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接《2024 西藏行(一)走青藏線進藏》</h3> <p class="ql-block">7月中旬,陪老伴自駕游西藏,歷時18天。進藏走青藏線(109國道),出藏從西藏昌都到青海玉樹。行走路線:西安→西寧→格爾木→唐古拉山鎮(zhèn)→那曲→納木措→拉薩→日喀則→羊卓雍措→拉薩→巴松措→林芝→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魯朗鎮(zhèn)→八宿→昌都→玉樹→共和→西安。</p><p class="ql-block">想做三篇美篇記錄此行</p><p class="ql-block">1、《2024西藏行(一)進藏》</p><p class="ql-block">2、《2024西藏行(二)天上西藏 大美于行》</p><p class="ql-block">3、《2024西藏行(三)出藏》</p><p class="ql-block">此篇《2024西藏行(二)》按日期簡單記錄了在西藏境內(nèi)8天的行和游(那曲→納木措→拉薩→日喀則→羊卓雍措→拉薩→巴松措→林芝→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魯朗鎮(zhèn))。</p><p class="ql-block">~~~~~~~~~~~~~~~~~~~~~~</p> <h3>7月18日 Day 6 那曲一納木措一拉薩</h3> <h3>游覽了進藏后的第一個景點納木措。納木措在那曲地區(qū)班戈縣和拉薩市當雄縣之間,因此決定先從那曲到納木措,再從納木措到拉薩。那曲到納木措大部分路程走京藏高速(約182公里),納木措到拉薩大部分路程也走京藏高速(約200公里)。</h3> <h3>納木錯</h3> <h3>納木措在西藏中部當雄縣。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也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中國第三大咸水湖,世界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湖面海拔高達4718米),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藏語“納木措”,蒙古語稱為“騰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納木措東南部是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西北側(cè)倚偎著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像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百度百科)</h3> <h3>從納木措景區(qū)大門到湖邊還要驅(qū)車約50公里,要翻越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山高路遠,一往無前!</h3> <h3>快到了</h3> <h3>到那根拉山埡口就能看到納木措了</h3> <h3>到納木措湖邊,遇聰明會講漢語的藏族小朋友,我們鼓勵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h3> <h3>納木措到拉薩高速路上,有個服務區(qū)有觀景臺,停車休息時登觀景臺眺望念青唐古拉山,可惜當時多云有雨…。</h3> <h3>老天善解人意,下觀景臺準備出發(fā)時,念青唐古拉山露了出來。</h3> <h3>晚上到了拉薩</h3> <h3>住拉薩城關(guān)區(qū)加榮路</h3> <h3>7月19日 Day 7 拉薩</h3> <h3>上午到布達拉宮預約(60歲以上老年人及特殊人群,可提前一天到“布達拉宮門票預訂處”預約),隨后去了羅布林卡。下午參觀西藏博物館、大昭寺。</h3> <h3>羅布林卡</h3> <h3>羅布林卡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風格園林,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18世紀40年代以前,羅布林卡是一片野獸出沒,雜草叢生的荒地,后來,七世達賴喜歡并常來這個地方,當時的清朝駐藏大臣便為其修建了一座烏堯頗章(涼亭宮,頗章藏語意思是宮殿)。以七世達賴在園內(nèi)興建烏堯頗章開始,到十四世達賴修建達旦米文頗章為止,羅布林卡歷時二百余年。