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視頻一: 本人攝制的青甘大環線風光片)</b></p> <p class="ql-block"><b> 八天的旅行,一生的記憶</b></p><p class="ql-block"><b><i> ——青甘大環線旅行散記</i></b></p><p class="ql-block"><b><i> 文/風吹葉動</i></b></p><p class="ql-block"><b> 今年夏天仍然持續高溫且漫長,我們所在的城市依舊如去年一樣酷暑難耐,尤其是進入三伏天后,潮濕悶熱的天氣更是讓人度日如年,我和老伴因此萌生了外出的念頭,這樣既可以找處涼爽之地避避暑,又可以同時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放眼全國,夏天涼快的地方要數東北、西南和西北三地了,因我們本身來自西南,且西南基本都已去過,而東北汛情較多,出于出行安全考慮,老伴最終選擇了從未去過的大西北。這幾年,青甘大環線相當火,老伴也趕時髦,于7月初在網上報了一個青甘大環線的旅游團。</b></p><p class="ql-block"><b> 我們確定好了行程,就開始認真做攻略,然后是準備隨身攜帶的各種物品,整整裝了兩個行李箱,這哪像是出去旅行,完全像是回鄉探親。老伴說,多帶些東西沒壞處,寧可帶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帶。哈哈,老伴言之也在理,就聽她的吧。出發之前,對這次旅行很是期待,但同時又有些惴惴不安,因為我和老伴的腰椎都有毛病,生怕這次青甘大環線之行身體吃不消,尤其是聽旅行回來的朋友說,每天要坐十多個小時的車,腰特別受不了,我心里很為自己和老伴的體能擔心,不過,既然已經決定這次長途旅行,那就坦然地面對未知的所有挑戰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天 即7月23日:從石家莊飛抵蘭州</b></p><p class="ql-block"><b> 下午17點40分,我們從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乘坐飛往蘭州的航班,于傍晚19點50分抵達蘭州中川國際機場,由此拉開了青甘大環線8天7夜的快樂之旅。因時差的原因,到達蘭州時天還大亮,我們下了飛機后,聯系上地接的旅行社,很順利地坐上接我們的商務車,入住了蘭州新區的一家快捷酒店。</b></p><p class="ql-block"><b> 等辦完入住等相關手續后,已經是晚上22點過了,本想在酒店附近找家小吃店簡單吃點晚餐,誰知天公不作美,此時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站在酒店大門口,在微風的吹拂下,不僅倍感涼爽,還讓人感到一絲涼意,這與今天石家莊的悶熱天氣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看著時間已晚,且怕吹風受涼,我們就回到了房間。這時,接到旅行社的通知,明天的出發時間為清晨6點鐘,我和老伴于是就隨便吃了點隨身攜帶的食物和水果,權且當晚餐了,然后抓緊洗漱和整理床鋪,定好明早5點20起床的鬧鐘就入睡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天 即7月24日:參觀祁連山、張掖七彩丹霞</b></p><p class="ql-block"><b> 清晨5點20 分起床,匆匆忙忙洗漱并收拾好行李后,就下樓到酒店前臺領取了早餐即一袋面包和一袋牛奶,將行李放進車箱就上了旅游大巴車。我們乘坐的大巴車6點準時從蘭州出發,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行程,大約9點半左右抵達西寧,在西寧接上拼團的游客,然后繼續前行。</b></p><p class="ql-block"><b> 在行進中我們發現,青海的植被比從蘭州出發時甘肅的植被茂密了許多,且完全是沒有蒙塵的那種綠,這徹底顛覆了我們對大西北就是黃土高坡的刻板印象。從西寧市區出來之后沒有多長時間,我們乘坐的大巴車進了一個高速服務區,下車之后我們看見目之所及全是綠色,大地充滿了勃勃生機,讓大家非常驚喜,站在藍天白云下,吹拂著清新涼爽的風,讓剛從酷暑難耐的石家莊出來的我們頓感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旁邊好幾個旅客都驚嘆道:“這里的景色好美呀,還以為到了南方呢!”這里真可以說是“大西北的小江南”,的確很美。也許是第一天旅行心情亢奮,或許是沿途的景色太迷人,我坐在車上,看著窗外從未見過的景色,一點睡意都沒有。</b></p><p class="ql-block"><b> 經過幾個小時的行程,我們很快就進入了聞名遐邇的祁連山脈。聽導游介紹,祁連山,古匈奴語即意為“天之山”。迄今為止,游牧在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堯熬爾人仍然叫祁連山為“騰格里大坂”,意思也是“天之山”。祁連山草原的代表大馬營草原就在焉支山和祁連山之間的盆地中。盛夏時分,與草原相接的祁連山依舊銀裝素裹,而草原上卻已是碧波萬頃。</b></p><p class="ql-block"><b> 臨窗望外,湛藍的天空像水洗般的清澈,遠方潔白的云霧繚繞著巍峨的祁連山,在祁連山下,是一望無際的的大草原,成群的牦牛、馬羊在草原上悠然地吃草、踱步,整個草原充滿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使人產生返璞歸真、如夢似幻的感覺。