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到了八月,結束藝苑美術的美育課程后,帶著小伙伴們開啟了歡樂的景德鎮游學之旅,在活動圓滿結束后,就是我和許諾老師的絲綢之路朝圣寫生之旅了,在這個有霧的清晨,出發??</p> <p class="ql-block">路過濟南,順道去山東美術館看一場腦殼炸裂的十四屆全國美展的綜合材料展,許多奇奇怪怪的創意讓人大跌眼鏡,</p> <p class="ql-block">每一個不知所以的符號背后都有著這個時代深深的烙印,這真是個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時代??</p> <p class="ql-block">藝術家們從鮮活的當代生活中提取創作元素,抽離瑣碎的 “事件”,消解活動的 “場景”,凸顯多媒材融合混搭所流露的復雜情緒,那種在當代生活中年輕人所具有某種典型意義的情緒。有時我們的判斷是需要不斷疊加感受才得以給出,畫家對當代生活的體驗正是借助于這些看似尋常卻承載豐富信息的“表情”,融合與疊加、獨幅與“系列” 等而予呈現,世界就是如此多元,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所以我們要不斷打破原有認知,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p> <p class="ql-block">因為高速大雨,為了避雨在夜里九點多就近入住了山西長治市,中國古建看山西,路過文物大省的山西怎么能放過這么好的學習機會呢,于是,第二天開啟拜訪長治古建筑/彩塑/壁畫之旅??</p> <p class="ql-block">山西彩塑的第一波震撼來自于長治市長子縣的崇慶寺,這里有保存完好的北宋彩塑和明代古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主殿~千佛殿木構精美,一堂宋塑自然生動,令人震撼無比??</span></p> <p class="ql-block">而被稱為“宋塑之冠”的崇慶寺,精彩之處絕不止于此,六齒白象所在的大士殿,有著著名的十八羅漢彩塑,他們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三尊觀音主像更是書卷氣十足??,還有表現十大閻王的十帝殿,這些彩塑雕像,形態各異,不僅造型生動傳神,而且色彩運用也十分考究,工匠們采用礦物質顏料,經過特殊的調制和繪制,使得彩塑歷經千年,依然色彩鮮艷,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崇慶寺精美絕倫的彩塑及木雕堪稱一絕,目光對視的那一刻,再次被古人的審美所折服,這大抵就是文物的意義所在,他們跨越時空與我們對話,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崇慶寺不遠就是護國靈貺王廟,這是一座有金元遺風的明代木結構古建筑,殿內主神為神話故事 “后羿射日〞里的主人公后羿。兩側屬神為風伯、雨師、雷公、電母。后羿是古代上黨地區 著名的“司雨致雹”之神與“伏魔除妖”之神,原來的精美彩塑在文革中毀于一旦,現在供奉的塑像只有四十多年的歷史,所以僅是省保單位。</p> <p class="ql-block">法興寺始建于北魏,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曾四度興旺,影響深遠,寺內現存文物主要有石塔、木構建筑、彩塑、碑刻四大類,其中唐石舍利塔、唐長明燈臺、圓覺殿宋塑被譽為“法興寺三絕”,聞名遐邇??</p><p class="ql-block">法興寺毗盧殿內的三身佛:中尊法身毗盧遮那佛、左尊報身盧舍那佛、右尊應身釋迦牟尼佛,菩薩、弟子、天王、供養菩薩等脅侍像分列左右兩側,活靈活現,實在美妙??</p> <p class="ql-block">下霍護國靈貺王廟位于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丹朱鎮下霍村。始建年代不詳,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 1720 年)重修,正殿為金代遺構,建于高約半米的砂石臺基之上,正殿東、西兩山墻上有風、雨、雷、電四尊浮雕神像,雕工精湛,動感強烈,活靈活現,引人遐思。獻殿東、西山墻上亦有灰磚高浮雕像,以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為題材。作為晉東南地區三嵕信仰的實物載體,主司防旱祈雨的護國靈貺王廟深受當地百姓的信賴和推崇。我們來時,空蕩蕩的田野突兀的挺立著貺王廟的醒目大牌坊,卻空無一人,比起烏泱烏泱的人群,我更喜歡靜靜的漫步于這些國家寶藏間,安靜的與這些千古遺跡對話、遐思,透過古韻斑駁的文物一窺歷史的燦爛輝煌??</p> <p class="ql-block">琉璃,是我國工匠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創造出來的特有建筑工藝,由于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輪美奐,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民間很難得到,因此它也成為皇家專享的建筑材料,用于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筑。</p><p class="ql-block">“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出自白居易的《簡簡吟》,講了一個悲傷的故事,由此發出對世事無常的感嘆。不過白居易如果穿越到現在,看到這五百多年仍然流光溢彩的飛虹塔,可能要改變“琉璃脆”的認識了??</p> <p class="ql-block">飛虹塔為樓閣式塔,琉璃塔,呈八角形共十三層,塔通高47.31米,全部由磚砌而成,十字歇山頂。全塔的琉璃貼面反映了山西民間高超的琉璃燒造技藝和智慧結晶,為中國琉璃塔中的代表作,飛虹塔是中國現存五座佛祖舍利塔之一,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留有工匠題款、最大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琉璃塔。