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制作和平鴿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今天是8月1日,是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7周年的重大節日,我作為一名參加過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的老兵,在我續寫《他們從戰場歸來 —十堰籍參戰戰友風采錄》文章時,無不為我的戰友所經歷的風雨,無私的奉獻、取得的業績而感動。擇此喜慶之際,謹獻上一禮:“參戰戰友譚榮登從士兵到大校永恒的記憶 —十堰籍七九年參戰戰友風采(26)”一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 題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參戰戰友譚榮登從士兵到大校永恒的記憶 —十堰籍七九年參戰戰友風采(26)</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作者:和平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我們十堰房縣籍1978年2月一起參軍的600多名戰友,有幸分配在43軍129師,都參加了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的對越自衛還擊戰。截止2020年底前,我們十堰房縣籍幸存的戰友都退休了。從此以后,戰友們相互聯系來往增多,通過一次次的網絡聯系、聯誼會,無不打開各自封存多年記憶的閥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在初次慶”八一”戰友小聚會中,我才知道戰友譚榮登是我們十堰籍參戰戰友在軍中職級是最高大校的人才之一,后來我們戰友都尊稱他在部隊時任的官職譚司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譚榮登司令做人低調,后經我多次與他溝通交流,于今天“八一”建軍節通過微信,才知曉他生于1960年12月,軍旅38年,1978年2月入伍,1979年入黨,歷任某集團軍司令部副處長、處長、副旅長、副師長、軍分區副司令員等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一、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的生死考驗記憶</b></p><p class="ql-block"> 戰友譚榮登,1960年12月出生于湖北房縣軍店鎮雙柏村譚家灣。1978年2月,他離開家鄉走出莽莽大山,應征入伍來到河南唐河一二九師,成為一名光榮的炮兵新戰士。與大山的朝夕相處,養成了他大山一般沉穩的性格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入伍不久,他就掌握了炮手、瞄準手的基本操作技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年底,正值中越關系最為緊張的時刻,軍營里彌漫著戰爭的氣息,部隊連續放映戰爭影片,層層進行思想動員。沒想到戰爭離我們并不遙遠,簡直就是迎面而來。那個時期,我們又亢奮又忐忑,還有幾分好奇,當然更多的是思想準備和技術準備,可以說,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主義精神,是融在我們這一代人血管里的基因。不久,部隊南下,他也隨團隊開赴廣西前線,全程參與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并榮立三等功,成為一名真正的戰斗骨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片:譚榮登剛當兵時的風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注重在艱苦的環境和苛刻的訓練中磨礪自己,注重在嚴格的管理中鍛煉自己,由于作戰勇敢和工作成績突出,先后榮立三等功兩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不僅為國防建設做出了不可抹滅的貢獻,而且也給他留下了從士兵到大校永恒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片:譚榮登剛當兵時風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二、“火速歸隊”的人生轉折記憶</b></p><p class="ql-block"> 1981年3月,參軍服役滿三年的他,回到房縣老家休探親假,并且已經做好了年底復員的準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是才過了九天,一封部隊發來的“火速歸隊”的加急電報就經村干部之手轉到了他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向封閉的小山村頓時像炸開了鍋,鄉親們議論紛紛:“是不是國家形勢吃緊,又要開戰了?”“看來是又要打仗了?”