今天天氣晴好,花田又如此慷慨,以藍天白云加群山草原的背景,隨便一拍都是大片。我們乘車奔馳在遼闊的祁連山大草原上,真切的感受到草原的壯闊與生命的蔥蘢,也滿足了我們對所有美好時光的想象。人們常說,風景都在路上,坐在車上了人們不住的驚呼:“好美呀!”我們一邊貪婪地欣賞著窗外的美景,一邊不停地用手機拍著視頻,這時老伴提醒我:“后面好的景色還多著呢,省著點用吧,別把電用完了。”老伴一語驚醒夢中人,哎呀,手機的電已經用了快一半,一天的旅行才剛剛開始,一定要節約用手機才是。</b></p><p class="ql-block"><b> 不知不覺到了午飯的時間,我們的車就在祁連山的一個驛站停了下來,只見緩緩的坡上有許多藏包像星星一樣散落在草原上,在藏包周圍矗立著高大的經幡,上面的彩旗迎風飄揚,成為了綠色大草原上一道漂亮的風景。導游告訴我們,咱們團的就餐點在3號藏包,下了車,我們趕緊先排隊跑了一趟廁所,然后急匆匆的去找咱們的團,經打聽,還算很順利地找到了我們的就餐的藏包,里面很寬敞,大概可以坐十桌人,我們按編組落座之后,聽同桌的來自廣東的一位女士說,她的女兒出現高原反應,剛才在外面嘔吐了幾次。這位十歲左右的小姑娘就坐在我右側,見她趴在桌子上,我就問她好些了嗎?她無精打采的搖搖頭,說自己惡心。而此時,我也突然感到不舒服,頭有些發蒙,胸口顯憋悶,也許是因為剛才上廁所時走急了點。經詢問得知,我們現在所處位置的海拔高度約3千多米,因體質差異,有的人會有高原反應,這時切記不要做跑步等劇烈運動。感覺中午的飯不好吃,勉強吃飽后,我就和老伴先出了藏包,雖然此時烈日當空照,紫外線很強,但見草原上的景色實在太美了,而且還有點富裕的時間,我們就抓緊順著觀光棧道上坡向高處的觀景臺走去,我們在擁擠的人群中一邊觀賞風景,一邊選擇合適的位置打卡拍照。因趕時間走得有些急促,加之是爬坡,沒走多遠,我頓感胸悶氣短,這是典型的高原反應,老伴立即從隨身攜帶的挎包里拿出幾粒麝香保心丸塞進我口里,并叫我馬上原地休息緩緩勁。老伴猶如華佗再世,真是藥到病除,我咽下藥沒有一會功夫,胸悶氣短的狀況就基本消失了,人也精神了許多。于是,我們小心翼翼、興高采烈的照了幾組照片,眼看快到出發時間,就下山回到公路邊,按時上了大巴車。</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的大巴車進入祁連山峽谷之后,走著走著,前方出現了大堵車的情況,只見被堵的車輛從眼前一直延伸到前方很遠的地方,我對老伴說:“糟糕,咱們進入堵車模式了。”也不知造成前方堵車的原因是什么?更不知會堵到啥時候?我們正在行走的是雙向一車道的公路,路面很窄,且后八輪的大貨車特別多,使得路面更顯狹窄,在這樣的路況下行駛,其通行效率就可想而知。大巴車走一步停兩步,有時候連動都不動了,我們只能耐心的等待。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車輛終于有了松動的跡象,且前行的速度慢慢加快,走到峽谷的最低處才明白,原來是峽谷最低處的一段道路被大雨沖毀了半幅,當地路政部門正在搶修水毀的路段呢。我們從祁連山驛站吃完飯后出發后,走了足足兩個多小時,終于從扁都口出來上了高速。</b></p><p class="ql-block"><b> 經過一整天約1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于在下午16時30分左右抵達張掖七彩丹霞景區。快到七彩丹霞景區時,天空上是多云,把太陽遮得好好的,我們心里還竊喜,這樣一會逛景點就不被太陽曬了,哈哈,誰知一會功夫太陽公公就鉆出來了,我們下了車,它就以火辣辣的熱情當空迎接著我們。這里的下午4點過鐘,相當于我們那里的中午2點過鐘,這個時候的太陽是最火辣的,我們大家都立即“全副武裝”,把全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并帶上面罩,只露出一雙眼睛,看著大家都是這副打扮,我就感到很滑稽和好笑,但是為了避免被高原上強烈的紫外線灼傷皮膚,必須這樣打扮。</b></p><p class="ql-block"><b> 今天的太陽真是太熱情了,而景區全是丹霞地貌,沿途沒有一點植被,別說樹木了,就連花草也看不見,我們只得打著傘,盯著烈日進入了景區。張掖的七彩丹霞早已名聲在外,進入景區看見眼前的七彩丹霞,它那雄渾的氣勢和夢幻般的色彩讓人震撼,真是太美了。張掖七彩丹霞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它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寶貴自然遺產。張掖七彩丹霞以它那不可思議的色彩,震撼著每一個到訪者的心靈。紅、黃、橙、白……大自然的調色盤在這里傾瀉而出,繪制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美麗畫卷。多種顏色分界清晰,條紋層疊,尤其在陽光的照射下,更是美不勝收。漫步其間,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見證著地球億萬年的滄桑巨變。我和老伴按照游覽順序,坐著擺渡車,依次分別到了第一、第二、第三觀景臺,站在高處,從不同的角度觀賞了七彩丹霞的美景,與此同時,我還抓緊時間爭取為老伴多拍一些照片,并拍點丹霞風光照。