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個女人,正在從中年末期走向老年的女人,我害怕衰老,也畏懼死亡。我熱衷購買各種淡斑美容霜和減肥產品,喜歡穿紅戴綠或者是學生裙,常常被母親嘲笑“裝嫩”或是“愛慕虛榮”。直到有一天,我看完英國著名女作家戴安娜.阿西爾的自傳《暮色將近》一書,才發現母親的話不是沒有道理。這本書像一面鏡子,照出我的蒼白和淺薄,同時讓我與自己的內心慢慢和解,不再像從前這樣抵觸衰老。我想如果能像阿西爾這樣優雅地老去,實在是一件美好值得稱道的事。</p><p class="ql-block"> 說起來,我是一個非常挑剔的讀者,一般的書都已經很難入我的法眼。可能因為看過的書比較多,所以就變得挑剔,如同一個食欲逐漸衰退的人,只會被特別罕見的美味佳肴誘惑。阿西爾的上一本書《未經刪節》寫于八十歲,是她退休以后對她五十多年的編輯生涯的回顧,文字生動活潑、坦率真誠,同時不失深刻,非常合我的胃口。書小而薄,我花了一周時間就把它看完了。我喜歡一個作家,會一直追下去看她的其他作品。這些年,我追過杜拉斯、渡邊淳一、村上春樹等人的書,大致都是這個節奏。我渴望在別人的生活經歷中汲取能量,同時獲得閱讀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 所以和《暮色將近》這本書的緣分就像看電視連續劇,我喜歡阿西爾這個有故事的女作家,期待在這本書里看到更多新的未知的東西。我很想知曉是何種動機,能讓這位當時已經八十九歲的老奶奶還能毅然決然地端坐在打字機前飛舞鍵盤。書中第12頁赫然寫著她寫《暮色將近》的理由。她在書里這樣寫道:“個體出生、長大、生兒育女、凋零死亡讓位給后來者,不管人類做著怎樣的白日夢,也無法幸免這樣的命運。</p><p class="ql-block"> 我們都要盡力延長凋零過程,以至于有時候凋零甚至比成長所經歷的時間還長,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會遭遇什么,如何能盡力過好這一凋零的時光實在值得深思。</p><p class="ql-block"> 而我,正行走在這一凋零的路程當中,我的神經剛剛經歷小狗事件和樹蕨事件,倍感痛楚,于是我問自己:“為什么我不來記錄?”因此,我寫了這本書。</p><p class="ql-block"> 阿西爾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從76歲退休后開始創作,撰寫了小說及多部回憶錄。其中這本《暮色將盡》獲得科斯塔傳記獎,從此聲名遠揚,可謂大器晚成。她一生未婚,于2019年1月在英國倫敦一家臨終關懷醫院去世,享年101歲。</p><p class="ql-block"> 阿西爾勵志的文學人生,讓我對作家的黃金創作期時間的認知大大往后順延。原來作家和醫生、老師一樣,越老經驗越豐富,像經年的陳酒散發著迷人的醇香。有一段時間,因為工作忙碌,身體狀態不佳,我都懷疑自己是否老得已經轉不動大腦。特別是看到文學圈一群后浪的崛起,前浪撲在沙灘上的悲涼感油然而生。徒弟佳越在河北辦案出差途中,還硬是擠出時間在網吧花了五六個小時,交上八月的作業,散文《一場壩上草原的觀日之旅》,我倒吸一口冷氣,感覺他的寫景抒情的功力都要超過他師傅了。</p> <p class="ql-block"> 在為他高興的同時也為我自己擔憂,生怕趕不上年輕人的步伐,但讀了這本書以后卻有了寫作的自信。阿西爾奶奶能做到的事,我想只要堅持也可以做到。她76歲才開始寫作,而我36歲已經走上創作之路,比她還早了40年呢。今天下午寧波文友青衣妹妹也為我打氣。她說:“雨姐,你是我們體制里的一股清流,是一個特別有情懷的人。這些年,我是看著你一步步成長。你在10年里出了5本書(主編一本),相信下一個十年,等你退休之后,會迎來你的創作黃金時期,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你是我們公安作家的驕傲。”</p><p class="ql-block"> 我還糾正了自己原來的一個悲觀的觀點,那就是人生的下半場是走下坡路的開始,無論是容貌還是記憶力等都在走向衰老。這個想法是不正確的。其實正如作者所說,老有所為,積極想辦法延長凋零的時光,收獲和樂趣不比成長期少呢。那我們看看,阿西爾奶奶在迎接衰老的過程中經歷了什么?感悟到什么?</p><p class="ql-block"> 阿西爾奶奶很坦率,她說人老了也有好處。一個可取之處就是性欲開始退潮,人生減去一項負擔。老了沒有情欲,其實是“掙脫了套在瘋子身上的項鏈。”阿西爾奶奶雖然一生都沒有結婚,但不意味著她缺愛。她宣稱自己從四五歲開始戀愛,愛情、艷遇伴隨一生,直到將近七十歲她最后一個戀人因心臟病發作而亡,才進入性的消退期。她認為“相比較男性,性湮沒年輕女性的情況更甚,因為性對她們的消耗遠多于男性”,“女人的自我常常泯滅于性活動之中,許多人到了中年以后才慢慢找到性之外的自我存在,有些人永遠都找不到”,這些話看似大大咧咧,其實都是作者在經歷痛徹心扉的經驗中嚴肅思考的坦率感悟,我深以為然。