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近去新加坡玩了幾天,免簽真的很好,出入境都是刷一下護照即可,過程非常絲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新加坡我們住在地鐵站bencoolen(明古連),附近的酒店選擇比較多,而且離景點很近,還有方便的公共交通。在新加坡期間全程公共交通,沒有任何的不方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個圖就是周邊的景點,我也沒游全,給大家介紹一下游過的地方。</p> 魚尾獅公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魚尾獅公園(Merlion Park),是新加坡面積最小的公園。現(xiàn)為新加坡的標志性景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園周邊就是類似北京CBD的地方,金融機構扎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這里一定要照個喝水的照片。</p> 舊禧街警察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筑總共擁有 927 扇彩虹般絢麗奪目的窗戶。前四層窗戶的色彩強度相同,且極具活力,五層與六層的顏色則逐步加深,讓懸臂式露臺更為突顯,這些都是該歷史建筑令人矚目的特色。</p> 克拉碼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這里記得一定要找一找松發(fā)肉骨茶,非常好吃,克拉碼頭這家店是老店,排隊也比較長,要早些去。</p> 福康寧公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照英文的字面翻譯過來,這個景點應該叫做“康寧要塞公園”,但是根據(jù)發(fā)音,再用上中文中具有喜慶祝福含義的字,使得這個景點有了一個非常吉祥的名字——“福康寧公園”(Fort Canning Park)。</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座公園的所在地,曾經(jīng)就是保護新加坡港口的要塞。福康寧是一座超過60米高的小山,俗稱“皇家山”或“升旗山”。而這個山丘曾經(jīng)是當年萊佛士的住所。1819年,斯坦福德·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在新加坡河口登陸后,便看上這座可以俯視新加坡河口的小山,并在山頂建總督府。1823年,他也選擇在此處興建住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個就是網(wǎng)紅樹洞,要想拍個人像照片,至少要排隊1個小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園里的巨樹和樹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個樹英文名Terap,是一種高大的森林樹木,高達65米,原產于緬甸、泰國、蘇門答臘、馬來西亞半島、新加坡、婆羅洲、爪哇、菲律賓和小巽他群島。幼葉有明顯的深裂片,而成熟樹的葉子是革質和圓形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Terap屬于面包樹屬。</p> 國家博物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加坡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建立于1887年,是間擁有120多年歷史,也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座博物館設計的理念是面向廣大民眾,它正以最先進而又豐富多彩的方式述說著新加坡的歷史,詮釋著傳統(tǒng)博物館的嶄新內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轄殖民地1819-194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19年,<u>斯坦福德·萊佛士</u>爵士和威廉·法夸爾少校抵達新加坡。他們與當?shù)伛R來統(tǒng)治者達成協(xié)議,建立一個英國貿易港口,萊佛士宣布,該港口將“對所有國家的船只免費開放”。這帶來了遠道而來的商人和船只,最遠的來自阿拉伯和非洲。到19世紀50年代,新加坡已成為東南亞的貿易中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斯坦福德·萊佛士爵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現(xiàn)代新加坡的“奠基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萊佛士總共只在新加坡待了大約9個月,大部分時間是從1822年到1823年。他提出了城市規(guī)劃,建立了現(xiàn)代法律,并創(chuàng)立了新加坡機構(現(xiàn)在被稱為萊佛士機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威廉·法夸爾自然歷史繪畫收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威廉·法夸爾少校是東印度公司私人軍隊中的一名蘇格蘭軍官,曾在印度和馬六甲服役,并于1803年成為馬六甲居民。1818年馬六甲被移交給荷蘭人后,法夸爾開始與廖內省蘇丹國進行談判。他對地區(qū)政治的熟悉使他和萊佛士在新加坡簽訂了1819年條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法夸爾被任命為新加坡的居民,他在馬六甲人民中的聲望吸引了許多商人、工匠和勞工。兩年內,新加坡的人口增長到5000人,港口的貿易額達到了800萬西班牙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法夸爾也忽視了萊佛士的一些城鎮(zhèn)規(guī)劃,并且不顧萊佛士的反對,允許賭博和奴隸制。1823年,萊佛士解除了法夸爾的居民身份。