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日 星期四</p><p class="ql-block"> 準備去瑞麗、芒市兩個城市游玩,不巧這幾天保交行和客運站上午去這兩地的車票都賣光,只有下午的車了。正好第一天來騰沖留有網約車司機的電話,昨天晚上聯系了車主、談好價格、約定游玩哪些景點、商定好出發時間。因這個車主的車比較寬大,坐著舒服,車牌號碼掛的也是德宏州的,他經常跑這兩個地方,對瑞麗、芒市的情況很熟悉。價格與保交行和客運站比只多4元錢,更重要的是他能接送我們到各個景區門口,對時間預計得也比較準,這樣比我們自己在當地找車去景區既方便、輕松、還劃算一些。</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七點出發全程高速去瑞麗和芒市游玩。</p><p class="ql-block"> 瑞麗市是傣文化的發祥地,?同時也是中國西南邊境開放歷史最早、?開放基礎最好、?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9:20我們到達瑞麗的一寨兩國景區。</p> <p class="ql-block"> 一寨兩國景區</p><p class="ql-block"> 一寨兩國是中緬邊境的村莊,這里有中緬71號界碑,國境線將一個傣族村寨一分為二,形成了“一個寨子分屬兩個國家”的獨特景觀。中方一側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稱為芒秀,是個典型的“一寨兩國”邊境地區。還有“一井兩國”、 “一秋蕩兩國”秋千等景點,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這些景點不僅展示了中緬兩國的和諧共處,也體現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和深厚情誼。</p> <p class="ql-block"> 景區大門及大門周邊景色</p> <p class="ql-block"> 站在景區大門的樓上欣賞景區景色</p> <p class="ql-block"> 一井兩國:兩國人民共飲一口井的水,體現了深厚的鄰里情誼。</p><p class="ql-block"> 一橋兩國:一座橋連接兩國,象征著兩國的友好交流。</p><p class="ql-block"> 一秋千蕩兩國:蕩秋千可以讓你瞬間“出國”,體驗獨特的文化交流。</p><p class="ql-block"> 一塔佑兩國:地球村中緬友誼塔,象征著中緬兩國的友好關系。</p><p class="ql-block"> 因客觀原因,國境線用鐵欄桿圍了 起來,一寨兩國的這些景點已不能真實的體現出來了。體驗不到兩國文化的交融,也感受不到兩國人民的友好和睦鄰關系。</p> <p class="ql-block"> 一井兩國</p> <p class="ql-block"> 將手伸到圍欄里拍攝</p> <p class="ql-block"> 一橋兩國</p><p class="ql-block"> 玉石橋,一橋兩國稱中緬“玉橋”,橫跨兩國界溝由中緬友好人士出資共建,橋面鑲嵌 7777 塊緬甸硬玉(翡翠),7是緬甸最珍貴的數字,有7個省,7個邦,連生日都是7天一過,緬甸友人重視中緬胞波情誼,這座橋是玉石鋪就,堪稱世上最豪華最富有的“玉石橋”。</p> <p class="ql-block"> 螺絲塔</p><p class="ql-block"> 螺絲塔 這個形狀奇特,像螺絲一樣的塔,就是佛教很有名的螺絲塔。該塔又稱為大金石佛塔,佛塔原形屹立于緬甸盂邦丹那沙林海灘懸崖邊,傳說有神力庇佑,千年不倒。此佛塔在緬甸禁忌女人觸碰,只允許男人攀登。一寨兩國景區按比例縮建,允許女士前往留影,大家也還可以摸一下佛塔底部,好運將伴您一生。</p> <p class="ql-block"> 護經使者</p><p class="ql-block"> 佛國護經使者乘“鳳鳥”遠道而來,為邊寨村民看護“佛經”,播撒中緬兩國邊境的和諧與安寧。</p> <p class="ql-block"> 大國門(姐告口岸)</p><p class="ql-block"> 姐告口岸位于瑞麗市區東南部4公里處,瑞麗江的東岸,陸路直接與緬甸相連,歷史上稱為“飛地”。過去渡江只能依靠竹筏、木舟擺渡,直到1989年修建了跨江的姐告大橋,才連通了兩岸。姐告口岸依邊境而建,中間為主國門,右邊為貨物通道,左邊為人員通道。是中國與緬甸最大的陸路口岸之一。也是中緬邊境的重要貿易通道。</p> <p class="ql-block"> 告姐口岸這里有一個免稅店,因我對這些不敢興趣,很多東西又不懂行,進店竄一路就出來了。</p> <p class="ql-block"> 當地人稱小國門</p><p class="ql-block"> 小國門和告姐國門、畹町國門一樣,共同構成了該市的邊境貿易區和重要的陸地口岸,促進了中緬兩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這些國門不僅是邊境管理的關鍵點,也是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橋梁。?