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接上一集,圖上文下閱看。</p><p class="ql-block">我們在約旦游覽了四天,然后從約旦的紅海小鎮阿卡巴經過以約邊境的阿拉法口岸,行車一個半小時回到了以色列的紅海之濱埃拉特。</p> <p class="ql-block">埃拉特是以色列南部港口,人口4萬,建在長僅11公里的狹窄低平海岸線上,港口距機場僅3公里。市區向北沿阿拉伯谷地伸展。冬季氣候溫暖,海灘、珊瑚礁與附近埃拉特山景色優美。被稱為中東的“棕櫚泉”,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每年吸引著許多人來此度假,游客們盡情享受著紅海的陽光海灘。</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鳥類和海豚的天堂,每年春秋兩季,大量候鳥在埃拉特郊外水域覓食,補給養分。海豚在埃拉特得到了朋友般的保護和尊重。在一片被稱為“海豚公園”的海域之中,經過培訓的潛水愛好者可在圍欄內與海豚共游,進行近距離接觸。這里還是潛水者的天堂,埃拉特有著全紅海地區最美麗的珊瑚礁,可以潛水觀看,且潛水的價格也不貴,兩個小時65美元,每人配備一位專門的教練。</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在埃拉特入住的酒店,就在紅海邊,環境優美且舒適。</p> <p class="ql-block">回到以色列的第二天我們從埃拉特行車四個半小時來到了耶路撒冷,這是一座歷史名城及宗教圣地。一個充滿神秘令人屢發幽思的地方,有著許多圣靈的傳說與遺跡。 猶太教把它看作是他們的宗教中心以及他們頂禮和思慕的所在,為了保持城市的圣潔,猶太教法典甚至嚴格規定,除玫瑰花外,不得在城內有其他的花園。基督教徒則認為這里是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地方,是他一生傳教的主要活動場所。伊斯蘭教則相傳耶路撒冷是先知穆罕默德從這里騎飛馬直上七重天,接受天啟的神圣地點。三教奉一城為圣地,使耶路撒冷在全世界處于獨一無二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在歷史的長河中,邦國的興亡、民族的攻戰、宗教的紛爭,在這里深深地糾結在一起,至今沒有平息?!耙啡隼洹痹谙2畞碚Z中是“和平之城”的意思,但是三千年來,和平對這座城市來說卻總是奢望。歷史上耶路撒冷先后遭受過各國的征服共達37次之多,世界上沒有一座城市遭受過如此多的災難,也沒有一座城市被注入了如此多的信仰,它以濃厚的宗教情調聞名于世,這就是耶路撒冷。這是一座壯美與哀愁并存,寬容與詛咒同在、共享與紛爭相伴的城市。作為三大教心目中離神最近的圣地,接受著來自世界各地信徒們的祝福與禱告。有人說:世界有10分美,9分在耶路撒冷。但也有人說:天主給了世界十分愁,九分在耶路撒冷。</p> <p class="ql-block">城內有猶太教的哭墻和圣殿山、穆斯林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城區劃為4個區,人口為80多萬,東部為穆斯林區,西北部為基督教區,西南部為亞美尼亞區,南部為猶太教區。最特別的地方是面積只有1平方公里、被一圈城墻所圍繞的耶路撒冷老城,它于1981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城有發達的工業、先進的醫療與科研機構,有全國最大的高等學府、藏書最多的圖書館,和新建的博物館。除此之外自然保持區面積達800公頃。旅游業甚盛,還有繁華的商業區,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是一座東西方文明交融的城市,是充滿神秘、令人深思的城市,但愿它隨著中東和平進程的步伐,克服爭執,成為名副其實的和平之城。</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導游帶我們前往耶路撒冷的錫安山游覽,錫安是一座山名。原指耶路撒冷的汲淪谷和提拉帕谷之間那道山脊南端的陡坡,隨著時間的推移,漸被用來指象征天上的上帝之城。錫安山上有馬可樓、雞鳴堂、圣母安眠堂、大衛王墓等宗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錫安一詞第一次在圣經中的記載是在舊約中,距今約有二千五百多年。此名稱的由來是因為耶路撒冷老城南部的錫安山。在猶太教的經典里,錫安山是耶穌居所之地,也是耶穌立大衛為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錫安山是耶路撒冷的最高點,對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和宗教意義,錫安山是賜平安的山,在圣經和信徒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錫安山也叫圣山。