法夸爾回到英國,后來挑戰(zhàn)東印度公司承認他是新加坡的創(chuàng)始人,但沒有成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Farguhar Collection是百達翡麗為紀念2015年新加坡獨立50周年而特別設計和制作的三個圓頂鐘之一。這座獨特的圓頂時鐘的靈感來自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珍貴的威廉·法夸爾自然歷史繪畫收藏。該收藏包括477幅描繪19世紀初新加坡及其鄰近地區(qū)動植物的繪畫,也是玻璃圓頂森林故事數(shù)字裝置的靈感來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采用了掐絲琺瑯工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新加坡華人社區(qū)贈送給中校威廉·法夸爾的臨別禮物。這標志著他在新加坡所統(tǒng)治的亞洲社區(qū)中的受歡迎程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些物品屬于新加坡最古老的華人宗族協(xié)會寧陽會。它是1822年由來自中國廣東省臺山地區(qū)的宗族建立的,是廣東移民的聚會場所和祠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2-1945</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1年12月8日,新加坡第一次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日本轟炸了這座城市。同一天,日軍在馬來西亞東北海岸登陸,開始入侵。經(jīng)過70天的快速戰(zhàn)役,日本人擊敗了英國人,占領了馬來半島和新加坡,這幾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1942年2月15日,英國投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加坡被置于軍事占領之下,并更名為Syonan-To(日語中的“南方之光”)。當戰(zhàn)爭在其他地方繼續(xù)進行時,新加坡人民卻在食物和燃料短缺、疾病,最糟糕的是日本人的暴力和騷擾中掙扎。直到1945年日本向盟軍投降,占領才告結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本95式哈戈坦克復制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5式哈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最常用的日本坦克。這種輕型坦克于1935年推出,裝備了三菱柴油發(fā)動機,并裝備了一門37毫米炮和兩門7.7毫米機槍。這種速度快、機動性強的坦克,在1941年甚至可以與盟軍的輕型坦克一較高下。在戰(zhàn)爭結束前,這種坦克的產量超過了2000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該坦克參加了馬來亞戰(zhàn)爭和太平洋戰(zhàn)爭。在新加坡戰(zhàn)役中,這些坦克突破了英軍的防線,并在日本軍隊最初登陸新加坡北部的幾天內到達<u>武吉知馬</u>。</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個復制品是為湯姆·漢克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電視劇《太平洋》(2010)制作的四個復制品之一。這個復制品重達3.5噸,坦克的履帶是根據(jù)澳大利亞戰(zhàn)爭紀念館收藏的一輛原作制作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物館有中文講解,時間都是在周末,我們只能看英文說明,好在有網(wǎng)易有道詞典的拍照翻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物館還有一些收藏玩具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參觀者從博物館出來后,把票都貼在這個柱子上,貼得滿滿的,好有趣。</p> 贊美廣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贊美廣場(CHIJMES),是世界上僅存的幾個女修道院之一,是新加坡重要的歷史古跡之一。其廣場附近的建筑融合了現(xiàn)代與五種新歌德式古典建筑,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中的舊世紀風格和特別的風味。</p> 圣安德烈教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潔白亮麗的外墻是圣安德烈教堂最傲人的特點之一。經(jīng)歷了一百多年的滄桑卻仍舊那么光彩照人,“就是青春無瑕”,傳說肌膚勝雪的圣安德烈教堂,據(jù)說是將貝殼磨成灰,加入蛋白和糖調成糊狀,再放入浸泡到柔軟的椰子殼,就制成了一種實用又美觀的石膏。將其涂在建筑的表面,不容易出現(xiàn)裂痕,而且潔白有光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一站,國家美術館,內容比較多,我下期再介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www.xsjgww.com/55rh8i8p"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新加坡國家美術館</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集安市|
甘南县|
银川市|
阳江市|
开江县|
奈曼旗|
滦南县|
汉阴县|
双牌县|
台南县|
伊通|
重庆市|
罗甸县|
库尔勒市|
菏泽市|
昭平县|
吴忠市|
利辛县|
平谷区|
罗源县|
敦化市|
稷山县|
永宁县|
托里县|
汾西县|
香河县|
连云港市|
松潘县|
灌阳县|
密山市|
长岭县|
祁东县|
丹阳市|
定日县|
五家渠市|
招远市|
溆浦县|
县级市|
东台市|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