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駱爹的美篇:新疆漫步(下)

老時尚

<p class="ql-block">  三、莎車小城</p><p class="ql-block"> 莎車是喀什地區屬下的一個縣,漢代曾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莎車國。有3000多年歷史,是座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中亞文化與西域文化融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名城,還是唐玄裝西天取經東歸時曾經講經的地方。莎車縣版圖有8個南縣大,人口是南縣的一倍。我之所以稱其為小城,是縣城所在地莎車鎮僅4平方公里,2.5萬人。</p> <p class="ql-block">  莎車離喀什近200公里,有機場、有高速公路,還通火車。我們選擇火車一日游,上午十點去,下午7點回,單程2小時,比包車、飛機便宜又舒服。沿途我好好欣賞了南彊的自然風光,綠洲、村莊,沙漠、戈壁,遠處是高山,天邊是雪山;仔細看,莊稼有玉米、棉花、甜菜,馬鈴薯,還有剛收割的小麥,樹木主要有挺拔的白楊、低矮的巴旦木,還有叫不出名的林木果樹。沙漠戈壁中一寬帶黑線,詢問同車箱的旅客朋友,說那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電池板。想不到沙漠戈壁也在為人類服務了。火車準點抵達莎車,打的到景區附吃中餐,第一次吃了手抓飯(我們不習慣,仍用了筷子),味道還不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史料記載:莎車歷史悠久,漢朝就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公元13世紀,成吉思汗躍馬橫槍,建起一個涉及歐亞中東地區的蒙古帝國;后來他的四個兒子建起了四個汗國,其中二兒子建起了察哈臺汗國;明末清初,他的后裔賽依德于1514年成立葉爾羌汗國,首都設在莎車,因為被塔克拉瑪沙漠包圍,又稱“沙漠中的王宮”。后來,葉爾羌汗王宮毀于戰火,如今這座王宮是對口援疆的上海市按史料重建的,稱為非遺博覽園。據說相當豪華,可惜當天關門維修,我只得從網絡上借來圖片,過過干癮了。(如有侵權即刪)</p> <p class="ql-block">  所幸與王宮一街之隔的葉爾羌汗國王陵及阿曼尼莎汗王妃紀念陵仍對外開放。為了彌補損失,我們特意花10元請了導游,詳細了解其歷史和典故。葉爾羌汗王陵是建于15-16世紀的真古跡,埋葬著葉爾羌汗國國君主薩亦德汗,旁邊是其兒子和兒媳及其他近親王室成員。周圍還散布著1I位汗王及42位汗室家族成員的陵墓,有的已經風化坍塌了。我試探地向導游了解了維族的喪葬文化,得到允許拍了幾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  阿曼尼莎罕紀念陵是1992年人們為紀念十二木卡姆的創始人阿曼尼莎所修建。 紀念陵具有典型的伊斯蘭建筑風格,頂部為圓塔狀,陵宮內四周的墻面上雕刻著“十二木卡姆”樂曲。雕花廊柱、雕花窗格和門,漂亮花紋的琉璃磚鑲嵌在外部最上方的塔頂和陵內的墓體。紀念陵的宏偉與豪華遠遠超過了她所附屬的那個家族的王陵。阿曼尼莎汗是葉爾羌汗國第二代汗王拉失德的王妃,她天資聰穎、能歌善舞、能詩能文,是位才華出眾的奇女子,是十六世紀杰出的維吾爾族女詩人,維吾爾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者。她13歲入宮,34歲因難產而逝。 她從小就對詩和音樂有濃厚的興趣,她拜訪社會藝人、詩人,民間歌手,整理創編出集維吾爾古典音樂之大成的《十二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維族古典音樂大曲。我不懂音樂,但知道新疆人熱愛音樂,人人能歌善舞,在新疆的那些日子里,到處都是歌聲,處處可見舞蹈。這大概也是要為阿蔓泥莎汗單獨建紀念陵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  從王陵出來,打的先后參觀了莎車老城、玄奘文化展示館,諾如孜墩巷、古城墻遺址及其展示館、莎車府等。