景區每個觀景臺上的人都非常多,要找個好一點的位置,還得排隊和搶地盤,為了拍照的效果好些,每次拍攝時,只得讓老伴迅速拿開遮陽傘,并摘下防曬的面罩及防曬衣等,強忍陽光的照射,以最快的速度抓緊拍攝,然后又迅速戴上防曬的面罩等。哈哈,我開玩笑地對老伴說:“這下可知道當演員和模特不容易呀,得能吃苦才行。”我和老伴連續爬上三個觀景臺,登高望遠,看到各式各樣的七彩丹霞風景,真是大飽眼福,同時,在烈日下拾級而上,連續登上三個高高的觀景臺,體能消耗得不少,我們感覺已經相當累了,等我們乘坐擺渡車到達第四個即最后一個觀景臺時,我和老伴就商定不下車了,于是,我們心滿意足地坐著擺渡車回到了景區大門口。</b></p> <p class="ql-block"><b> 傍晚19點30分,我們從七彩丹霞景區出來,乘車到丹霞口文旅小鎮安排住宿并放好行李后,又乘車去附近不遠處的飯店就餐,此時已是晚上8點左右,太陽還沒有落山,聽導游說,甘肅這邊9點過鐘才天黑。我們走在丹霞口的小河邊,仿佛來到了江南水鄉,而此時正好看見夕陽映照在東邊河岸的丹霞上,丹霞和樹蔭及古鎮的建筑倒映在河面,此情此景不是江南勝似江南,充滿了詩情畫意,發人遐想,于是我就抓拍了一幅夕陽下丹霞口的風光照。</b></p> <p class="ql-block"><b> 晚飯后和老伴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古鎮河畔,涼風習習,綠樹依依,走在霓虹燈閃爍的、寧靜的古街上,享受這傍晚美好的休閑時光,感覺好不愜意。晚上9點半,看演出的時間快到了,我們就魚貫而入,檢票進入了丹霞口文旅小鎮大劇院,觀看了大型實景演出《回道張掖》。因這個大劇院是專為這臺實景劇量身定制的,所以它的舞臺、背景、燈光等設計都很新穎別致,使得整臺劇的效果很不錯,很值得一看。不過平心而論,與咱們正定創作的大型實景演出《正定記憶》相比,它的主題思想、劇情內容以及歌舞等表現形式的豐富性和厚度都要略為遜色一些,不過張掖的大型實景演出完全實現了市場化運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是咱們正定應該好好學習的地方。《正定記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非常優秀的大型實景劇,但愿在不遠的將來,它也能像張掖的這臺《回道張掖》一樣,重新回到舞臺,成為正定文旅的一張名片,并讓更多的中外游客從中直觀、形象的了解正定古城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古城的千古之美。</b></p><p class="ql-block"><b> 看完大型實景演出回到酒店,已經午夜11點半過,匆匆洗漱后就睡覺了,因為明天早晨6點半又得出發趕往下一個景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天 即7月25日:參觀大地之子、鳴沙山月牙泉</b></p><p class="ql-block"><b> 我們早晨6點半準時從所住的酒店出發,開始了新的一天的旅程。今天的參觀點是大地之子和鳴沙山月牙泉,也許是孤陋寡聞,我對大地之子比較陌生,而鳴沙山月牙泉對我來說,就早已是如雷貫耳了,它也最讓我心馳神往,因為幾年前就聽過藏族歌手旦增尼瑪演唱的歌曲《月牙泉》:“就在天的那邊/很遠很遠/有美麗的月牙泉/她是天的鏡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樂園。”旦增尼瑪那空靈清澈的歌聲都會讓每一位觀眾如癡如醉,仿佛感受到流淌的泉水婉約靈動,把我們帶進唯美沉靜又神圣空靈的意境,美麗的月牙泉仿佛就在眼前。今天終于能夠走進月牙泉,零距離的一睹它的芳容和風采,所以心里特別期待。</b></p><p class="ql-block"><b> 我們乘坐的大巴車一如既往的奮力前行,坐在車上望著窗外的風景,發現越往前行,植被越發的稀少,過境酒泉,顯得更加荒涼。下午2點半左右參觀戈壁沙漠中的大地之子景點,這里已經是寸草不生,完全是茫茫大戈壁了。今天的烈日同樣厲害,我們“全副武裝”下了車,朝“大地之子”走去,原來所謂大地之子就是在空曠的戈壁灘里,擺放著一個巨型的嬰兒躺在地上的雕像,我和老伴打著遮陽傘,頂著大中午的烈日,隨著許多游客都朝雕像走去,大約走了十多分鐘就到了大地之子的跟前。這個雕像的確不小,許多旅客在其四周不停的打卡拍照,因中午光線太強,加上距離雕塑太近,于是我們就沒有以大地之子為背景拍照,而是走到它的東側,以東邊一望無際的戈壁為背景,我與老伴相互拍了幾張照片。因當時戈壁灘上的太陽灼熱似火,加之風太大,匆匆忙忙圍著大地之子雕塑轉了一圈,我們就返回到了車上,哈哈,算是到此一游了。</b></p> <p class="ql-block"><b> 今天的行程比昨天順利,我們乘坐的大巴車大約下午16點15分左右順利抵達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扳手指一算,咱們今天從早晨出發到現在,又坐了十個小時左右的大巴車。快到景區時又是多云天氣,老伴心里很高興,說今天總算不被太陽曬了,可是大西北的天氣很會捉弄人,等我們下車時,太陽居然能從大片的云層中鉆出來,直勾勾的盯住我們,為了防曬,我們又得“全副武裝”起來。下車之后,導游去售票處購票,我們大家就進了游客服務中心的大廳,大廳里面游客熙熙攘攘,我見大廳里的報刊閱覽架上擺放著為旅客提供的《景區簡介》,就拿了一份,上面有景區的詳細介紹及景點分布示意圖,有了它,一會逛景區就方便多了,既能提高游覽效率,又可避免走冤枉路。</b></p><p class="ql-block"><b> 導游購了票到大廳門口召集大家后,我們就排隊進入了鳴沙山月牙泉景區。