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 稿:王小玲</p><p class="ql-block">音樂配唱:王小玲</p> <p class="ql-block">2024“八一”建軍節之際,軍人的榮耀熠熠生輝,軍人的生涯終身無悔,作為曾經的軍人倍感無上榮光。在我們王家這個大家庭中,也出了不少軍人,那就從革命的老前輩開始介紹吧。</p> <p class="ql-block">父親王興友,1911年生,安徽六安人,1925年開始從事地下黨工作,1929年參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少共隊中隊長、青年模范連副連長、紅四方面軍四軍28團機槍連一排排長、三營七連連長、三營副營長、紅四軍10師政治部地方科科長、八路軍129師385旅供給部政委、延安中央黨校學員、陜甘寧晉綏聯防司令部直屬政治部主任、華東軍區三分區供給部政委、華東局淮河大隊政委、豫皖蘇軍區政治部民聯部部長、豫皖蘇軍區衛生部政委、18軍后勤部副政委兼衛生部政委、18軍四川樂山辦事處主任、西藏三十九族(丁青)警備區司令員兼政委、同時兼任三十九族地區工委書記、昌都解放委員會第一辦事處主任、西藏軍區駐川辦事處主任。</p><p class="ql-block">紅軍時期,參加了皖西六霍起義、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3、第4次反圍剿、川陜革命根據地反3路、反6路圍攻和保衛戰、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進軍西藏解放西藏。</p><p class="ql-block">參加過的戰斗主要有:蘇家埠戰役、于家坪戰役、嘉陵江戰役、孟良崮戰役、開封戰役、淮海戰役、棗陽戰役、漫水關戰役、子午鎮戰役、海原戰役、三重保戰役、渡江戰役等。</p><p class="ql-block">1955年榮獲二級八一勛章、獨立勛章、解放勛章。</p><p class="ql-block">1988年榮獲二級紅星功勛榮譽勛章。</p><p class="ql-block">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58年晉級大校軍銜。</p> <p class="ql-block">父親王興友五十年代在西藏丁青任丁青警備區司令員兼政委,昌都解放委員會第一辦事處主任,三十九族分工委書記時和當地寺廟僧人的合影(前排正中者是王興友)</p> <p class="ql-block">母親蒲秀珍,女 ,1915年生,四川南江縣人。1933年3月參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南江縣五區婦女會長、西康甘孜兵站醫院看護班長、看護長、甘肅隴東慶陽縣婦聯主任,129師385旅政治部民運干事、供給部軍需科員、山東魯中托兒所指導員、華北淮海大隊家屬隊黨支部書記、豫皖蘇衛生部衛校指導員、豫皖蘇軍區衛生部民運干事、河南二院一所副協理員、河南五分校三大隊組織干事、十八軍婦校休養所政治協理員、昌都解放委員會第一辦事處婦女聯合委員會副主任、西藏駐川辦事處第二保育院院長等職。</p><p class="ql-block"> 參加過川陜革命根據地反六路圍攻;嘉陵江戰役;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進軍西藏建設西藏。</p><p class="ql-block">1955年榮獲三級八一勛章、獨立勛章、解放勛章。</p> <p class="ql-block">母親五十年代在丁青任三十九族婦女聯合會副主任時和當地族人一家合影(穿軍裝者是蒲秀珍)</p> <p class="ql-block">八路軍時期,父母抱著大兒子王盛東時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養育了六個孩子,均是跟隨父母南征北戰,在馬背上的搖籃里長大,在戰火中里成長,他們分別是:</p><p class="ql-block">大兒子王盛東、二兒子王盛戰、三兒子王盛勝、四兒子王盛福、大女兒(排行老五)王解放、二女兒(排行老六)王小魯。</p><p class="ql-block">有三個孩子出生在解放后,長在紅旗下:七兒子王樂生、八女兒王小玲、九女兒王小慶</p> <p class="ql-block">蒲秀珍和四個兒子(孩子從左至右為老三王盛勝、老二王盛戰、老四王盛福、老大王盛東)</p> <p class="ql-block">王興友蒲秀珍在樂山和兩個女兒合影(孩子坐著的是老六王曉魯,站著的是老五王解放)</p> <p class="ql-block">1955年在重慶時拍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1957年在成都拍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大兒子 王盛東 一九五八年入伍,空軍,曾在北京南苑機場,陜西戶縣十六航校服役。</p> <p class="ql-block">大兒媳婦 韓杰,入伍時間不詳,曾在陜西戶縣十六航校服役。</p> <p class="ql-block">二兒子 王盛戰 一九六二年入伍,曾在成都軍區通訊總站服役。</p> <p class="ql-block">五女婿 李世榜,一九六五年入學入伍,曾就讀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p> <p class="ql-block">六女兒 王小魯,一九六三年入伍,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三十七醫院服役。</p> <p class="ql-block">七 兒子王樂生,一九七一年入伍,曾在湖北當陽工程兵服役。</p> <p class="ql-block">八女兒 王小玲,一九六九年底入伍,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西藏日喀則第八醫院、西藏日喀則軍分區服役。</p> <p class="ql-block">八女婿 柏茂忠,一九六八年入伍,曾在西藏邊防六團、日喀則軍分區、西藏邊防三團服役。</p> <p class="ql-block">外孫女吳珮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入伍,曾在廣州軍區空軍武漢基地司令部通信連服役。</p> <p class="ql-block">孫女婿唐勇 一九八六年九月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工程兵學院,曾在56277部隊服役。</p> <p class="ql-block">王家所有的軍人們,傳承紅軍精神,在部隊這個大熔爐中都表現優異,轉業地方均發揚部隊的優良作風,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包括不是軍人的兒女和孫兒輩們都很努力),以軍人的榮耀激勵自己的人生,傳承父輩精神,用正氣書寫自己為祖國奮斗的一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利川市|
沂水县|
绩溪县|
湟源县|
浦县|
永登县|
当阳市|
望城县|
淳化县|
神木县|
高雄县|
福泉市|
汶上县|
广饶县|
永和县|
江北区|
平武县|
东兰县|
绍兴县|
新乐市|
大冶市|
锦州市|
元朗区|
分宜县|
松阳县|
桂平市|
罗甸县|
蓬溪县|
吉木乃县|
洱源县|
佛山市|
凯里市|
南康市|
海阳市|
方山县|
平山县|
溧阳市|
沂水县|
红桥区|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