是《新約圣經》中許多事件的發生地。</p> <p class="ql-block">馬可樓又名晚餐樓,拉丁文原意為飯堂,位于錫安山上。對于猶太人和基督徒來說,這里都是一處重要的場所。因為耶穌“最后的晚餐”就發生在這里的二樓,那是基督教的圣地。據《圣經》記載,耶穌和包括猶大的十二門徒在這里用完最后的晚餐,他被猶大以三十塊銀幣出賣。</p> <p class="ql-block">主耶穌與十二門徒像。</p> <p class="ql-block">原來的石頭餐桌早已不見,現在上面立著一棵金橄欖樹以替代餐桌,這里就是耶穌與十二門徒共用最后晚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馬可樓的底層是大衛王的墓,是猶太人圣地,墓室內空間非常狹小,恐怕十個人都容不下。那古老的燈具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大衛王墓實際上是個長2.48米衣冠冢,棺蓋上覆蓋著一塊裝飾華麗的錦緞。穿著傳統服裝,點著蠟燭誦經祈禱的猶太人,臉上散發出虔誠致敬的光芒,足以令人感動。</p> <p class="ql-block">大衛王雕像,雕塑并未表現大衛王持劍的形象,而是手持一把豎琴,作彈撥狀,因為大衛也是一個多才多藝的音樂家。大衛是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聯合王國的第二任國王。根據圣經記錄,大衛在位四十年零六個月,其中有33年是在耶路撒冷。</p> <p class="ql-block">馬可樓曾經被穆斯林改造成為清真寺,在長達5個世紀的歲月里,禁止猶太人和基督徒進入?,F在還保存下來的阿拉伯特色的玻璃花窗和其他阿拉伯的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雞鳴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位于錫安山的東坡。這座教堂是紀念彼得在雞叫兩次以前三次否認耶穌。此處原是大祭司的府邸,公元457年此處建起了一座拜占庭小堂,后幾經毀壞,直到1931年才重建。屋頂塑有金色公雞。教堂入口處高于教堂地面。</p> <p class="ql-block">在院子里是一個描繪否認事件的雕像,有公雞、婦女和羅馬士兵。碑文是圣經里的描述:“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p> <p class="ql-block">入口的鍛鐵門刻有圣經題材的浮雕。巨大的五彩色鑲嵌畫描繪新約人物。</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部有一個小堂,墻壁上刻有5世紀基督徒留下來的十字架。再往下一層有一個第二圣殿時期的洞穴。許多人相信,耶穌被逮捕后,可能被羈押在其中一個地下洞穴。在教堂的北側有一條古老的通道。許多基督徒相信耶穌在被捕的晚上,是走這條路到喀西馬尼園的。</p> <p class="ql-block">凡有瑪利亞的圣跡大多是天主教堂?;浇滩怀绨莠斃麃啠熘鹘陶J為瑪利亞很神圣,圣母安眠堂里是瑪利亞安息的地方,也稱多米森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布滿了金色的馬賽克畫。每幅畫都講述了一個圣經故事。圣壇上方的半圓拱里的馬賽克畫為圣母和幼年的耶穌。教堂內有很多信徒在圍著圣母安眠像做禮拜。雖然現在咱們看到的教堂本身建筑風格大體上是東正教風格的,但是內里有很多小細節卻是基督教新教樣式的。</p> <p class="ql-block">教堂分為兩層,由螺旋式的樓梯通向地下教堂,地下教堂的正中央用象牙和胡桃木制作的精美圣母瑪利亞安睡的雕像躺在石棺上,神態安詳。在地下教堂的圣堂里布滿馬賽克畫,有圣母和年幼的耶穌畫像,兩邊為依撒意亞預言中的八位先知圣人以及拉丁詩句。</p> <p class="ql-block">還記得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代表作之一《辛德勒名單》中描述的那個感人故事嗎?二戰期間,無數猶太人被迫流離失所,無辜被殺,一位德國富商最終再也無法容忍這樣的慘劇繼續發生,他秘密幫助許多猶太人逃過一劫,使得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多了一絲繼續延續下去的機會,而辛德勒先生也在臨終前表明自己想要埋葬在耶路撒冷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辛德勒的墓就位于錫安山上的天主教墓園里。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本以為園中最豪華的墓就是辛德勒的,結果山下最簡陋、最不起眼,且堆滿石子的墓,才是辛德勒的。