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年半以前我加入了邗江區(qū)秋之韻藝術(shù)團,接受楊華老師的藝術(shù)指導,學習合唱。這個團隊有近五十人的隊伍相對穩(wěn)定,已建團10多年。沒想到的是,十多年前我就與該團隊打過一次交道,有過同臺合作的經(jīng)歷,還真是緣分啊。前往甘南旅游本不在我今年計劃之內(nèi),礙于藝術(shù)團曉燕副團長已經(jīng)第四次邀約,實在不好意思再次推脫,反正也沒去過,于是就爽快的應承下來。預想著能獨立成團,然計劃不如變化,最終只十一人成行,只能到天水后與他人拼團,有點遺憾喲。作為召集人的燕團,為此行前期呼朋喚友,忙前忙后,擬出行的人員也是不斷有調(diào)整,總有各種變故干擾,直到訂票到人,才算是踏實下來,真是做成一件事很不容易。4月10日十一人的隊伍分別從東、西區(qū)兩個點集中,乘坐中巴趕往南京站。我們乘坐的是T112次火車,由杭州發(fā)往天水。在南京站等待的時間較長,顯然送站安排的時間太早,3:30的火車我們兩點不到就已等候在候車大廳了。于是開始了我們的摜蛋模式,行李箱成了我們的牌桌。有了撲克的加持,這時間就變得不那么難捱了。檢票進站,相互照應著落定臥鋪同一車廂,清一色的下鋪成為老同志出游的火車標配,稍作整理,摜蛋牌局又順利開張了。晚餐時間未到,幾位女同胞就開始了減負的行動。佐餐的小食袋,每人一份的派發(fā),又有帶水果的每人下發(fā)一圈,頓時有了自我輕松感。對此情況我是早有預料,和女同志多的隊伍出游,真的自己不用帶什么吃的,只要帶一張嘴、一個肚子就最合適了。同行的王建中團長最好一個酒字,晚飯的酒還沒有落實,讓他有些坐臥不定。車上售貨車不賣白酒,于是考慮著等車到站后下站臺采購。車行三小時后終于到了徐州站,停靠時間十分鐘。王團快速下車,順利買到了亳州產(chǎn)的古井大曲,于是邀人搭臺開始晚宴。有酒還得有菜,同行的人你出火腿腸,我出花生米兒,一會兒牛肉、鹽水鵝、西紅柿、黃瓜等就擺了一小桌,不勝酒力的我被擠在最里層,想逃也逃不出來,只好硬著頭皮喝了起來。這種酒局我是最不勝任的,看同行的幾位女同胞喝了亳州酒后竟說:今天這個酒口味有點甜哦!顯然她們的白酒水平真不低呀。一旦開喝動靜就有點大,聲音也小不下來,終于引起了火車乘警的關(guān)注。警察叔叔來到我們面前,善意提醒:白酒上頭,適量控制。王團馬上解釋說:我們七、八個人開喝,就干一瓶,您放心吧火車到達開封站,我下車去走了幾步,活動了一下筋骨。站臺上也沒有什么行人。河南是我未來計劃旅游的地方,這會兒算是先來探班的了。回到車廂,乘務員提醒:10點整熄燈。我覺得這個制度非常好,很有必要。躺在自己鋪位上,迷迷糊糊,半醒半睡。車又經(jīng)過了洛陽、西安、寶雞 ……4月11日天色漸亮,透過車窗照在鋪上,本不實在的睡意立刻消散。望向窗外,剛露出的太陽泛著紅光,照在遠處山梁上很是養(yǎng)眼。山脊上的一排小樹如同士兵排列一樣。山包一個接一個,火車也一個隧道接一個隧道,車廂不停的處于黑暗中。有吳方言的乘客大聲喊道:再不開燈,我們就要給差評啦。話說完不一會,車廂燈真的亮了。臨進天水,出了連綿的山體,眼前豁然開朗。為了今天的行程安排,燕團在與旅行社、地導不停的電話聯(lián)系,微信傳遞信息,終于落實了接站及天水半日游的行程路線。早上約七點火車到達天水站。在出站口與接站的匯合,又有兩個儀征的女游客,并行分乘三輛小車,出站就到了入住的金莎酒店。按照事先的組合安排,我與團隊的老大家林哥同居一室。一夜勞頓有些疲憊,上午就以休息為主。我洗了一個熱水澡,很放松的躺了半小時后,想著還是出去逛逛吧。