在這里,我和老伴平生第一次看到了神奇的沙漠,激動的心情不言而喻。我們進得景區,走到沙漠邊沿找到一處亭子的陰涼處,穿上自帶的防沙鞋,拿出剛剛從游客服務中心大廳拿到的《景區簡介》,按圖索驥,朝心心念念的月牙泉方向走去。據介紹,鳴沙山海拔高達2100米,沙山長40公里、寬20公里,最高處250米,沙峰起伏,為流沙積成。由于鳴沙山山勢陡峭,攀登只能緩緩而上。而下山時,沙粒會隨人流動,并因沙動成響而得其美名。鳴沙山沙壟相銜,連綿延伸,千百年來任憑狂風吹刮,千人萬人日踩夜踏,依然沙隨足落,經宿復初,巍然屹立在大漠之上,此種景觀實屬世界所罕見,實在讓人嘖嘖稱奇。</b></p> <p class="ql-block"><b> 我和老伴遠遠的望去,鳴沙山的沙線非常清晰且輪廓分明,金黃色的鳴沙山巍然屹立在我們的面前,它在陽光的照射下,分外奪目和光彩照人,旅客們都大聲驚呼:“好漂亮呀!”我以高高的鳴沙山為背景,給老伴抓拍了一些動感的照片,然后和老伴繞過一隊隊蔚為壯觀的駱駝隊,頂著火辣辣的太陽朝月牙泉進發。盡管我們打著遮陽傘,但還是感覺特別熱,走在被太陽曬得滾燙的沙漠里面,我們穿了兩層鞋的腳仍然感受到從未體驗過的熱辣滾燙。我們堅持向鳴沙山的西南方向走,也許是沙漠里的景色太迷人,感覺也沒有多長時間,神秘的月牙泉終于出現在了我們眼前。月牙泉位于鳴沙山下的西南方向,為一個翡翠般的沙漠清泉,是一處神奇茫茫沙漠中的湖水奇觀,它在沙丘環抱之中,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最深處約5米,因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美譽。鳴沙山和月牙泉就像大漠戈壁中的一對孿生姐妹,千百年來相互守望著。</b></p><p class="ql-block"><b> 走到月牙泉邊,被它的神秘和美麗所吸引,此時,我的耳畔又想起了旦增尼瑪演唱的那首動聽的歌曲《月牙泉》,這神秘而美麗的月牙泉真是讓人沉醉。這么好的景色打卡拍照時必須的,但因當時太陽光強且西曬,月牙泉又在我們的西面,拍照時正好是逆光,由于擔心我拍照的效果不好,我們就請景區里的攝影師為老伴拍了一組照片。拍完照之后,已經渾身是汗,我們于是走到月牙泉邊上的亭子里小憩了一會,之后商量是否去爬鳴沙山?此時正巧碰到同團的一對比我們歲數小一點的夫妻,問他們爬不爬?其夫人直接擺手搖頭答道:“哎呀,太累了,爬不上去。”因連續乘坐了兩天的長途汽車,身體已經很疲憊了,加之我的膝蓋有傷,我擔心爬山會加重膝蓋的傷病,這樣后面的旅程就難以很好的完成,我試探著問老伴:“咱們到底爬不爬?”老伴堅定地說:“爬!既然來都來了,不爬一下可惜啦!”我也覺得機會難得,不爬上去與鳴沙山親密接觸并站在山上俯瞰月牙泉和大漠里的風景確實遺憾,咱們就克服一切困難,準備咬牙爬山吧。</b></p> <p class="ql-block"><b> 位于月牙泉東南方向的鳴沙山上共鋪設了三個上山的梯子,從山下通往上頂的三個梯子上都滿是爬上爬下的游人,我們仔細觀察了一下,在三個梯子中,靠近月牙泉這邊的梯子相對要緩且山的高度也要低一些,于是,我和老伴就決定從這條道路上去。我們從月牙泉走到第一個梯子處,就加入了上山的隊伍,上了梯子爬了一小段我才明白,若沒有人工鋪設的梯子,一般人是沒有足夠的體能踩著既松軟又滾燙的細沙爬到山頂的。今天的天氣太熱了,烈日將沙漠里的細沙曬得相當燙人,此時鳴沙山的地表溫度至少在50度以上,而且站在沙漠里感覺紫外線特別強烈,爬得我們渾身是汗,又累又渴,可是卻無法停下來休息片刻,因為上山的梯子很窄,就一個人的身位寬,且梯子上還有下山的旅客,十分擁擠,你若一停頓,就把后面的旅客全給堵住了,因此只得堅持不停的往上爬,唉,這哪里是來賞風景,完全是來找罪受呀。出乎我們的意料,在后面游人的追趕下,我和老伴居然用時不到二十分鐘就爬到了山頂,終于站在鳴沙山的山峰上鳥瞰到月牙泉和鳴沙山四周的美景。我們坐在沙坡上稍事休息,哎呀,這沙子真的好熱,但坐在滾燙的沙子上吹熱風看風景,身心卻獲得了徹底的放松。坐了一會,我就起身頂著烈日給老伴拍照,老伴今天特地穿的是一身紅色的裙子,與沙漠的色彩比較搭,拍出的效果還不錯。由于天氣太熱,才拍照一會功夫手機就很燙手,我馬上進行降溫處理,這才發現手機已經高達45度,為避免溫度太高燒壞手機,我趕緊將自己的手機關掉,換成用老伴的手機繼續拍照。拍完了照,再環視一下鳴沙山四周的風光,我們就下山了。</b></p><p class="ql-block"><b> 與上山相比較,下山就輕松多了,體能消耗要小得多,我和老伴慢慢踩著沙子一步一滑的走下了山。快走到景區門口時,發現此時來的旅客更多,坐駱駝的旅客也特別多,整個駱駝隊一眼望不到頭,蔚為壯觀,網上就有人編發過相關的視頻并調侃道,看著這樣大的場面,還以為是組織攻打匈奴呢。</b></p> <p class="ql-block"><b> 從景區出來,我們大家乘車到附近的露天餐廳吃所謂的大漠特色風情宴,其實就是普通的涮火鍋,只不過是坐在沙漠邊上吃而已,在這里,可以一邊吃著飯一邊欣賞沙漠的夜色。進去時已經是晚上21點左右,里面的游客很多,我們先找好位置坐定,在吃飯之前,導游為我們安排了兩個特別的免費體驗項目,就是騎越野摩托車和騎駱駝,這讓我們特別興奮和感到新鮮。首先體驗的是坐越野摩托車,我和老伴上了第一輛沙灘摩托車,我坐在摩托車司機之后,老伴坐在我的后面,司機叮囑我們先把隨身攜帶的東西特別是手機揣好,否則在沙漠里丟了就根本無法找到,然后又叫我們抓緊摩托車的扶手,以避免發生意外從車上摔下來。我們按司機說的做了之后,司機哄大油門,摩托車一溜煙就朝沙漠的深處飛奔而去,司機的駕駛技術十分嫻熟,在高低不平的沙漠里如履平川,行駛的速度非常快,特別是從山坡上向下俯沖時,讓人心驚膽戰,真是太刺激了,能夠讓你的腎上腺素得到充分釋放。