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家都幾天了,翻看著手機里的相冊,夏塔古道之行中,天山雪峰、冰川、氣勢磅礴的瀑布、河谷草原、云杉綠草、冰河清泉和河谷森林,又一幀一幀平鋪在了眼前。</p><p class="ql-block">還是想要把這些留在記憶中的往事,用我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以作為對此次同行所有人的紀(jì)念。</p><p class="ql-block">大家都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著,走過以后我們一起把那幾天的快樂也留著在了那里。那天山山脈的深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聞夏特古道,戶外標(biāo)簽上給的是;</p><p class="ql-block">新疆傳統(tǒng)三大頂級穿越線之一,狼塔最虐,烏孫最美,夏特最壯觀。</p><p class="ql-block">去互聯(lián)網(wǎng)上扒拉了一下關(guān)于夏特古道的相關(guān)信息和視頻,感覺去路過的人不是很多,估計是因為,說它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高危的一條著名古隘道,也是中國十大徒步探險路線中最具挑戰(zhàn)性的著名古道之一,聽說已經(jīng)關(guān)閉了6-7年,今年才網(wǎng)開了一面。</p><p class="ql-block">夏特古道又名唐僧古道,也是唐代著名的“弓月道”必經(jīng)之地,木扎爾特就是《大唐西域記》所載玄奘西行翻越的"凌山"。清代在木扎爾特冰川上設(shè)有70戶專門鑿冰梯的人家,因而得名“沙圖”,夏特是沙圖的轉(zhuǎn)音,意為“階梯”、“臺階”、“梯道”。玄奘也從這里翻越3500米的哈達(dá)木孜達(dá)坂,到達(dá)天山南麓的佛國龜茲(今阿克蘇)</p><p class="ql-block">夏特古道有著久遠(yuǎn)的歷史,橫跨天山山脈,溝通著天山南北,是北疆通往南疆的捷徑,全長120公里,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時曾通過木扎爾特山口橫穿天山。前秦漢的和親公主也從這里遠(yuǎn)托異國。</p><p class="ql-block">上個世紀(jì)初期,芬蘭探險家馬達(dá)漢,由新疆的阿克蘇出發(fā),路經(jīng)夏特古道回國,1944年--1946年他擔(dān)任芬蘭共和國總統(tǒng)。</p><p class="ql-block">古道的精華在于木扎爾特冰川和哈達(dá)木孜達(dá)坂,此次徒步我們將跟隨成都的L6領(lǐng)隊,新疆的小趙領(lǐng)隊和25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伙計們一同徒步翻越,哈達(dá)木孜達(dá)坂,探索木扎爾特冰川,從南疆到北疆打卡完整的夏特古道。</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江湖召集帖上的兩個落腳點,阿克蘇和伊寧,也是古絲綢之路北線的重要城市。</p><p class="ql-block">阿克蘇地區(qū)歷史悠久,是古?龜茲國、?姑墨國、?溫宿諸國故地,漢代?西域都護(hù)府、唐代?安西都護(hù)府曾長時間設(shè)于龜茲古國,是古“?絲綢之路”上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和貿(mào)易中心。阿克蘇因水得名,意為“清澈之水”,維吾爾語為“白水城”。早在公元前6000年,就有人類居住,現(xiàn)?<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36個民族組成,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航班??