</p> <p class="ql-block">天水是近期網(wǎng)紅的打卡地,手機抖音小視頻每天都有翻新。尤其是火鍋麻辣燙一條街,還有搖頭哥的舞蹈,都火遍了全中國。不來真的不知道,實際上我對此小吃是有些反感的,當然也充滿了好奇。顯然中午并不是吃麻辣燙的辰光,出酒店向南沒多遠就到了鬧市區(qū),幾百米的步行大街上店家一個挨著一個,都在做著餐前的準備工作。逛完大街我又邁步南行到渭河大堤上,停看遠山近水,長橋臥波,高樓林立,車輛穿梭。大西北天水城給人的感覺還是挺美的,眼前的城鐵機車那全新漂亮的造型,還是讓你看到了它的現(xiàn)代氣息。受不了牛肉面館濃濃的辣香味,我選擇隔壁的快餐店,簡單解決了午餐,隨后開始了我們半日游行程——前往著名景點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位于天水市東南45公里,秦嶺山脈的西段北麓。因山勢形狀酷似農(nóng)家麥垛而得其名,始建于南北朝時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現(xiàn)存窟龕194個,有各類雕塑像7800多尊,壁畫1000多平方米,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藝術(shù)建筑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尤以雕塑藝術(shù)聞明中外。在地導的引導下,我選擇了攀登稍有難度的東區(qū)前行。說實在的我對石窟藝術(shù)并無濃厚的興趣,只能是走馬觀花,一睹為快而已。也能感覺到大大小小的泥塑形象,歷經(jīng)千年依然呈現(xiàn)且神情各異,栩栩如生,不免感嘆古人的精湛藝術(shù)水平和勤勞智慧。尤其是麥積山石窟都是開鑿在懸崖峭壁上,遠看那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驚險陡峻,世所罕見。另外講解員解說:麥積山塑像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成為兩大明顯特點</p> <p class="ql-block">佛像大都有著和藹可親的面容,神情動人富有生活氣息,讓游人感受到佛國世界的可親可愛,從而虔誠信奉。我邊走邊看邊拍些照片,從最高處向山下俯視,感覺腳下站的樓梯時有晃動,真不知我是從何時開始有了恐高的感覺,所謂歲月不饒人哪。途中與選擇西區(qū)前行的小分隊在崖壁各自棧道上隔空相望,彼此高聲招呼,相互拍照,喧鬧狀讓其他游人側(cè)目。匯合后我們選擇了一處有階梯、可仰拍麥積山遠景的位置,拍了一張全體合影。傍晚時分回到駐地,集體行動就近去了網(wǎng)紅店——“馬玉林麻辣燙”。趕上老板馬玉林正坐在一側(cè)陪客人聊天。我們也跟他搭上話,又與網(wǎng)紅馬老板在店門前合影打卡。進店后才知道了麻辣燙的吃法是自選食材,按串論價,底鍋店配,調(diào)料隨意。一通忙碌后匯成了一碗雜燴而已,老實說:吃的感覺真的不怎么樣。</p> <p class="ql-block">4月12日真正的甘南旅游由此開始。早餐后登上旅行大巴,同行有江西六人,儀征二人,鎮(zhèn)江一人。我方十一人,加上司機導游共計二十人的隊伍。車座相對舒適寬敞,我選擇坐在了最后排,自由度最高,還可以控窗拍照。我的以往旅行感悟:出門旅游,不要只追求目的地,還要在乎過程。可能行車途中的一瞥,就能激起你心中的波瀾。車行中見窗外植被尚可,甘南地區(qū)相對氣候濕潤,接近四川大空氣環(huán)境,這會兒早晚溫差還挺大的。