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維羅納(Verona)是意大利北部阿迪杰河畔的歷史名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紀. 13至14世紀在斯卡拉家族的統治下,以及15至18世紀作為威尼斯共和國的一部分,維羅納尤為繁榮. 保留了大量古代、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古跡,2000年上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布拉門 Portoni Della Bra是城市的入口,城門由兩座圓拱門組成,頂部有燕尾形城垛;兩座拱門之間有個1872年安裝的時鐘.拱門大部分建材是維羅納大理石,只有上部用的是磚塊,以便與走道和城垛相接應.城門右側的五角大樓是垛口式防御塔.</p> <p class="ql-block">進了布拉門就是布拉廣場—-維羅納最大的廣場.廣場周圍有許多咖啡廳和餐館.</p> <p class="ql-block">維羅納最初是由古代意大利的埃烏加內人建造,曾被高盧人占領,后來又成為羅馬帝國的殖民地.城市的歸屬權變了很多次,遠的不說了,1797年被拿破侖占領.在與意大利一起擊敗第一次反法同盟后,維羅納被劃為奧地利城市.1868年意大利在普奧戰爭中與普魯士結盟戰勝奧地利,維羅納又回歸了意大利王國.這是意大利第一位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的騎馬青銅雕像.</p> <p class="ql-block">阿爾卑斯噴泉,鴿子在戲水.</p> <p class="ql-block">布拉門左邊是大瓜爾迪亞宮Palazzo della Gran Guardia.原來是第90任威尼斯執政官建造的軍隊營房,現在用于會議和展覽.</p> <p class="ql-block">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宮殿巴爾比埃里宮Palazzo Barbieri是現在維羅納的市政廳.</p> <p class="ql-block">墻上紀念碑:紀念1911-1912年利比亞戰爭的陣亡者.</p> <p class="ql-block">還有個莎士比亞雕像,旁邊牌子上記錄的大慨是"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警句.不懂意大利語,Google翻譯給出了以下似懂非懂的文字:"維羅納城墻之外沒有任何世界;TOR IVRA、地獄,CHIE 從這里被放逐,被驅逐出世界.從世界被放逐就是死亡……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16世紀的莎翁文學,到今天仍沒看懂.??????</p> <p class="ql-block">廣場的標志是競技場Arena di Verona,一座公元一世紀保存完好的古羅馬橢圓形劇場.外墻由白色和粉紅色的石灰巖構成.</p> <p class="ql-block">競技場的結構類似羅馬競技場.1117年的大地震使上面的第三層坍塌了,原本可容納3萬名觀眾的劇場,現在還可以容納2萬多.</p> <p class="ql-block">這是世界上現存第三大的競技場,<span style="color:rgb(32, 33, 34);">是維羅納最雄偉的建筑,也</span>是這座城市的標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殘垣斷壁展示著不一般的美.</p> <p class="ql-block">有點兒不可思議的外表,</p> <p class="ql-block">其實內部保存得很好,現在還定期舉辦活動,主要是用作歌劇院.這個世界最大的露天歌劇院以卓越的音響效果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現代音樂藝術與古老歷史建筑的完美融合,真是一個古為今用的典范.從鐵欄門望入,紅色的地毯在金色通道中直達觀眾席,雍容典雅. </p> <p class="ql-block">街頭飄著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哥演唱會的預告.</p> <p class="ql-block">每年夏天這里都舉辦維羅納歌劇節,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愛好者.