坐完摩托車之后是體驗坐駱駝,沒想到,騎駱駝時還出了個小插曲:體驗坐駱駝時,老伴站在第一頭駱駝的位置,見隊伍中的所有駱駝前腿的雙膝跪下后,就準備騎上去,這時,其中一位負責指揮駝隊的婦女見狀急得大聲的向老伴擺手制止道:“不許上去,不許上去!”弄得老伴和我們大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得站著不動,乖乖的聽從駝隊管理人員的指揮。后來等體驗完騎駱駝之后,向管理人員請教才知道,駱駝隊排在第一位的駱駝相當于是整個駝隊的首領,駝隊準備出發時,它是第一個由跪姿站立起來的駱駝,結束行程時也是它第一個停下腳步并雙膝跪地的,因此,人們坐上駱駝的順序必須是從最后一位依次往前坐,而結束時則是從隊伍前面的第一位依次往后下,否則,整個駝隊的組織就會混亂,甚至會因此發生意外,所以,騎駱駝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來。哈哈,原來這騎駱駝還有不少的規矩,真是生活處處皆學問呀。</b></p><p class="ql-block"><b> 等體驗完騎摩托車和騎駱駝之后,就回到餐桌入座開始就餐,大家個個意猶未盡,說著剛才驚心動魄的體驗感受,滿桌是大家的歡聲笑語。雖然今晚的飯菜也就一般般,但我們大家卻吃得格外的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天 即7月26日 :參觀敦煌莫高窟、翡翠湖</b></p><p class="ql-block"><b> 在青甘大環線中,要說厚重和恢弘的歷史文化古跡,當屬敦煌莫高窟,它早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之所以對莫高窟心懷期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在莫高窟的壁畫當中,有描繪古代正定的壁畫。我在正定博物館里曾見到一幅莫高窟的壁畫復制品,它是莫高窟第61窟的《五臺山圖》,繪于五代時期,壁畫面積約46平方米,人物達500多位,為莫高窟現存的最大壁畫。在壁畫《五臺山圖》中,繪有‘河北道鎮州’即今正定縣的地理形勢、山川景色和風土人情,據說這幅敦煌壁畫是迄今發現最早描繪正定的圖畫,所以,今天的莫高窟之行,十分希望能零距離欣賞到61窟中描繪正定的壁畫真跡。</b></p><p class="ql-block"><b>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從東方升起,我們便匆匆起床,收拾停當,于早晨7點從酒店出發,啟程趕往這座隱身大漠的藝術天堂。大約坐了50分鐘的車程,我們很快就抵達莫高窟游客服務中心,盡管時間尚早,但游客已經很多,前方排起了很長的隊伍,在人群中排隊走了較長的一段時間,我們乘坐上擺渡大巴又跑了好幾公里,終于抵達景區。</b></p> <p class="ql-block"><b> 敦煌莫高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和莊嚴的文化圣殿,幾乎人人心向往之。據介紹,它最早創建于前秦建元二年,據傳第一個開窟者是一個名叫樂僔的和尚,后歷經十六國、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上下延續千余年,至今保存洞窟492個,壁畫4.5萬平方米,彩塑3000余身。它是全世界現在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石窟藝術寶庫,里面有很多珍貴的壁畫和雕塑,還有一些未開放的特窟。197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輝煌與智慧,也可以領略到藝術的無窮魅力。</b></p><p class="ql-block"><b> 由于暑期為旅游旺季,游客特別多,據說一般要預訂上門票比較困難,這里的門票分為AB兩種門票,A票是提早預訂的,可以觀看兩場數字電影和現場聽講解、參觀8個洞窟,而B票則是臨時定的應急票,只能流水作業式的參觀4個洞窟。今天導游只能給我們大家購買到應急票即B票,我們也就只能隨著人流魚貫而入,在擁擠的人群中簡簡單單地參觀四個普窟,這里面沒有包含61窟,我也就無緣看到所期待的61窟了,很是遺憾。我們一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幾乎沒有留下什么印象,看來要好好的靜心了解和欣賞莫高窟的藝術之美,還得避開暑期旅游旺季才行。</b></p><p class="ql-block"><b> 參觀完四個窟后,我和老伴就一路觀賞莫高窟周邊的風景一邊打卡拍照,隨后來到莫高窟的地標建筑即九層樓前打卡拍照,趁著此刻樓前的旅客還不太多,老伴還饒有興致地跳了一曲古典團扇舞蹈《千古一醉》,能千里迢迢跑到大西北以莫高窟的地標建筑為背景舞上一曲,的確非常難得也十分應景,哈哈,她的舞蹈還吸引了不少的觀眾駐足觀看。因九層樓前的小廣場是莫高窟景區最重要的打卡拍照處,我和老伴配合抓緊拍完視頻之后,就趕快給兩旁的旅客騰出地方,以免過長時間占用景區公共資源引起其他旅客的反感和不滿。之后,我們在九層樓前方的左側又尋找到了很好的拍攝角度,連續拍了一組照片,見我們正在拍照,好幾個旅客就走到旁邊等著,也要在我們所選的位置拍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視頻二: 老伴在敦煌莫高窟九層樓前表演團扇舞《千古一醉》的片段。)