按照猶太人的習慣,備受尊敬的人的墳墓上會被前來祭奠的人放上石子,而辛德勒的墓無疑是石子最多的。這位猶太人的大英雄如此的低調。知道辛德勒壯舉的人都會被辛德勒先生的行為深深感動到,便紛紛來到他的墓前,輕輕地放下一塊石頭以示追思。</p> <p class="ql-block">接著來到了以色列國會大廈,大廈位于耶路撒冷西部新城。?這個大廈不僅是一個政治象征,?也是游客常去的景點之一。?1966年落成啟用的國會大廈,?其設計融合了現代與傳統的元素,?展現了以色列的文化特色。?據說國會大廈內有一個收藏了5萬套以上政論巨著的圖書館,?我們只是外觀,沒有入內參觀。</p> <p class="ql-block">大廈并不高大,地面建筑最多只有5層,據說大廈地下還有7層,用于戰時避難和辦公;國會大廈庭院的院墻是防彈玻璃幕墻,高約3米。幕墻上貼著以色列國徽。</p> <p class="ql-block">國會大廈院墻外,一座用武器殘片制作的花環造型雕塑。與戈蘭高地上用報廢軍車部件制作的動漫人物有異曲同工的效果,頗有鑄劍為犁的意味。武器殘片不僅構成了花環雕塑,也成為玻璃幕墻的裝飾。這些殘片仿佛是寫在幕墻上文字篇章,無聲地述說著猶太民族的流亡之路和復興之愿。</p> <p class="ql-block">而最吸引游客的是大門外矗立的高約三米的巨型青銅七燭臺,?這是英國國會送給以色列的禮物,?成為游客爭相拍照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七燈燭臺是猶太第一圣殿中供奉的三種圣物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據說,圣經中有多處關于七燈燭臺的記述。七燈中間的一燈代表安息日;其余六燈代表上帝創世的6天。1948年以色列建國,確定將七燈燭臺作為國徽的中心圖案。雕塑旁的銘牌顯示,這是由英國猶太人雕塑家用6年時間完成的作品。是一個青銅雕塑,上面雕刻了猶太人歷史上的大約30個重要事件。這是燭臺正面立柱最下端的兩幅浮雕,畫面人物栩栩如生。因為對猶太民族的歷史了解甚少,不知道這些畫面所描述的事件或其內在含義。1956年,英國國會將這尊雕塑贈送給以色列國會。這座燭臺也因此被稱為國會燈臺。</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耶路撒冷入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被一圈城墻圍繞著的老城是游客最多的地方。面積僅一平方公里,東鄰橄欖山,南鄰錫安山,老城內有圣殿山。這里是山城,房屋都是用石頭建造在山丘上,遠看一片灰白間雜土黃色。著名景點有猶太教的哭墻和圣殿山,穆斯林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以及基督教的教堂和苦路??梢哉f,老城里的每一棟建筑都與宗教歷史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脫離宗教,就沒有現在的耶路撒冷。1981年老城極其城墻被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老城分為伊斯蘭教區、基督教區、猶太教區和亞美尼亞區四個居住區,不同種族、宗教信仰的人們同時在這里生活。游客可以自行隨處游覽。這里曾是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戰略要地,歷史曾經給她播種了希望與神圣,承載了三大教的虔誠與興盛,卻也澆鑄血腥與仇恨。</p> <p class="ql-block">走進老城有一種走進千年歷史的感覺。這座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曾經多次戰火,幾次毀后重建。老城的現存城墻是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由蘇萊曼大帝下旨在1535-1542年間重建的。?城墻平均高度約12米,?厚2.5米,堅固的古老城墻,用其曲折厚重的歷史告訴游人,耶路撒冷老城的每塊石頭都是有故事的。</p> <p class="ql-block">老城中的建筑舉目皆是石磚,密布著迷宮般寬窄不一的小巷,高低錯落的房屋,經千年踏磨的古道條石,走在起伏不平的石路上,觸摸略感粗糙的墻壁石面,淺米黃而斑駁的磚石似乎都有一種來自遠古的傾訴。歷史煙云為這座古老質樸圣城的每一塊石頭篆刻上了獨有的印記,光陰交錯的時代進程在述說發生過和正在發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老城猶太區內這條上有拱頂的商業街建于十四世紀,伴著老城經歷幾百春秋的興衰榮辱。</p> <p class="ql-block">老城內古代柱廊街的圖畫,再現了古時街市的繁榮情景,現在只剩下幾根石柱和殘墻,歷史的滄桑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老城內保存的七燭燈。