想想在這個競技場歌劇院聽威爾第的《茶花女》和普契尼的《托斯卡》,會是什么感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競技場旁邊是維羅納著名的購物街.</span></p> <p class="ql-block">看到這個被評為2024年Pizza冠軍的店,隊友眼睛都發綠了.</p> <p class="ql-block">清晨六時許的布拉門,和煦陽光下吹來陣陣涼風.沒有嘈雜聲,沒有流浪漢. 商鋪還沒開門, 車水馬龍也沒到時候. 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認識布拉廣場. </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斯教堂Chiesa di San Nicolo all’Arena 是天主教堂,供奉圣尼古拉斯.目前的巴洛克式建筑建于1627 年—-1683 年間.教堂門前的玫瑰花開得正盛.</p> <p class="ql-block">適逢做禮拜,一個牧師在認真布道,一位信徒在虔誠聆聽.</p> <p class="ql-block">朱麗葉故居CASA DI GIULIETTA.莎士比亞的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使這里成了情侶們的打卡圣地.</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棟13世紀建造的哥特式建筑.盡管這棟房子與莎士比亞筆下的朱麗葉沒有任何直接的歷史關聯,不妨礙它成為象征浪漫愛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滿墻的涂鴉來自全世界,愛意滿滿.故居內部現在是博物館,有許多與《羅密歐與朱麗葉》有關的展品:包括中世紀的家具、繪畫、戲劇服裝和其他裝飾品.參觀者可以在墻上留言,表達自己對愛情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故居中最著名的部分是庭院中的朱麗葉陽臺,據說這是朱麗葉與羅密歐私會的地方.眾多姑娘爭著在陽臺上探頭留影.</p> <p class="ql-block">庭院里還有一座朱麗葉的青銅雕像,據說摸她的右胸可以帶來好運和愛情,現在銅像的胸部都被摸得亮晶晶啦.</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庭院人頭湧湧,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偶爾來個花甲八卦一下也無傷大雅??.只是不明白年輕人干嘛不挑個有大好結局的做愛情偶像?</p> <p class="ql-block">百草廣場PIAZZA DELLE ERBE是維羅納最古老的廣場,建于羅馬帝國時期.廣場上最古老的建筑是噴泉,上面的雕塑是維羅納圣母Madonna Verona.</p> <p class="ql-block">百草廣場的名字來源于這里曾經是草藥和香料市場.雖然不賣草藥香料了,廣場上依然攤位滿滿,出售水果、蔬菜、紀念品等等.</p> <p class="ql-block">廣場西北側是1668年建成的馬費宮Palazzo Maffei.這是個巴洛克風格的三層建筑,一樓有5個拱,上面是五個帶有優雅陽臺的窗口,以愛奧尼柱式分隔.第三層與第二層風格相同,只是窗戶較小.頂部有6尊神像:大力士海格利斯,朱庇特,維納斯,墨丘利,阿波羅和彌涅耳瓦.除了海格利斯外都是用當地大理石制造的.馬費宮前的威尼斯飛獅像提醒著人們威尼斯統治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百草廣場詩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還有個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地利轟炸陣亡者紀念碑Statua Civilta Italica.這位手持寶劍指向天空的青銅雕像是紀念 1915年11月奧地利轟炸百草廣場時死亡和受傷的平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穿過百草廣場是中世紀建的領主廣場Piazza dei Signori.廣場中心有詩人但丁Tante的全身雕像,因此也叫但丁廣場.但丁雕像后面是15世紀建造的</span>市政會涼廊 Loggia del Consiglio.涼廊的立柱大理石來源于世界各地,價值不菲的綠色大理石是通過絲綢之路從中國運到這里的.市政會涼廊被視為維羅納文藝復興建筑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但丁廣場的執政官官邸Palazzo del Podestà或Palazzo del Governo是一座中世紀宮殿,但丁和喬托等許多知名人士都曾在此住宿.