女人真的老了很好,對男性的生理依賴會更少,或者說根本不需要男人也可以活得很好。難怪6月底,我在甘南的路上看到一幫又一幫的“姐姐”團玩得特別嗨!她們許多人頭發灰白或者全白,但是精氣神十足,狀態特別好。</p> <p class="ql-block"> 另外,遠的不說,就說“月事”吧,處在更年期的我,深被它捉迷藏似的騷擾而懊惱。記得一年半之前來過,我以為絕了,結果今年五四那天又來了,而六月、七月又詭異地消失了。真的希望永遠就此消失,少些煩惱。女人到了中年,特別是過了50歲以后,性格大都會變得穩重安靜下來,估計和性欲變淡有很大的關系。當然到最后,性愛會隨著衰老消失。</p><p class="ql-block"> 阿西爾奶奶的一生不算太平坦,在年老時還要照料她的伴侶巴里,耗去她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她為人比較達觀。她說她曾經借助園藝、畫畫、磨蹭等方法來逃避照料阿里的責任,最常使用的手段是寫書、閱讀和評論。她發現如果有人在寫作方面擁有極高的技藝,就相當于有幸生來就獲得十個人的精力。變老后最糟糕的事情之一是人逐漸變得精力不濟,或許某天通過寫作發現自己恢復精力,以為自己“正常”,但這種狀況從來不會持續太久,只好聽之任之。周國平先生說“寫作能夠超越苦難”,已經100歲的葉佳瑩先生送走她早逝的母親,后來的先生,遭遇車禍喪生的女兒、女婿,她依舊堅強地生活著,詩詞是對生命最好的慰安和救贖。文學渡人也渡己,我也是坐在船上的人啊。</p><p class="ql-block"> 專注和堅持能成就偉業,這和年齡無關。阿西爾這位牛津大學畢業的老奶奶一生酷愛讀書和寫作,有能力無論在怎樣的空間里,都能全神貫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她說她如此依賴于閱讀,是因為她從來沒有培養起看電視和習慣。她甚至從未買過一臺電視機。她的生活習慣和我非常相近,我也不喜歡看電視。每每外出旅行,酒店或民宿的電視機,我從來沒打開過。書是最好的替代品。我很享受深夜閱讀的樂趣。</p><p class="ql-block"> 我通過精讀《暮色將盡》這本書,深深地喜歡上阿西爾這位可愛率真不乏深刻的老奶奶,發現可以和她同頻共振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又比如我們的寫作出發點都是一樣一樣的。她一方面要持續寫作,一方面發現,除非一件事情在心里癢癢地要出來,否則她無法寫作,不像有些作家能更有秩序有規則,能夠遵守這些規則,同時毫無疑問,也有接收到那種神秘節奏的天賦。我也和阿西爾一樣,一定要全然依賴于特定的刺激,有獨特的體驗,才能寫出來。這也是我為何屢屢要出去采風,尋找在路上的感覺。如果讓我天天呆在原地,和關在牢籠里的困獸無異,所以我這一生都在旅行,不是在路上,就是在通往書山的旅途中。</p> <p class="ql-block"> 阿西爾奶奶給我們注入前行的勇氣和力量,如同 70歲寫《情人》的瑪格麗特杜拉斯、84歲寫《巨流河》的齊邦媛先生和100歲寫《我們仨》的楊絳先生這些在老年還堅持寫作的老作家。我想《暮色將盡》這本書,無論是四十歲還是五十歲、六十歲的女人,讀過都是非常受益的。她說:“不論每個個體和‘自我’如何渺小,他、她、它都是生命用來表達自我的載體,通過這樣的表達,為世界留下某種貢獻。這就是我們應該不斷往正確方向努力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我想一個女人在這個年紀應該有的樣子,也是我想活成的樣子,生活的磨礪讓她變得堅定、智慧和通透。這樣的文字能幫助作為女性的我們對衰老和死亡少些困惑,多些和解。阿西爾就像在接近終點的某處的一座燈塔,不管我們從哪個方向走向它,有這么多感悟的陪伴,能讓我們覺得不這么孤獨和黑暗。</p><p class="ql-block"> 暮色將盡,經過歲月雕琢的靈魂卻是如此高貴豐富和美麗。今夜,在它無聲的召喚下,我用四十度的熱愛去攀登一座新的山峰。</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2日凌晨00:30寫于北明程路788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区|
左贡县|
秦安县|
吴桥县|
镇江市|
武宁县|
永丰县|
都昌县|
三河市|
福海县|
克拉玛依市|
安达市|
九江市|
荆门市|
阳新县|
元朗区|
三门县|
靖宇县|
安乡县|
榆林市|
图木舒克市|
抚顺县|
青河县|
田林县|
津市市|
康乐县|
伊宁县|
新安县|
垫江县|
红河县|
华池县|
淮安市|
兰溪市|
张北县|
凌海市|
鸡泽县|
安徽省|
柳江县|
商城县|
阿拉善左旗|
乳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