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4第6天(自由行第11天)上午9時,從札達縣城旅館出發,沿G219國道行進,去今天首個目標游點班公湖。開始仍在札達土林和五彩丹霞地貌中行進,其間路遇幾處日土巖畫,均下車觀看;中午1點半到喀爾縣城開元米粉店吃中飯,后往班公湖游覽,游畢;再駛離班公湖,進入羌塘無人區,沿途遇許多藏野驢,傍晚到喀爾縣古格王朝大酒店住宿,結束了此天游程。這就是此篇上部記敘的內容。 01DSC08860札達土林和五彩丹霞地貌:<div> 到西藏旅游,最美的風景在路上,當我們看到這如畫般的美景時,心中會產生一種莫名的贊嘆和感慨,大自然造就出這如詩如畫的美景,它不會想到若干年后,會有無數游客為之傾倒吧。</div> 02DSC08868札達土林:一路天高云淡,彩山土林伴行。 03DSC08870札達土林:盡管綠色盡無,卻有彩山林立。 04DSC08878日土巖畫:<div> 主要分布于班公湖南部和東部近三百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大多在日土縣境內,故以“日土巖畫”命名。日土巖畫是由藏族先民們用堅硬的石頭或其它硬物在巖石上刻鑿而成,線條筆劃有深有淺,還有少數彩繪畫面。巖畫大部分為早期金屬時代的作品,內容十分廣泛,有狩獵、宗教、祭祀、騎乘、放牧、農耕、日月、山水、牛馬、驢羊、羚羊、房屋、人物、文字等,反映了班公湖一帶古代游牧民族生產、生活的生動場面,雖然線條粗糙,造型呆板,但質實古樸,為研究西藏古代民族的歷史、宗教、藝術、民俗等提供了珍貴的記載資料。</div> 05DSC08894向班公湖進發:<div> 所謂阿里環線,是指從日喀則始發,環繞阿里一圈,最后仍回到日喀則。具體線路為:日喀則地區→阿里地區薩嘎縣→帕羊鎮→神山(岡仁波齊)圣湖(瑪旁雍措)→扎達縣(古格王朝)→日土縣獅泉河(班公湖)→革吉縣→改則縣→洞措→措勤縣(扎日南木措)→薩嘎縣→日喀則地區→那曲(返青藏線,回西寧);也有進入申扎的,因申扎一線,路途難行,景點偏少,故我們放棄了申扎一線。</div> 06DSC08898向班公湖進發:沿途多為彩山景致。<div> 我是在環游過阿里的兩年后,寫此游記時,才整理出如上線路的。而惠泉同學卻在未游之前已規劃好上述游路了,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啊!我從心底里感謝惠泉同學的精心籌劃。<br></div> 07DSC08904向班公湖進發:道路從這兒分岔,向班公湖僅17公里了。 08DSC08905班公湖美景:<div> 班公湖藏語意“明媚而狹長的湖”,呈東西走向,是一個國際性湖泊,62%在中國阿里地區日土縣境內,38%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有趣的是,雖然同屬一湖,在我國境內的是淡水,清澈甘甜,魚蝦肥美;而印度境內的則是咸水,苦澀不能飲用,也沒有魚類生存。它常年雪山環繞,湖水清澈如鏡,在不同的光照下呈現出色彩斑斕的顏色,令人心曠神怡。</div> 09DSC08915班公湖美景:<div> 班公湖中有十多個大小不等的島嶼,其中以班公鳥島最為出名。置身于班公湖的湖光山色中,觀看數萬只鳥兒展翅飛翔,聆聽鳥兒悅耳的鳴叫聲,人們會進入到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div> 10DSC08929班公湖美景:<div> 這里的海鷗多得驚人,碼頭周邊及近岸都成了它的領水,如果想看更多的鳥,就必須坐游艇前往鳥島,我們咨詢了一下,因離岸較遠,來回要花上半天時間才夠,故未前往鳥島。</div> 11DSC08935班公湖美景:<div> 班公湖里有很多裂腹魚和裸鯉魚,多有八九斤十幾斤重一條,因它們都屬冷水魚種,內質鮮美,在湖近岸邊游來游去,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湖底,上竄下跳,玩得不亦樂乎,等待游客的投食。