</h3> <h3>羅布林卡游客不太多,漫游在園林中,欣賞一座座藏式頗章…。</h3> <h3>進去參觀達旦明久頗章(頗章即宮殿)</h3> <h3>達旦明久頗章是羅布林卡內(nèi)一座重要宮殿,是中央政府1954年給14世達賴喇嘛建造的,1956年竣工。</h3> <h3>在羅布林卡馬路對面的西藏博物館</h3> <h3>參觀了博物館一層三個展廳<br>第一展廳——國民政府代表劉曼卿事跡特展</h3> <h3>劉曼卿(1906年一1942年)是民國奇女子,漢藏混血,生于?拉薩,童年主要在拉薩和印度度過,12歲時隨家人從印度遷回?北京并就讀于京城。劉曼卿精通漢藏語言。1928年在蔣介石與?十三世達賴喇嘛會晤中擔任翻譯,表現(xiàn)出色,被?國民政府行政院文官處聘為一等書記官。1929年,劉曼卿自薦出使西藏,歷經(jīng)艱險,成功消除了達賴喇嘛對國民政府的某些懷疑,為恢復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的直接聯(lián)系做出了重要貢獻。?抗日戰(zhàn)爭中,劉曼卿在南京成立“?康藏旅京同鄉(xiāng)抗日救國會”、“西康民眾慰勞前線將士代表團”等,為抗日戰(zhàn)爭和民族團結(jié)做出貢獻。?劉曼卿的著作有《?康藏軺(yao二聲)征》和《?邊疆教育》等。1942年9月29日,劉曼卿因病在重慶去世,年僅36歲。?</h3> <h3>十三世達賴喇嘛是?西藏歷史上一個復雜且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他在西藏近代政治舞臺上扮演了極為特殊的角色,其一生經(jīng)歷了多次政治思想的轉(zhuǎn)變,包括“忠清抗英”、“聯(lián)俄抗英”、“親英”到最后“傾心向內(nèi),擁護民國”,并在西藏推行?近代化改革。?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十三世達賴喇嘛加強與國民政府聯(lián)系,并發(fā)表支持中央政府、呼吁全國團結(jié)共同抗日的聲明,展現(xiàn)了對抗日的堅定立場和愛國熱情。?盡管十三世達賴喇嘛的一生充滿了爭議,但他在推動西藏近代化、加強與中央政府的關(guān)系以及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表現(xiàn),都顯示了他的歷史重要性。(以上是我回來后補的課。有些歷史人物很復雜,絕不是非黑即白。為中華民族團結(jié),爭取團結(jié)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非常重要。參觀博物館后才知曉的民國奇女子劉曼卿,就在促進西藏與中央政府的關(guān)系方面,付出艱辛努力,大智大勇,功不可沒。)有關(guān)十三世達賴喇嘛的展出</h3> <h3>西藏博物館一層第二展廳——西藏革命文物專題展</h3> <h3>博物館一層第三展廳——西藏民俗</h3> <h3>只拍了張“望果”圖片,了解什么是“望果”,“望果”就是農(nóng)民在莊稼開鐮收割前,轉(zhuǎn)田巡游,祈禱豐收的盛大儀式。</h3> <h3>大昭寺</h3> <h3>大昭寺位于拉薩老城區(qū)中心,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西藏現(xiàn)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寺廟最初稱“惹薩”,“拉薩”城名便由“惹薩”演化而來。大昭寺最負盛名的是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是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時帶入西藏的。</h3> <h3>藏民日常轉(zhuǎn)經(jīng),有“囊廓”、“八廓”和“林廓”三條轉(zhuǎn)經(jīng)環(huán)線。環(huán)大昭寺內(nèi)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huán)大昭寺外墻一圈稱為“八廓”,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是大昭寺內(nèi)的“囊廓”轉(zhuǎn)經(jīng)環(huán)線</h3> <h3>八廓街</h3> <h3>環(huán)大昭寺外墻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h3> <h3>八廓街東南角的瑪吉阿米餐廳,傳說當年倉央嘉措與瑪吉阿米相會的地方。一層是布店,餐廳在樓上。