</p> <p class="ql-block">左邊淺黃色的建筑是康西紐利歐宮Palazzo di Cansignorio、也叫法院宮Palazzo del Tribunale、統領宮Palazzo del Capitanio.這座宮殿約建成于1363年.</p> <p class="ql-block">每一棟建筑都有歷史,有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但丁廣場落座吃飯,意大利飯看似簡單,其實好吃且便宜.感覺現在歐洲的消費比美國低多了.</p> <p class="ql-block">市政廣場Piazza delle Erbe有市政宮Palazzo del Comune以及朗貝爾蒂塔.塔樓始建于1172年,是維羅納最高的建筑之一.登上高達84米的塔頂可一覽維羅納全景.塔樓的建筑風格融合了羅馬式和哥特式元素,紅磚和白色石材構成的塔身格外醒目.朗貝爾蒂塔在歷史上經歷過多次的擴建和修復,最顯著的一次是在15世紀增加了鐘樓部分,用于放置兩口巨大的鐘:馬爾安戈納Marangona和倫格雷塔Rengo.馬爾安戈納鐘主要用于標示工作時間和火災警報,而倫格雷塔鐘則用于召集市民和宣布重要事件.</p> <p class="ql-block">老市政宮Palazzo del Comune又名法理宮Palazzo della Ragione,在威尼斯共和國時期作為法庭、公證處和其他各種辦公室使用.自己的照片沒照好,這是市政宮網圖.</p> <p class="ql-block">現在是個博物館,寬敞的樓梯有不少人打卡.</p> <p class="ql-block">透過斯卡拉拱門可以看到老圣母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Antica.半隱藏的小教堂深為斯卡拉家族所喜愛.教堂的歷史可追溯到1185年,是在被1117年地震摧毀的7 世紀倫巴第統治末期原始建筑上重建的.原來7 世紀建筑唯一幸存的遺跡是一塊黑白馬賽克地板. 很可惜教堂不對公眾開放.</p> <p class="ql-block">13世紀-14世紀晚期,斯卡拉家族統治維羅納長達125年,他們的家族墓地斯卡拉墓群Arche Scaligere就在老圣母教堂外. 五座哥特式風格的墓群是維羅納現存哥特式建筑中最美的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哥特式風格的墓穴大多是獨立的敞開式結構,高高聳立在地面上.石棺上方有精致的華蓋,頂部是逝者身著盔甲的騎馬雕像.</p> <p class="ql-block">一排鐵柵把墓群與街道分開,雖然是隔欄觀看也是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參觀的是墓地,卻有著看藝術展覽的感覺,不可多得.</p> <p class="ql-block">穿梭在比鄰的三個廣場中,恍若回到中世紀.</p> <p class="ql-block">不愧是愛情之城,沿阿迪杰河Adige漫步,不時還看到愛心鎖鐵欄.</p> <p class="ql-block">老城堡 (Castelvecchio)邊上的斯卡利杰羅橋 (Ponte di Scaligero) 建于1354年,也叫老城堡橋.橋長120米,上部是紅磚砌筑,下部則使用了白色大理石.</p> <p class="ql-block">這座拱橋的設計很獨特,從五角塔一側開始,三個橋拱從左到右一個比一個小.跨度最大的橋拱有48.7米,在建造時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橋拱.另外兩個橋拱分別為29.15和24.11米.</p> <p class="ql-block">橋很堅固,極少被攻破.18世紀后期法國軍隊曾摧毀了左岸的塔樓.1945年橋被撤退的德國軍隊徹底摧毀,1949年到1951年按原樣進行了重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悠揚的手風琴聲在蕩漾. </span></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城堡橋任我行,在音樂聲中心曠神怡地逛完了這座"從童話里摳出來的橋".</p> <p class="ql-block">河兩岸風光旖旎.</p> <p class="ql-block">維羅納圣母主教座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Matricolare建在毀于1117年地震的舊教堂原址上,結合了羅馬式和哥特式兩種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門口的天使雕像非常引人矚目.