窗口俯瞰下的現(xiàn)代阿克蘇城市,被一片片生機勃勃的綠色包圍著,塔河曲折蜿蜒伴隨其間,又是一處祖國大好河山的西域盛景!</span></p> <p class="ql-block">7.21日:</p><p class="ql-block">阿克蘇—破城子—黃樹林—冰川口 住招待所</p><p class="ql-block">這天是坐中巴車去目的地,早上9點多從阿克蘇出發(fā),出城沒多久就路過一個大峽谷,類似于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和喀斯特地貌,這種地貌是由紅褐色巨大山體群組成,經(jīng)過多年風(fēng)剝雨蝕、山洪沖刷形成的狹縫型峽谷地貌,其中包含了褶皺、斷層、節(jié)理等地質(zhì)特征。汽車順著峽谷的公路拐彎抹角,主打一個顛,下午4點左右就到了歇腳處,是負(fù)責(zé)國道219天山山脈隧道的中交一局的項目部的板房招待所,招待所接待能力有限,領(lǐng)隊們是先把多數(shù)人安頓下來后,住在了店老板在自己的板房辦公室臨時搭上的鋼絲床,還有其他幾位男士也穿插在了工友們的上下鋪中。招待所和小吃部都是重慶老鄉(xiāng)承包。在這中亞腹地高原,天山山脈深處讓我們吃上了帶著山城味的烤羊肉串和火鍋魚,正在埋頭干飯的過程中,不知道是誰驚呼了一聲“快看,日照金山額”,對于我們這一群都喜歡大自然有秘密的伙計們,呼啦一下,全跑出去了,紛紛舉起手機,大呼小叫的把操場上下班路過的工友們都感染著不由自主的也抬頭注目禮般的觀賞著這瑰麗的奇景。</p><p class="ql-block">這是我看過的最瑰麗動人的日照金山(請原諒我的孤陋寡聞),它的金色部分格外璀璨,是因為那青色如鯨魚脊梁的天山山脈的襯托么,還是因為那時的天空有過傍晚之前的那場暴風(fēng)驟雨?才讓此景致如剛被上帝的那場著名的洪水沖刷出的新世界,展現(xiàn)出一股原始的洪荒力量。</p> <p class="ql-block">7.22日:木扎爾特冰川出水口—古堡—哈達(dá)木孜達(dá)坂(輕裝徒步)住輕奢營地</p><p class="ql-block">站在中亞腹地高原,天山山脈的腳下,南疆與北疆的分界線上,我對我們前面將要橫跨天山的行程充滿了渴望。我在瀏覽L6發(fā)的江湖召集帖子時,給自已報名的理由就是;我穿著我這個時代的徒步鞋和登山杖,去走走看看曾經(jīng)偉大的玄奘著布鞋和草履的雙腳,一人一馬走過的這一段取經(jīng)之路。也向此道路上走過的偉大的張騫致敬,向的幾千年來行走過這條道路上的每一個匆匆的背影致敬,向人類光榮的昨天致敬。</p> <p class="ql-block"> 簡單粗暴的干完早飯后,還順便在工地操場上的由昨天的大雨而形成的水潭邊留下一排正式出發(fā)前的披著朝霞的倒影作為留念,然后就興匆匆的奔向進(jìn)山方向,結(jié)果被邊境派出所的人員,像老鷹攔小雞一樣的把我們給截住了,說是我們?nèi)颂嗔耍斯诺狸P(guān)閉了好幾年,剛剛網(wǎng)開一面,由于冰川的退縮,又是夏季,冰川出水口末端落差很大,是這段路冰川最為艱難而險峻的路段,冰川上冰縫交錯,怕出事。先是不讓進(jìn)山,然后小趙跟有關(guān)方面人士協(xié)調(diào)了一下后,安排了兩只“鐵老鷹”來回的轉(zhuǎn)載送我們一程,大概有2公里,在一塊相對平坦的冰川碎石坡上把我們都放下,因此脫離了特別危險的那段路。說是有些地方幾乎垂直地面近100米高,難怪我站在落腳的冰川高處,抬眼怎么也找不到傳說中的古堡,曾努力朝著直升機的窗口張望,匆匆一撇到過的陡峭崖壁上有些許的人類居住過的殘垣斷壁的石基淡影,可否是那70戶的鑿冰者之一、二…喃,如果是,那跟山下的板房群體里的鑿洞者,如出一轍么。都會被載入史冊。</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的路程,新疆領(lǐng)隊小趙說的是只有了8公里,事實證明,戶外每個領(lǐng)隊都是騙紙,把乘2直接抹去了。