</h3> <h3>大昭寺東北側(cè)的“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是清政府于雍正六年(1728)在西藏設立的第一座駐藏大臣衙門。現(xiàn)里邊有清政府駐藏歷史資料圖片展。8年前第一次來時沒入內(nèi),今天沒有錯過,值得參觀。</h3> <h3>7月20日 Day 8 拉薩一日喀則</h3> <h3>上午參觀布達拉宮,午飯后前往日喀則。拉薩到日喀則268公里,走雅葉高速,很便捷。</h3> <h3>布達拉宮</h3> <h3>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和西藏象征的布達拉宮,?依山而建,?氣勢宏偉,?被譽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七世紀,?藏王?松贊干布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而建,?后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筑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白宮用于達賴喇嘛進行政治活動,?紅宮用于進行宗教活動和居住。?宮內(nèi)的?金殿位于最高點,?是達賴喇嘛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布達拉宮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是每一個到訪拉薩的游客都不會錯過的景點。</h3> <h3>暑假期間是拉薩旅游旺季,進布達拉宮要排長隊過安檢。</h3> <h3>無字碑</h3> <h3>進入布達拉宮內(nèi)要走三道門,第一道門過安檢,第二道門開始爬臺階上山到第三道門,在第三道門購買預約好的門票后進入宮內(nèi)參觀。我們上到第三道門售票處,雖沒高反,但也挺累,于是決定不進宮內(nèi)了。一路高山仰止,已感受到布達拉宮的宏偉和震撼! </h3> <h3>在山上眺望樹立著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的布達拉宮廣場</h3> <h3>下山</h3> <h3>下山后走地下通道到布達拉宮廣場拍照留念</h3> <h3>告別雨中的拉薩前往日喀則</h3> <h3>晚上到了日喀則</h3> <h3>7月21日 Day 9 日喀則</h3> <h3>上午參觀扎什倫布寺,下午休息。</h3> <h3>扎什倫布寺</h3> <h3>扎什倫布寺位于日喀則市尼色日山下,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也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重要寺廟之一。該寺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寺”,始建于明正統(tǒng)十二年(1447年)…。</h3> <h3>先走到藏民日常轉(zhuǎn)經(jīng)路上</h3> <h3>后才走到游覽路上</h3> <h3>我們參觀了強巴佛殿、十世班禪靈塔殿、四世班禪靈塔殿、大雄寶殿、五世~九世班禪合葬靈塔殿。被藏民虔誠信仰感動,我們每進一殿,便雙手合十,見佛就拜。</h3> <h3>十世班禪大師靈塔殿</h3> <h3>走到十世班禪大師靈塔殿時,不小心錯過沒進去,走過四世班禪大師靈塔殿時又折回去,十世班禪大師靈塔不容錯過。</h3> <h3>每年藏歷5月14日至16日是扎什倫布寺展佛節(jié),這個傳統(tǒng)宗教節(jié)日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展佛節(jié)為期3天,第一天展示“過去佛”,又稱無量佛,要人們需緬懷過去;第二天展示“現(xiàn)在佛”,即釋迦牟尼佛,讓人們共享今天的快樂生活;第三天展示“未來佛”,即強巴佛,告人們憧憬向往未來。</h3> <h3>展佛臺</h3> <h3>7月22日 Day 10 日喀則一羊卓雍措一拉薩</h3> <h3>日喀則到羊卓雍措沿途風光</h3> <h3>沿途伴雅魯藏布江而行。雅魯藏布江源于我國喜馬拉雅山中段北坡杰馬央宗冰川,由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干流先后流經(jīng)日喀則、拉薩、山南、林芝四個地市23個縣,長度2057千米,居中國大河第六位,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素有高原“母親河”之稱。