</div> 12DSC08936班公湖美景:又是絕美佳景,不忍私藏家中。 13DSC08940班公湖美景:鳥魚和諧共處,人類應向學習。 14DSC08945班公湖美景:我在班公湖游船碼頭處留影。<div> 看過前文,知道班公湖水東淡(中方一側)西咸(印方一側)的現象,你一定會問:“同一湖泊的水,怎么會咸淡不一樣呢?”,原因必須從班公湖的成因說起:班公湖主要是由于冰川融化,冰磧物堆積阻塞河道,積水而成,屬冰川堰塞湖。<br></div> 15DSC08947班公湖美景:班公湖游船碼頭景致。<div> 班公湖呈東西狹長走向,湖泊東段(中方一側)有兩條河流注入湖中,帶來了大量淡水,從而降低了湖泊東段的鹽度,故湖水較淡;相比之下,湖泊的西段(印方一側),沒有河流注入,缺乏淡水補給,鹽度較高,形成了咸水環境。<br></div> X20-1班公湖游覽記錄視頻8m29s_baofeng 16DSC08956班公湖美景:<div> 此外,班公湖的水東淡西咸,還與湖泊東西長、南北窄的形狀有關,這樣的形狀,不利于湖水的交換,進一步加劇了東淡西咸的現象。呈現出一湖有咸淡,魚鳥奔東岸的景象。<br></div> 17DSC08959班公湖美景:美侖美奐的美景。 18E9A8998班公湖美景:又一有標志牌的觀景處。 19DSC08965班公湖美景:<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云飄藍天,碧水映彩山。</div> 20DSC08966班公湖美景:<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野鴨排隊湖中游,游客拍攝岸上走。</div> 21E9A9027班公湖美景:班公湖岸邊濕地風光。 22DSC08986去噶爾縣沿途風光:遠端有不少藏野驢在覓食。 23DSC08989去噶爾縣城沿途風光:<div> 此山腰寫有“毛主席萬歲”字樣的標語,看來這些標語是有些年頭了。</div> 24DSC08992去噶爾縣城沿途風光:火星地貌<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處哪是在人間,恐怕只有火星有。</div> X21-3羌塘無人區下雪了4m30s_baofeng 25DSC08995去噶爾縣城沿途風光:火星地貌<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處哪是在人間,恐怕只有火星有。<br></div> 26DSC09000噶爾縣獅泉河鎮路邊生長的紅柳。 27DSC08999阿里地區政協:<div> 阿里地區的行政公署就在噶爾縣獅泉河鎮。游過班公湖,我們仍然回噶爾縣古格王朝大酒店住宿,不要看它偏遠,且僅是一個鎮(獅泉河鎮),但阿里的風景和街道面貌及住宿條件,在西部算是很好的了,酒店里還有免費供氧呢。</div> 28DSC09002噶爾縣城獅泉河鎮:<div> 此河就是著名的獅泉河,它是發源于岡仁波齊北坡的冰川河,由東南向西北流去,與另一條發源于我國喜瑪拉雅山北麓的重要支流匯合后流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成為南亞最長的河流:印度河,全長3180公里,在中國境內405公里,流域面積達2.8萬平方公里,小說《西游記》中的通天河便是獅泉河。</div> 29DSC09003噶爾縣城獅泉河鎮雨過天晴之雙彩虹景色:<div> 出去到鎮上飯店吃晚飯時,途中遇大雨,打的車過獅泉河橋,把我們送到飯店時,已是雨過天晴,西方天空出現了美麗的雙彩虹。我們趕緊用相機留下美麗的瞬間。</div> 30IMG_3452噶爾縣城獅泉河鎮雨過天晴之雙彩虹景色。 31IMG_3418噶爾縣城獅泉河鎮雨過天晴之雙彩虹景色。 