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來到銀川第一站就是包車去看賀蘭山巖畫。</p> <p class="ql-block">我來的是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賀蘭山東麓賀蘭山巖畫景區。</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巖畫記錄了遠古人類3000~10000年前放牧、狩獵、祭祀、征戰、娛舞、交媾等生產生活場景,成為研究遠古人類文化史、原始藝術史的文化寶庫。順著這個多彩的巖畫萬花筒,可以窺見古代游牧人一幕幕富有生氣的社會生活,喚起對人類一致性的認識,理解人類的發展歷史。</p> <p class="ql-block">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證明,3萬年前后的舊石器時代,寧夏銀川平原就有先民活動生息;商周及春秋戰國至秦、漢、唐、宋,包括寧夏在內的北方地區一直是西戎、月氏、匈奴、羌、鮮卑、突厥、吐蕃等眾多少數民族放馬游牧、狩獵逐鹿的沃土;公元11至13世紀,黨項貴族建立的西夏王朝,曾統治這里長達近200年。賀蘭山巖畫,就是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誕生的文化瑰寶。</p> <p class="ql-block">最早發現賀蘭山巖畫并用文字記載下來的人,當屬中國北魏時期的地理學家、旅游家酈道元(約472~527年)。</p> <p class="ql-block">酈道元在其專著《水經注》卷三“河水三”中有這樣的記載:“河水又東西逕渾懷障西……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城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盡若戰馬之狀,粲然成著,類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也。又北過朔方臨戎縣西。”這可能是中國和世界上有關巖畫的最早的文獻記錄。</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巖畫大規模地被發現、紀錄,始于上個世紀的70年代末。陸續大規模發現賀蘭山巖畫的,是勞動生活于賀蘭山及其周邊地區的廣大農牧民群眾。</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巖畫與中國北方其他地區已被發現的巖畫一樣,一般采用敲鑿、磨刻、劃刻三種方法制作圖像,其中又以敲鑿法為主要方法。賀蘭山巖畫中很少有用單一方法制作的圖畫。創作者根據需要,往往把三種方法混同使用,這樣與用單一方法制作的圖像比較起來,線條勻稱流暢,圖像清晰美觀,表現能力較強,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性。</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巖畫分布成點成片,數量很多,題材、內容豐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巖畫中較大量的是動物圖像。根據古生物學家分析統計,共有野牛、野豬、野馬、鹿、山羊、馬、驢、狗、駱駝、虎、豹、狐、狼、熊等及禽類共35種,其中野生動物數量不少。動物棲息、捕食、嬉戲、交斗各有表現,構圖簡練,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人物巖畫數量很多。有不同正面和側面人像,人和動物組合圖像,人的面部圖像和人面裝飾圖像。人物圖像多無完整五官,但因其線條洗練且構圖準確,給人以形神兼備之感。</p> <p class="ql-block">對于這些表現怪異的人面像圖像,巖畫研究專家普遍認為是史前原始社會時期盛行巫術的產物,表示對神靈和圖騰的崇拜和賓服。如有一幅刻畫細致的人面畫像,研究者和旅游觀光者形象地稱它為“太陽神”。畫面用放射狀線條代表太陽的光芒,向外夸張凸起兩腮,怒睜一對環眼,十分威嚴甚至恐怖,使人看到它便會產生強烈的沖擊和震撼。</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巖畫里有一部分表現天體的圖像,有太陽圖、星辰圖、云像圖和天體組合圖,都以太陽為中心,星月相伴,反映出先民對大自然的認知。