太陽不算太辣,但紫外線光照也很強烈。地導小趙是個蘭州女孩,昨日已陪我們?nèi)チ他湻e山,今天才是她正式上崗的時間。去往景點的路有點長,同車人在慵懶的狀態(tài)下一邊聽她介紹,一邊睡眼朦朧的進入了半迷糊狀態(tài)。但是可以感覺到趙導的小嘴兒一刻也沒有停歇。她的普通話很標準,語速平緩,聲調(diào)不高,沒有激情,但很清晰。連續(xù)兩個多小時的介紹,毫不惜力,如此敬業(yè)的工作狀態(tài)很是令人佩服。午餐時刻到達宕昌縣官鵝溝景區(qū)。簡單午餐后我們坐上了景點公交開始了游玩行程。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5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5%,溝長32公里,前景為湖泊,后為森林。轉(zhuǎn)步行后沿道有高聳入云的險峻峽谷,還有十多處飛流直泄的瀑布,遠遠最深處是終年不化的雪山。沿途山體錯落,綠水環(huán)繞,古樹參天,氣象萬千。行不多遠見到背陽處竟有大面積的冰川冰塊,儼然成碧玉之色,令人稱奇叫絕。有詩云:“奇峰疊翠通幽谷,雪浪噴珠泄石梁”,真是道出了觀鵝溝景致的特色。事先有人稱官鵝溝的水美,可以趕上九寨溝。然而沿途看來,我還真是沒有如此發(fā)現(xiàn),實不敢茍同。隴南地區(qū)正是當年紅軍長征經(jīng)過的地方,向著今晚的宿營地迭布前行,沿線開始變得荒涼起來。此處穿插笑話一則:隨車行的顛簸,好多人漸入夢鄉(xiāng)。平靜之下,有滴滴鳴聲不絕于耳。一個睡不著的深感其擾,高聲喊道:請把安全帶系上!話完鳴聲依舊。她身邊人提醒:你讓導游去說。導游聽到,站起身來放大音量:請把安全帶系上!誰也沒有響應,然車上鳴聲頓時消失。原</p> <p class="ql-block">來就是導游沒系安全帶,搞得她鬧個大紅臉,忙向大家說對不起啦。途中到達臘子口景區(qū),我們集體下車拍照打卡。臘子口位于甘肅南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古為甘川通道之咽喉,素有天險門戶之稱。峽谷兩面懸崖峭壁對峙,故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險。一九三五年九月毛澤東率紅軍長征到此,后有胡宗南的追兵及地方土司的圍堵,只有突破眼前天險這一條路,方能絕處逢生。此戰(zhàn)在長征中不算大的戰(zhàn)役,但由于發(fā)生在黨內(nèi)分裂的嚴重歷史關(guān)頭,事關(guān)紅一方面軍生死存亡的緊急時間節(jié)點。后經(jīng)艱苦卓絕、浴血奮戰(zhàn),終于天降神兵、突破防線,粉碎了國民黨阻止紅軍北上的陰謀,創(chuàng)造了中國革命史上舉世聞名的歷史勝績。我們王團在紅軍長征紀念碑前高聲朗誦了毛澤東的著名詩篇《七律.長征》。聲情并茂,讓游人興奮驚嘆,連連叫好。導游也全程關(guān)注,全程攝像,說是留做旅游公司的宣傳資料了。</p> <p class="ql-block">4月13號今天將要游覽的第1站是扎尕那。車行迭布境內(nèi),這里已是藏族自治區(qū)。公路的兩側(cè)時不時的可以看到白塔,也能看到一簇簇的粉白色花簇在眼前閃過,正是梨花開放的時日。一小時左右的車程,透過車窗,我突然看到了壯麗的山體,非常別致,那山上覆蓋著皚皚白雪,剛想打開手機拍照,車停了,原來是到了扎尕那景區(qū)了。此處的海拔已到了三千米以上,我提醒自己要慢行、惜力、少言。踏上景區(qū)棧道,我們開始向美女峰觀景臺出發(fā)。