</b></p> <p class="ql-block"><b> 眼看快到上車的時間了,我們就走出景區坐上景區擺渡大巴車返回出發地,按時登上了我們乘坐的大巴車,等人員到齊后,咱們的車11點準時出發前往下一站。 </b></p><p class="ql-block"><b> 又經過大約5個半小時的旅行,下午4點半左右我們抵達了翡翠湖景區。進入翡翠湖景區,眼前的美景立即把我們驚艷倒了。據導游介紹,所謂翡翠湖,顧名思義,其湖水呈現出翡翠般的綠色,因含鉀鎂鋰等金屬元素和鹵化物,鹽床或淡青、翠綠或深藍交替、與湖里鹽花輝印調色成碧綠煥彩的翡翠田園。翡翠湖真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一份絕美禮物,湖水如翡翠般翠綠,與白色的鹽晶交相輝映,湖水清澈見底,還能看到湖底的石頭和水草,在陽光的照耀下,湖面泛起層層細膩的光澤,綠的深邃,藍的純粹,變幻莫測,整個翡翠湖分外妖嬈,構成了一幅幅夢幻般的畫卷。在這里,我們可以暫時忘卻塵世的煩惱,讓心靈得到真正的釋放與凈化。</b></p><p class="ql-block"><b> 翡翠湖的景色真是美極了,隨便一拍都是大片,我們在這里盡情的賞景,傾情的拍照。導游給我們確定的觀光翡翠湖的時間為兩個小時,我和老伴在里面感覺沒有待多久,時間就快到了,有些意猶未盡,但為了遵守時間,我們抓緊拍完照就按時回到了大巴車。</b></p> <p class="ql-block"><b> 咱們的大巴車下午18點30分出發,在車上導游就一再叮囑大家,因現在已經進入高海拔地區,晚上千萬不能洗澡,以免發生意外。晚上22點30分左右抵達青海省德哈令市,在市區一家不錯的酒店入住下來。按導游叮囑的,我們進房間后沒有洗澡,只是簡單洗漱一下就上床入了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天 即7月27日:參觀茶卡鹽湖、青海湖</b></p><p class="ql-block"><b> 早晨7點我們從德令哈市出發前往茶卡鹽湖景區,導游在車上告訴我們,現在的海拔在3300米左右,大家要打起精神,千萬不能打瞌睡,萬一發生高原反應,一覺睡下去,就再也爬不起來了。聽導游這么一說,大家都打起了精神,且一路小心翼翼的。</b></p><p class="ql-block"><b> 今天早上的行程也比較順利,大約早上9點40左右我們就抵達了茶卡鹽湖景區。茶卡鹽湖作為國內的網紅景點之一,位于柴達木盆地東側,與昆侖、祁連兩大神山相依相偎。她以其獨特的“天空之鏡”景觀而聞名于世。在理想的氣候條件下,湖面猶如一面巨大的鏡子,反射出天空的湛藍和云彩的潔白,給人以無比寬廣和空靈的感覺。這種景象讓人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間,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被國家旅游地理雜志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等導游購買了門票,我們大家就興致勃勃的跟著進入了景區。進景區之前,導游為大家一人租借了一雙紅色的防水鞋,我們提著防水鞋進了景區就一起上了觀光小火車,一直駛到了終點站。下了小火車后,導游先安排給大家拍集體合影照,其中有無人機360°全景旅拍,大家都非常興奮,在攝影師的組織指揮,很快就拍完了多組視頻鏡頭,這真是很高大上呀。拍完之后就是自由活動時間了,我和老伴就離開了小火車站,下了臺階就朝西側湖面的最遠處走去,因為見這里的游客很多,一定是打卡拍照的好去處。見一些旅客穿著防水鞋下水到湖中拍照,我和老伴也穿上了鞋,準備選擇合適的地點下水拍照,可是見水比較深,老伴就小心翼翼下了水先試試看,因水位高,為避免服裝被湖水打濕,只得將裙子扎得高高的,拍出來的照片沒有一點效果,我對老伴搖頭道:“不行,還是趕快上來吧。”經打聽才知道,原來是昨夜下了大雨,湖面水位升高,因此今天穿防水鞋就不好下水了。這防水鞋沉甸甸的,不能使用拿著反倒成了負擔,我們詢問了景區工作人員哪里能退防水鞋,他告訴我們小火車的每個停靠站都可以退,于是我們逛完第一個景點馬上就將防水鞋退掉了。正由于昨夜下雨之后水漲了,就沒有了水淺時下水拍照的效果,加之雨后的湖水也顯渾濁,今天的天空也不像昨天的翡翠湖景區那樣晴朗,感覺霧蒙蒙的,加之茶卡鹽湖和翡翠湖又是同質化的景點,今天觀賞茶卡鹽湖,除了感覺它的湖面體量比翡翠湖大些之外,感覺遠不如昨天所看到的翡翠湖讓人驚艷,尤其是導游所重點推薦的有鹽雕的那一站,也許是我們的期待值較高,走進去看了之后卻大失所望,我幾乎沒有了觀賞和拍攝的興致,還白白耽誤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唉。眼看上車的時間就要到了,我和老伴悻悻地坐上小火車返回起點站并走出了景區大門。</b></p> <p class="ql-block"><b> 咱們的車原定中午13點鐘準時出發,但由于團里有一組家庭即一對母子誤點遲遲回不來,致使我們的車比原計劃整整晚了40多分鐘。俗話說,慢一步就會步步慢,這次真的是應驗了,咱們的車快要到青海湖二郎劍景區時,因前方發生交通事故而造成交通大堵塞,我們只得下車在青海湖邊的公里邊傻等了30多分鐘,這樣,咱們到青海湖二郎劍景區的時間就比原計劃晚了一個多小時,參觀青海湖的時間也就被壓縮了,其體驗效果就可想而知。</b></p><p class="ql-block"><b> 青海湖是遼闊的西北高原上的一顆璀璨的藍寶石。這里,是自然的奇跡,是心靈的歸宿。