</p> <p class="ql-block">大門口有一對石獅,門廊的裝飾與色彩都非常"威尼斯".有說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在這個教堂的地下室結婚的.??</p> <p class="ql-block">內部展現的是15世紀的裝修.紅色維羅納大理石壁柱分開了正殿與走道.兩側的小堂都是同一個風格,大多是文藝復興時期維羅納的藝術家的作品.不想打撓正在做禮拜的人,只在門口看了看,拍下了僅此一張的照片就離開了.非常遺憾與文藝復興后期偉大畫家提香的作品《瑪利亞升天》失之交臂.教堂里提香的這幅畫是很有名氣的.</p> <p class="ql-block">數座小橋連接兩岸.</p> <p class="ql-block">橋洞里看到的似乎是主教堂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橋邊有間餐館,多年上榜米其林.可惜時間有限未能品嘗.</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城市,古老的建筑都保存得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圣阿納斯塔西亞教堂Basilica di Santa Anastasia,在河邊首先看到的是背面哥特式的尖頂鐘樓.</p> <p class="ql-block"> 這所教堂是維羅納最大的教堂,由多明哥會建造于1290年至1481年間,正面保持著沒有完工的狀態,設計很特別,由凝灰石和磚塊交錯組成.</p> <p class="ql-block">上方的玫瑰窗被喻為“命運之輪”,象征教義里面所說的反復無常的自然和命運.式樣色彩也是挺"威尼斯"的.</p> <p class="ql-block">正門的左側有塊墓地和一些石棺.很可惜沒有開門.說是教堂以優美的壁畫和有美麗雕刻裝飾的雙層柱式回廊而聞名.從墻壁到穹頂都布滿了宗教壁畫和雕刻.更有不計其數的藝術精品,有達·維洛納描繪的《使徒肖像》、阿提基艾羅創作的壁畫,收藏室里還有皮薩內洛(Pisanello)所作的壁畫《圣喬治拯救惡龍霸占的公主》.駝背雕像背著的圣水池也很出名.</p> <p class="ql-block">皮薩內洛在教堂里繪的壁畫,與曼特尼亞Mantegna在圣澤諾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Zeno繪的祭壇畫,是維羅納保存的最重要的畫作.這下子又留下念想了.</p> <p class="ql-block">城市的建筑中時不時會看到一堆大石頭,那是古建筑的遺跡,與新樓房放在一起,把人們的思路引向了遠古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及雕像比比皆是,是原來的建造質量高還是人家保護得好?真值得深思.</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長廊</p> <p class="ql-block">有年頭的樓梯</p> <p class="ql-block">老城墻</p> <p class="ql-block">那天從清晨六點多開始逛維羅納,為的是能早一點趕回威尼斯了個心願.威尼斯進進出出三次卻沒有進過圣馬可大教堂,成心結了.</p> <p class="ql-block">終于在下午三點趕到圣馬可廣場.三次來威尼斯,兩次廣場積水.這一次看來是水退了沒多久.</p> <p class="ql-block">沒排太久的隊,趕在4:15閉館前進入了圣馬可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馬可主教座堂Saint Mark's Basilica最初只是威尼斯公爵的專用教堂,1807起成為天主教威尼斯宗主教區的主教座堂.是拜占庭式建筑的著名代表,有“金色圣堂”(Chiesa d'Oro)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這座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也是基督教世界最負盛名的大教堂之一,的確是金壁輝??.教堂從內到外都維護得相當完善.精美從頂部開始,側墻、穹頂、偏殿、廊柱??????盡善盡美,美得令人詞窮.</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部被希臘式十字結構分割成三個大殿.前廊的穹頂鑲嵌畫是《創世記》,描繪從上帝創造天地一直到亞當夏娃被驅逐出伊甸園的情節.