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銅仁古城】貴州銅仁市位于貴州省東北部,武陵山腹地,享有黔東門戶之美譽。“銅仁古城”,位于銅仁市中心地帶,東、南、西三面臨水,僅北面依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總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古民居建筑總面積2.6萬平方米,是銅仁市僅存的足以反映古城風貌的原生歷史街區,是銅仁市獨有的民族文化資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銅仁風景優美,河流繞著城而過,有如詩如畫的十里錦江風光,古城既古老又煥發年輕活力,吸引著無數游旅愛好者前往度假游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銅仁古城的街景充滿了歷史的氣息,展現了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和文化特色,反映了城市發展的歷史軌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銅雕藝術反映歷史時期的文化宿影,婦女身背兒童街巷做生意的場景,維妙維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銅仁古城建筑大多是明清時期的古建筑,青磚墻,深深的小巷,這些建筑大約已有200 -300年的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銅雕反映古時期人們勞作的場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化街區,有茶社文化、府城文化、市井文化,沿著小路尋找過去的時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城的街景以南北走向的中山路為縱軸線,兩側分布著望樓、宗祠、民居、店鋪、巷道、城墻和碼頭,建筑數量多,種類齊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文革時期的印跡歷史建筑保護完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田載置銅仁府】 田載是明朝永樂年銅仁首位知府,銅仁城的選址和創建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幾百年過去了,風景一年四季在變,居住的人不斷變化,房屋舊了,那些不老的故事永流傳。如今周邊都發展起來了,這里變得如此平靜與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銅仁古牌坊】銅仁古鎮保留了眾多的古牌坊建筑,展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不同主題,通過雕刻、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體現了高貴、尊嚴、人才、豐功偉績、科甲功名以及德行節操等主題。?這些牌坊有木制、石雕不僅是銅仁古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的寶貴實物資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南門牌坊】?銅仁古鎮中南門是一個擁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600多年歷史,位于銅仁市中心的一個半島上。? 中南門古城曾是貴州東北部繁榮的水陸碼頭和商業重鎮。如今它是銅仁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歷史文化街區,通過“ 修舊如舊” 的原則進行恢復性修繕,中南門古風猶存,延續歷史文脈,每一座古城每一座牌坊都見證了銅仁的發展,成為銅仁市旅游發展的一張新名片?。</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銅仁父子進士坊】也是銅仁市的一個重要文化符號。它提醒著人們重視教育,尊重知識,同時也展示了銅仁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科舉制度的魅力,也可以了解到銅仁市的歷史和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子進士坊】始建于明萬歷五年,貴州巡撫何起鳴為旌表陳珊、陳楊產父子功名修建。陳珊(1510-1577年),銅仁府第一個進士。明嘉靖三十二年進士及第,其子陳揚產明萬歷二年甲戌科進士。一門兩進士,且為父子,頓時聲名大振,傳為佳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方井巷牌坊】周邊流傳著一個優美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在鎮遠四方井巷,這里住著兩戶人家:一戶是書香門第的許家,家中有一美麗聰慧的小姐許涵玉;另一戶是經商為生的劉家,家中只有一子劉玉寶。劉玉寶自幼與許涵玉一同在許先生門下學習,兩人青梅竹馬,日久生情。然而,由于兩家身份和觀念的差異,他們的愛情之路充滿了波折。最終,在經歷了一番努力和考驗后,許涵玉與劉玉寶克服了重重困難,喜結連理,并在四方井盟誓,承諾要像四方井一樣方方正正做人,做事有原則,不損人利己,并在有能力時扶危濟困。他們的愛情故事成為了四方井地區流傳千古的佳話,也讓四方井因其美好的愛情故事而更加聞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百舸輻輳坊】立于中南門街口,意思是船舶云集,形容像車輻集于車轂一樣。“江通云夢”說的是銅仁這條江通達洞庭湖,進入中原,說明銅仁水運發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臺四杰坊】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明神宗朱翊鈞敕建于京西,現移建到書院左側連接中南門老街路口。四杰指的是田秋、李渭、敖宗慶、蕭重望,都是明萬歷思南府人,同時代亦同進士出身同朝為官,均有良好官聲,故響動朝野,皇上看重,敕造牌坊,并稱四杰,為他們立碑建坊,以勵后輩,是澤被后世之舉。亦不足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欞星門】是銅仁府文廟前的獨特牌坊,象征著?孔子可與天上施行教化、廣育英才的天鎮星相比。這座牌坊高10.34米,圓柱上下兩節,前后石鼓夾抱,為斗拱結構,體現了銅仁山水特征和地理優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市樓】古城里的市樓是古城中心和制高點,還是市民活動和商業交易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城以大小街巷為脈絡連接內外,城中古建筑以南北走向的中山街為縱軸線分列兩側,以東西向的無數條巷道連成一體,這些建筑群前后相連、左右相通,既有商用的臨街店鋪, 也有居家臨水的碼頭 ,彰顯著西南建筑高超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民族風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磚黛瓦,鱗次櫛比。 樸實素雅的中南門容納著從明代到清代直至近代等各個時期的建筑,歷史氣息濃厚、極富地方特色。是銅仁獨有的民族歷史文化資源,直觀地反映著這座城市發展的歷史軌跡,為研究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實物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保護歷史遺存,重塑老城形象,勾勒出一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古城煥新顏”的發展盛景圖。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銅仁古鎮城乃至貴州省僅存的一片最為完整的明清歷史文化街區,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承載著黔東地區珍貴的歷史遺跡和濃厚的人文底蘊,是回顧銅仁歷史、找尋鄉愁記憶的一扇窗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穿過歷史的年輪,帶你走進中南門讀懂銅仁歷史。歷經歲月洗禮,容納著從明代到清代直至近代等各個時期的建筑,站在街邊有穿越時空的感覺,歷史氣息濃厚、遠處亭閣靜靜地矗立,彷佛在聆聽世紀變幻的聲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南門街夜景】流光溢彩,古色古香的建筑與現代的燈光秀相結合,營造出五彩斑斕的光影世界,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體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五成群好友一起品嘗,地道貴州風味小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夜市熱鬧非凡,找一處安靜的角落,遠處傳來嘈雜聲,并不影響彼此舒暢閑聊,晚風陣陣拂面,讓人感到舒適安寧與愜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銅江通濟】牌坊則反映了銅仁?錦江往來通達的商貿繁榮景象,展示了銅仁河網密布、發源于梵凈山的河流很多,錦江江面開闊、水勢平緩,自古以來都是中原直通西南的重要水上交通線,歷為“ 商賈繁榮,往來如織”的景象。這些牌坊不僅描述了銅仁的山水特征和地理優勢,也展示了銅仁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朝退去,明亮的街道,靜靜守候,為黎明前的寧靜送去平安的祝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感謝各位閱讀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北流市|
常德市|
阳信县|
芜湖市|
赤峰市|
汕头市|
马公市|
华容县|
孝昌县|
莎车县|
长海县|
江孜县|
普格县|
阿瓦提县|
义乌市|
吴川市|
平罗县|
青冈县|
方城县|
桐柏县|
霍山县|
平昌县|
美姑县|
大竹县|
保山市|
阿拉善左旗|
玉林市|
平果县|
杭州市|
宁明县|
栾川县|
肇州县|
辛集市|
芷江|
海原县|
江西省|
东港市|
丰顺县|
鹤山市|
高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