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曾侯乙編鐘是戰(zhàn)國早期曾國國君的一套大型禮樂重器,國家一級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現藏于湖北省博物館,為該館“鎮(zhèn)館之寶”。</p><p class="ql-block">曾侯乙編鐘鐘架長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編鐘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鐘架上,最大鐘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它用渾鑄、分鑄法鑄成,采用了銅焊、鑄鑲、錯金等工藝技術,以及圓雕、浮雕、陰刻、髹漆彩繪等裝飾技法。每件鐘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階的雙音,全套鐘十二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音列是現今通行的C大調,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樂曲[1]。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是中國迄今發(fā)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學、歷史學、音樂學、科技史學等多個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002年1月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p><p class="ql-block">?近日到湖北博物館參觀,有幸觀賞一場千古絕唱—曾侯乙編鐘音樂會,真乃賞心悅目。特拍下幾片與親們分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台县|
揭东县|
武清区|
大理市|
仁怀市|
顺平县|
洱源县|
兴义市|
沽源县|
澳门|
商河县|
文山县|
清河县|
晋城|
洱源县|
武威市|
囊谦县|
伊宁县|
贵港市|
榕江县|
怀柔区|
辰溪县|
泸州市|
金塔县|
盐津县|
江口县|
信阳市|
周口市|
甘孜|
会宁县|
中宁县|
灵武市|
荥经县|
衡山县|
瑞昌市|
盘锦市|
凤山县|
淅川县|
封丘县|
兴安盟|
台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