</h3> <h3>雅江河谷</h3> <h3>羊卓雍措</h3> <h3>羊卓雍措,藏語意為“碧玉湖”,位于西藏山南市貢嘎縣和浪卡子縣,與納木措、瑪旁雍措并稱西藏三大圣湖。(我們進藏第二天去了納木措,今天到羊卓雍措,瑪旁雍措在日喀則西北的阿里地區(qū),未去。)羊卓雍措有三個觀景臺,第一觀景臺在崗巴拉山頂,第二觀景臺在崗巴拉山腰,第三觀景臺在湖邊。我們先到了第二觀景臺,沒下到第三觀景臺,返回時又到了第一觀景臺。我們老年人自駕全程免費。第一觀景臺公路邊看到的羊卓雍措</h3> <h3>第二觀景臺看羊卓雍措</h3> <h3>羊卓雍措到拉薩沿途仍見雅魯藏布江</h3> <h3>路過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曲水鎮(zhèn),曲水鎮(zhèn)在拉薩市轄縣曲水縣縣城境內(nèi)。</h3> <h3>晚上返回到拉薩</h3> <h3>拉薩嘎瑪曲米賓館(曲米路)附近的街巷。要不是有些屋頂上豎立著五彩風馬旗,還有些店鋪匾額上的藏文,看不出也感覺不到這是在拉薩。</h3> <h3>7月23日 Day 11 小雨 拉薩一巴松措</h3> <h3>原打算從拉薩直接奔林芝,后決定先去于工布江達的巴松措后再去林芝。</h3> <h3>大前天從拉薩去日喀則,昨晚返回拉薩,今早從拉薩出發(fā)去林芝方向。</h3> <h3>從拉薩再出發(fā)</h3> <h3>拉薩到林芝沿途風光</h3> <h3>山也綠地也綠!</h3> <p class="ql-block">2016年跟團來西藏旅游時,拉林高速還未全線貫通,從拉薩到林芝中間一段走318國道,過米拉山打卡米拉山埡口。2019年4月拉林高速已全線通車,米拉山隧道穿越米拉山,如果全程走高速就不能打卡米拉山口了,為了打卡米拉山口,導航經(jīng)停米拉山口,從墨竹工卡縣日多鄉(xiāng)下高速走318國道,然后從下一個高速路口重上拉林高速。</p> <h3>在318國道上拍攝米拉山隧道口</h3> <h3>如愿打卡米拉山口</h3> <h3>過米拉山后繼續(xù)向工布江達巴松措前行</h3> <h3>西藏工布地區(qū)的“母親河”尼洋河,發(fā)源于西藏米拉山西側(cè)的錯木梁拉,在林芝縣的則門附近匯入雅魯藏布江。尼洋河伴隨我們前行。</h3> <h3>尼洋河沿河兩岸植被完好</h3> <h3>從工布江達巴河鎮(zhèn)下高速,又跑36公里到達巴松措景區(qū)。已晚上6點多,只能在這住一宿明天再玩了。(景區(qū)內(nèi)不能自駕(除非住在景區(qū)內(nèi)),必須乘坐景交車(45元/人)。我們?nèi)胱“退纱刖皡^(qū)外錯高主題酒店,報價280元,但可以擔保景區(qū)自駕,即我倆可省去90元景交車費,酒店老板照顧我倆老年人,又優(yōu)惠20元,相當于房費170元還帶早餐。現(xiàn)在是旅游旺季,對此我們欣然接受并心存感激。)</h3> <h3>7月24日 Day 12 巴松措一林芝</h3> <h3>上午游巴松措,下午繼續(xù)走拉林高速前往林芝。</h3> <h3>巴松措</h3> <h3>巴松措是國家5A級景區(qū),位于巴河上游高峽深谷中,是“巴河”在工布江達縣錯高鄉(xiāng)段形成的一個高原河道型堰塞湖。巴松措藏語意思是“三座巖石山下的碧湖”。</h3> <h3>巴松措長約18公里,湖面面積約27平方公里。沿景區(qū)內(nèi)公路行駛可停靠三個主要觀景站點:達切拉觀景臺、扎西島(距岸邊大約一百米,可步行登島)和結(jié)巴村。</h3> <h3>登高去達切拉觀景臺觀湖</h3> <h3>巴松措湖面海拔348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大湖(納木措海拔4730米,羊卓雍錯海拔4440米)。</h3> <h3>登扎西島</h3> <h3>扎西島上有座建于唐代末年的措宗寺,距今已1500多年了。殿內(nèi)供著藏傳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三位主尊(三怙主),千手觀音(代表慈悲)居中、左邊文殊菩薩(代表智慧)、右邊金剛手菩薩(代表大力)。巴松措是紅教的一處著名神湖和圣地。</h3> <h3>有位藏族婦女在作日常的煨桑。宗教傳統(tǒng)習俗代代相傳、孜孜不輟!</h3> <h3>扎西島上植被茂盛,更有千年青?、百年白樺…。</h3> <h3>走進廣東中山市援建的結(jié)巴村</h3> <h3>街道上多是內(nèi)地人經(jīng)營的小飯店</h3> <h3>結(jié)巴村村民出租街面房給內(nèi)地人經(jīng)營生意,后院自家居住。</h3> <h3>這里既有內(nèi)地人帶來的商業(yè)氣息,方便游客停留吃住,又基本保持著原生態(tài)。