被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上的各種造型細節生動逼真,顏色更是鮮艷奪目,每一處都可以看很久很久,匠心獨具的廟宇古建筑,在中國美術史書里看的云里霧里的各種建筑形式,在這里得到了教育實踐的閉環。真的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廣勝寺的飛虹塔驚鴻一瞥讓我們感受到古人的審美依然遙遙領先。仰望璃云流彩的美輪美奐,每一片琉璃都在陽光下閃耀,講述著古代匠人們的巧奪天工,讓我們仿佛穿越了數百年的時空,那些在我們的歷史中熠熠生輝的黃金時刻,希望它可以保存的久一些,更久一些??</p> <p class="ql-block">廣勝寺的元代壁畫是中國唯一不以仏道為內容的壁畫孤例,可惜室內光線微弱到幾乎看不到壁畫的細節,這是將相機曝光拉滿勉強可以看到的樣子??,彩繪壁畫,不僅僅是古建筑的點綴,更是歷史的見證者,承載著無數的故事與傳說,唯有用眼睛去欣賞,透過時光的縫隙,用心去感受我們民族那些璀璨的文明之光??</p> <p class="ql-block">冒雨探訪蒲縣知名的地獄鬼境~東岳廟,是為供奉泰山之神一一東岳大帝黃飛虎而建的道教廟宇。在道教傳說中,東岳大帝司掌冥府,因而是最受人敬畏的神祗之一。東岳廟在全國有多處,而位于蒲縣城東、柏山之巔的東岳廟,則是其中最古老的廟宇之一。遠至唐代就已經經過多次修葺而初具規模,而其建廟時間久遠,至今無法考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殿內塑有東岳黃飛虎及侍者像,最后地平以下由十五孔窯洞組成十八層地獄,內塑五岳大帝,十殿閻羅和六曹判官等,塑像高度與人相等,分別塑有各種鬼吏和刀山、油鍋、碾磨、鋸解等共計一百二十余軀,是我國現存寺廟稀有的一組明代泥塑佳作。</p><p class="ql-block">東岳廟的精華毋庸置疑是寺院最后方下沉空間里的明代泥塑群,展現了觸目驚心的地獄場景,冒雨探訪十八層地獄,當黑漆漆的陰曹地府里只有我一個人的時候,特別是轉身間突然看到高大的白無常披一襲紅斗篷立在身后居高臨下的看著我,瞬間寒毛直豎,覺得這個夏天涼爽極了??</p> <p class="ql-block">既有地獄鬼境,必有天堂佛國,作為山西臨汾大名鼎鼎的寺廟雙子星,東岳廟(蒲縣)和小西天(隰縣),作為下地獄和上西天組合,是大家必打卡的古建C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隰縣城西鳳凰山的千佛庵里,1000 多尊彩塑如層巒疊嶂一般聳立著,169.6平方米的大雄寶殿里,一個富麗堂皇的極樂世界似乎剛從云端落下:樂伎輕歌曼舞,飛天安詳飄動,仙鶴快樂翔游,神鳥翩然優雅,層層疊疊的天宮樓閣,云霧繚繞的粉彩妝鑾,宛若一個仙樂宛轉的天宮佛國,一幅流動不歇的仙境圖畫。</p> <p class="ql-block">在繁復精巧的堆疊中,小西天把晚明的“極繁美學”展現得入木三分,這些彩塑高者達3米多,矮者僅有拇指大,滿堂懸塑仿佛要從天宮魚貫而出、駕云而下;</p><p class="ql-block">有人說小西天是“中國懸塑藝術之絕唱”,對我來說也是認識懸塑藝術的開始,在這滿堂懸塑、漫天神佛里,勾連起的是直擊靈魂的又一場對話,堆砌起的是極致審美的又一座高峰??</p> <p class="ql-block">順路訪古晉東南,一路驚嘆不已,震撼到無以言表,也感動到熱淚盈眶。古人的智慧和極致的審美在歷史長河中依然熠熠生輝,那是信仰的力量和對西方凈土世界的無限向往與遐思凝結而成的藝術感染力。</p><p class="ql-block">如果說結構之美展現的是古代匠人的智慧,信仰之光折射的是不同時代的文化變遷,那么,山西古建的藝術之魂,則淋漓盡致地體現在那些精雕細琢的細節之處,一磚一瓦,一雕一琢,無不彰顯著匠心獨運的時代精神。山西古建,不僅是結構的藝術,更是信仰的載體。每一座寺廟、每一處祠堂,都承載著不同時代的文化印記,訴說著人們對信仰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曾用腳步丈量過這些古建的每一寸土地,用鏡頭記錄下它們的每一個細節,他們對山西古建的熱愛和研究,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循著他們的足跡,走進這些古建的殿堂,去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匠心和智慧,領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河西走廊,北邊是蒙古高原的荒漠地帶,南邊是高高的祁連山和青藏高原,東接黃土高原,西至柴達木盆地,因在黃河以西形似一個長長的走廊故名河西走廊,在這個走廊上,祁連山的雪水灌溉了一連串的綠洲,人口眾多,物產豐富。往東走,就是中原,到達長安、洛陽。往西走,就是西域、中東乃至歐洲,所以,狹窄的河西走廊地帶,自古是中國和西方交往的必經之路,這條道路也叫作絲綢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我們此行重走絲綢之路,沿途探訪河西走廊古老的藝術遺存和人文風物,所以沒有在山西多做停留,窺豹一斑后就繼續出發了,一路穿越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看到古老破敗的窯洞散落其間,更見識了寧夏茫茫戈壁的蒼涼無垠,終于在夜里十點趕到了蘭州,這一路疾馳的辛苦終于可以稍作休息了,在此也感謝全程自駕,面對無禮加塞緊張到手流汗卻依然鎮定的許諾老師????,親愛的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蘭州的重點是敦煌藝術館,位于黃河邊上,總面積1076平方米,為敦煌石窟藝術提供了絕佳的展示平臺,內容以1:1復制的洞窟、分層壁畫立體再現、3D打印的佛像雕塑、敦煌雕塑三維影像等方式,真實再現了敦煌千年的繁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下是早期的壁畫,帶著濃郁的西域繪畫的風格,<span style="font-size:18px;">菩薩神佛大多著右袒袈裟,多處壁畫呈現黑色,</span>專家分析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中使用過鉛顏料,由于上千年的老化,大部分使用過鉛顏料的壁畫和彩塑部位都存在變色的現象,有些甚至完全變黑。