">咔嚓,記錄下這令人難忘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普及一下:下跪信士xxx,特來跪拜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請求菩薩幫忙開啟智慧/斬斷煩惱。(默念三聲)</p> <p class="ql-block">大雨中的古剎游客或香客雖不多,但更顯得寧靜而祥和。</p> <p class="ql-block">站在寺廟高處俯瞰四圍,群山連綿,云霧繚繞,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雖好走但有點險,一路都是斜坡,如果腳下不留神,說不定會滾下山哦!??</p> <p class="ql-block">下午,在大師父的帶領下陸續參觀了正在建造中的真容寺與鎮海寺進行朝拜。</p> <p class="ql-block">7月30日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了碧山寺,今天下午我們即將離開五臺山返滬,在離開之前又陸續朝拜了普化寺,文殊洞,并觀音洞里得到了一瓶圣水。</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龍泉寺”,它是由一座家廟改成的寺廟,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年間(1522—1566)重修,清末民國初年又重建,現存建筑多屬民國初年建筑。</p> <p class="ql-block">龍泉寺有三寶:影壁、牌坊和寶塔??,石雕建筑最多、最繁、最佳,世所罕見,</p> <p class="ql-block">相傳,昔有九龍作惡,文殊菩薩將其壓在山下,清澈的水底可九條小龍的影子,寺廟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每個人一輩子一定要來一趟五臺山,一方凈土,三柱清香,愿所愿皆所求,三分求,七分修,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五臺山之行不僅是一次身體上的歷練,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在這里,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這些體驗和感悟將伴隨我一生,成為我人生道路上寶貴的財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池市| 常宁市| 长寿区| 江津市| 慈利县| 德清县| 辽宁省| 梁河县| 阿巴嘎旗| 庆元县| 卓尼县| 东乡族自治县| 永德县| 建始县| 聂荣县| 承德县| 霍山县| 平南县| 水富县| 观塘区| 健康| 呼和浩特市| 竹山县| 玉门市| 榆社县| 丰县| 雷州市| 潼南县| 南乐县| 信丰县| 南昌县| 池州市| 杭锦旗| 玉屏| 延边| 玉田县| 北辰区| 乌什县| 天水市| 伊吾县|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