由以色列工匠藝人用黃金制作。</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老城有8個城門,其中7個開放,一個永久關閉,?這些城門保存至今,?成為耶路撒冷一道獨特的風景。</p><p class="ql-block">大馬士革門,?又名示劍門或納布盧斯門,?是老城北側的一個城門,?由奧斯曼帝國于1542年興建,?大門上有兩個塔。?這個城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二世紀羅馬時代,?當時的城門是現在的三倍,大馬士革門不僅是舊城的入口,?而且因為城門外的道路通向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而得名。?這個城門是老城中最大的城門,?進入門后?就是穆斯林區的大巴扎,?帶有獨特的阿拉伯人文風味。?大馬士革門的地下還保存著哈德良皇帝時期的羅馬城門遺跡。</p> <p class="ql-block">希律門又稱花門,以墻上精致雕刻花卉聞名。希律門位于老城穆斯林區北部,蘇萊曼大帝時期這一帶只有一座小型城門,交通頗為不便。1875年奧斯曼政府新建了希律門以改善此狀況。它得名的原因據說是因為希律王昔日的住所恰好在附近。</p> <p class="ql-block">金門是一座古老的城門,建于公元520年,阿拉伯語稱為“永生門”,一千多年來從未有人敢打開過它,確實也無法打開,因為金門外正是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墓地。基督教認為耶穌將會再次來到人間,通過金門進入耶路撒冷,開始末日審判,所有人都會上天堂或者下地獄。不少基督徒深信不疑。1999年底有不少基督徒在金門附近搭起帳篷等待。BBC、CNN等全球各大媒體準備記錄這一歷史性時刻。最后救世主并未出現。信徒們抱怨那些宣揚末世論的神學家們,沒有很好的領會精神。</p> <p class="ql-block">獅子門位于老城東部,圣殿山以北。城門上刻有四個豹子雕像,但常被誤認為獅子,它也因此得名。豹是馬穆魯克蘇丹(1260-1277)的徽號,所以蘇萊曼的建筑師將這徽號放在城門上。獅子門也是耶穌受難的苦路中一個重要的地點,吸引了不少朝圣者。</p> <p class="ql-block">糞廠門位于城墻東南部,圣殿山的西南側,猶太民族的圣地西墻(哭墻)的入口就在糞廠門內,它也是前往西墻的主要汽車通道。糞廠門雖然聽上去十分不雅,但它的名字曾出現在圣經里,歷史可謂悠久。名稱由來據說因為昔日從圣殿運出的排泄物經此運往欣嫩子谷焚燒。也有說當時門內西側一帶是制皮的市場,制皮時臭氣熏天,故名為糞廠門。</p> <p class="ql-block">錫安門是老城西南部的城門,正對錫安山得名,它興建于蘇萊曼大帝時期,由于錫安山上有大衛王的墳墓,又別名大衛門。城門內是亞美尼亞區和猶太區。城門上還殘留著第一次、第三次中東戰爭帶來的彈痕。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后,老城為約旦管理期間,錫安門被關閉了19年。當時這里是約旦與以色列的邊界線。1967年六日戰爭后,老城被以軍攻占并控制至今,此門才重新開放。</p> <p class="ql-block">雅法門又名大衛門,古代時因它朝向雅法城而得名。雅法是以色列最古老的港口,中世紀時期常有朝圣者從雅法上岸前往耶路撒冷,因此該城門頗為繁榮,它也是老城城門中唯一修建在城墻右側的(為了抵御入侵者和方便交通)。它的左側矗立著另一名勝大衛塔。</p> <p class="ql-block">新門是老城西北方的一個城門,位于基督教區。它是耶路撒冷最晚開辟的,。由奧斯曼帝國哈米德二世下令于1889年興建。當時是為了方便來訪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可以直接到達基督教區,但實際上德皇并未經過這道城門,而是乘坐馬車通過了附近的一個城墻豁口(因為新門太窄而威廉又不愿意屈尊下馬進城)。</p> <p class="ql-block">在基督教的歷史上,耶穌的故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無數教徒的心靈。他的生平,尤其是其被捕判刑死亡的經過,更是成為了基督教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在老城一起穿越回那個年代,探尋耶穌被捕與判刑的地點,以及背著十字架走過的一段路程直到被處死的過程。</p> <p class="ql-block">公元33年,耶穌與門徒一起到耶路撒冷參加“逾越節”,進入圣殿布道,被部分人稱為“先知”和“救世主”,追隨者們擁他為王。他的言行觸犯了猶太教主祭司和當權者的核心利益,執政者打算抓捕他。