由于這兒電訊信號不強,也未推行約車服務,交通很不方便。莎車是少數民族占比達到95%以上的地方,作為漢族觀光客的我們在這里成了真正的“少數民族”,但感覺當地人很純樸、特熱情。成年人大多不懂普通話,但仍然主動同我們打招呼,給我們讓坐;有的讓年輕人出來熱情幫助你攔車打的,交待只能收五元錢;尤其是小孩阿布杜塞米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當我們問路時,守店的他立即給我們指路。當我們在玄裝展示館門前休息時(守門人有事臨時離開了段時間),他又跑過來了。我們熱情地聊了起來,他說這里是唐玄裝東歸講經的地方;那邊的諾如孜墩巷,也是可以參觀的地方。天氣熱我們想喝飲料,他從店中拿來幾款飲料供我們選擇,我們特意多付錢,以示獎勵。他拒收不了,又從店中拿來一份飲料,說是送給我們。他反復講,你們是客人,應該對你們熱情點。征得同意,我同這個13歲的小孩合了影,可惜沒留他的聯系電話,成為小遺憾。</p> <p class="ql-block">  灰土色的城墻,城門門頭上書“莎車”兩個字,是復原古代莎車城墻。其實真正的古城墻遺跡僅保存有190米左右,以土塊壘砌而成,歷經千百年風風雨雨,早已是殘缺不全了。據說這里是當年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古戰場。</p> <p class="ql-block">  在莎車縣,玄奘曾在這里講經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玄奘曾于公元643年路經此地,在莎車城當時的東城門旁的寺廟中為當地居民講法3天,玄奘講經臺遺址于1460年在原址維修,至今仍保存著12米高的土塊堆砌物。前幾年在旁邊又建了個玄奘文化展示館,簡單介紹玄奘西天取經與東歸講經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莎車府是清朝在莎車設立的行政機構,是一個根據史料復制的景點。從滿目西域風情一下轉變成了內地風格四合院結構的景象,思路還真有點適應不過來。</p> <p class="ql-block">  諾如孜墩巷是莎車原汁原昧的維族的典型民居聚集區,我試探地走進一家民居,小朋友高興地同我這個不速之客合了影。據說這兒的大門競沒有一張是相同的,女兒拍了不少大門的照片,還以這張特色大門為背景留了影。</p> <p class="ql-block">  四、庫車探秘</p><p class="ql-block"> 庫車,新疆阿克蘇地區所轄縣級市,位于天山南麓中部,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人口與南縣相當,而版圖面積卻有14個南縣大。庫車古稱“龜茲”,一度是西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曾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是舉世聞名的龜茲文化的發祥地。境內古石窟、古城堡、烽火臺等文物眾多,是國家第四批歷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  從喀什前往庫車,有飛機、包車和火車三種方式,我們選擇了綠皮火車的軟臥。價格適中,身心舒適,還可欣賞沿途的沙漠景觀。事有湊巧,來喀什時是雷雨風暴,離喀什時又是沙塵暴,這大概就是運氣吧。火車沿天山山脈南麓一路向東北方向行駛,一望無際的塔里木大沙漠,雖時而有密麻麻的叢生梭梭樹,偶爾有黑呼呼一線吸光發電的屏幕底板,但更多的卻是或灰不溜秋的戈壁灘,或是白華華一片的鹽堿地。只有城鎮廠礦企業附近才可見到綠色。經過9個多小時,于24日凌晨41分準時扺達庫車,此時庫車城仍一片燈火。打的來到預定的綿疆酒店,洗澡上床,又是凌晨2點了!這兒與北京時間仍然相差2個半小時。</p> <p class="ql-block">  庫車的景點分散,不少古跡遺址還在荒野沙漠之中,我們決定包車游覽,費用雖高點,但身心比較放松。兩天時間,我們游覽了天山神秘大峽谷、觀賞了聞名中外的獨庫公路零點牌,欣嘗了奇特的雅丹地貌,目睹了克孜爾尕哈烽燧遺址、克孜爾石窟、蘇巴什佛寺遺址等世界遺產;在庫車城內還參觀了庫車王府、庫車大寺及庫車大馕城。