</p> <p class="ql-block">這些復制品都是從莫高窟內各個時期及壁畫中篩選的精品之作,即便你到了莫高窟,可能也會因為窟內昏暗的燈光無法這么清晰的看到全貌,又或是要額外買特窟參觀票,而旺季更是一票難求??,所以如果不是石窟藝術的重度愛好者,沒時間去敦煌莫高窟的話,來敦煌藝術館感受一下也是極好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里呈現出的歷史厚重和壁畫彩塑的精美,讓我們流連其中感觸頗深,也真正的感受到:歷史是脆弱的,因為她被寫在了紙上,畫在了墻上;歷史又是堅強的,因為總有一批人愿意守護歷史的真實……</p> <p class="ql-block">張掖大佛寺,西夏皇家寺院,原名迦葉如來寺,初建于西晉永康元年,其背后有著諸多傳聞記載,相傳元太祖忽必烈出生于此,馬可?波羅被它吸引留居一年之久,并將大佛寺記入《馬可波羅游記》。</p><p class="ql-block">寺內除了原有的古建筑、臥佛外,還有佛教藝術和典籍陳列,如同一座集建筑、雕刻、壁畫、雕塑、經籍于一體的佛教藝術殿堂????</p><p class="ql-block">大佛殿為大佛寺主體建筑,平面呈長方形重檐歇山頂,面寬十一間,進深九間,高20.2米。殿內主尊釋迦牟尼涅槃像身長34.5米,肩寬7.5米,為亞洲最大的室內木胎泥塑臥佛,置身大佛寺感受歷史的厚重、佛教的莊嚴,是一個值得用心去體驗和感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甘肅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境內地形復雜,山脈縱橫交錯,海拔相差懸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如此豐富奇特的地理環境,來幾張河西走廊地理知識大匯總,小伙伴們趕快惡補起來吧??</p> <p class="ql-block">幾千里驅車到達張掖時,全程駕車的許諾老師已經累到渾身酸痛,我這坐車的人也好不到哪去,于是決定在這西北小城慢下來,修整幾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月中的甘肅,大太陽底下暴曬的厲害,但是,只要是陰涼處,則舒服得很,20度左右吧,大佛寺出來后不想趕時間,所以驅車在這河西走廊的古老小城走一走,即使旅游資源豐富,可是沿途大片的丘陵戈壁與綠洲比鄰而居,許多時候路的一邊是丹霞地貌的丘陵沙漠,一邊則是長勢并不喜人的莊稼,抑或是低矮的沙地植物,除了生出祖國幅員遼闊,地貌豐富的感嘆外,更多的是對惡劣氣候條件下生存環境的感慨,《隱入塵煙》就是拍攝于張掖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花墻子村,電影真實再現了河西走廊底層百姓最本真的生活狀態,雖然生活實苦,但也故土難離,大多數的我們誰又不是無奈的繼續眼前的茍且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誤打誤撞的進入沙漠丘陵腹地的峽谷間,這里沒有信號,無人機升上天空后就完全不聽指揮了,好不容易安全降落了,也算萬幸,駐車休息,溝壑縱橫的峽谷地質奇特,地上沙土松軟,砂巖挺拔聳立,立于其下總感覺一陣風吹過就會垮塌下來,于是短暫的休息就趕快離開了??</p> <p class="ql-block">張掖,一個之前不曾過多了解的西北小城,沒想到竟然有如此悠久的文化歷史和地貌景觀,而張掖的七彩丹霞,是全國唯一的彩色丘陵,“每至旦暮,彩霞赫熾,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燦如明霞。”這是《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中對七彩丹霞景觀的描述。它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p><p class="ql-block">因為想體驗丹霞落日,所以選擇下午六點鐘到達,沒想到沙塵籠罩,丹霞地貌一片迷蒙,落日已不得見,但是,隨著深入,地貌愈發獨特起來,一億年前地殼造山運動讓這些湖底沙質泥巖擠壓變形而形成丘陵,古老的河床孕育多彩的泥土鹽,隨著丘陵地勢的變化,這些彩色巖層如彩色條帶飄逸靈動、變幻萬千,又好似彩色琉璃,絢麗多彩、變幻瑰美。大自然以其鬼斧神工創造了這一奇觀,雕塑了七彩丹霞獨特的美。峰巒疊翠,丹霞流光,難怪會被譽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雖然沒有看到這好似上帝調色盤的丹霞落日,但也不虛此行,快哉??</p> <p class="ql-block">旅途實在辛苦,所以今日的安排就是沒有安排,睡到自然醒,吃過早飯,然后漫無目的的漫步在這絲綢之路的故道上,去偶遇路上的小驚喜??,于是,戈壁上撿石頭的快樂就不期而遇了,撿石于我而言是最快樂的事情,而許諾老師也有共同的愛好,于是,有一個興趣相投的旅行搭子真是可以讓快樂翻倍,意外的驚喜是我撿到了那塊藍色的大石頭,簡直太歡樂,然后行至祁連山下的小溪邊,清洗石頭,對,隨地取材搭建瑪尼堆也是屬于我的快樂,冒雨撿石、搭石堆、在雨中看風景,此刻的世界簡單到只有戈壁的風和微雨,以及那個天地間自在的我????</p> <p class="ql-block">在上面我們休憩看雨的河灘看到不得不記錄下來的惡心一幕,這是一處天然的野外石頭河灘,無人管理,在河灘上清洗石頭時只有我們一車倆人,后來來了五輛陜牌的自駕車車隊,估計是幾家朋友結伴自駕,因為下雨,這伙人就開始搭帳篷做飯,吃完飯收拾東西就走了,等我們要離開的時候才發現這伙人竟然剛剛制造了一個小山頭般的垃圾,堆在一起就離開了,這是一處天然河灘,不是收費的露營地有人清理衛生,就這樣的垃圾讓戈壁的風一吹,那是遍地飛揚,藝苑美術每年都有帶學生出游的“行走的藝術沙龍”,我也一直跟大家強調垃圾一定別亂扔,特別是戶外,除了留下腳印不要留下任何垃圾,想要繼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就需要人人保護好我們的環境,這個世界才會更好的可持續發展,因為整個八月都在路上,所以我們的車塞得滿滿的,實在無法裝下這如小山般的垃圾,實在又氣又恨,這種行走的垃圾人就不應該出來,簡直是給這個世界添亂的,本來只想記錄路上的美好,思考再三還是記錄下來,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提高環保意識,做一個文明與旅行同行的現代人,不要做行走的垃圾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帝視角下的雨后大地之樹??,張掖的丹霞地貌實在令人震撼,237省道隨便路邊的丘陵地貌航拍出來就是這樣的驚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里雕刻的像極了大地的血管,色彩繽紛,縱橫交錯,肆意舒展,就像上帝打翻了調色盤,讓我們行走在這條歷史古道上,奔赴一場場驚鴻宴??