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安徽的三陽,有一種獨特而令人驚嘆的民俗表演——疊羅漢。</p> <p class="ql-block"> 三陽鄉葉村的疊羅漢,堪稱徽州一絕。它有著五百多年的悠久歷史,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歲月的長河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葉村,這座充滿古樸韻味的村落,雖以“葉”為名,實則洪姓居多。這里氏族興旺,宗祠眾多,承載著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蘊。 疊羅漢的起源,充滿了傳奇色彩。相傳明末有個叫惠安的和尚,駐錫葉村村郊的和尚寺。他才思敏捷,竟在鄉試中中得頭名解元。朝廷欲封官,他卻上表自承欺君之罪,皇帝念其心誠,賜“解元寺”匾。鄉人將子弟送入寺中習文練武,僧俗結下善緣。關于疊羅漢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說盜寇掠村,惠安帶領僧俗子弟御寇,搭人梯助鄉人翻墻脫險,自己卻葬身火海,鄉人以此紀念;一說解元寺失火,鄉人疊人梯潑水滅火,和尚仿此紀念火災教訓和鄉人救火之德;還有一說則是寺中子弟不守清規,鄉人怒而焚寺,后因瘟疫聽游方和尚之言疊羅漢辟邪。雖具體緣由無證可考,但疊羅漢出于鎮邪消災納福的動機毋庸置疑。 葉村疊羅漢活動由羅漢班組織,成員為洪氏30歲至70歲的男性族人。羅漢班推舉羅漢頭主持事務,人選相對穩定,成員則不斷變化。每年歲末,羅漢班會在宗祠集議新年疊羅漢的相關事宜,并擬出一份推薦參加疊羅漢的人員名單。每年農歷正月初六傍晚,羅漢頭領著眾人敲鑼打鼓、放爆竹,前往解元寺原址重建的小廟迎接羅漢老郎牌位。眾人焚香禮拜后,由“金頂”(即疊牌坊最頂端的小羅漢,因化妝金色臉而得名,亦稱尖頂)捧著牌位,敲鑼打鼓回村,村人執棒香在村口夾道迎接,將牌位供奉于排練處,直至疊羅漢活動結束。當晚,羅漢們便開始“練譜”,這《羅漢譜》的六十六套程式,寓意“六六大順”,是葉村羅漢們世代相傳、不斷完善創新的藝術結晶。</p> <p class="ql-block">2008 年,葉村疊羅漢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表演時,羅漢們或兩三人,或十幾人不等,通過騎坐在下層人肩上的方式實現疊高,并變換出各種造型,動作變化多樣、驚險刺激。他們化裝成不同的臉譜,裝扮成大肚、肥胖、矮腿、嬉面、怒容、哀怨、哼哈等奇形百態的模樣。其中,“六柱牌坊”可謂壓軸大戲,要疊六層,由二十一個羅漢疊五層,最高層站著一年少的小羅漢合掌祝福。 </p> <p class="ql-block">葉村疊羅漢,不僅是一種表演,更是一種傳承,承載著葉村人的歷史記憶、文化傳統和對美好生活的祈愿。它在民間代代相傳,雖歷經風雨,卻依然保持著古樸、粗獷的原始風貌,散發著迷人的魅力。葉村疊羅漢宛如一首古老而激昂的樂章,奏響著民間藝術的旋律,展示著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蘊和頑強生命力。它讓人們感受到了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也喚起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傳承之情。</p> <p class="ql-block">圖片攝影:崔 勇</p><p class="ql-block">文字編輯:崔 勇(文字資料參考網絡)</p><p class="ql-block">友情支持:古江、寒山、姚玉芳、斌子、清風徐來、遠山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宁市|
灵寿县|
都江堰市|
沁阳市|
平定县|
泗阳县|
广昌县|
奉化市|
龙海市|
精河县|
宜兰县|
犍为县|
龙南县|
鄂托克前旗|
炉霍县|
泰来县|
台北市|
桑植县|
繁峙县|
文安县|
宁明县|
集安市|
关岭|
东台市|
吉水县|
从化市|
高阳县|
沅陵县|
丰宁|
漳平市|
高密市|
手机|
永定县|
临安市|
上栗县|
三原县|
乌审旗|
沂源县|
通江县|
高台县|
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