</p> <p class="ql-block">  天山神秘大峽谷,距離庫車市中心約70公里,峽谷全長5000多米,最寬處達53米,最窄處僅0.4米,由紅褐色山體組成,沒有植被覆蓋,看上去熱情似火,維吾爾語叫做“克孜利亞”,即紅色的山崖。大峽谷的成因有人說和地殼運動有關,也有人說和大風侵蝕有關。我們沒有騎駱駝,決心步行前往,覺得神秘、刺激,有種荒野冒險的感覺。“天山大峽谷”的迷人之處,不僅僅在于它的雄奇、險峻,而在于它的幽深、寧靜和神秘。當天太陽很大,氣溫很高,在外面已經感到熱得難受了,一進入峽谷,陣陣涼意襲來,頓時非常涼爽,加上地面沙粒下流過的潺潺溪水,像是進入了空調房,讓人覺得特別舒服!更令人驚奇的是,在距入口1.4公里處,有一高約35米的崖壁,上面留有唐代石窟,窟內壁畫和文字大都是中原地區的。據說神秘大峽谷還有三個未解之謎:一是令人不寒而栗的陰聲與怪氣,二是守谷神犬的神影奇變,三是洞中冷風忽左忽右的回旋。但我們這次都并未遇到。</p> <p class="ql-block">  獨庫公路,即217國道獨山子至庫車段,是連接新疆南北的國道217線南段,因橫穿天山,又稱天山公路。它北起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大峽谷,南至阿克蘇地區庫車市天山神秘大峽谷。獨庫公路本是穿越天山的戰略通道,如今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景觀大道,有“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譽。因一半路段海拔在2000米以上,最高達3400米以上。我一怕堵車,二怕高反,不敢去,只好在這公路終點的指示牌下“秀一秀”。</p> <p class="ql-block">  這是獨庫公路終點附近的雅丹地貌風景區。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區的一仲風蝕地貌。不少山峰呈現金字塔形,鬼斧神工、梭角分明。真奇妙!</p> <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放大就可看清楚許許多多的小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  庫車世界文化遺產有三處,即克孜爾尕哈烽燧遺址、蘇巴什佛寺遺址、克孜爾石窟。這三處景點隸屬于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名稱為:“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是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報的。</p><p class="ql-block"> 克孜爾尕哈烽燧是漢唐絲綢之路上標志性古代軍事通訊建筑,是新疆境內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烽燧。它可不是簡單的烽火臺,而且還承擔著守邊、偵察、報警、通訊等職責。</p> <p class="ql-block">  蘇巴什佛寺遺址規模巨大,整個遺址以佛塔為中心,四周建有廟宇、洞窟、殿堂、僧房等建筑物,保存較為完整,是新疆保留至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建筑群遺址,是佛教沿絲綢之路東傳西漸的重要歷史見證。在景區巧遇一位在農一師當過兵的大爺,正在訴說激情燃燒的歲月,他是原西安政法學院畢業生,主動要求來新疆的,比我大五歲。兩位八十大爺還特地在這曠野荒原上合了影。</p> <p class="ql-block">克孜爾石窟又稱克孜爾朶哈千佛洞,是龜茲石窟藝術的發祥地之一,主要是4--8世紀的遺存,是中國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遺址,建造時間比敦煌石窟還早三百年。可惜當天未開放,便在遠處拍了照片。</p> <p class="ql-block">  庫車王府位于庫車老城區內,是維吾爾親王庫車王世代居住的地方。從1759年起,庫車王府歷經十二代庫車王的歲月。庫車王府既有中原漢文化風格建筑,又有新疆維吾爾族特色建筑,還帶有俄羅斯式建筑特色,多風格融合在一起,成為獨特的庫車王府。