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其實人生才是一場漫長的旅程,所以我們需要一些記憶里那些美好瞬間的點綴!過往是歷史,但也是回憶!</p> <p class="ql-block"> 我從7月25號到8月1號,用了8天時間,帶孩子們去了蘇州、揚州、南京等幾個地方。我帶孩子出游的那幾天,正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桑拿天。孩子們雖然熱的滿頭大汗,但卻從不退縮,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為孩子們不僅沒有埋怨在酷暑里旅行,而且眼里都是對下一站的期待。這個精神狀態最起碼就是一個動力。</p><p class="ql-block"> 我們選擇的地方比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蘇州;比如“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的南京烏衣巷;比如“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南京秦淮河;比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揚州,這些地方,孩子們在詩詞里早已耳熟能詳,但親眼去看一看這些課本兒里的地方,就能讓孩子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與感悟。我們的人生最正確的方式就應該是邊走邊看,不僅有經歷,還要有感悟。學有所感,學有所悟,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p><p class="ql-block"> 我們常說認知不同,理念就不同,所以結果也就不同。在日常和孩子的溝通中,我覺得要用知行合一的方法,作為激發孩子學習和提高認知的源動力,而不是一味去粗淺地叮囑孩子好好學習。當孩子的見識提高了之后,自然能激發他的學習興趣,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那學習就成了自覺和樂趣,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會成倍提高。我們常常說一個詞——“見識”,見在前,識在后,就說明只有先去看或者學了再去看,那么才會有真正的認知。人的一生其實是一個不斷嘗試和經歷的過程,只有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讓腦子里的知識與現實中的情況去充分印證,孩子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邏輯,才能是全方位的、立體的。空泛的說教100次,不如設身處地讓孩子去看一看或做一遍。</p> <p class="ql-block"> 南京和蘇州地處江南,揚州地處江北,我們不僅通過這次旅行,讓孩子們的足跡真正踏上了夢里的江南,也更直觀的把江南與江北做了對比。比如氣候的區別,比如風土人情的區別,比如城市建設的區別。我們在同里水鄉親身體會了“船在河里過,人在畫中游”的唯美,也聽到了艄公的搖櫓聲;我們穿過了用青石板鋪成的小巷,也拜過了夫子廟里的孔子先師;我們去過了江南貢院,對古代的科舉有了大概的了解;我們坐上了輪渡,感受了京杭大運河上千年來歷史的波瀾壯闊;我們在烏衣巷口留影,知道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王謝”兩大家族的歷史故事;我們站在秦淮河的碼頭上,看著一艘艘小船來往穿梭,感受了“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的繁華;在蘇州拙政園和揚州個園,我們見識了江南園林的靈動和風姿綽約;我們的腳步留在了蘇州的平江路,揚州的東關街,南京的夫子廟;我們吃過了揚州炒飯,孩子們穿上了蘇州的刺繡旗袍;看著明孝陵上空藍天上飄過的白云,我給孩子們講述著布衣天子朱元璋的故事;在總統府前,孩子們親眼看過了國父孫中山曾辦公的地方……我們用腳走過的每一步里,都融入了我們對這些地方和時光的深厚情感,我們一路行來,不負時光的惠賜,不負青春里的流年,一步步堅定向前,一步步書寫人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季節無聲變換,夏的熱烈還未減退,轉眼已是秋天。風吹時間遠,雨落歲月深,我們走過四季往昔,在人間風雨中緩步,有些莫名的思緒泛起,伴著光陰藏起的惦念,化作了點點碎碎的輕影,模糊了路上歲月,也疊深了這個季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張張的照片留住了一段段的光影,我相信,即使歲月斑駁了記憶,這些光影仍會永遠年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 立秋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扶风县|
凌源市|
泰来县|
瑞昌市|
临猗县|
通许县|
大理市|
临漳县|
永寿县|
永登县|
宜兰市|
苏州市|
青田县|
虹口区|
恩平市|
雅江县|
安多县|
志丹县|
贺兰县|
大冶市|
保靖县|
尉氏县|
涞水县|
金平|
綦江县|
花垣县|
梅河口市|
峨边|
吉首市|
原平市|
揭西县|
佛教|
太白县|
新民市|
乐陵市|
且末县|
太湖县|
吐鲁番市|
长沙县|
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