“他上次參戰能活著回來是命大,這次可不知會不會有這么幸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甚至還有的鄉鄰得知他又要上“戰場”的消息后,紛紛拎著雞蛋、點心、瓜果等前來家里“送行”:“參軍報國既是譚家的光榮,也是他們村的光榮,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們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片:譚榮登打仗凱旋時的風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實,鄉鄰們之所以這樣說,也并非有意,而是大家都知道一旦上了戰場,幸運不會總光顧到一個人身上,回不回得來就很難說了,所以從內心深處既是對他和家人表示同情,同時又有為他“壯行”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記得父母接過電報后,很長時間沒有說話,因為他們知道部隊的規矩一一軍令如山,只是眼含熱淚說不出話來,立即就幫他收拾行裝,全家人一起送他到十里外的縣城購買車票返回部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他心里直犯嘀咕,到底是什么緊急的任務催得這么急呢?盡管絞盡腦汁猜測不出具體內容,不過一路上他還是不由自主地去猜、去想,演習、比武、考核? 真的又要去參戰?思前想后也沒理出個頭緒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經過近兩天的行程,汽車、火車再換乘汽車,第三天早上6點多終于趕到了部隊駐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團指揮連有線兵還在馬路上練長跑;再經過團部、一營門口,一切如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越發疑惑了,因為從戰友們訓練的情況看,并不像要有戰事發生的樣子。如果部隊真要有大的行動,早就忙著備戰物資了,哪還會有如此的平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想著,不覺就到了他們火箭炮營門口,也根本看不出一點部隊有行動的痕跡。倒是戰友們見到他歸隊很是奇怪,都問他,假期還沒到,你怎么就回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時排長董正才發現并大聲叫我:“哎呀四班長,你可回來了,再不回來明天就要換人了!趕緊去連部銷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連部,連長一番語重心長的話語,終于讓他弄清楚部隊發電報催我“火速歸隊”的真正原因。原來,為了保留訓練骨干,擴寬干部培養渠道,上級分配給每個連隊一個優秀班長名額,參加統考后擇優錄取進入武漢軍區炮兵教導大隊培訓提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所在的火箭炮營十一連黨支部經過慎重研究,決定推薦他參加考試。但由于上級要求上報人員名單和參加考試的時間都非常緊,所以只好發了個“火速歸隊”的電報催他歸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好他回來得及時,否則,人生轉折的良機就會與他擦肩而過。這可是他左思右想、千想萬想怎么也沒有想到的好事啊!聽了連長的一席話,他是既興奮又感動,平時說話還算流利的他,在那一刻竟一時語塞,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因為在他看來,一句簡單的“謝謝”,根本不足以表達對組織的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記得上學時老師說過:“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對他而言,這種“機會”卻來得太沉重太突然,也頗有些“戲劇”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一個從大山里面走出來的孩子,在部隊更是一點關系也沒有,但當遇到進入軍官隊伍,這樣對個人來講事關重大的大事時,部隊卻對一個正在休假的普通戰士表現出極大的“耐心”,直到等到最后用“火速歸隊”的電報把他催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也許,這件小事對于部隊來講算不得什么,但對于他一個普通戰士來講,實現了他人生前途美好的重要轉折,怎不使他終身難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三、從士兵到大校的無悔記憶</b></p><p class="ql-block"> 譚榮登戰友火速歸隊后,經考試一錄取一培訓一提干,一路走到退休,從一名士兵到大校,他為軍隊建設不懈奮斗和無私奉獻三十八年,不僅為國防建設做出了不可抹滅的貢獻,而且也給他留下了從士兵到大校的無悔記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一是,在部隊大有作為,不斷進步</b></p><p class="ql-block"> 他從1985年部隊精簡整編后,調了不少地方換了多個崗位,職務也不斷得到提升,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一名令人羨慕的副師職領導干部,先后擔任了炮兵排長、警工排長、團司令部參謀、自行榴彈炮連連長、師機關參謀、某集團軍司令部軍務裝備處處長、副旅長、副師長等。無論身在哪個崗位,也無論組織讓他做什么,他都始終銘記連隊“火速歸隊”的知遇之恩和使命感、責任感,堅持做到絕對服從命令聽指揮!