末代親王、也就是第十二代親王達吾提·買合蘇提任職新疆省政府參議員、庫車市政協副主席,2014年7月因病去世享年88歲。他的第四任妻子末代王妃仍健在,可惜那天下午未見著。</p> <p class="ql-block">  庫車大寺是新疆境內僅次于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的第二大寺,距庫車新城4公里。在庫車老城區眾多生土建筑中,庫車大寺綠色的琉璃穹頂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奪目。據傳為16世紀新疆伊斯蘭教黑山派首領伊斯哈格吾里從喀什到庫車留居傳道期間所建。最初是土建寺院,17世紀改為木結構,1923年遇大火被燒毀,現存寺院為1931年建成。禮拜寺之西有一開放的凈身房,信眾特別講究沐浴凈身;禮拜寺之北有一處聲威顯赫的“宗教法庭”,它是政教合一的產物,也是新疆保留的為數不多的伊斯蘭教司法機構遺址。</p> <p class="ql-block">  馕是新疆的主要面食之一,庫車大馕的名聲跟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阿克蘇的蘋果一樣響亮。庫車大馕大而薄、脆而香,以“大、薄、脆”而聞名,直徑約60厘米,厚度不超過1厘米,被稱為“馕中之王”。 庫車大馕的特色在于是用庫車本地產的小麥面粉做原料,再配以雞蛋、芝麻、洋蔥和胡蘿卜絲等輔料,用杏樹木材燃燒后烤制而成的。因杏樹的木質硬,燃燒時間長,而且含有杏油,燃燒時會發出杏香味,使烤制而成的比加克大馕也具有一種獨特的杏香味。庫車大馕城,不僅是一個馕生產銷售的集中地,還是一處難得的民俗風情游覽區,占地總面積2萬平方米,其中商業區有馕文化展覽館、民族特色餐飲區、大馕生產車間、大馕展示銷售大廳等,吸引了國內外游客。</p> <p class="ql-block">  五、烏市初探</p><p class="ql-block"> 我們是從庫車坐飛機到烏魯木齊的。新疆地域遼闊,除進出的蘭新高鐵外,境內暫時沒有高鐵,但普通鐵路、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尤其是航空業十分發達,全疆光民用航空機場就有25個,基本上每個地縣市都有機場,為人們快速出行提供了方便。</p> <p class="ql-block">在烏魯木齊我們呆了兩天半。烏魯木齊市很大,版圖面積是上海市的2倍還多,常住人口卻只有上海的六分之一。烏市只有一條從機場到市中心的地鐵一號線,獨線未成網,乘坐地鐵的人并不多。當眾多國人擁入新疆在烏市中轉時,普遍反映打的難,約車不易。我們在烏市停留了兩天,游覽了有名的國際大巴扎和紅山公園,欣嘗了野馬會所的稀世珍寶,在濃郁煙火氣的和田二街再次品嘗了新疆美食。</p> <p class="ql-block">  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在天山區解放南路510號,其建筑宏偉,設計獨特,融合了宗教文化、建筑藝術、民族商貿、購物餐飲和休閑度假,是新疆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展示中心,被譽為“新疆的窗口”。大巴扎既借鑒了伊斯蘭建筑的拱、圓頂、廊等元素,也融合了喀什高臺民居空間多變的傳統維吾爾族建筑特點,還采納了傳統中原建筑風格橫平豎直的特點,重現了古絲綢之路的繁華。烏市國際大巴扎整天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天天有表演,處處有歌舞,適合拍拍照、逛逛街,游客大都不在這吃喝和購物。</p> <p class="ql-block">紅山曾是迪化城(烏市原名)的佛教圣地,軍閥盛世才主政新疆時被毀,古跡僅存山頂的紅山塔;解放后辟為公園,修建了遠眺樓、林則徐紀念像、大佛寺等建筑,山腳增設了南湖水體,是國內少有的山體式的公園,雖有收費電瓶車上山下山,但爬上爬下,連上個衛生間都要爬42級臺階,既熱又累,并不適合外地游客,尤其是我這個有肺氣腫的老頭。</p> <p class="ql-block">  野馬古生態園坐落于烏市的鯉魚山公園內,屬于園中園。由中國民營外貿出口五百強企業主陳志峰老總,投資20億元打造,它是全球最大的汗血寶馬基地。這是家集住宿、餐飲、景點、娛樂、汗血寶馬研學于一體的文旅集團。