所以剛開始大家都走得非常放松和開心,走不到一個小時就歇,或者半個小時左右就歇一歇,讓我們好好體驗一番腳下的千年前晶瑩的冰川融化后的碎石場面。</p><p class="ql-block">這場面如此非凡,我們是與這冰川一同腳踏在這時光凹槽的縫隙之中么,都被慢慢消融。我們也一同行走在這蒼茫的天地之間,冰川被消融后成為了我們腳下冰冷刺骨的河水千年流淌,我們耳邊略過的是同玄奘西行時一樣凜冽的山風(fēng)。</p><p class="ql-block">木扎爾特冰川是天山西部汗騰格里峰冰川區(qū)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特克斯河地表水的主要源頭。它覆蓋的昭蘇、特克斯、鞏留3縣有冰川面積1495.5平方公里,水流量占伊犁河流域總流量的三分之二以上。</p><p class="ql-block">木扎爾特冰川在此段說是有30多公里長、約2公里左右寬,由于冰體的互相擠壓,在裂縫交錯的冰川上隆起了各種形如小山丘似的冰塔,夏季冰川消融,在不足2公里寬的冰川上融出了多條的冰溝,有深有淺,這都是這天的路程中需要我們跨越或者迂回避開的攔路虎,所以這也是本次穿越技術(shù)和強度含量最高的一天,新疆領(lǐng)隊小趙在帶領(lǐng)我們橫跨冰川的過程中需不斷的探路,在此前,小趙說自己一人曾來探訪過此地,但在快到營地剩2-3公里的時候,小趙把自己都繞得有點迷糊了,幸好及時糾正啊,此時此刻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已經(jīng)人困馬乏,加上深山里的小氣候也是非常的個性,一會大風(fēng)大雨,一會又是陽光燦爛,加減衣服也耗費了不少的精力。順著冰川溝槽越往上,需要翻過的冰川+碎石山丘就越大越陡,有的地方開啟“四驅(qū)模式”感覺都有點使不上勁,后輪還有點打滑,碎石也跟著一起滑的那種。</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絕望坡是河岸又像極了一面陡直的船沿,必須努力爬完才能上岸。</p><p class="ql-block">當(dāng)看到岸邊那些風(fēng)雨中輕搖著的五顏六色的不常見的花花草草時,疲憊感都被它們輕輕的一點一點給的晃蕩沒了。</p><p class="ql-block">這營地也確實奢侈極了。</p><p class="ql-block">抬眼望過去就是神奇的天山山脈之蓮花峰,又是如此的近距離。</p><p class="ql-block">佛曾說;“凡事皆有因果”</p><p class="ql-block">嘿嘿!</p> <p class="ql-block">天山山脈,這里是伊犁河、塔河的主要水源地,澆灌著天山南北,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屹立千年見證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進(jìn)程,?也是最有故事的偉大山脈之一。奇書《山海經(jīng)》有這樣的描述;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湯谷。?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zé)o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p> <p class="ql-block">7.23</p><p class="ql-block">哈達(dá)木孜達(dá)坂—冰湖—小木屋營地(輕裝徒步)自搭帳篷。</p><p class="ql-block">營地小哥說;這天的晨光包括日照金山,是這兩個多月時間以來最美最通透的一次,被我們給趕上了??,是不是老天對我們前一天的辛苦跋涉給予的大大滴獎勵喃。</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著日月同輝的光芒,又有著一份如來自遠(yuǎn)古般熟悉的安寧吞噬了文明虛妄的驕焰,冰川岸邊風(fēng)化的巖羊角年輪曲線剝落出造化的啞謎,時光里又隨岸堆砌的碎石,都有一份觸摸洪荒的沉醉。