扎尕那譯成漢語就是石頭城的意思,地處迭布縣益哇鄉(xiāng)的山谷里,是被一圈峭立的崖壁圍繞著的藏族小村寨。村中多為木質(zhì)藏居,沿山而建。在山坡、河水之間構(gòu)成美妙的田園風光。沿棧道上行到達一定高度,再回望村落,趕上東邊的太陽正透過云朵,照射在雪山與村莊之上。那金色的陽光射向大地,四周的遠景近影,構(gòu)成了一幅無比秀麗奇幻的美景。山脈連綿不斷巍峨壯觀,鬼斧神工,視野開闊。團隊的大部分人都走在我前面,都拿著手機在回拍。顯然越高,風景會更加的優(yōu)美,我也加快了腳步,趕向觀景平臺。待氣息平穩(wěn),我移步回望,真是風景壯美,場面闊大。村莊已被四面的大山環(huán)抱,顯得寧靜古樸安詳。山體由東往西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色彩,由于最西側(cè)雪山的加持,則讓風景全貌更添奇幻和美麗。這里空氣純凈,景色自然,視野開闊,令人心曠神怡。稍感遺憾的是來到平臺后,陽光鉆進了云層,天色開始變得陰沉下來。從拍攝的感覺方才體會到,光對于攝影真是太重要了。然而自然天氣的好壞,這是旅行者可遇又不可求的事。此所謂運氣也。到達平臺上,周邊有一大片綠色的草地,有藏民在此擺攤售賣特產(chǎn)、出租服裝、租借馬駝,供游人騎行、拍照。同行的女士們一下子迷上了藏族服飾,分別選中了自己喜歡的款式,在平緩的草地上以遠山為背景,開始了拿手的抖音制作。她們邊歌邊舞,還騎馬、拉著藏民合影,半個多小時讓過足了癮后方才結(jié)束下山。</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們驅(qū)車趕往下一個景點——黃河第一灣。一路西行,道路兩旁奔流而下的溪水呈現(xiàn)渾濁黃色,已不再是清流。可見的此處是泥沙俱下的蠻厲害了。兩側(cè)山體透出的巖石皆呈片屑狀,顯然植被也變得很差。間或有淺粉色的小白花樹點綴其間,還顯露了一絲生機。多處山體沿路邊幾乎直立,車行中偶抬頭,竟被眼前巨石所驚呼,似乎隨時有砸下來的危險。遠處常有山羊立于峭壁之上,讓人遐想它是如何爬上那峻嶺的。汽車爬行到海拔3500米的高度,客車來了一個大轉(zhuǎn)彎,又跨上了另一條大路,頃刻間茫茫大草原驚現(xiàn)眼前,筆直的公路一直向前延伸,似乎要走向天之盡頭。間或有一汪清水可用來讓牧放的牛羊解渴。 導游告知: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屬于四川界的若爾蓋大草原的邊緣了!這個季節(jié)的草地仍是灰黃一片,淺淺的生機都藏在草皮之下。抵近細看,未來還在。平緩的山坡、筆直的山脊線條,好似人工雕琢;成群的牛羊在大漠中就成了點點、星星,其中有穿彩色衣服的牧人就成了點綴。山上放牧無遮無蓋,那牧民臉上一看就是飽經(jīng)風霜、呈現(xiàn)紫銅之色,現(xiàn)在無需去尋找答案了。“九曲黃河第一灣”位于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洛爾蓋縣唐古鎮(zhèn),此處為川、青、甘三省交界處。黃河流經(jīng)此處非常平緩,猶如仙女的飄帶自天邊緩緩飄來。河東為四川,河西為甘肅,在四川邊上輕輕扶了一下,又轉(zhuǎn)身飄向青海。故此地稱為九曲黃河第一灣,屬于黃河上游最美的自然景觀。要想觀此地貌美景,必須登上遠處丘狀高原的頂部。一個圓形尖頂?shù)慕ㄖ倭⒃谏缴献罡咛帯D莾汉0?600多米,一眼望去甚是恐怖。可山上似有游人走動,又勾起我等不服輸?shù)膭蓬^。既來之,則上之!