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蒲松齡的勵志對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百二秦關終屬楚;</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千越甲可吞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意思是,有志向的人,事情一定能做成,項羽破釜沉舟,秦朝的百十座城池都歸了楚國。用心刻苦的人,老天不會辜負他,勾踐臥薪嘗膽,三千越國士兵打敗了吳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清)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這副有名的對聯是蒲松齡在自己后期的科舉考試屢次不中、落魄至極之際,親自寫下的勵志自勉聯。有志向的人,做事都會成功,就像項羽破釜沉舟,最終的百二秦關都歸于楚;苦心人,天也不會辜負他,就像勾踐臥薪嘗膽,僅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吳國。 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想成功,就要做一個有志者,一個苦心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聯對仗工整,命意含蓄,富有哲理。其最大特點在于用典故靈活有新意,上下聯呼應自然,一氣貫下,如行云流水。通過兩個歷史典故,昭示了通向成功的道路總是艱難和坎坷的,只有不怕困難意志堅定的人才能最終達到目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蒲松齡為了求得“舉人”功名,用了40多年的時間反復參加歲試、科考、鄉試。希望有朝一日金殿對策,光宗耀祖,然而卻每次都是滿懷希望而去,垂頭喪氣而歸。他的《醉太平》詞寫“倔強老兵,蕭條無成,熬場半生”,他63歲時在《寄紫庭》中寫“三年復三年,所望盡虛懸”,他對科舉考試既廢寢忘食,苦苦追求,又對科考的艱辛挫折,充滿遺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九歲的蒲松齡應童子試,鋒芒畢露,一發不可收拾,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名震一時。他躊躇滿志地走上了求仕之路。然而良好的開端,并沒能給蒲松齡帶來好運氣。他接連參加多次鄉試(舉人考試),順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二年(1663年)、康熙十一年(1672年)、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蒲松齡多次參加鄉試,都名落孫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蒲松齡一生坎坷,科舉屢試不中,在貧窮中度過了人生的大部分歲月,但卻并沒有磨滅他對功名事業的追求和對文學創作的熱情,他撰寫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的自勉對聯,以不屈不撓的個性和頑強的意志忍耐著痛苦和磨難,在科舉失望的同時寫成了《聊齋志異》這部文學巨著,讓自己成為萬古流芳的文學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蒲松齡一生停泊在社會最低層,體驗了人生最痛苦的苦辣咸麻,正因為他的屢受打擊,一生處在郁郁不得志的環境之中,惡劣的環境讓他一直保有了自由不羈的民間心態,充沛的想象力和敏銳的批判力。所以他才能以練達的文筆,通過豐富的文學來抒發自己的感受,給世人以振聾發聵,創作出《聊齋志異》這部傳世名著。如果當初他功成名就,成了所謂的“成功人士",那么他還能創作出《聊齋志異》嗎?這也告訴我們要忍耐挫折與痛苦才能成就一番事業。</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西区|
清涧县|
焦作市|
金川县|
湖南省|
阜城县|
福泉市|
休宁县|
汝城县|
巴南区|
金堂县|
大渡口区|
唐海县|
饶阳县|
高台县|
乃东县|
石渠县|
政和县|
昌邑市|
连州市|
德保县|
定安县|
池州市|
二手房|
洛扎县|
淮南市|
石泉县|
遂川县|
外汇|
桑日县|
磐安县|
尼木县|
辽阳市|
克什克腾旗|
大丰市|
油尖旺区|
安丘市|
安西县|
铁岭市|
团风县|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