32DSC09007往仲巴縣仁多鄉客棧:<div> 2022.08.05第7天(自由行第11天)上午10點半,我們從阿里地區喀爾縣獅泉河鎮古格王朝大酒店出發,經過美麗的赤左藏布河,趕緊下車拍照,惠泉用無人機拍攝的蜿蜒似龍蛇的赤左藏布河美景(下圖)。沿途又穿行在羌塘無人區之間,路見不少藏野驢、藏野牛在牧草覓食,還拍到了不少藏原羚、藏羚羊的照片。當晚,到仲巴縣仁多鄉歸覺村唯一客棧,海拔4900米的仁多心悅客棧住宿。這就是本文中篇所記述的內容。<div><br></div></div> 33DJI_0110:赤左藏布河美景:<div> 阿里歷來有“千山之巔、萬川之源”美稱。流經阿里的四條大河與青藏高原的許多見不到大海的內流河不同。獅泉河、象泉河、馬泉河、孔雀河分別向西北、西南、東南方向流入印度、尼泊爾,成為印度河、薩特累季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恒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最終匯入印度洋和阿拉伯海。</div> 34IMG_3442赤左藏布河美景:<div> 赤左藏布河:發源于阿里噶爾縣左左鄉左左村久赤拉山北麓,它是獅泉河的支流。圖片中的曲折蜿蜒如龍蛇狀的河,就是赤左藏布河的上游,到最后匯成濤濤大河。</div> 35DSC09021向革吉縣城行進:<div> 行至海拔5300米的久赤拉山埡口時,突然下起雪來了。此山的北麓就是獅泉河的支流赤左藏布河的發源地。</div> 36DSC09025向革吉縣城行進時發現一處巖畫,下車打卡觀賞。 37DSC09027向革吉縣城行進發現一處山洞。 38DSC09028抵革吉縣城,隨拍游走在革吉縣城的藏族女子。 39DSC09029革吉縣人民醫院:<div> 中午1點半到此地做核酸,下午近3點才在亞熱鄉一小鎮午餐。西藏拉薩至全國本輪疫情后,傳來發現首例新冠病人的壞消息,這是西藏在20年里我國兩次疫情,才發現首例新冠病人,我們為之震驚。我們的后續行程也變得艱難起來。每到一處都要進行核酸,且要排好長時間的隊伍。</div> 40DSC09031革吉縣境內的羌塘無人區單槍匹馬藏野驢。<div> 羌塘無人區:藏語意為“北方的空地”,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區,面積達30萬平方公里;也是海拔最高的無人區,平均海拔在五千米以上;它擁有大小湖泊數百個,湖泊總面積達2萬平方公里,占我國湖泊的1/4,是我國湖泊面積最大,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br></div> 41DSC09042革吉縣境內:<div> 羌塘無人區荒無人煙,每平方公里地面上還不到一個人。眾所周知的可可西里無人區,也屬于羌塘無人區的一部分。這里有冰雪覆蓋的山脈、荒原之上的沙漠、純凈如天空之境的湖泊,達扎布耶茶卡鹽湖也屬于羌塘無人區。<br></div> 42DSC09045革吉縣境內:<div> 羌塘無人區里有眾多的不被打擾的野生動物,如此種種,也頻增了人們對此高原的神秘感,讓很多人為之好奇和向往,更有無數探險者前來探秘。<br></div> 43DSC09047向改則縣行進 44DSC09049向改則縣行進 45DSC09054向改則縣行進 46IMG_3483仲巴縣仁多鄉歸覺村仁多心悅客棧:<div> 沿途先走219國道,然后轉302省道,遇好長一段搓衣板路,至晚上7點,抵改則縣與仲巴縣交界的仲巴縣仁多鄉歸覺村唯一客棧,海拔4900米的仁多心悅客棧住宿,歸覺村的東面一個村是興莎村。客棧里還養了五六只不怕人的羊呢,證明它們是見過些世面的。</div> 47IMG_3472仁多心悅客棧:<div> 此客棧因海拔4900多米,海拔太高,患心臟病藏民人數很多,人均壽命僅五十幾歲,政府決定將在兩年內拆除此處全部房屋,遷出此處全部藏民,兩年后再來旅游,定是沒有此處客棧了。<div> </div><div> 2022.08.06第8天(自由行第13天)上午9點從仁多心悅客棧出發,繼續后面游程。