他的門徒猶大為了三十塊銀幣出賣了他,當他與十二門徒在錫安山用完晚餐后,繞城到喀西馬尼花園時,猶大與羅馬士兵約定:“我與誰親嘴,誰就是他!”。然后耶穌就被神殿警衛和羅馬衛兵捕獲。第二天羅馬總督彼拉多在總督府開庭審判,判處耶穌死刑。行刑者讓他扛著十字架,掛著“猶太人之王”牌子,穿過城市道路走向處決地,有一群人跟他同行,他們中既有敵人也有朋友。耶穌最后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是最痛苦的死法,也是公開羞辱受害者?,斃麃喓图s瑟向總督求取耶穌尸體,并把他放在附近花園一座未用的墳墓里。耶穌最后走過的一段路,被后人稱為“苦路”,其處刑地和埋葬地就在今天的圣墓大教堂位置。耶穌受難后,其大徒弟彼特在耶路撒冷成立了基督教聯合會,成為這個地區基督教領袖,約三百多年后,基督教成為合法宗教。</p> <p class="ql-block">耶穌被抓捕后,當夜被關押在總督府的地下土洞里。</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羅馬總督彼拉多在總督府開庭審判耶穌,判處耶穌死刑。行刑者讓耶穌扛著十字架,掛著“猶太人之王”牌子,穿過城市道路走向處決地,開始了被后人稱作苦路的一段路程,大約在15世紀時被認定為現在的十四站,每一站都有傳說。</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墻上有苦路十四站的具體畫像。</p> <p class="ql-block">每一站的墻上都釘著這樣的青銅雕刻的羅馬數字和圖標說明,標志著悲苦之路的歷程。</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這里是古代安東尼城堡內的羅馬總督府的法庭,耶穌被羅馬派駐猶太的總督本丟?彼拉多判處死刑的地方。如今是一所小學的校園。</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是耶穌被鞭打,披上荊棘冠,背上十字架的地方,此地后來建成了兩個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其中鞭笞教堂內部的畫像。</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耶穌不坎十字架的重負第一次跌倒的地方,可見門楣上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跌倒的畫像,耶穌后面站著一排天使。</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耶穌在這里遇見母親。這座亞美尼亞小教堂入口處上方的浮雕表現的是圣母瑪利亞很悲傷,撫摸著耶穌的臉。</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耶穌累的一手撐在了墻上,墻上留下來他的手印。西門要求幫助耶穌背十字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傳說這是維羅妮迦的家,她拿面巾為耶穌擦拭臉上的血和汗,神奇的是耶穌的紅色面容圖像清晰地印在了還給她的面巾上。12世紀時在此以其名建起了維羅妮迦教堂,面巾則保存在圣彼得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古城的正義之門坐落于此,十字架的沉重負荷使他再次跌倒。</p> <p class="ql-block">第八站,這里是希臘修道院的外墻,耶穌在此安慰跟隨著他并不斷哭泣的婦人,感嘆自己的命運。</p> <p class="ql-block">第九站,耶穌走到古時的各各他山上第三次跌倒,所處的位置在教堂和修道院入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10-----14站都在圣墓教堂內外,也是苦路的終點。基督教稱它為圣墓教堂(東正教稱為復活教堂),是耶穌遇難、安葬和復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十站,耶穌來到此處(那時還沒有教堂,只是一個小山坡),兵士兵剝去了他的衣服。</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站,在教堂的樓梯上方,耶穌被釘上了十字架,這地方原來是各各他山。</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站,耶穌死在了十字架上,瑪利亞很悲傷。</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站:耶穌從十字架上被撤下,尸體放在涂抹著藥和油的混合物的大理石板上,悲傷的瑪利亞抱著他的尸體,大理石上沾染了耶穌的血跡。墻壁上的巨幅馬賽克畫表現了這一場景。虔誠的信徒們跪拜在石板前禱告。