</h3> <h3>巴松措深藏在遠離城鎮(zhèn)的山溝里,游客沒有其他景區(qū)那么多,景色出奇的秀麗,林木繁茂、青山如黛,碧湖如玉,非常寧靜。</h3> <h3>巴松措在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在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在林芝市工布江達縣??</h3> <h3>告別巴松措</h3> <h3>前往林芝</h3> <h3>林芝7天連鎖酒店(八一大橋店)房間隔窗望見奔流不息的雅魯藏布江</h3> <h3>林芝街景</h3> <h3>7月25日 Day 13 林芝一雅魯藏布大峽谷一魯朗鎮(zhèn)</h3> <h3>從林芝出發(fā)</h3> <h3>經(jīng)停雅尼國家濕地公園觀景平臺</h3> <h3>經(jīng)停尼洋河佛掌沙丘觀景平臺</h3> <h3>雅魯藏布大峽谷</h3> <h3>雅魯藏布大峽谷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橫斷山脈三座巨型山脈的交匯處。大峽谷全長504.6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據(jù)說是世界最長最深的第一大峽谷。</h3> <h3>乘景區(qū)交通車游覽雅魯藏布江南岸4個景點:大渡卡遺址、千年桑樹、南迦巴瓦峰觀山臺、親水臺。</h3> <h3>大渡卡遺址曾是昔日?工布首領(lǐng)的莊園城堡,有近500年的歷史,如今只剩下一些斷壁殘垣。大渡卡在藏語中的意思是“放馬處”,曾經(jīng)是村民們放馬的地方。</h3> <h3>大渡卡遺址被藏民視為圣地</h3> <h3>在大渡卡遺址眺望俯瞰</h3> <h3>大渡卡是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起點,大峽谷的終點在墨脫。</h3> <h3>千年桑樹傳說是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親手種植的</h3> <h3>大峽谷農(nóng)田里的青稞麥豐收在望</h3> <h3>南迦巴瓦峰觀山臺</h3> <h3>南迦巴瓦峰屬于喜馬拉雅山脈,位于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是西藏林芝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南迦巴瓦峰終年積雪,云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我們到南迦巴瓦峰觀山臺時下雨,更無緣一睹秘境神山。</h3> <h3>在觀山臺看雅魯藏布江也是絕佳</h3> <h3>下到谷底親水臺</h3> <h3>雅魯藏布大峽谷去林芝魯朗鎮(zhèn)途中經(jīng)停江河匯流觀景臺。江是雅魯藏布江,河是尼洋河,尼洋河匯入雅魯藏布江。</h3> <p class="ql-block">游覽過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走318國道翻越色季拉山去魯朗鎮(zhèn),看到美麗的林海和云海…。</p> <p class="ql-block">魯朗鎮(zhèn)到了。魯朗鎮(zhèn)隸屬于林芝市巴宜區(qū),地處巴宜區(qū)的東部,素有“林芝東大門”之稱。</p><p class="ql-block">魯朗意為“龍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素有“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庫”之美譽。民間流傳著“到了工布魯朗,會忘記自己的家鄉(xiāng)”,可見魯朗有多美!</p> <h3>明天去八宿。后續(xù)見《2024西藏行(三)走另一條青藏線出藏》</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川县|
太康县|
信丰县|
临城县|
北京市|
东平县|
久治县|
彩票|
砀山县|
都匀市|
临朐县|
凌云县|
额敏县|
广丰县|
临夏市|
富蕴县|
石渠县|
石屏县|
静宁县|
黄龙县|
翼城县|
丰镇市|
万荣县|
平顺县|
丰县|
柳林县|
永昌县|
射阳县|
普兰店市|
遵义市|
石门县|
锦屏县|
珠海市|
黄山市|
神池县|
县级市|
荔波县|
龙岩市|
乌拉特中旗|
奈曼旗|
弥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