在園內我們見識了數百萬年前形成的木化石硅化木、神秘的天外來客隕石、三千年不死不倒不朽的古胡楊木,被漢武帝賜名“天馬”的汗血寶馬等稀世珍寶,觀嘗了馬術表演,還參觀了抬棺岀征、收復新疆的一代偉人左宗棠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這是中國最大的原生態硅化木群。</p> <p class="ql-block">這批黑色的石塊來自新疆阿勒泰市,輕擊石面可發出鏗鏘的金屬聲。</p> <p class="ql-block">胡楊是新疆的代表性元素,其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萬,倒而不朽一千年。</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中國最大的汗血寶馬基地,總共有700多匹汗血寶馬。</p> <p class="ql-block">這是左宗棠紀念館。左宗棠是湖南湘陰人,今年春節期間我曾特意去他的故居“柳莊”祭拜過。</p> <p class="ql-block">  離開新疆前一天的中午,我特地對比了新疆與內地同一氣溫下的不同體感溫度,新疆烏市新市區的氣溫為31度,西北風2級,濕度27%,體感溫度為33度,提示又干又熱,防曬補水不能少;而同時的湖南益陽市氣溫也為31度,北風4級,濕度81%,體感溫度36度,提示天氣悶熱難當,小心中暑哦!可見西北的干熱比內地的濕熱要舒服得多。在新疆,只要避開太陽,在樹陰下或涼棚下,就很舒服;在新疆打的坐出租車,人家基本上是不開空調的,打開車窗任風吹,車一開動就更涼快了!左圖是新疆烏市的天氣實況,右圖是湖南益陽的天氣狀態。</p> <p class="ql-block">  明天要離開烏市回內地了,下午5點我們打的來到和田二街。這是條真正煙火氣特濃的美食街。沒有人指責燒烤污染了空氣,只有警察城管在維持秩序。街中心成了游客通道,兩邊步道上全是灘販和食客。這兒食品繁多,味道可口,價格實惠,是當地居民時常光顧的地方。我們避開濃煙和人流,在街尾吃了兩串烤羊肉,飽了!還買了現場制作的酸奶和一手抓的烤包子帶回酒店。總算又品嘗了新疆好美食。</p> <p class="ql-block">  我們是從烏市地堡機場直飛上海虹橋的。通過全國最嚴格的安檢,進入候機大廳。3點半開始登機,先上從喀什轉機來的旅客,然后是我們這批烏市的旅客。這兒登機既不要身份證,也不要登機牌,全憑一張臉。這是一架可載350名乘客的中型空客飛機,全部滿員。座位前顯示屏有天空影院、天空電視、音樂、游戲、兒童天地、精彩薈萃等,正好可打發關閉手機后的無聊時間。飛機起飛后人們大都在看天空影視或玩游戲,我卻對飛機飛行的三維實況地圖感興趣。這里有已飛行時間,飛行高度,地速,機外溫度,到達時間,剩佘時間,剩余距離等等。真是太妙了!撥動屏幕,回頭看飛行軌跡(綠色),原來空中航線并不是直線,沿途經過了吐魯番、敦煌、祁連山、六盤山、渭河、咸陽、涇河、西安、伏牛山、丹江口、南陽、信陽、淮陽、阜陽、穎河、合肥、無錫、蘇州等地的上空。其間飛機不停地在調整航向,估計是適應臺風外圍的風雨或借助高空的氣流。通過數字技術,從萬米高空中俯瞰大地,又是一番從未見過的奇妙景象!我并未學過如何判讀這高空數字技術的影象,但根據地理知識和生活經歷,對山脈河流、平原湖泊等大致也可判斷個八九不離十,何況這還是科普版。飛機下午4點18分起飛,8點25分平安降落在虹橋機場,足足提前了一個鐘頭。飛機晚點常見,提前到達倒是頭一回,估計是借助了萬米高空的順向氣流。這可算是為我們結束新疆自由行畫了個圓滿的句號。</p> <p class="ql-block">拼圖正中是萬米高空洞庭湖的三維地圖影像,飛機并未經過此地。</p> 新疆漫步全文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平县| 六盘水市| 钟祥市| 重庆市| 南漳县| 永平县| 若羌县| 曲阳县| 丽水市| 天全县| 台东市| 随州市| 涟源市| 志丹县| 台北市| 华宁县| 太白县| 武鸣县| 鄯善县| 若尔盖县| 威信县| 绵竹市| 榕江县| 泸定县| 四川省| 祁阳县| 灵宝市| 衢州市| 公主岭市| 友谊县| 台湾省| 茂名市| 黄石市| 岳西县| 丰台区| 息烽县| 河北区| 隆子县| 海阳市| 青铜峡市|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