</p> <p class="ql-block">在237省道偶遇的這大地之樹般的絢麗丹霞,雖然實景遠沒有這樣艷麗,但誰還不會加個濾鏡p個圖呢??,所以網絡上的那些照騙咱也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駛在這古絲綢之路上的甘州古城~張掖,?馬上要離開這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歷史文化的城市了,路上航拍了外星谷和冰溝丹霞的地質奇觀,欣賞著如此奇特的自然美景,不由想起古代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的那些膾炙人口的詩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寫過《關山月》:</p><p class="ql-block">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p><p class="ql-block">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朝邊塞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p><p class="ql-block">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p><p class="ql-block">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代山水田園派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p><p class="ql-block">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p><p class="ql-block">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p><p class="ql-block">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p><p class="ql-block">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人的詩詞描繪的大漠邊疆的雄偉壯麗,見證了歷史的風云變幻,當我們今天透過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依稀看到了千百年前那些金戈鐵馬、硝煙四起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祁連山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間,奔赴一場無緣相見的雪山之約??,可惜到達巴爾斯圣山腳下,山頂濃霧彌漫,看不出雪山真貌,景區售票員說:現在山頂有濃霧還下雨,上去了也看不到雪山,既然與雪山無緣也不強求,就地在車邊開爐吃飯,早上在市場買的嫩牛肉正好煎了吃,中途跑來一只饑餓的橘貓沖著我們一個勁叫,善良如許諾老師心疼的把牛肉和它分享了,小家伙吃了美食后乖順得很,一直不忍離開,出發時,我跟許老師說:你和這貓可能上輩子有過某種緣分,所以我們來巴爾斯圣山的意義可能就是為了你和這貓見一面??,頓時覺得跑空的圣山之行也算沒白來??</p> <p class="ql-block">繼續前進,行駛在河西走廊,見識一路風雪雨霧,奔赴赤地千里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嘉峪關的魏晉磚壁畫墓是此行不可錯過的寶藏,新城魏晉墓保護區內有千余座魏晉古墓,從1972年起,先后發掘18座,其中9座為畫像磚墓,出土磚壁畫760余幅。魏晉墓壁畫藝術屬于我國繪畫史上繁榮和發展的階段,壁畫內容全部反映當時的生活,而又加以概括和提煉,農耕、采桑、畜牧、屯田、出行、庖廚、狩獵、絹帛生活、用具生產場面,無不表現的真實而生動。</p><p class="ql-block">繪畫技法以嫻熟精煉的筆墨,寥寥數筆勾勒出人物、動物、器具場景的精神風貌,著色渲染,則以赫石、朱鏢、朱砂為主,色彩絢爛壯麗,畫面濃淡位置、線條配合適宜,壁畫雖然都出自當時民間畫工之手但是畫風豪放,藝術效果強烈,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透過一幅幅簡單生動的畫面讓我們可以一窺河西走廊地區古人的生產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藝苑美術的中國美術史課程里有主題畫像磚的創意課程,小伙伴們的創意作品棒棒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嘉峪關的快樂是撿石頭帶來的??,驅車去看了戈壁明珠~黑水湖,這是只有航拍才能看到的美景,因為是水源地,四周都被鐵絲網圍了起來,只能飛到空中俯瞰整個湖的美景,孔雀綠的湖水清透見底,仿佛絲路鑲嵌了一顆綠寶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最快樂的就是在無垠的曠野撿石頭了,沒有看到寶玉石,倒是遍地的風化石與鵝卵石,每一次發現喜歡的石頭都是一件讓人驚喜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傍晚,嘉峪關古城樓,北連黑山懸臂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號稱“天下第一雄關”,是明長城最西端的起點??,也是西北大環線上閃耀的明珠??,夕陽下的嘉峪關聳立在祁連山綿延的雪山下,當我們在戈壁上遠眺嘉峪關,感受這有著700年歷史,依然巍峨聳立的千古雄關,頓生古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邊塞豪情??