先游覽仁青修布措,再走羌塘無人區,入扎布耶茶卡鹽湖,抵扎布耶茶卡鹽湖時,天空降瓢潑大雨,使這美麗的“天空之鏡”變成一片混沌,幸好在要走出扎布耶茶卡鹽湖時,天氣才略有轉好,我們才留下一些震撼的影視;后又進入羌塘無人區,見到好多藏羚羊;至晚才走到會變色的達瓦措游覽,最后抵措勤縣信坤大酒店住宿。這就是本記下部記敘的內容。</div></div> 48DSC09062仁青修布措:張悅、朱懷玲在第一觀景處游覽。 <br> 從仁多心悅客棧上車不多時,我們就到了仁青修布措。購過游車門票后,車便可直接進入景區,沿此措湖岸環湖公路行進,湖岸四周有好幾處觀景位置,于是司機索性沿湖岸繞了個大大的半圈,仁青修布措也就算看齊全了。 49DSC09068仁青修布措:<div> 仁青修布措離我們住的客棧很近,從旅館一會兒就到湖邊了,沿著湖畔蜿蜒的公路漫步,一邊欣賞湖景,一邊觀看藍天白云,確實是一種悠閑的享受。</div> 50DSC09070仁青修布措:<div> 站在湖岸的山坡上俯瞰湖面,但因今天天公不著美,時不時的滴下幾滴小雨來,它呈現出平淡暗灰的顏色,前方是一片廣闊平坦的荒漠草地,湖水在陰云的籠罩下,顯得有些灰暗。</div> 51DSC09078仁青修布措:<div> 這里游客不多,加之此措隱藏于高原幽靜的深處,不同于內陸平原湖泊,它沒有喧囂的密林、沒有奔騰的河流,給人一種幽靜瀟澀之感,加之今天的云彩是一片壓抑,讓人不得舒懷。</div> 52DSC09082仁青修布措朱懷玲在拍照:<div> 不一會兒,天氣略有轉好,我們一邊欣賞湖景,一邊拍照;目光不由自主地被一個奇異神秘半島所引,這半島勾勒出一條優美的S型弧線,成為仁青修布措的標志圖片。</div> 53DSC09084仁青修布措:<div> 仁青修布措在阿里仲地區巴縣仁多鄉境內,湖面海拔4756米,面積188平方公里;它是由岡底斯山北麓的雪水融匯而成,隆格爾雪山矗立于其南岸,終年積雪不化。</div> 54DSC09087仁青修布措第二觀景處:<div> 仁青修布措這個鑲入湖中的半島,后面全部是平整的沙灘,只在島的頭部凸出一座小山峰來,莫非它是什么動物或神靈幻化而成?<div><br></div></div> 55IMG_3498仁青修布措第二觀景處:<div> 來到第二個觀景處,就是圖片中半島的小山上,爬上此小山,登高望遠,此半島鑲入湖中,在湖岸與半島間形成了一個未交圈的大圓,著實好看。 </div> 56IMG_3500仁青修布措第二觀景處:<div> 這是在第二處觀景平處,用無人機拍攝的畫面。這個圓周是否由神仙用圓規劃好專門設計的一般,藍色的湖水倒映著今天不算白的云彩,加之湖底淺處的黑色圓圈,和四周土黃色的同心圓,是一幅多么美的幾何圖案啊!</div> 57IMG_3498仁青修布措中的半島:<div> 這是在第三觀景處,用無人機拍攝的半島照片。這個半島象是一只千年老龜把頭伸到湖中飲水呢,也許是在祝福來看望它的游人們龜壽延年吧。</div> 58DSC09089我腑拍仁青修布措:<div> 這是在第二觀景處,用無人機拍攝的朱懷玲爬上此半島頭部小山的圖片。小山上的野草,不知什么原因,全都枯黃了,按理在這個夏天的季節,它應該是青色的呀?<br></div> 59DSC09091仁青修布措:<div> 這是在半島小山上俯瞰湖面及近岸的相片。</div> 60DSC09093仁青修布措:<div> 這是在半島小山上俯瞰湖面及近岸的相片。</div> 61DSC09094仁青修布措:又一處視角拍攝的湖灣景致。 62DSC09096朱懷玲在極目仁青修布措美景。 63DSC09100這是在仁青修布措第三觀景處拍攝的畫面。 64DSC09102這是在仁青修布措第三觀景處拍攝的畫面。 65DSC09109羌塘無人區野驢:<div> 游畢仁青修布措,又行入羌塘無人區。<div> 阿里地區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在阿里的土地上,有黑頸鶴、棕頭鷗等多種鳥類在飛翔;有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驢在覓草、有雪豹、狼、野狗、棕熊等兇猛野生動物;說阿里是中國的肯尼亞,也無任何不妥之處。