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明湖南門西側,穿過遐園迴廊,林蔭深處藏有二幢紅磚小樓,兩樓相距不過數米。西側小樓稍大些,門樓上方墻面書有"奎虛書藏"四個大字,下方門樓掛有"山東省圖書館"匾額,東側小樓上方白粉墻上書"尼山書院"。二幢小樓看是不甚雄偉,但是很有年代感,走到近前一種厚重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讓人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山東省圖書館成立于1909年(請宣統元年),是當時國內十大圖書館之一,其藏書門類和數量聞名全國。一九二八年五月國民革命軍北伐逼近濟南,日本以保護膠濟鐵路和僑民為由,出兵占領濟南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日軍在濟南城內肆意挑起事端,大肆燒殺搶掠,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五三慘案"。因炮火波及,圖書館破損嚴重,藏書樓被日軍炮火擊穿,部分藏書被焚,圖書館內建筑被炸成為一片廢虛。 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山東省圖書館原址上,再建了這二幢紅磚到頂的現代小樓。西側小樓牌匾"山東省圖書館"幾個大字由山東巡撫袁樹勛所書。門楣上方所書"奎虛書藏",出自民國時期的教育總長著名教育家、藏書家傅增湘之筆。奎、虛出自二十八宿星,其意為"奎星主齊,虛星主魯,奎虛齊魯之分野也",齊魯大地古藉圖書盡藏于此。</p><p class="ql-block"> 這二棟紅色小樓歸屬于山東省圖書館,現仍具有藏書和圖書借閱以及國學研究講學等功能。</p> <p class="ql-block"> 圖書館雖處在大明湖景區之內,但藏在林蔭之中顯得環境優雅肅穆,館內寬厰明亮,各種門類書藉和國內發行的報刋雜志齊全。本人閑暇之余常到館內借閱圖書,瀏覽報刊雜志,說起來這也是我現在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種享受。</p> <p class="ql-block"> 東側小樓名為"尼山書院",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推廣國學的陣地,經常在書院進行舉辦大型的國學公開課和相關大型活動。</p> <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戰勝利,國民政府在奎虛書藏大禮堂舉行了第十一戰區對日受降儀式,第十一戰區中將副司令長官李延年主持了受降儀式,受降日期選為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廿七日,這天正好是濟南淪陷八周年。</p><p class="ql-block"> 現奎虛書藏設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山東戰區受降舊址”紀念館,館內設一展廳,藏有關于受降的的部分實物資料和照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侵華日軍濟南司令官細川中康中將向我方受降官員遞交投降書</p> <p class="ql-block"> 李廷年山東廣饒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與李玉堂、李仙洲并稱為黃埔一期山東三李。三人在抗日戰爭中屢立戰功,都是蔣介石的心腹爰將,其中以李延年尤甚。但由于李延年在解放戰爭中與解放軍作戰多次失利,引起蔣介石的不滿,最后敗退臺灣,遭到軍事法庭的審判入獄,出獄后郁郁而終,一代抗戰名將令人唏噓。</p><p class="ql-block"> 為紀念此次重大事項,李延年將軍親提"我武維揚"四個渾厚有力的大字,并做成匾懸掛于正堂上方,現該匾仍在紀念館留存。</p><p class="ql-block"> "我武維揚"出自《尚書.泰誓中》,表示揚我軍威,收復失地的決心和勇氣。</p> <p class="ql-block"> 圖書館是一個沒有圍墻對社會敞開的大學,是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平臺,是匯集知識的場所,在這里它不分年齡、職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一個讀者,來此獲取知識豐富自我。 齊魯大地是儒家思想的誕生之地,中華傳統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民眾學習趣味濃厚,在信息化的今天,圖書館仍然是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p><p class="ql-block"> 讀書是橫渡時間大海的航船</p><p class="ql-block"> 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p><p class="ql-block">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甲辰年七月初四 立秋日隨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政县|
措美县|
历史|
苍溪县|
永德县|
时尚|
宜城市|
盐津县|
弥勒县|
昭苏县|
天津市|
永修县|
改则县|
天全县|
田阳县|
邵阳县|
巴东县|
永修县|
苏尼特左旗|
施秉县|
广汉市|
邻水|
开平市|
太和县|
衢州市|
门源|
靖远县|
临漳县|
同仁县|
大悟县|
鄂托克前旗|
新巴尔虎左旗|
平乡县|
南溪县|
松溪县|
文化|
武功县|
沂南县|
阿鲁科尔沁旗|
申扎县|
汝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