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福建之行第五天,吃過早餐后退房離開平潭,驅車2個半小時后,中午來到“半城煙火,半城仙”,及白巖松曾說過的“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東南部,地處臺灣海峽西岸,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它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的歷史可追溯到周秦時代,公元260年設東安縣治,宋元時期是東方第一大港,被馬可波羅稱為“光明之城”。泉州是聯合國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擁有全球第一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并在2021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p><p class="ql-block"> 由于時間緊,(據天氣預報,今年第三號臺風“格美”即將在福建沿海地區登陸)我們這次主要游玩泉州的開元寺、西街、關岳廟、清源山、南少林以及參觀泉州博物館、觀看提線木偶表演等,來一次歷史與自然樂園的徜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入住泉州萬達廣場宜尚酒店</p> <p class="ql-block"> 開元寺位于泉州鯉城區西街,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跡,也是福建省最大規模的寺廟。該寺開建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蓮花道場;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詔告天下,以年號命名,更名為開元寺。</p><p class="ql-block"> 開元寺布局,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門(天王殿)、拜亭、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東側有檀越祠、弦一法師紀念館;西側有安養院、功德堂、水陸寺;最箸名的是大雄寶殿兩端的鎮國和仁壽兩塔,俗稱東西兩塔。這里有多株參天古榕,是游客乘涼避暑的好場所。</p> <p class="ql-block"> 從開元寺西門出來就是泉州西街。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區,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象征了泉州的繁榮。一千多年來,這條古街猶如一串璀璨的明珠將泉州唐宋以來眾多絢麗多彩的的文物古跡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間的名賢逸事、民間傳說、民風民俗等貫串起來。這里既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又訴說著古街革故鼎新的千年滄桑變遷。</p><p class="ql-block"> 從開元寺西門拐進西街,近處古銅色的西塔與遠處的乳白色的鐘樓同時映入眼簾。天碧藍,夏日午后的陽光特別刺眼,夏日炎炎,地面溫度高達40多度,在這樣的高溫下,西街的游客人流如織,絡繹不絕,充分體現了西街的煙火氣有多么旺盛。我仔細打量了一下,那些專賣四果湯、碗糕、薄餅、上元丸、荷包的小攤前,總有一堆人圍著,有的品嘗味道,有的討價還價;還有不少美女,排隊在簪花店門口等著簪花。古塔、石墻、鐘樓、牌坊等加上占地經營的店鋪遮陽傘、三輪拖車上的小伙的叫賣聲,多元文化、傳統民俗共同散發出濃郁的閩南氣息撲面而來,令外來游客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芳樹風情在,簪花體格新”,當泉州蟳埔女把春天戴在頭上,三月的春風里都是希望。簪花,俗稱“簪花圍”,據本地人介紹這是閩南地區特有的女性頭飾文化,源自泉州蟳埔。當地婦女,在立春、上巳節、重陽節都用茉莉、素馨等鮮花串成花環,環繞在腦后作為裝飾,是泉州地區特有的民風習俗。簪花除了有審美之外,還有避邪的象征意義,茉莉花能驅鬼解毒,戴上能使人心情愉悅,健康長壽。在泉州的大街小巷,尤其在西街開元寺經常能看到三三兩兩頭戴簪花的美女在那里擺拍,給泉州帶來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 姜母鴨是泉州的特色美食。