</div></div> 66DSC09115羌塘無人區:<div> 正是由于羌塘高原的地形復雜、地貌奇特、荒漠和神秘,使很多人為這向往。</div> X21-0羌塘無人區的野生動物9m02s_baofeng 67DSC09117羌塘無人區:<div> 這里完整保留了大自然原始的生態面貌,奇特的高原地貌,令人驚嘆!大自然還保留一塊如此壯美的原始宏荒。</div> 68E9A9180羌塘無人區里的獨狼。 69WX04458扎布耶茶卡鹽湖:<div> 在西藏阿里地區腹地藏著一個絕美的鹽湖,被稱為“天空之鏡”和“上帝打翻了的調色盤”,它就扎布耶茶卡鹽湖。它是世界上三大鋰鹽湖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以天然碳酸鋰形式存在的鹽湖。<br></div> 70IMG_3524扎布耶茶卡鹽湖: <br> 扎布耶茶卡鹽湖中存在的金屬鋰,是世界上最多的,而金屬鋰又是制作芯片和鋰電池的最主要原材料,戰略意義十分重要,幸虧上天賜于我們如此豐沛的資源,才能在與他國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br> 71E9A9187扎布耶茶卡鹽湖:<div> 盡管此時,天降大雨,道路就是鹽田邊圩埂,泥濘難行,但難行也得行啊!這片美麗的天空之鏡變成一片混沌,只渴望雨停天晴,能讓我們欣賞一下這美麗的“天空之鏡”的美景。<br></div> 72DSC09130扎布耶茶卡鹽湖:<div> 為了能讓此文生動有趣,本文特略去我在雨中拍攝的扎布耶茶卡鹽湖,從網上下載了幾幅晴天時扎布耶茶卡鹽湖美景并配文,與大家共享。在此對這些圖片的拍攝者表示感謝!</div> X21-4-2茶卡鹽湖美景7m21s_baofeng 73WX04338扎布耶茶卡鹽湖:<div> 如果是在晴天來此鹽湖,遠遠望去,是一片深沉的藍色和天空一樣通透,顏色甚至更加深邃,兩種不同藍色之間,夾著綿延的山峰,而有的地方又是碧綠的,像是靈動貓咪的眼睛。</div> 74WX04505扎布耶茶卡鹽湖:<div> 因鹽田很大,我們又是行進在鹽田的圩埂上,加之來時大雨,我們幾乎不好下車,故此條木棧道,我們是沒有看到的。</div><div> 礦床分布的鹽,看上去就像是泡沫,也像是雪堆,更像是不小心流入湖中的白色精靈。</div> 75WX04446扎布耶茶卡鹽湖:<div> 看著五顏六色的鹽田,好似上帝丟失在人間的調色盤,亦或是外星人曾在這里作畫,顏色晶瑩剔透,看得久了,好像自己坐車的疲憊都被消除干凈了。</div> 76WX04452扎布耶茶卡鹽湖:<div> 為何此鹽湖會有如此色彩斑斕的美景呢?主要是由于鹽湖中所含的金屬離子不同,使鹽田呈現出了不同的色彩。下圖湖面呈綠色,就是湖水中含有較多的銅離子、顏色呈粉紅的湖,就湖水中含有較多鋰離子、湖水顏色呈紅褐的,為鐵離子較多,含鈣、鎂離子多的,就呈白色。如此類推,只要你查一下金屬元素周期表,了解一下諸元素的性能就知道了。這樣,你雖然知道了鹽湖五顏六色的形成原理,但又失去了對鹽湖的那份神秘與驚嘆。還不如不知道的好呢!</div> 77WX04511扎布耶茶卡鹽湖:<div> 這是一張標準的“天空之鏡”圖片,美麗的藍天白云,倒映在清澈的綠色鹽湖中,使原本綠色湖水變成滲入藍天顏色的第三種色彩,真是美得不得不令人贊嘆!</div> 78WX04549扎布耶茶卡鹽湖:<div> 除了上述所看到的美景之外,讓人趨之若鶩、滿懷期待的就是粉色鹽湖了。它像是女孩子害羞時紅暈,又像是晚霞在掠過清澈的湖面留下的倒影。這夢境中的粉湖,今天如真的能雨過天晴,見到她,一定會覺得驚嘆、奇幻、艷麗、美好呢。</div> 79WX04555扎布耶茶卡鹽湖:<div> 一埂分兩田,一邊粉來一邊藍,中間黃圩來拉手,還有高山和藍天,誰不傾心此美景!