石板上方的燈分別由羅馬天主教、希臘東正教、亞美尼亞東儀天主教和科普特教會等教派敬獻。</p> <p class="ql-block">第十四站,埋葬耶穌的圣墓。位于教堂的中心。游客們排著長隊依次進入墓室,里面只是一個小洞,不足二米寬,有一塊大理石,據說是當時耶穌墓上的石碑,內有43盞燈日夜燃燒,人們進去只是摸一下這塊石碑。</p> <p class="ql-block">教堂上方的大穹頂,拱頂上的畫表現的是耶穌復活升天了。苦路十四站,是耶穌教和天主教的一種宗教活動,通過懸掛或擺設的十四處苦路像,描繪耶穌身背十字架走向各各他山的途中所經歷的事跡。以及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最后旅程。苦路是基督徒追思與朝圣的重要場所。也是天主教為緬懷耶穌受難的崇拜路線??嗦返钠鹪纯梢宰匪莸?7世紀時的朝圣活動??嗦返闹噩F不僅是對耶穌受難的紀念,也是對信仰的深刻體驗。許多教徒來到耶路撒冷,通過重走苦路的方式進行朝圣,這種行為也被稱為“拜苦路”。</p> <p class="ql-block">再說說圣墓教堂,圣墓教堂又稱"復活大堂",耶路撒冷基督教大教堂之一。位于老城內的基督教區。教堂里面還有數個小教堂和禮拜堂,分別由幾大教派和分支來管理和使用。</p> <p class="ql-block">圣墓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25-326年,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在此的維納斯神廟基礎上改建為兩座教堂,一座是各各他耶穌受難的地方,一座是耶穌的墓即復活的地方。兩座教堂之間有通道相連。后來教堂多次被摧毀和重建、擴建,現在的教堂是1810年重修的。</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教派紛爭,圣墓教堂因為基督教的七個派別而被瓜分了教堂的各種財產。每一個釘子、蠟燭、石頭、每一副畫、桌椅凳子等都記錄在案。教堂內外不同的地盤歸不同的教派所有。古老的大門是歷史的見證者。掌管教堂大門鑰匙的還是兩個穆斯林家族,據說可以平衡各教派之間的爭執。</p> <p class="ql-block">二樓窗外的梯子是亞美尼亞教派約150年前放置的。有段時間為了教堂外墻的維修,施工人員挪動了梯子,結果發生了流血事件。教堂里還有許多共管區。</p> <p class="ql-block">莊嚴而古老、厚重而滄桑的西墻。公元前10世紀,猶太人大衛王率領各部落攻占耶路撒冷,所羅門王建造了第一圣殿,后被巴比倫王摧毀,公元前516年在圣殿原址上建造了第二圣殿,后又在公元70年被羅馬帝國焚毀,半個世紀后重建后又被羅馬人再次焚毀。只剩下12米高、50米長的西墻(又稱哭墻),是圣殿被焚毀后在西院殘墻基上修復起來的。這是圣殿唯一殘存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第二圣殿的復原圖。</p> <p class="ql-block">拜占庭帝國時期的猶太人可以在每年安息日時獲得一次重歸故里的機會,無數的猶太教信徒紛至沓來,在西墻下默默而泣,“哭墻”由此而得名?,F在當地的及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隨時可以來這里,或面壁肅立默默點頭祈禱,或頭伏墻邊傾訴悲慟苦衷,情到深處淚灑墻腳。這是猶太民族2000年來流離失所的精神家園,也是猶太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到哭墻前禱告要分男女兩邊入場,中間用木板隔離,男的進去要帶小帽,否則就是對上帝不敬。(入口處備有小帽可以借帶)。巨石千年曾歷戰火熊熊;哭墻神圣可否解苦淚紛紛?</p> <p class="ql-block">猶太信徒們相信這里是通往天國的驛站,寫有愿望的紙簽放入哭墻墻縫里就如同投入神靈的信箱,上帝會聽到她們訴說心里的一切。(入口處備有紙筆可以取用)。 但是夢想總是美好而豐滿的,現實卻往往沉重而骨感的??迚υ诔聊?,虔誠的人們,和平的愿望能得到上帝的眷顧嗎?哭淚灑千秋祈求洪濤澆滅無端戰火,墻厚通神明愿上天帶來世代和平!</p><p class="ql-block">本集完成,再請看下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兰市|
香河县|
道真|
湟源县|
永春县|
澄江县|
南召县|
秦皇岛市|
内江市|
孟连|
淄博市|
都昌县|
松滋市|
田东县|
儋州市|
沐川县|
新余市|
陈巴尔虎旗|
中江县|
泸西县|
什邡市|
荔浦县|
远安县|
扎兰屯市|
牙克石市|
壶关县|
彭阳县|
江口县|
茌平县|
怀宁县|
马边|
鄱阳县|
德钦县|
板桥市|
七台河市|
遂宁市|
屯昌县|
白玉县|
巴青县|
临沧市|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