現(xiàn)在,它們就在身邊,被時光與流水打磨成各種形狀,鋪在開滿花朵的草坡上。</p><p class="ql-block">這時刻的人間太過于浪漫…</p> <p class="ql-block">原始的力量釋放,也給了這里在風(fēng)景上無限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高山湖泊如明鏡般鑲嵌于此,晶瑩透明,倒映著雪山偉岸的英姿;也有時是冷漠的,泛不起半點漣漪。</p> <p class="ql-block">再回望一下山谷,那是很久很久的那些歲月時日,流年似水,滲入凍土層了;如風(fēng)如息,蕩漾在荒野的氣流里了;化成足跡??,散布在這荒山谷地上了。</p><p class="ql-block">這天,這片山谷古道上有了我們的足跡…</p> <p class="ql-block">這天小趙又說路程只有15公里會很輕松??,下一個長坡后就開始迂回著過河,我們又還是相信了??。估計是為了少兩次趟水,路程最后走出了近20公里。</p><p class="ql-block">雖然走了彎路避開了兩趟水,但有些河怎么都是繞不過去滴,必須得過…</p><p class="ql-block">那么就…</p><p class="ql-block">拉繩…騎馬…協(xié)力并進(jìn)。</p> <p class="ql-block">“早穿皮襖午穿紗夜晚圍著火爐吃西瓜”雖然說的是大西北,主要還是用在新疆最適宜不過。早晨的日照金山有多美,晌午的陽光??就有多熱烈…這天是我徒步幾年來喝水最多的一次,雖然腳板在窄河、寬河深淺不一冰水中的趟了好幾次,都解決不了身體的那份缺水感。</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5點鐘左右,終于騎馬過了這天最后一次冰河后,穿過一片松林,到了夏特景區(qū)的邊緣上,也是晚上我們宿營的這片草原,從林子邊上到營地還有2公里路程,滿眼的綠色撲面而來,這樣大面積的深綠和下面沼澤地清亮歡欣的淺綠撞合到一起,加上慢動作的牛仔和馬兒們點綴其間,令整條寂靜又開闊的山谷充滿了驚嘆,焦渴感都被緩解了不少。還有云隙間幾縷陽光投在草坡上,白色氈房里有牧民燒茶是炊煙裊裊…</p><p class="ql-block">投放在對面山坡上的金色光斑也在緩緩移動。在這里的世界中,那塊光斑像是從天上投下來的探照燈,光斑籠罩之處有兩三匹馬正緩緩吃草。我想起了我們那個再熟悉不過的世界里的禮堂中、舞臺上的那些追影燈。兩個世界,一樣完整。</p> <p class="ql-block">終于到了小木屋營地,這天的酷曬又走了近20公里,讓我這種體能中等的人感到了很有點疲憊,營地邊的小河渾濁如石灰水,所以營地先提供一大壺的開水很快都被大家分完了,然后就再沒有了,我們幾個就在趕馬小哥那買了兩瓶啤酒來解渴??</p><p class="ql-block">就此,新疆的大烏蘇啤酒解渴感就列入了經(jīng)歷難忘之一…</p> <p class="ql-block">說是第二天5點就要拔營,那可是新疆時間唉,所以吃了點自己備的零食和干糧加上在路邊牧民家買的自制的非常有人間煙火味的酸奶,就不想去侯營地的晚飯了,只想早點躺平以儲備點體能備著明天去翻那個拔高1000米,2公里長的塔勒德布拉克達(dá)坂。</p> <p class="ql-block">7.24</p><p class="ql-block">小木屋營地-塔勒得布拉克達(dá)坂-小冰湖營地(輕裝徒步)自搭帳篷</p><p class="ql-block">“朝霞不出門晚霞行萬里”,有時候比天氣預(yù)報得還有準(zhǔn)頭。幸好老天也還給力,在我們努力翻越達(dá)坂的時候沒來澆雨水,陡直又細(xì)的線路,如果再來點涼水和著,走一步估計得滑3步。也許是我們早早就出發(fā),老天開眼吧,等我們都過了埡口下到谷地,才讓大家都穿上雨衣。