青海湖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也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集自然美、人文美、生態和諧美、博大精深的東方大美于一體。碧波萬頃,水天一色,青海湖用它那無垠的藍,洗滌著都市的塵囂,撫慰著旅人的疲憊。</b></p><p class="ql-block"><b> 只可惜因時間太倉促,咱們沒有閑情逸致細細的欣賞青海湖的美麗風景,進入景區后只能匆匆忙忙的一走而過,甚至好多景點都沒有走到,很是遺憾,這也暴露了跟團旅行的一大缺點,即時間不自由,玩得不盡興。不過,我和老伴在青海湖邊發現了一處人少景美的好地方,它的背景是一望無邊的美麗的青海湖和白云映襯下的湛藍的天空,地面則是茫茫的充滿生機的嫩綠的花草植被,特別適合拍照,且此時正是拍照的黃金時間,效果相當不錯,于是我在此處草地上為老伴拍了好幾組照片,效果杠杠的,我們相當滿意,這也總算是彌補了游覽青海湖時間倉促的缺憾。</b></p> <p class="ql-block"><b> 傍晚19點20分,我們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匆匆離開了青海湖景區,晚上22點左右到達西寧市,吃了晚飯回到酒店已經很晚了。導游告知,今天可以洗澡了,于是,飯后回酒店好好沖了個熱水澡,然后就拖著疲憊的身體上床入睡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天 即7月28日:參觀尕藏部落</b></p><p class="ql-block"><b> 我們的旅行進入尾聲之后,節奏也漸漸慢了下來,前幾天都是六七點鐘就得出發,今天卻是上午9點才動身,十分難得。今天的行程共兩個點,第一站是參觀昆侖玉展覽館,第二站是去尕藏部落景區。</b></p><p class="ql-block"><b> 我從網上查詢了一下,今天要去的尕藏部落景區,是一個較為小眾的景點,故對其期待值不高,可是去了之后卻感到相當不錯,金銀灘大草原迷人的景色讓我們完全沉醉其中。</b></p><p class="ql-block"><b> 我們乘坐的大巴車快到景區時,只見景區大門口的牌子寫著“金銀灘草原花海”七個醒目的大字,遠遠就能看見一大片黃色的油菜花,這里的景色超級無敵,真是太美了。進入金銀灘草原花海,看到了難得一見的藍天白云和碧草黃花;走進尕藏部落,卻見藏包亭亭玉立,旁邊的五彩經幡迎風飄揚;跨步進入漂亮的藏包,聽卓瑪講述藏族的歷史故事和今天的幸福生活,再領略藏家人的風土民情,真是十分難得的體驗和享受。聽卓瑪的講解得知,以鄧稼先領銜的中國科學家曾將金銀灘作為“兩彈一星”的研究基地,當地廣大牧民也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在金銀灘“兩彈一星”研究基地廢棄后,有的族群重新回到故鄉,繼續過著他們的游牧生活。同時還知道了著名音樂家、“西北民歌之父”王洛賓風靡世界的經典之作《在那遙遠的地方》就誕生在這片草原上。</b></p><p class="ql-block"><b> 記得2022年12月新冠疫情肆虐期間,我也不幸中招,每天臥床靜養時,特別喜別聽《天邊》這首來自草原的天籟之聲,聆聽著這首動聽的歌曲,我的心仿佛隨著歌曲的旋律飛到了遼闊的大草原,期盼有機會能上大草原旅行一趟,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下大草原的柔情、博大和美麗,沒想到今天的尕藏部落之行,居然實現了我的夙愿。</b></p><p class="ql-block"><b> 可以說,今天的尕藏部落之行,真是一個意外的驚喜和收獲。我們在藏包里聽卓瑪講解時,外面突然稀里嘩啦下起了中雨,等她講完時雨卻馬上停了,我們大家從藏包里出來后,雨后初晴的草原更加嫵媚,空氣越發清新,天上飄著的朵朵白云仿佛就在身邊,我們抓緊時機,在草原上拍攝了幾組照片,然后心滿意足的坐上了大巴車,晚上入住貴德縣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天 即7月29日:參觀塔爾寺</b></p><p class="ql-block"><b> 早晨7點40分,我們從貴德縣出發,參觀了藏文化館,然后就驅車前往塔爾寺景區。大約上午11點左右,我們參觀了塔爾寺,只見寺內外人山人海,到處擠滿了參觀的游人,導游購買好門票之后就引領我們大家跟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走進了這座著名的佛教寺院——塔爾寺。</b></p><p class="ql-block"><b> 塔爾寺,作為藏傳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以其莊嚴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信徒和游客前來朝拜和探訪。塔爾寺,先有塔,后有寺,這是宗喀巴大師的降生地。這里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之一,建筑和壁畫非常精美。由于今天游人實在太多了,我們每進入一個殿堂,都是被人流推動著不由自主的前行,既聽不怎么明白,也看不怎么清楚,只能算是來過打了卡而已,也就不可能對塔爾寺的歷史沿革及相關的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有深入的了解。