</p> <p class="ql-block">離開嘉峪關,到敦煌只為一件事,那就是朝拜莫高窟??,這是屬于全人類的藝術瑰寶,真是一眼千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中國西部的門戶,東來的華商,西來的胡商,齊集敦煌,交流著不同的貨物,通過敦煌,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源源不斷的運往西方,西方的珍寶、特產也輸入中國,充分體現了敦煌在中西文化交流與經濟貿易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敦煌藝術是博大精深的藝術,是令人心醉的藝術,也是難解的藝術。一幅壁畫,滿滿一墻,幾十上百的人物,有亭臺樓閣,有綠樹紅花,有音樂舞蹈,有天女散花。每一個小小的角落都有無窮的意味,每一個小小的片段都有無限的意境。人們可以提出各種問題:他們是誰? 他們在干什么? 他們的周圍有什么人?他們是什么關系?這幅畫表現的是哪一卷佛經?捫心自問,自己究竟懂得多少呢?對于敦煌石窟藝術的魅力,自己究竟感觸了多少?每當我參觀完這些作品,總會佇立良久,陷入深深的沉思??</p> <p class="ql-block">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尊尚以心靈凈化、自我超越為最高審美境界。敦煌石窟作為宗教石窟,某種程度上正是通過藝術營造空間,為人們提供一種感情上的支持和心靈上的慰藉,由此體驗到心靈的凈化和提升,擺脫塵垢物累,達到自由和超越的境界。這正是人類文明在不同藝術體系共同追求的生命真理??,可是現如今要在莫高窟體驗佛教藝術帶來的心靈震撼與提升那是萬萬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得不說莫高窟真是全國打造最為成功的文化IP,暑假里絡繹不絕的游人,我們是八月中旬的時候參觀,毫不夸張的說我們排的隊伍里前面是烏泱烏泱的人潮,身后,同樣是一眼望不到頭的人群,那叫一個熱鬧,想要安靜的感受一下盛唐時期的壁畫藝術那是不可能滴,要知道,莫高窟是在沒有人煙的大漠深處啊,這人聲鼎沸的大漠勝景應該是莫高窟第一代保護者常書鴻們所無法想象的吧??</p> <p class="ql-block">一條河西走廊,半部華夏史??,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就從這里穿過,它不僅僅是東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條黃金通道,我們還能在其中窺見張騫、霍去病、李廣、左宗棠……這些民族英雄波瀾壯活的一生,以及“一片孤城萬仞山”的空曠寂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像風一樣自由馳騁在河西走廊最后的戈壁荒漠間,穿梭于空曠無垠的半無人區,天地間仿佛只有我們一車兩人,感受荒野的孤獨??</p> <p class="ql-block">在戈壁荒原上自由馳騁了一天,簡直是累到噶屁的一天,只為了看一眼這沙漠深處的自然景觀,說實話有點失望,此刻,只想趕快逃離這茫茫戈壁的無邊荒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終于離開甘肅,今晚入住石油小鎮~冷湖鎮,沿著河西走廊重走絲綢之路,蒼茫遼闊的戈壁荒漠尋訪歷史的足跡,在寸草不生的沙漠無人區感受那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漢王朝的壯闊時代,以及那些凝結著古人的智慧與藝術造詣的歷史遺跡和藝術文明,可是環境實在太過惡劣,佩服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屯墾戍邊,守護著我們民族熠熠生輝的璀璨文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廣闊無垠的荒漠卻讓我們的公路旅行稍顯辛苦,所以,最后看一眼沙漠深處的綠洲~多壩溝胡楊峽,我們就向著高原青海地界出發了,今夜高原的月亮大又圓,繁星滿天,卻冷的瑟瑟發抖,在這個八月的日子里??</p> <p class="ql-block">路過荒涼到寸草不生的霜白滿地的鹽堿灘地,滿地反光刺眼的水晶灘涂,到達了俄博梁形成期的雅丹地貌,干旱少雨,土地板結,風蝕作用下的一個個凸起正即將被雕刻成千奇百怪的樣子,大自然才是最偉大的藝術家啊??</p> <p class="ql-block">寸草不生的荒原,滿目的鹽堿地,赤地千里的高原戈壁就像一直走不到盡頭,太陽下炙烤的人都要冒煙了,拍照就是那種拍完了馬上開路的節奏,路過東臺吉乃爾湖,發現從停車場走到水邊有5.6公里的樣子,頂著大太陽就為了拍幾張蒂夫尼藍的湖水照片,好像誘惑力也不大,直接略過,像我這樣喜歡拈花惹草的人一刻都不想多待??</p> <p class="ql-block">西臺吉乃爾湖和水上雅丹地貌確實蠻奇特,不過也只有上帝視角下的呈現頗為震撼,傍晚路過U型公路,因為天黑前要趕到營地,聽著許巍和迪克牛仔的歌呼嘯而過,天黑前在路邊看到了一棵梭梭樹,竟然莫名的激動,看久了荒漠,終于視線中闖入一棵植物,那是來到了文明世界般的欣喜,太希望看到綠樹成蔭了??</p> <p class="ql-block">大柴旦翡翠湖,就像上帝打翻了調色盤??,只要晴天就可以邂逅五彩斑斕的天空之境??</p> <p class="ql-block">這里曾是礦區,鹽湖中的鹵水為湖水賦予了斑斕的色彩,而礦物則構成了湖畔純白的晶體,大海般的深藍,翡翠般的綠,蒂夫尼藍,深深淺淺的金黃…..你都可以在這里找到??</p> <p class="ql-block">在三千多米的高原上,看藍天白云和雪山倒映在多彩湖水中,簡直美得令人室息??</p> <p class="ql-block">那些跨越山海、淌過戈壁荒漠,逐風而來的辛苦都在色彩斑斕的翡翠湖畔被治愈,結束河西走廊燒腦的歷史文化之旅,接下來就是屬于我們的自然野性之旅了,縱情山野,記錄我眼中大西北之最美??</p> <p class="ql-block">路過烏蘭縣,位于柴達木盆地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安靜小縣城,有著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有著野生動物棲息地的都蘭湖國家濕地公園,于是,臨時決定在這個美麗的地方停下來,去高原濕地看鵝喉羚,幸運的是我們真的看到了成群結隊的羚羊,太酷了??