它食色誘人、香氣撲鼻、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其中姜母片的滋味獨特;春夏祛濕、秋冬祛肺燥,養胃健脾、舒筋活血、袪寒化痰等功效。我們在西街一家有25年經營歷史的老字號麻舅姜母店美美的吃了一頓,大飽口福,價錢也不貴,5個人花了三百多,老板娘服務態度相當不錯。</p> <p class="ql-block"> 在西街吃完姜母鴨后,我們坐上小白車(小白車是泉州老城區網紅的一種公共交通工具,沒有固定站點,招手即停,點對點接送,2元/人,既經濟又便捷)來到涂門街關岳廟看夜景。關岳廟原稱關帝廟,主祀關羽,民國三年(1914年)增祀岳飛,故改稱現名。是福建省祭祀關羽和岳飛兩位武圣人最大規模的武廟。因為已過了入廟進行祭拜的時間,我們只能在廟堂外看看夜色下的關岳廟宏偉璀璨輝煌景觀。</p> <p class="ql-block"> 泉州游第二天,我們來到泉州北郊的清源山景區。清源山海拔615米,總面積62平方公里,因山高入云,故又稱“齊云山”。自古以來清源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它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我們到達景區游客中心,工作人員告之,因受臺風“格美”影響,景區12點以后隨時有可能會關閉。得到這一消息后,我們不免有點失望和遺憾。女婿和外孫抓緊時間往山上趕,女兒陪伴我們老倆口等待景交車。終于在11點之前,景交車來了,司機師傅說,現在我可以帶你們上山,但如果上面來了關園通知,你們必須馬上跟車下山。就這樣我們乘著景交車“乘車觀景”,在山上轉了一圈。司機師傅還不錯,在景色優美的地方,停車讓我們下車拍照。到了下午一點多,果然上面來了通知,為了防災,景區實行全方位關閉,我們只能遺憾告別了清源山。</p> <p class="ql-block"> 遺憾告別清源山,我們又來到清源山東麓的鎮國東禪寺,俗稱南少林。(因為南少林地處山下,受臺風影響較小,沒有實行關閉)。南少林寺是對于河南的少林寺而言,相傳是中國南方武術之發源地,由為曾救唐王李世民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閩所建。</p><p class="ql-block"> 泉州南少林寺始建于唐,興盛于兩宋,已有上千歷史。經歷幾度興廢,史跡猶存。歷史上的泉州南少林寺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共有十三進院落,東至東岳山麓,西至東門護城河,南至東湖,北至伊斯蘭墓地。現存的南少林寺僅是其中一小部分,但仍舊可以看到它的宏偉壯觀的氣勢。</p> <p class="ql-block"> 泉州博物館,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這里是展示泉州多元文化寶庫的一扇窗口。這里藏品眾多,充滿閩南特色,不僅是了解泉州歷史文化的好去處,也是學習研究、旅游休閑的理想場所。參觀以后,讓我深刻了解了“泉州的早期開發”、“刺桐的崛起”、“海上絲綢之路及東方第一大港”、“泉南雄風”泉州歷史;更讓我看到了閩南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和不屈不撓奮起的軌跡。</p> <p class="ql-block"> 在泉州旅游,原先計劃內最后一項內容是到泉州木偶劇團看提線木偶表演。由于“格美臺風”即將登陸閩南地區,表演被取消。經過與劇團相關人員溝通,答應讓我們的小外孫走進劇場,親身體驗一下木偶表演藝術,得到了意外的驚喜和收獲。</p> <p class="ql-block"> 福建之行,原計劃還準備到武夷山去玩二天,但天公不作美,今年第三號臺風“格美”登陸閩南,預先買好的高鐵車票也停運了,只能困在酒店。好在二天后,7 月27日高鐵重新運營,趕緊搶到了泉州開往上海的動車票。雖然動車開得有點慢,最慢的時候每小時只走50公里,到上海整整晚點近三個小時,所幸安全順利回到上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7.8.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歡迎分享和點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吉安县|
定西市|
贞丰县|
永善县|
罗山县|
渝中区|
武清区|
北宁市|
龙岩市|
梁河县|
白玉县|
宜川县|
五家渠市|
达拉特旗|
汾阳市|
克什克腾旗|
茶陵县|
蒙山县|
永嘉县|
库尔勒市|
当雄县|
东方市|
凌云县|
福鼎市|
邮箱|
囊谦县|
天门市|
樟树市|
新疆|
鹿邑县|
定襄县|
富宁县|
江陵县|
三门县|
新平|
枝江市|
伽师县|
五莲县|
石柱|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