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川,自古以來人稱“天府之國”,此美譽令四川人倍感驕傲,而四川的富饒美麗應歸功于都江堰,換言之都江堰乃是天府之源。</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是迄今為止唯一留存年代最久遠、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始建于公元前256年,工程完工之后,成都平原在短期內便躍升為秦的重要糧倉,使巴蜀真正變成了秦地大物博、經濟富饒的戰略大后方。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p><p class="ql-block"> 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欣賞壯觀的魚嘴分水、飛沙堰溢洪和寶瓶口引水等古代水利工程奇跡之余,往往震撼于古人非凡的智慧,也陶醉于都江堰美麗的自然風光,以及豐富的美食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從峨眉山療養結束之后,我們乘高鐵穿越美麗遼闊、俗稱“天府糧倉”的成都平原,來到成都,來到都江堰。當代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一書中著有《都江堰》一文,其中“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一句,可謂世人耳熟能詳,如今也是成都最得意的文旅宣傳口號。</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游覽路線是:離堆公園 → 金剛堤 → 安瀾索橋 → 秦堰樓 → 二王廟 → 玉壘關 → 西街 → 南橋。由于時間有限,其中不少景點,僅僅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打個卡,點個卯,表示我來過。</p> <p class="ql-block"> 面對都江堰景區紅白相間的大門,右邊則是歷經滄桑、古樸巍峨的南橋。</p> <p class="ql-block">離堆公園</p> <p class="ql-block"> 李冰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稱之為“離堆”。</p> <p class="ql-block">伏龍觀</p> <p class="ql-block">水利工程示意圖</p> <p class="ql-block"> 觀瀾亭,亭內立有“都江堰榮列世界文化遺產兩周年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金剛堤</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示意圖</p> <p class="ql-block">魚嘴</p> <p class="ql-block"> 分江亭。飛越岷江的安瀾索橋中間的小亭,居金剛堤內堤一側。</p> <p class="ql-block">隔江遠望二王廟</p> <p class="ql-block">橋上遠望秦堰樓</p> <p class="ql-block"> 安瀾橋東頭小樓,位于玉壘山腳,上書“安瀾橋”三字。從此處拾級而上,可登秦堰樓。</p> <p class="ql-block"> 開山治水建都江堰的功臣:李冰塑像。</p> <p class="ql-block">秦堰樓</p> <p class="ql-block"> 居秦堰樓上,俯瞰滔滔岷江與宏偉的都江堰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二王廟</p> <p class="ql-block"> 從秦堰樓下行,進入二王廟。二王廟,位于岷江東岸玉壘山麓,是紀念古代水利名家李冰父子的祀廟,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玉壘關</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南橋位于都江堰寶瓶口下側的岷江內江上,是南街與復興街之間的一座雄偉壯麗的廊式古橋。清光緒四年修建,原名為“普濟橋”,曾多次損毀,現橋重建于1979年。</p> <p class="ql-block">南橋賦</p> <p class="ql-block"> 贊曰:萬載水患一朝除,千秋功業二李殊。默默古堰伴玉壘,滔滔岷江潤天府。</p> <p class="ql-block"> 問道青城山,卻因堵車沒有完成。在后山溪流之畔,品茗小憩一陣就返回了。這個還是留待下次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宁阳县|
武宣县|
诏安县|
金阳县|
芦山县|
安新县|
吴川市|
澎湖县|
安顺市|
搜索|
东莞市|
娱乐|
武义县|
江川县|
科技|
徐水县|
长兴县|
修水县|
郴州市|
荥经县|
崇左市|
连州市|
长岛县|
永新县|
资溪县|
榆树市|
江源县|
金平|
巴里|
西青区|
太原市|
互助|
九龙坡区|
光泽县|
临安市|
宁安市|
翁牛特旗|
曲阳县|
剑河县|
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