</p> <p class="ql-block">交媾是賀蘭山巖畫中一個鮮明的主題。賀蘭山巖畫中舞蹈和祭祀的畫面,表現出熱烈、歡快、隆重。</p> <p class="ql-block">一幅幅放牧狩獵的圖畫,也是一場場艱苦的搏殺,一幕幕激烈的征戰,一曲曲久遠的牧歌。</p> <p class="ql-block">賀蘭山巖畫鐫刻于曠野,以類似于環境藝術的宏大形象展示于現代觀眾面前,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們以強烈的震撼。賀蘭山巖畫以寫實主義的風格為主,表現方式單純而樸實,洗練而粗獷,其中許多的動物圖像大多從現實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巖畫創作者在描繪它們時,能以簡略的“筆法”勾劃出對象的基本輪廓,而又敏銳地把握其突出特征,如鹿和盤羊的角、馬和山羊的腿、野豬的鬃毛、虎豹的斑紋等等,甚至夸張地在群圖中突出其體位,在細部中突出其特征,整體稚樸簡練,觀之靈動鮮活,顯示出遠古藝術家驚人的觀察力和表現力。</p> <p class="ql-block">巖畫中表現出的象征主義風格,則是對描寫對象最具特征性的部位作夸大處理,使之產生出抽象的意義,其中以人面像、面具神最為突出。賀蘭山巖畫諸多人面圖像,人物面部往往沒有細致刻畫,有的軀干也予以忽略,而其面部大多綜合太陽的圖形,突出表現其雙眼和太陽的光芒,給人以莊嚴、肅穆、神秘的感覺。這些形式荒誕的圖像,象征著遠古先民原始的自然觀、宇宙觀,多是宗教意識和巫術行為的反映。</p> <p class="ql-block">賀蘭口是明長城寧夏鎮關隘,位于寧夏賀蘭縣境內。因賀蘭山險不可逾,所以賀蘭口僅關口處建有城墻,并建有若干烽火臺,與平川地帶守軍相呼應。賀蘭口溝谷兩側的山崖上,今仍保存著明朝摩崖刻記兩方。溝谷北壁石刻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欽差大臣巡視賀蘭山邊防題記,南壁為萬歷三十七年(1609)重修賀蘭口時官兵所刻。</p> <p class="ql-block">賀蘭口是賀蘭山眾多山口中山勢最陡峭的一個。當地原住居民俗稱“豁了口”,傳說有巨人在此開山取水,天地感之,將大山豁開一道口子,泉水噴涌直下,取名“豁了口”,后來諧音“賀蘭口”。</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噴涌直下的泉水。</p> <p class="ql-block">尋找峭壁上的精靈巖羊是此行的目的之一。它們體形壯碩卻身姿輕盈,可以從容而敏捷地在巖壁上攀登跳躍。作為群居性動物,它們通常都結群活動,彼此協作,相互忠誠。大部分時間巖羊生活在海拔2000米的峭壁之上,那里足夠安全,但受驚時,它們會在亂石間迅速跳躍,并攀上更險峻的山崖。</p> <p class="ql-block">我只在景區出口拍到一群巖羊。聽工作人員說,現在巖羊開始有規律地到山腳下活動,尋找水源和食物。在我來之前半小時就可看到巖壁上在十幾只巖羊活動,可惜我守了半個小時還是沒有目睹到,只能工作人員轉發幾張他們之前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一條警戒線攔住了我們前行的小路,工作人員說前方的監控器曾經發現有雪豹和野狼等猛獸。</p> <p class="ql-block">巖羊的毛酷似巖石,不注意的話很難發現。這多么像是一幅靈動的巖畫。</p> <p class="ql-block">銀川世界巖畫館坐落于賀蘭口巖畫風景區內,</p> <p class="ql-block">沿賀蘭山自北向南,包括衛寧北山在內,在黑石峁、賀蘭口、苦井溝、大麥地等27處都有巖畫遺存,總計約有組合圖畫5000組以上、單體圖像2.7萬多幅;已被記錄的巖畫單體圖像有19752幅。這次來的只是賀蘭山的東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寿县|
日照市|
江阴市|
江山市|
房山区|
精河县|
商河县|
绥阳县|
微山县|
驻马店市|
武义县|
北京市|
安龙县|
怀集县|
安乡县|
沁阳市|
扎鲁特旗|
西贡区|
桃园市|
绵竹市|
绍兴市|
股票|
江油市|
无锡市|
尼木县|
宁乡县|
江源县|
皋兰县|
阳新县|
沙湾县|
永泰县|
中卫市|
罗田县|
丰镇市|
田林县|
长兴县|
镇原县|
枞阳县|
临夏县|
佳木斯市|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