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作為一個北京人,有意無意或自覺不自覺間、都會拍攝和積攢些與中軸線有關的片子。當然,無從談起什么決定性、更談不上什么珍貴,無非是情趣所致或一些記憶而已,下面的有些片子卻另當別論。</p> <p class="ql-block">影友劉錦標和其師傅、亦是前輩的趙樹強先生,分別于1954和2011年,同在天安門城樓上、中軸線的這個核心位置、拍得的天門廣場,如今看來,便不是什么情趣所致了,應該堪稱相當珍貴!</p> <p class="ql-block">我喜歡或是亦只能以平民視角、再以一種看似漫不經心地構成方式,拍些自認為接地氣的片子。因為現在的攝影,遠非半個世紀前的樣子了,即,至少也得是半職業化……時下,攝影已很平民化、以至娛樂化了。</p> <p class="ql-block">這張太和門前、兩位匆匆趕去上班的人的片子,仿佛注入了那么點故事情節,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宣統皇帝溥儀,還有那個唯有他才可在龍脈上騎車的時代——</p> <p class="ql-block">自古故宮便有大內禁地之說,現在不也是得先預約、再層層過卡入內嗎。門口等待是必須的,與鴿子相對而立的片刻,不產生艷羨之情嗎?此刻此地,若論自由自在、與它倆無可比擬了吧?</p><p class="ql-block">呵呵!</p> <p class="ql-block">自幼的灌輸中,登攀一詞似乎深刻而不容磨滅。偶然在這么個地方、尊貴且至高無上的概念里,有這么個甭提多合情理的哽的出現;簡直是忒好玩兒了!拍照,就是瞬間的怦然一念間。</p> <p class="ql-block">交泰殿在?乾清和?坤寧宮之間,方形、屋頂采用黃琉璃瓦四角攢尖式,頂部有盤龍銜珠藻井,地面鋪金磚。拍它是因人多很難拍得,再者,讓我想起當年能進到里面、并可近距離仔細觀瞧象征皇權的那25方璽印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喜歡攝影的人在中軸線范圍,拍得更多的當屬故宮,故宮拍得最多的當非角樓莫屬。每個人最想拍的角樓各有所屬,我當然希望拍得別人沒拍過、或拍不到的角樓。一個雪天、一只八哥算不算是成全了我——</p> <p class="ql-block">對于一個城市的發展,民間是沒有什么話語權的。可他們卻愛褒貶自認為的是與非!我應該算個老北京,因為爺爺十幾歲來的北京,爸媽都出生在北京。我當然對老北京有所了解亦更有所懷念……</p> <p class="ql-block">上面這幅由趙樹強先生1961年,在正陽門城樓上、向北所拍的天安門廣場的片子,很直觀地再現了當初的天安門廣場之上,曾少了什么和多了些什么……倘若,一直算計到如今的話,再后來又多了什么,這條軸線便成了穿越歷史的線索。</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50年代中后期,我已經記事了。東千步廊后邊的一個院子,便是我待過的幼兒園。還能記得好天氣的午后,阿姨會帶我們去看在建的紀念碑……那時那里,每逢節慶時,禮花的施放就在我們幼兒園院里,節后每當撿到禮花殘片時可高興了……</p> <p class="ql-block">信息化的當下,不難在網絡上看到許許多多、不僅是有關中軸線今昔的圖片,甚至還包括視頻。正是這種緣故,再拍的動力便顯得不足了。三年疫情期間拍了不少、幾乎見不到幾個人的廣場,現在覺得也算挺難得的。</p> <p class="ql-block">趙樹強先生1954年和錦標友2012年,分別在前門樓子上邊向南,拍下的前門大街這一段中軸線,變化也是驚人的大。其實,中間很長一段時間,大街上的牌樓是被拆除掉了的。老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當時的有軌電車,是可從牌樓下鉆過的。</p> <p class="ql-block">無論前門大街改造前、還是改造后的褒貶不一聲中,我只想記住的是;月盛齋賣的燒羊肉湯拌面條好香、盛錫福從不含糊的優質的帽子、以及當年抽調到國慶籌備(美術)組時,在“力力”餐廳吃派飯(現在叫工作餐)的情景等,許許多多的往事許許多多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趙樹強先生1955年、與影友劉錦標2011年、分別在鼓樓上向南所拍的地安門外大街這段中軸線,自元代(1267年)始建從未改變,這一重要的始建階段歷史遺存,為明清北京城延續元大都中軸線提供了物質見證。</p> <p class="ql-block">中軸線在我們的概念中;南起永定門,北止鐘鼓樓。其實,早于明清的元朝,便在此建都。位于地安門外大街中段的萬寧橋,始建于至元22年(1285年),所以這段地安門外大街,便是最早的中軸線的起源。因此,也是我特意在鼓樓上,又拍了它一回的緣故。</p> <p class="ql-block">7.8千米中軸線北端點的鐘樓,始建于?元代,明清兩代曾進行過修繕和重建。北京人比較習慣于稱鐘鼓樓,概因兩樓僅相距百余米嗎?也未可知。過去,鐘鼓樓具體的敲法講究頗多,沒太仔細研究。不過,拍攝時我是刻意重合了二者。</p> <p class="ql-block">我不太喜歡拍風景或建筑的時候(無人)呈空鏡頭!可拍這張永定門時確實等了挺久,就是不見一人,可想見其重建恢復后的關注度!抑或與此相關,這個起點也成了此文“倒插筆”的終點。</p> <p class="ql-block">有種“中軸線延長”之論,顯然是想把奧運村歸入到中軸線的范疇。我以為這不應該是當代人的所思所想與所作所為。</p><p class="ql-block">我們不能保證過去不做錯什么、也沒法決定將來該與不該做什么、那就最好把握住現在……!</p><p class="ql-block">2024/08/05北京</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江|
谢通门县|
晋城|
宜州市|
河东区|
山西省|
尖扎县|
通榆县|
泰顺县|
东平县|
平舆县|
富蕴县|
江山市|
丰台区|
玉门市|
绵阳市|
林芝县|
怀集县|
德庆县|
汉阴县|
特克斯县|
高碑店市|
兴文县|
兴海县|
上蔡县|
南部县|
余干县|
民县|
松潘县|
安图县|
蓬安县|
连南|
福海县|
大埔区|
迁安市|
云和县|
泰安市|
临安市|
绩溪县|
方山县|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