</p> <p class="ql-block">木扎爾特冰川面積1495.5平方公里,覆蓋著昭蘇、特克斯、鞏留三縣,確實名副其實哈,好多山脈的褶皺處都有它的枝末,枝末延伸處都會有一條歡快流向遠(yuǎn)方的河,牽引著行人腳步。我們一行人,順著河流正下山,恰好遇見了兩小隊人馬正努力上坡,我們就在同一片雨霧籠罩的山谷中,各自奔赴著不同方向的目的地。</p><p class="ql-block">天默默,雨紛紛。</p><p class="ql-block">自由自在散落在草場各處的牛羊和馬兒,我們一也起都走在這片雨霧里。</p><p class="ql-block">是不是只有牧人才能給予它們方向,但是我們在這片山谷已經(jīng)晃悠了好幾個小時也沒見著形似牧人的身影哦,雖然路邊也有很多小木屋,也都是空蕩蕩的,沒有一絲人類煙火氣息,本來小趙想安排我們在一處木屋里避雨,卻被牛群一直憨憨的觀望著,我們這些著五顏六色雨衣的,不像它主人的外來者,成了它們眼里的一道風(fēng)景。木屋周圍又被牛們完全踩成屬于它們的地盤,讓我們很是有點不習(xí)慣啊,幸好這會老天也慢慢收手了,雨點稀稀落落。我們就走向一處有大小石頭連成了片的石坡地帶把路餐解決掉。一路上風(fēng)里雨里著急著的趕路,肚子居然一點都不感覺到餓。小趙說慢慢吃,到營地就只有1公里多路程了,有可能我們的馱包5點鐘才會到營地,這會才2點多,是出發(fā)早了點么,還是下坡路太好走了?!還是風(fēng)雨中走路太過于勵志????</p> <p class="ql-block">這天的營地??的溪水清澈透明,流速也很快,我們很喜歡,牛仔馬兒們更喜歡,一直在溪水周邊溜達(dá)著悠閑吃草,還一邊奶娃,小牛犢子吃飽了就在我們帳篷區(qū)周圍好奇的溜達(dá)著到處張望,雖說是溟蒙初開的生命,卻已經(jīng)足夠神氣了,有一只小牛犢通過我?guī)づ竦耐笟饪讈硇崽剑??是不是我身上的汗和幾天沒洗的頭發(fā)鹽堿味道吸引了它??,我撇了它一巴掌,它也報復(fù)性的在我?guī)づ襁吶隽伺菽??。有些大牛們更喜歡上了我們這邊煮飯帳篷里飄出的油鹽醬醋的味道,也不停的去嗅探和搗亂,隔著幾十米遠(yuǎn)的徒步中國區(qū)的那幾頂帳篷里不是也在做飯么,它們咋不去那邊搗亂喃??,很是奇怪勒呵呵??,可能是我們這邊的飯菜味道是真的好吃些,還有啤酒喝,好滿足呵。</p><p class="ql-block">選擇一處人跡罕至的荒野,不辭辛苦的去翻山越嶺,享受的會是什么樣的一份屬于自己的愜意喃?!在這幾天里,沒有了那張能收索到世界各各角落的八卦網(wǎng)???,也暫時沒有了勒多的亂七八糟信息讓你去思考去分辨,充分去享受山谷深處的這份寧靜,在這幾天里,你也不能對物質(zhì)生活提更多的要求么?也許,物質(zhì)生活一旦簡單了,身邊的一切便清晰地水落石出。</p> <p class="ql-block">7.25</p><p class="ql-block">小冰湖營地-阿登布拉克達(dá)坂-蒙瓊卡爾尕依溝-河邊營地(輕裝徒步)自搭帳篷</p> <p class="ql-block">阿登布拉克達(dá)坂有2.5公里長,拔高也是1000多米,小趙說翻過這個達(dá)坂就是又會一路的下坡。</p><p class="ql-block">這天達(dá)坂的路應(yīng)該是牧人轉(zhuǎn)場的道路,比較好走,給我們隊伍馱包的小胖今天也是騎著他心愛的馬兒,一路悠悠的打馬上埡口。這埡口夠高,身后帶著雪冠連綿群山,好像都離得我們不遠(yuǎn),山的這一邊,黑色點點的牦牛在我們腳下慢慢移動。回頭看看我們爬上來還是有點陡直的曲線,還是有點成就感么不是。陽光燦爛明媚,又沒有風(fēng),6領(lǐng)隊和木子哥都用無人機錄上了我們這一行,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人兒腳踏在這天山山脈深處埡口上的珍貴視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埡口的這邊,我們將要路過的這山脈深處的草原也太過于綿延,足以令任何一種生物感到無比榮幸和自豪。