</p><p class="ql-block">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目前邊貿街空空蕩蕩,基本上沒車也沒有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莫里熱帶雨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游玩</span>一寨兩國和國門景區,驅車來到瑞麗市東北20公里處的莫里熱帶雨林景區。該景區總面積7平方公里。“莫里”是傣語,意為“美麗的瀑布”。“莫里”又叫“扎朵”,相傳釋迦摩尼佛祖曾在莫里溫泉旁戒齋沐浴,后來留下了一只碩大的足印,為紀念佛祖的親臨,后人用佛腳印的印巴利語“扎朵”稱呼這里。</p><p class="ql-block"> 莫里熱帶雨林景區為AAAA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6%,野生植物1500種、花卉及香料479種,國家保護的珍稀物種15種,這里溫暖濕潤,日照充沛充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蝎尾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因</span>尾蕉因其花色大紅大紫、花序形似“之”字形蝎尾狀而得名“蝎尾蕉”。蝎尾蕉株型美觀,花枝挺拔,造型獨特引人注目,在熱帶地區可全年生長、全年開花,是一種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典型熱帶花卉。</p> <p class="ql-block"> 文心蘭</p> <p class="ql-block"> 經云:“山管人丁水管財”。水車的運轉必將形成水勢,水的不斷循環是制造川流不息、連綿不絕之意,起到催財效果。圓形水池,金魚、水車、假山與周邊綠地花園、山林協調,具有聚財轉運之意。</p> <p class="ql-block"> 八寶樹王</p><p class="ql-block"> 八寶樹屬海桑科,大喬木,高度可達40米左右,胸徑1.8米左右。樹干圓滿通直,樹冠傘形,枝四角形下垂,側枝對生。單葉對生,葉大,長卵形,葉柄很短。頂生圓錐花序,花白色。果扁球形,微微有棱,種子細小。莫里八寶樹王因胸徑達6米,是區域內最大的八寶樹,稱之為八寶樹王。</p> <p class="ql-block"> 熱帶雨林大榕樹在向外爭取陽光的同時,又要向下汲取水分所以就長出來許許多多的系根向下吸取養分和水分,一大片垂下來的樹根須,垂直的樹根須像琴弦,榕樹樹干似琴柄,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以稱之為“森林魔琴”。</p><p class="ql-block"> 這種榕樹爭水、爭地、爭空氣,所以在城市街道和公園不能栽種太多榕樹。</p> <p class="ql-block"> 樹包石</p><p class="ql-block"> 樹包石是神奇的雨林奇景,粗壯的榕樹根,筆直且強硬地環抱巨石,讓石頭底部一側完全懸空,隨后根部直插入地下,天長日久,“樹包石”那根盤如網,竟成了一景,名曰:“樹包石”。</p> <p class="ql-block"> 龍聽泉音 </p><p class="ql-block"> 莫里溪水清澈見底,水流時緩時急,急流沖在石頭上形成了一個個小小的“瀑布”。小疊水是景區第二大的小型瀑布,瀑布旁三條石龍棲于一旁,注視著奔騰不息的疊水,仿佛聽著雨和瀑布譜寫的樂曲。</p> <p class="ql-block"> 莫里又被稱作“扎朵”,莫里瀑布即扎朵瀑布,藏于廣弄山和廣馬山之間的熱帶雨林深處,泉水從60米高的懸崖陡壁傾瀉而下形成了“疊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的景象。莫里瀑布為德宏乃至滇西南落差最大瀑布。</p> <p class="ql-block"> 在莫里熱帶雨林景區走了2個多小時,景區內古樹繁茂,滿眼綠色,小橋流水,小溪潺潺,是天然的氧吧,景區內人不太多,拍照比較方便,但濕度很大,比較悶熱。</p> <p class="ql-block"> 瑞麗江</p><p class="ql-block"> 瑞麗江傣語稱為南卯江,意為“白霧籠罩的河”。因瑞麗傣語稱為勐卯,所以也叫勐卯江,歷史上又叫麓川江。</p><p class="ql-block"> 瑞麗江在瑞麗境內長53公里,寬100-200米,兩岸壩子平坦,土地豐肥,氣候溫暖濕潤,是富饒的傣家魚米之鄉。</p> <p class="ql-block"> 結束了西南邊陲重要口岸城市瑞麗的游覽,從景區出口出發,走高速公路駛向德宏州州府所在地芒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沐川县|
六安市|
绍兴县|
郁南县|
济阳县|
南木林县|
平潭县|
蒙山县|
金塔县|
增城市|
昂仁县|
沁水县|
无锡市|
从江县|
高陵县|
得荣县|
玉门市|
北流市|
即墨市|
吕梁市|
喀喇沁旗|
通河县|
蛟河市|
东宁县|
乌什县|
克拉玛依市|
阳江市|
沈丘县|
德化县|
中阳县|
拉萨市|
泗阳县|
繁峙县|
特克斯县|
中卫市|
石泉县|
福泉市|
海门市|
安多县|
毕节市|
长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