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覺得,作為軍人,就是一粒待命的子彈,只要祖國需要,隨時等待去完成一次自身的血色綻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此后的幾十年里,不管在什么崗位,他都忘不了當年在炮兵團的生活經歷,營區里的小路,訓練場上的月光,老班長循循善誘的臉龐,連隊干部惜才如金的話語,還有那些朝夕相處、情同手足的戰友。特別讓他懷念的是班務會,一樣的年輕人,一樣的單純和天真,一樣的直來直去,發現優點,指出缺點,糾正錯誤,總結經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后在各級領導崗位上,能夠一二三四地總結分析,有條不紊地布置檢查工作,都是在班務會上打下的基礎,班務會就是領導干部的第一個學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個時代,物質并不豐富,然而,人的情感卻不貧乏。一個戰士的點滴優點,一個戰士為部隊做出的點滴貢獻,都會得到鼓勵、扶持和放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的炮團,既培養了他的能力,也提高了他的境界,還鋪墊了走向成功的道路。每當想起老部隊,他總是在心里洋溢著溫暖的感恩之心。他把對老部隊的深情厚意深深的埋藏在心底,第二故鄉唐河和炮團的人生經歷激勵著他的斗志和工作熱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到一個崗位,他都是腳踏實地在做事,按照組織的分工努力工作,并且做得也算“有模有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為了提高部隊的戰斗力,1996年他任集團軍軍務裝備處長時帶領攻關小組,對部隊武器裝備管理工作進行了深入的調研論證,總結的管理經驗在全軍推廣應用,他榮立了三等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任職期間,他先后進入裝甲兵指揮學院、陸軍指揮學院、通信指揮學院、國防科技大學培訓,多次被評為“優秀學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某摩步旅擔任副旅長期間,由于他勇于探索,科學帶兵,在2000年、2001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指揮員,多次參加上級組織的軍事比武和戰役演習,個人素質和組織指揮能力不斷得到鍛煉和提升。此外,他還負責完成了所在集團軍部隊的組織沿革編撰工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片:譚榮登任打網球時風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二是,大顯身手,榮為奧運做貢獻</b></p><p class="ql-block"> 2008年7月,他有幸被遴選為奧運之火在古都安陽傳遞的一名光榮的火炬手!《解放軍報》、新華社等媒體對我的傳遞過程進行了報道:“第17棒火炬手、安陽軍分區副司令員譚榮登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手擎火炬,向歡呼的人群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后,又邁著軍人特有的正步向前傳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三是,堅定跟黨走,多經歷風雨,勇毅前行</b></p><p class="ql-block"> 我從他的成長進步軌跡來看,有很多因素,這里面有家鄉人民的囑托和親人的期盼,又有自身的努力,更有組織的培養和戰友們的幫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由衷的想到我這位戰友譚榮登,他是幸運之星,他是愛黨愛國愛民忠誠之星,他是感恩之星、共產黨員楷模之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在38年的軍旅人生中,自始至終使他難以忘卻和給予他不懈動力的:正是他經歷了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的生死考驗并幸存;正是他經歷了老部隊發出的“火速歸隊”的加急電報實現了人生轉折;正是他經歷了三十八年的崢嶸歲月,從戰士到大校,不斷地增強他為國而戰的不屈精神和鐵心向黨跟黨走的堅定決心! </p><p class="ql-block"> 正是這三個正是,總的詮釋了我的參戰戰友譚榮登從士兵到大校永恒的記憶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片:譚榮登和他夫人的風采</span></p> 感謝閱覽 祝您愉快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尔|
绍兴县|
依兰县|
策勒县|
溧水县|
彩票|
阿瓦提县|
临朐县|
利辛县|
贵定县|
南汇区|
正阳县|
井冈山市|
平武县|
龙游县|
昌乐县|
江西省|
江陵县|
樟树市|
阿城市|
平罗县|
琼结县|
汶上县|
阜新|
修水县|
科尔|
广灵县|
民和|
渭源县|
贞丰县|
大足县|
二手房|
柞水县|
锡林浩特市|
淮安市|
林西县|
视频|
铜鼓县|
家居|
随州市|
阿拉善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