</p><p class="ql-block">這又長又陡的如一條流著細(xì)細(xì)水流的“S”形山路,是牛羊和牧人一起畫出來的生命曲線不,曲線又自然而然的接著無限空曠,到遠(yuǎn)方森林蔚然,到山巒動蕩。這天空氣里沒一點兒灰暗隱澀的色調(diào)。滿眼又是那各種綠。這里既寧靜,又熱鬧。茂密的樹林,清靜的草坡,翩躚飛舞的彩色蝴蝶,山溝里、崖縫里淙淙潺潺流淌的小溪。熱鬧的生命在這里盡情享地綻放。蘑菇都能長成如小石頭般大,還能圍成了朋友圈。</p><p class="ql-block">這樣的環(huán)境里都走兩天了,終于在這天的山谷的溝口臺地上看到了一頂白色氈房和小木屋,它與屋后的白色風(fēng)化巖石已經(jīng)快融為一體了,像極了李娟筆下《羊道.深山夏牧場》里她和扎克拜媽媽生活過的綠洲孤島么,如她書中描述的是那般寂寞,又那般豪橫。</p> <p class="ql-block">在等領(lǐng)隊去搬馬兒助我們過河拆時候,身后有剛剛匆匆走過的一片小松林,</p><p class="ql-block">靜謐的松林中,星星點點的蘑菇在無聲無息地?fù)伍_小傘,我們這些等船過河的不速之客,興高采烈地將一只只認(rèn)識的蘑菇采擷,小心翼翼地放進(jìn)塑料袋,想著讓這蘑菇能更圓滿一些的去增添晚餐的美味。</p><p class="ql-block"> 蘑菇們 ,它也讓我們此次徒步穿越活動增添了不少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每一天的出發(fā),跋涉,到達(dá)的營地都會是勒么不同,昨天是與山川溪流,牛羊為伴,今天就是只與滿地青草鮮花泉水潺潺為主,“野曠天低樹,山清月近人”,撲通一聲我們都撲進(jìn)畫框里來了。</p> <p class="ql-block">7.26</p><p class="ql-block">河邊營地-蒙瓊卡爾尕依溝-阿合牙孜溝(終點)-伊寧市</p> <p class="ql-block">我們這幾天都游走在時光創(chuàng)造出的天山南北山脈褶皺陡峭又刺激的曲線上,也路過錯落有致的云杉群們將生命的根脈深扎于此,在吐故納新中站起天山的氣質(zhì)和血性,當(dāng)有冰川消融成溪與它相伴時,它又多賦予給了山脈一份柔情,我的種種胡思亂想并沒有脫離古往今來的思索并取得特別答案。一次次的路過之后,無非更接近于他們,她們,與它們,我們并行著在時光的河流里曲水流觴。</p> <p class="ql-block">再次感謝來自重慶,浙江,天津,湖南,江蘇,四川的伙計們,這幾天一起在莽莽天山褶皺之中踩露水、踏野草、披霞光、撫清風(fēng)、迎旭陽,因稀罕著同一片風(fēng)景,于茫茫人海里,我們因此爾結(jié)過伴。</p><p class="ql-block">回憶至此,我依然記得你們開心快樂時的美好瞬間里的容顏。</p><p class="ql-block">感謝M大師和閻老師給我們拍下了很多路程上的經(jīng)典瞬間,感謝L6和木子大哥精彩的高空視頻,你們用獨特的視角,讓我們賞閱到了古道上那鮮為人知的一面。</p><p class="ql-block">再次感謝勇于擔(dān)當(dāng)輔我們此行周全的幾位男士和領(lǐng)隊小哥。有時候你們自己無意識的言行讓我有感于心,并潤物無聲。</p><p class="ql-block">也愿我們以后的日子如這深藏在天山山脈里的玉湖一樣,在時光的縫隙里,隨四季而變換著不同的顏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崇仁县|
上林县|
芜湖市|
安化县|
连云港市|
临潭县|
巫山县|
巴林右旗|
祁门县|
武鸣县|
三都|
句容市|
永顺县|
景谷|
辽阳市|
定陶县|
临澧县|
江川县|
通州市|
兰考县|
南澳县|
营山县|
仲巴县|
隆德县|
新晃|
花莲县|
南皮县|
侯马市|
东乌珠穆沁旗|
乌审旗|
霸州市|
刚察县|
汽车|
嘉义市|
新竹市|
乌苏市|
石泉县|
礼泉县|
通江县|
洞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