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詩詞閱讀是一個難點,到初中學習又是一個重點。我們除了從內容上進行分類,加深對文義的理解,還需從表現形式進行分析,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p><p class="ql-block"> 古詩詞常見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p><p class="ql-block"> 1.情景交融。即借景抒情,這是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基本上每首詩詞里都會出現。詩人往往通過具體的景物描寫來抒發內心情感,景物的好壞又直接影響了作者的心情情感。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了漂泊異鄉的孤獨寂寞以及對除舊迎新的渴望。</p><p class="ql-block"> 2.對比襯托。這也是古詩詞常見的的寫作手法,往往通過橫向或縱向比較來突出對象特點,進一步抒發個人情感。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通過泰山與周圍群山的對比,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險峻,一覽無余的特點,同時也抒發了作者想出人頭地,干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p><p class="ql-block"> 3.虛實結合。通過寫實與個人想象相結合,賦予詩詞更大的想象空間,使詩歌的意境更加開闊,情感表達更加豐富。如:“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實寫眼前所見的壯闊景象,虛寫在夢中見到天河轉動,仿佛無數的船在風浪中飛舞的奇幻雄偉畫面。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理想境界的憧憬。</p><p class="ql-block"> 4.一語雙關。它是一種修辭手法,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或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例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中的“浮云”,一方面指眼前的困難、障礙、挫折等具體的事物。另一方面也常被用來比喻奸邪小人,就像在朝廷中那些蒙蔽圣聽、阻礙賢臣進諫的奸佞之輩。</p> <p class="ql-block"> 5.以物喻人。指通過描繪、刻畫某種客觀事物的特點和屬性,來比喻人的品質、性格、精神等方面的特征。如:“蠟炬成灰淚始干”,用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來比喻無私奉獻的人;“梅花香自苦寒來”,用梅花在嚴寒中獨自綻放來比喻堅韌不拔、不畏艱難的人。</p><p class="ql-block"> 6.托物言志。指通過對物體的描寫和敘述,來表達作者自己的志向、意愿和情感。所托之物往往具有某種象征意義。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詩人通過描繪竹子在巖石縫中頑強生長,歷經風吹雨打依然堅定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剛正不阿、堅定不移的品格。</p><p class="ql-block"> 此外,還有抑揚結合,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渲染烘托,如“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動靜結合,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移步換景,如“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夸張、白描等表現形式,我們在學習時要學會靈活運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龙南县|
朝阳区|
原阳县|
大关县|
鹤岗市|
叶城县|
朝阳区|
吴江市|
保靖县|
辰溪县|
晋宁县|
荃湾区|
舟曲县|
嘉兴市|
文水县|
芜湖市|
松原市|
北宁市|
阿拉善盟|
玉山县|
稻城县|
拉萨市|
金阳县|
嘉祥县|
文成县|
江孜县|
邵东县|
乾安县|
綦江县|
富裕县|
扎赉特旗|
宽城|
昭通市|
东乡县|
霸州市|
西贡区|
海南省|
西藏|
泰安市|
瑞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