</b></p><p class="ql-block"><b> 下午16點20分,我們從西寧出發前往蘭州,經過幾個小時的旅行,下午天黑之前入住了蘭州新區的一家快捷酒店。這里緊鄰蘭州機場,打開窗戶就能真切的聽見飛機從蘭州機場起降的聲音。我百度了一下,這里到蘭州市區還有70公里的距離,沒想到會這么遠,我和老伴也就取消了明早上蘭州市區逛逛并看黃河大橋的計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天 即7月30日:參觀秦王川國家濕地公園、返回石家莊</b></p><p class="ql-block"><b> 因咱們乘坐的是下午返回石家莊的航班,故上午還剩有幾個小時的時間,問了問酒店的工作人員,附近有什么景點或好玩的地方?酒店工作人員告知我們,不遠處有一個濕地公園。于是,我就和老伴步行約十多分鐘,來到了酒店附近的秦王川國家濕地公園。這是一個很大的公園,里面幾乎沒有什么人,植被很茂密,走在湖中的木制棧道上,周圍全是高大的蘆葦,人行其間,微風拂面,獨賞這湖中的美景,又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收獲和享受。中午12點回房收拾行李之后退房,13點由酒店的商務車把我們送到機場,15點過鐘登機,18點30分左右安全返回家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視頻三: 漫步在蘭州秦王川國家濕地公園的蘆葦叢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結束語</b></p><p class="ql-block"><b> 7月30日我和老伴從青甘大環線旅行回來到今天已經一周多了,心情一直沉浸在漫長的旅途和沿途所見的美景中。有人說:“中國十分美,七分在西北。”此話一點不假,更有人說:“十次遠行不如一次青甘大環線。”雖說有些夸張,但青甘大環線之美,的確是讓人驚艷和應接不暇。我們在青甘大環線沿途所見的草原、湖泊、沙漠、戈壁、荒漠、峽谷,景色都是杠杠的,可以說,一路皆是風景,且這些風景都是大西北所獨有的,它們美輪美奐,讓我們恍如在夢幻之中。</b></p><p class="ql-block"><b> 青甘大環線之旅,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它如同一幅緩緩展開的畫卷,將祁連山的遼闊、七彩丹霞的斑斕、翡翠湖的翠綠、茶卡鹽湖的寬廣、鳴沙山月牙泉的奇絕、敦煌莫高窟的深邃、青海湖的清澈、塔爾寺的莊嚴,一一呈現于我們眼前,不管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觀,都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無不讓人心靈震撼。</b></p><p class="ql-block"><b> 青甘大環線之旅,是一次挑戰體能和意志的長途旅行。不到大西北不知道中國的地大,此次青甘大環線之旅,才真正感受到了祖國疆域的遼闊。因老伴心細,提前有針對性的做了大量攻略,尤其是借鑒朋友的經驗做法,咱們每人帶上了一個腰墊,這可起了神奇的作用,雖然8天7夜連續長途跋涉近三千公里,咱們的老腰居然一點沒有酸痛,這也算是此次旅行的一大奇跡。</b></p><p class="ql-block"><b> 游走在青甘大環線的景點上,到處都是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游客,大家在這里享受著夏日安逸的時光和青甘大環線上迷人的景色,悠閑自在地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由此我想到炮火連天的巴勒斯坦,看看今天的巴勒斯坦平民在以色列的蹂躪之下,過的是怎樣非人的生活?因此,十分慨嘆我們有一個和平、安定的生活環境,非常感恩我們有一個偉大、富強的祖國。</b></p><p class="ql-block"><b> 旅行對于我們已經退休的老年人來說,既是一種興趣愛好,又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人生態度,應趁著現在還能走動,在有生之年抓緊時間多出去走走看看,千萬別等走不動了才發現旅行的意義。這次完成青甘大環線之旅,在自己已去過的全國省區市中,又增加了兩個省份。我掐指算了算,目前,在全國34個省區市中,尚有東北的黑吉遼、華北的內蒙古和西北的新疆、西南的西藏及東南的臺灣等共計7個省區未去過,下步要把身體保養好,并做好休閑旅游規劃,爭取在七十歲之前走遍全中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視頻四: 本人攝制的一組風光圖片。)</b></p> <p class="ql-block"><b>(背景音樂為雷佳演唱的《敦煌謠》。)</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山市|
沧源|
汤原县|
运城市|
洛扎县|
新乡县|
河东区|
大宁县|
巴彦县|
集贤县|
福清市|
无为县|
横山县|
巧家县|
永平县|
六枝特区|
莫力|
花莲县|
马山县|
常宁市|
鄢陵县|
铜陵市|
九台市|
深泽县|
皋兰县|
西充县|
灵石县|
墨玉县|
兴仁县|
宁乡县|
长丰县|
肃南|
金乡县|
东至县|
江孜县|
奉贤区|
万全县|
禄丰县|
绥化市|
兴山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