</p> <p class="ql-block">在柴達木盆地的濕地里偶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鵝喉羚以及斑頭雁、白骨頂雞、赤麻鴨、棕頭鷗、土撥鼠、野兔、鷹隼、荒漠伯勞……,因為有人在施工,所以無緣得見黑頸鶴和兔猻,倒是鵝喉羚遇到了好幾波,我們停車熱情的拍攝著它們,羚羊們也好奇的看著我們,然后確定我們的善意后,從容的蹦蹦跳跳離開了,矯健有力的身姿簡直太酷了??,還有許多叫不上名字的鳥兒和行動迅速的動物,都來不及抓拍下來,本著佛系觀鳥有啥看啥的理念,也是非常滿足了??</p> <p class="ql-block">烏蘭的酒店老板是個很健談的回族帥哥,熱情介紹我們去只有當地人涉足的濕地保護區和哈熊溝,于是,就有了這些非景區才會有的驚喜??</p> <p class="ql-block">哈熊溝觀鳥的快樂時光,雖然打鳥的鏡頭和技術都不專業??,但是依然被草原上神出鬼沒的高原鼠兔和憨憨的土撥鼠以及數不清品種的鳥兒們驚喜到,旅行的快樂就是涉足真正的荒野,去見識自然最真實的樣子,那是野生動物們的天堂,它們的自由沒有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沿途記錄八月20度左右的高原勝景,在4200多米的高原草甸上,高速建在凍土層上,地質沉降讓高速成波浪狀??,跑起來就像坐過山車,車后的行李箱時不時的手舞足蹈,感覺人就是有安全帶扣著,要不然得把天窗撞破??,正常的空氣含氧量是21%左右,現在高原4200多米的含氧量是14.15%,呼吸有點難受了,再加上這顛簸的高速,真是一言難盡,果然朝拜圣山的路道阻且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次要拜訪的藏區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瑪卿雪山,整整走了一天的路,高原凍土上的過山車般的高速路,限速80碼,下了高速就是非鋪裝的炮彈坑路,簡直坐到飛起??,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絕美的風景,在這片隱世秘境中的每一個彎道,都會有不一樣的視覺大片豁然眼前,每一幀都是屏保壁紙,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比起甘青交界讓人崩潰的無人區荒漠,這里簡直太治愈??</p> <p class="ql-block">一路經歷晴空碧日風雨冰雹,到達阿尼瑪卿山的時候已經下午五點了,山腳下是沒有人煙的無人區,寫著有??出沒的警示牌,這里是野生動物們的天堂,鼠兔、狐貍、旱獺在路上時有所見,我們人類是這片土地的闖入者,所以,敬畏面前所看到的一切,用虔誠的心靜靜地觀察欣賞記錄,不要打攪它們??</p> <p class="ql-block">剛下過雨,其他地方8:30左右天黑,但在雪山峽谷中天暗得很快,因為想明天在雪山腳下寫生,如果走出雪山住到人類聚居區實在太費時間,于是我們做了有史以來最大膽的一個決定:在雪山峽谷無人區的高地露營,之所以做這個決定是因為出發前將SUV簡單改裝成了床車,這樣夜里睡到車上,刮風下雨來猛獸都不怕了,只是沒想到出發前我剛買的高山罐竟然在海拔4100米的高原打不著火,本來想燒點牛糞取暖的,也泡湯了,只能簡單吃了點零食??,來了一只狐貍好奇的看著我們,剛要拍它就蹦蹦噠噠的跑開了,今夜,它就是我們的門神,夜宿在這神奇的圣山腳下,必將是一個膽戰心驚又無比美好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夜宿4100多米棕熊出沒的無人區雪山峽谷,經過一夜的天人交戰,高反到夜里格外難受,腦殼隱隱痛的睡不著,各種的翻來覆去,一晚上兩三個小時的睡眠,竟然還能幸福的拍到日照金山,其實太陽還沒升上來時我就醒了,因為沒經驗再加上高反腦子反應慢,所以是等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才拍的??,但是依然感覺自己很幸運,拍到了第一眼的阿尼瑪卿日照金山,給所有的家人和好朋友們在雪山下祈福,揮灑了隆達,將所有的祝福和祈愿留在風中,每一次的山風吹過,都是風在替我誦讀一遍遍最美好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藏區四大神山包括??西藏岡仁波齊?、??云南梅里雪山?、??青海阿尼瑪卿?和??青海尕朵覺沃?。這些神山不僅在藏傳佛教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自然景觀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阿尼瑪卿,海拔6282米,是隱藏在中國西北部的一片凈土,充滿祥和、寧靜和神秘色彩的藏族生息之地。其實,在今天,這個世界上恐怕早就沒有了“秘境”的存在。只是忙碌奔波的城市人,厭倦了追求物質的生活,想找一處自然寧靜、以天地為伴的理想國罷了。在我看來,阿尼瑪卿,恰好擁有理想國全部的樣子。</p><p class="ql-block">此行的最幸福是置身阿尼瑪卿神山懷抱中的寫生,這一刻,身處自然秘境中,雪山溪流蜿蜒而下,鼠兔和各種鳥兒在草地狂歡舞蹈,風在耳邊訴說著雪山的呢喃,天地間,美好仿佛定格在這一刻,唯有拾筆記錄下此刻的小確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寫生后繼續前進,路越來越崎嶇難走,路基懸空的炮彈坑路,雪山融水沖垮的路面,顛簸的整個人都要散架了,好在許諾老師的車和駕駛技術給力,穿山越嶺,一直將車開到沒有路為止,這要感謝15歲的藏族小伙旦增代旦,在無信號的山里遇到分叉路口,正不知怎么走時,他騎著摩托帶著表姐從夏季牧場下山路過,給我們指了路,并說他一會就回來了,于是,我們繼續出發,走了不久,丹增真的從后面趕上來了,說是要給我們帶路,于是,摩托車開路帶著我們繼續跋涉,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成功抵達了世人鮮少涉足的哈龍冰川,來阿尼瑪卿的人大部分去了相對容易到達的當雄冰川,拍過哈龍冰川的人寥寥無幾,雖然因為高反沒有徒步到冰川上體驗一下,但有幸拍到了哈龍冰川也實在是幸事????,15歲的丹增是個健談的小伙,告訴我們他家里有6個兄弟姐妹,現在全家都在高山夏季牧場看牦牛,還熱情邀請我們去他家牧場游玩,因為要趕路,謝過丹增我們就出發了,在神山腳下,遇到了可愛友善的人和自然天趣的野生動植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感謝??