</div> 80DSC09148扎布耶茶卡鹽湖我們的崎嶇路:<div> 所謂的路,是根本就沒有的,只是車行得多了便成了路。這可不是魯迅先生說的噢,是我說的呢!哈哈!</div><div> 因此處較為偏僻,道路泥濘崎嶇,來這里的游客并不多,但這里除了美麗以外,還多了些安靜與淳樸,甚至是原始。</div> 81DSC09153駛出扎布耶茶卡鹽湖: <div> 因扎布耶茶卡鹽湖本身就屬于羌塘無人區,故我們一直在羌塘無人區內行進,只是駛離了鹽湖,又進入了荒原而已。</div> 82IMG_3545駛出扎布耶茶卡鹽湖:<div> 過了這鹽湖,迎來了好大一片濕地草地,天空也開始放晴起來了。有草的地方就有水源、有草的地方就有食草動物。果不其然,一群群藏羚羊奔波于稀疏的草地上,在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div> 83DSC09156駛出扎布耶茶卡鹽湖,再入羌塘無人區觀藏野驢。 84DSC09160駛出扎布耶茶卡鹽湖:<div> 這里出現了更大的生機,已有牧民在牧羊了,定是有更大的水源了,果不其然,一錯再錯的達瓦措出現在眼前。其間,來到一家河南人開的小飯店,吃了一份大盤雞,眼看窗外的達瓦措,邊吃邊觀風景,倒是一種不錯的選擇。</div> 85DSC09163達瓦措:<div> 它位于阿里地區措勤縣達雄鄉,湖面海拔4636米,面積111平方公里。</div> 86DSC09165達瓦措:藏語意為:月亮湖,它像一輪初升的新月,點綴在措勤北部廣袤的大草原上,周圍散布著大片牧場,哺育著周邊眾多生靈。 87DSC09171達瓦措:它的四周沒有河流,主要靠雪山上的冰川和雪的融水徑流補入湖中,所以是個咸水湖,盡管是個咸水湖,湖岸邊水草還是有一些的。 88DSC09187達瓦措:<div> 朱懷玲視察達瓦措,有些毛主席視察黃河的風范呢。</div> 89DJI_0203達瓦措(第二天早晨拍)<div> 它又被人們稱為變色湖,隨著不同時間的光照不同,拍出來的湖面顏色也是不一樣的,千差萬別。<br></div> 90DJI_0213達瓦措:<div> 盡管它是咸水湖,湖中卻盛產高原裸鯉這種冷水魚。</div> 91DJI_0216達瓦措(第二天早晨拍):<div> 一張張美麗的達瓦措圖片,我不忍心私藏,還是與大家共享吧。</div> 92DJI_0236達瓦措(第二天早晨拍):早晨的達瓦措美景。 93DJI_0246達瓦措:傍晚的達瓦措美景。 94IMG_3577達瓦措:<div> 我也來一張君子視察達瓦措吧!</div> 95DJI_0248達瓦措(第二天早晨拍):<div> 這里湖水、雪山、羊群、飛鳥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div> 96DJI_0251達瓦措(第二天早晨拍):早晨的達瓦措美景。 97IMG_3632達瓦措:傍晚的達瓦措美景。 98DSC09190向措勤縣信坤大酒店住宿:路遇野牦牛。 99DSC09199向措勤縣信坤大酒店:<div> 在羌塘這條公路邊還有幾間鐵皮房子呢,真是奇跡。</div> 100IMG_3593措勤縣信坤大酒店。 書寫整理不易,看過此文,請賜贊于我,鼓勵我后續創作;欲知后續游程,請看本游記《游藏珍藏(7)》<div> 2024.08.03</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丹棱县|
金昌市|
光泽县|
车致|
扎赉特旗|
资中县|
玛多县|
朔州市|
蛟河市|
呼玛县|
长汀县|
平乡县|
寻甸|
基隆市|
武威市|
金沙县|
巴东县|
章丘市|
昌图县|
棋牌|
吴旗县|
田林县|
郑州市|
萝北县|
家居|
会东县|
连城县|
申扎县|
武宣县|
洪泽县|
东乡|
常宁市|
龙井市|
平乡县|
恩平市|
阜新市|
弥勒县|
金山区|
德格县|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