共用了26個場景畫面來闡釋舊約圣經創世記前三章的故事場景.內容、細節、色彩,無一不讓人贊嘆.</p> <p class="ql-block">三個大圓頂馬賽克鑲嵌畫,把上帝的救恩表達得非常清楚:第一個圓頂《先知》(Prophets), 代表耶穌基督與我們同在,預言彌賽亞要來.</p> <p class="ql-block">中央圓頂是《基督升天》的鑲嵌畫.表達的是耶穌結束了奧秘的一生,榮耀地升到天上.</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個圓頂是《圣靈降臨》, 圣靈降臨在十二使徒身上.角度原因沒法把這幅圓頂畫照齊全,略見一斑已經非常震憾.</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部裝飾使用的技術是碎塊形工藝(Opus sectile)與棋盤形鑲嵌工藝(opus tessellatum). 墻壁和支柱都覆蓋著大理石磚.</p> <p class="ql-block">內殿的后方是祭衣間和一座建于15世紀的小圣堂,奉獻給圣西奧多(威尼斯的主保圣人). </p> <p class="ql-block">明亮的馬賽克、金、銅和各種華麗石頭覆蓋著整個教堂,鑲嵌畫裝飾面積約8,000平方公尺. 其中最古老的馬賽克作品受到拜占庭和哥特式藝術風格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金黃色的壁畫經過九百年不同時期與不同風格的形式結合,就像一本生動的巨幅圖像版圣經,每幀都有個精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地面同樣無限精彩</p> <p class="ql-block">沒有更多的時間了解圣經故事與典故,單單這造型、圖案、色彩與結構,就已經讓人目不暇接. 甚至還有點兒"細思極恐”. 沒有貶義的意思,若幾百年前就有這么高的技藝,不說今不如昔,人類在藝術創作上的突破又在哪里? </p> <p class="ql-block">鑲嵌畫經常需要修復和更換,許多偉大的畫家,例如保羅·烏切洛、卡斯塔尼奧(Andrea del Castagno)、保羅·委羅內塞、丁托列托和他的兒子多梅尼科·丁托列托(Domenico Tintoretto)都參加過鑲嵌畫的繪制工作. 這次參觀非常幸運,沒有腳手架,也沒有遮蓋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驚艷中走過全場,感覺是這么的不可思議.這個天主教堂與歐洲大多數教堂大不一樣,圓蔥頭的外貌,金碧輝煌的室內裝飾,非常獨特,非常美麗.</p> <p class="ql-block">圣馬可教堂是根據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亞大教堂設計的,個人感覺這兒比圣索菲亞要漂亮太多,雖然沒有圣索菲亞那么大氣,圣馬可呈現出來的殿堂卻是美輪美奐.</p> <p class="ql-block">穿短褲不能進教堂,提前準備條圍巾可派上用場.</p> <p class="ql-block">千里迢迢終于打上了這個卡,高興!</p> <p class="ql-block">水城再逛逛,千年的古董再摸摸.</p> <p class="ql-block">小運河邊找了個餐館,還是喝啤酒,吃意面,謝謝隊友的款待!這趟北意大利之行,除了重溫了德國豬肘子、奧地利炸豬排,大多數時間都是吃意面.意大利人把意面盤弄出了各種花樣,看著清清爽爽,吃著都非常可口.</p> <p class="ql-block">也許有段時間不會再來威尼斯,因為好像沒什么念想了??.</p> <p class="ql-block">長時間沒有自駕游,此行似乎又增加了自駕的興趣,雖然要做點功課,花費也多一些,但是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感覺太好了!</p><p class="ql-block">謹此記錄20240714-0726北意大利自駕之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凤县|
微博|
陵川县|
山东省|
贡嘎县|
六枝特区|
望城县|
沐川县|
青铜峡市|
永新县|
雷山县|
清涧县|
都兰县|
马公市|
米泉市|
沙田区|
南投市|
竹北市|
三河市|
唐海县|
临漳县|
吐鲁番市|
景谷|
璧山县|
恩施市|
怀远县|
吉林省|
历史|
宾川县|
昭觉县|
万宁市|
贵溪市|
阿拉善右旗|
通榆县|
库伦旗|
龙胜|
剑阁县|
宁阳县|
阳原县|
赫章县|
弋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