</p><p class="ql-block">在雪山腳下海拔5000多米的埡口撒了隆達,隆達是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將佛教相關的圖案和文字印在糯米紙上,通過在埡口與山頂乘風放飛隆達,表達對神山圣湖的敬意,旨在向諸神祈求福運,為自己和親友送去美好的祝福。隆達的撒放不僅是一種文化表達,也反映了藏族人民對自然和神靈的敬畏,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所以每次進藏,我們都會帶上一箱的隆達,在最高處放飛對自己和親朋好友的祈福??</p> <p class="ql-block">行駛在三江源的腹地,河流像大地的脈絡奔騰在高山峽谷間,逐漸清晰起來的越來越渾濁的就是黃河了,路過瑪曲縣的娘瑪寺,就這樣不期而遇了世界最大的轉經筒??</p><p class="ql-block">娘瑪寺又叫寧瑪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阿萬倉鄉境內,創建于公元 1834年,屬寧瑪派紅教寺院,是藏傳佛教各教派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個教派…..,該寺有著世界最大的藏經轉筒,也是娘瑪寺標志性建筑,建成于2018年,高約50米,在建造中使用了60公斤黃金,由尼泊爾工匠手工打造成金箔, 敷貼在1160平米的表面,使它看上去金碧輝煌,轉經筒筒身部分為鈦金制作,周身遍布經文和浮雕佛像,內部藏有經書約11萬冊,總重量達到320噸,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最大轉經筒,有幸路過這里,轉一下這個幸運的轉經筒和最大的六字真言四方塔,世間所有的遇見都是因緣,我信奉這世間所有的美好,信仰也許不能幫你解決問題,但一定能給你解決問題的勇氣??</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趕路的一天,從天峻縣哈熊溝出來后趕往此行最后一站:人間天堂~扎尕那,從青海到甘肅再到四川,最后進入甘南,一路的塵土飛揚,穿越青藏高原東端的高原河谷,滿眼都是超級治愈的風景大片??,以我自駕走過被網友標注為“此生必駕”的國道318、317、219后,我認為國道248四川段的景色那絕對是一絕,道路在壁立千仞的懸崖峭壁間蜿蜒曲折,古老的藏族村寨散落山間,一派險峻優美的自然風光????</p> <p class="ql-block">終于在天黑前趕到了向往已久的扎尕那,從海拔5000多米到3200多米的云上藏寨代巴村,頭也不疼了,感覺好的不要不要的[偷笑],只是一路駕車的許諾老師辛苦了,謝謝親愛噠????</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位于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境內,被譽為“人間凈土,藏地桃源”,這里山巒重疊,峽谷縱橫,古冰川遺跡和古喀斯特地貌在此匯聚。灘地耕種、林草相間,農業、林業及牧業多種生產方式在這里并存,構成了一幅幅美輪美奐的藏地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扎尕那不同于川西那些巍峨壯觀的雪山,卻獨具一種神秘的氣息,鮮有人跡,保持著最純粹的原生態風貌,山勢奇峻、云霧繚繞、宛如仙境??,</p><p class="ql-block">美國探險家洛克先生對扎尕那這樣評價:“迭部是如此令人驚奇,如果不把這絕佳的地方拍攝下來,我會感到是一種罪惡,我平生未見如此綺麗的景色,如果《創世紀》的作者曾看見迭部的美景,將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里。迭部這塊地方讓我震驚,廣闊的森林就是一座植物學博物館,絕對是一塊處女地。它將會成為熱愛大自然的人們和所有觀光者的勝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確實如此,唯有置身其間你才會體會洛克筆下的扎尕那秘境的絢麗奇幻,在這仙居藏寨住上兩晚,體驗半邊煙火半邊仙的隱世生活??</p> <p class="ql-block">今日雨后,順著清澈的溪流,漫步在山間峽谷,靜靜的看藏民在土地上忙碌的勞作,收土豆的、捆蠶豆秸稈的、割油菜的、曬場的……牛馬散落山間悠閑的吃草,年邁的老人則在村子里慢慢的沿著白塔轉著轉經桶,一圈又一圈,一片歲月靜好的恬淡平和??</p><p class="ql-block">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枕山棲谷,閑觀云卷云舒,此般隱逸生活令人心生向往,就這樣住進扎尕那的風景里,放下煩惱,擁抱天地,與自然同頻,做一個內心豐盈富足的人??</p> <p class="ql-block">小美女格林說:“看了那么多的扎尕那照片,唯有你的最接地氣”,哈哈,是的呢,我希望記憶里留下的是最真實的影像記錄,分享給大家我眼中這個世界的美好,那些宏大敘事和景觀之下的平淡細節里,藏著這個世界最真實的樣子,人文風物都扎根在這片土地上,值得我們細細品味??</p> <p class="ql-block">就像這個被稱為甘肅省香巴拉的“扎尕那”,這里,不同于西北常見的荒涼戈壁,又不同于川西和西藏的雪山冰川林立,這片魔幻世界有著云霧繚繞的繁茂森林,還有一直向遠方衍生的綠色峽谷,藏寨內游牧、農耕、狩獵和樵采等多種生產活動合理搭配又互補融合,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外桃源??,在這里你不由自主會想:這個神明落入凡間的仙境,不就是我們一直追尋的詩和遠方嘛?!</p> <p class="ql-block">這次穿越河西走廊的朝圣之旅路途遙遠,大部分時間走在路上,能夠安心寫生的時間實在太少,每天開車的+坐車的都是累到身心俱疲,扎尕那得美如果不記錄下來,總感覺對不起眼前這絕世勝景,上午下雨,下午出太陽了又太曬,太陽快落山了寫生又只能急就篇??,紫外線的作用下已經徹底成小棕人兒了??,戶外寫生的感覺就是這么酸爽??,可置身世外仙境的寫生依然是讓我樂此不疲的人生一大快事??</p> <p class="ql-block">日落時刻的短暫速寫小記錄,因為趕路的緣故,沒有辦法安坐長時間寫生,只能盡量現場感受,回去后進行創作了??</p> <p class="ql-block">踏上洛克之路,于晨霧中開啟回家的旅程????這條美國植物學家約瑟夫·洛克科考時走過的路,被稱為“中國最美100公路”,在這條路上,全是嶙峋的石山,在晨霧中若隱若現,隨著海拔降低,有了森林、草原、河流、峽谷 ……,行在路上隨時都會被這奇幻的地貌所震撼 ,仿佛置身于一幅壯麗的畫卷之中,絕對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p> <p class="ql-block">2000多的低海拔山區,青稞正值收獲季,放眼望去,一片片的金黃、拿坡里黃、土黃和深深淺淺的綠在大大小小的梯田上交織出一首田園豐收的交響樂,行駛其間任人陶醉,在這沒有信號穿越天塹的回家之路上,感受最壯美的高原景色,給這片神秘的土地留下最耀眼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回家的路上,去世界文化遺產~麥積山石窟感受這來自北魏的神秘微笑????</p><p class="ql-block">麥積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國后秦時期,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個王朝、1600余年的開鑿和修繕,現存窟龕221個,各類造像3938件 10632身,壁畫979.54平方米。麥積山石窟與莫高窟、龍門石窟、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p><p class="ql-block">它開鑿于數十米的絕壁之上,只能通過凌空棧道一睹神采,恐高癥的我,抖著腿走完全程。也因如此,這里少有人為破壞,千年佛國之光才能綻放至今??</p> <p class="ql-block">麥積山石窟是一本佛教發展演變的生動面冊。它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后秦時期,延綿十余個朝代的開鑿重修,從現存的彩塑,繪畫中我們依稀可見特色鮮明的北魏遺風,它不是體量最大的石窟,但絕對是最險峻的??</p><p class="ql-block">“西域風情,褒衣博帶,秀骨清像,珠圓玉潤..”,麥積山石窟能同時欣賞到不同朝代的佛像,不愧為 “東方雕塑博物館”[強][強]</p> <p class="ql-block">麥積山石窟不僅是一處旅游景點,更是一處心靈的凈土,這里,不是喧器的塵世,而是千佛的靜默世界。你可以從斑駁的壁畫和佛陀的安詳以及嘴角的那抹神秘微笑,感受到魏晉遺風和匠心獨運的超凡美學??</p> <p class="ql-block">旅途中彌足珍貴的不僅是如畫的山川美景,更是路上遇到的一個個陌生人對我們的善意和幫助,那終將沉淀成人生最美好的回憶,也促使著我們堅持做一個豁達溫良的人,始終對這個世界溫柔以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是曠野,去見識從未見過的、感受從未感受過的、做從未做過的事,踏出家門,去見山、見水、見自己……</p> <p class="ql-block">從旅行前的忙碌工作到風馳電掣的馳騁在戈壁沙漠,尋著歷史的足跡去瞻仰我們先民留下的那些璀璨生輝的人類文明,路途遙遠卻也算有驚無險的安全回家,這是一次歷時23天,行程八千五百多公里的旅程,雖然是暑假期間,到處是摩肩接踵的人潮,但我們盡量避開人群,去最原生態的戈壁荒漠體驗,走進雪山深處寫生,在洞窟壁畫塑像中瞻仰信仰的力量……看世間萬千風景,體驗別樣人生,經歷過你才會深刻的折服于祖國山河的遼闊與壯麗,也會遺憾于時間所限無法將眼中所見描繪一二,大多時候都是淺嘗輒止,即便如此,我也愿意拿起畫筆去記錄去分享我眼中所見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探索未知,回歸自然,找到最純粹的美好是我所熱愛和追求的,在旅行中不斷探索未知,體會不同的場景變化,時而荒野叢林,時而戈壁沙漠,時而日曬如火,時而大雨冰雹,體驗各種不同的自然生態,并在其中找到快樂、美好、探索的力量,邊走邊畫的旅行途中,只為找尋一些簡單和純粹的東西,讓你體會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自然中靜靜呼吸,哪怕只是得到片刻的安寧,或是一個美好的記憶,總之,我們會一直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現在,我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節奏,在網絡上,分享在路上的動態和心情感悟。</p><p class="ql-block">在藝苑美術·沁園,繼續和一眾熱愛藝術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奔跑在藝術的大道上!</p><p class="ql-block">也會在短暫的假期中,帶領我的寶貝們來一場酣暢淋漓的研學,去一處從未去過的遠方,完成勇敢者游戲,邊學邊玩在路上!</p><p class="ql-block">新的藝術季,愿更多愛生活· 愛藝術的朋友加入沁園的大家庭,與畫家老師一起漫步藝術世界,學會用心去發現和創造生活中波濤洶涌的美好和詩意?? ????</p><p class="ql-block"> 旅行記錄:賈曉凌</p><p class="ql-block"> 2024·8月絲路游學搭子:賈曉凌/許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賈曉凌老師部分寫生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許諾老師部分寫生作品:</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关市|
武强县|
砀山县|
湘阴县|
罗甸县|
余江县|
琼中|
通道|
大庆市|
唐河县|
新巴尔虎左旗|
江都市|
朝阳区|
和龙市|
紫阳县|
太原市|
阜城县|
彭阳县|
沙雅县|
泰安市|
京山县|
凤庆县|
吐鲁番市|
特克斯县|
达尔|
岳普湖县|
绥江县|
泾川县|
平昌县|
望谟县|
连云港市|
科尔|
中方县|
定安县|
内乡县|
涞水县|
谢通门县|
乐至县|
句容市|
织金县|
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