沿著棧道我們一行十多人,向著頂峰圓頂觀景臺出發(fā)。此次爬行的艱難程度為本次旅行中最厲害的一次。畢竟已在3000多米的海拔,且越往上風越大,中途我被大風嗆了一次,差點讓我打退堂鼓。然而長我四五歲的老大姐們?nèi)栽谇懊媾实牵舱孀屛覜]有了退路,鼓勵自己:眼怕腳不怕,上!終于登上了最高峰,與記錄海拔的標志牌合影留念。登頂?shù)娜藬?shù)確實很少,有好多攝影達人已在頂部平臺架起了專業(yè)相機,等拍落日時分“宇宙中的莊嚴幻景”呢。我等也極目遠眺,那s型的黃河在燦爛的陽光映照下泛著銀白色的光影。一向以氣勢磅礴印象示人的黃河,在這里卻是平緩優(yōu)雅,風姿綽約。而在云團遮蔽的東側(cè)水灣處,我又看到了層層白霧繚繞河床之上,炊煙縷縷,牧歌聲聲。真是奇妙、神秘、壯觀合于一處。我舉著手機不停的按下快門,這隨手可拍的大片真讓人興奮的忘乎所以。遺憾的是返回車上的時間快到了,我們不能夠等到夕陽西下的最佳時機了。回若爾蓋縣城的路上閉眼小棲,那黃河壯觀的景象還不時的在腦海中閃現(xiàn)、騰挪。</p> <p class="ql-block">4月14日</p><p class="ql-block">此處天氣溫度變化真大,昨夜真是冷的夠嗆。若不是配有電熱毯,這晚上就無法入眠了。早起也是小心翼翼,因為在高海拔地區(qū)已有明顯的高原反應。沒敢多吃,喝點熱粥就拉倒了,帶來的小羽絨服終于派上了用場。途中車窗上的霧氣在提醒著我們,外面的氣溫很低的。上午第一站去往花湖景區(qū)。花湖位于四川若爾蓋和甘肅郎木寺之間的213國道旁邊。是熱耳巴草原上的一個天然海子。熱耳巴是僅次于呼倫貝爾的第二大草原,海拔接近3500米。我們屬于當天最早游客,顯然也是處于淡季的原因,景點大門都未開。在路邊根本看不到里面的風景,原來還要乘景點車進入,小公交駛進去幾公里后才能到達湖區(qū)。下景交車后,我們看到了遠處的一抹藍色,于是沿著棧道向著湖心方向移步。雖名為花湖,可眼下不是季節(jié),一個小花星星都沒有看到。路漫漫似無盡頭,一下子限制了我們的興奮。怕是昨日上山用力過猛,今天腿下明顯乏力,無視大部隊匆匆向前,我在中途圓場處駐足稍息。走到路邊,見一宣傳櫥窗上面有多幅花湖夏季的圖片,下面還有文字介紹:“從城市去花湖,就是從地獄到天堂”;“花湖的向心力是最大的,只要出發(fā)沒有人想半途而回”。瞧這文字說的,莫不是神奇的景色還在后面?我從又拾起了信心,一步步向前。隨著我前行的腳步,從草原中心延伸出去的原木棧道一點點后退,碧藍的花湖在我眼前緩緩升起。經(jīng)過沼澤過濾后的湖水,在純凈的天空映襯下,藍的純透,藍的妖艷,藍的讓人無法形容,真是上好的天氣啊。這里陽光充足,水色純美。不知名的各種水鳥在湖上凌空飛翔,鳴聲一片。遠處沼澤地里成群的牦牛在牧放,放眼更遠處是漫長連綿的雪山。天、山、水三者之間又上下糾纏,好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漂浮多變的云朵觀來令人陶醉,讓人一見傾心。空氣真是好到極致。仰望天空,我又看到了兩架飛機在天上劃出一道直線,如同利劍刺向蒼穹。我拿起手機拍下這難得見到的美景,這是我到過的最純凈的原生態(tài)環(huán)境,但愿它能長期保護好自然原貌,等到來年花開季季我們再游花湖。</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路行程,趕到位于甘青川交界的甘南自治州碌曲縣朗木村,午餐后前往游覽朗木寺。此處海拔在3500米左右,一下大巴車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整齊耀眼的八個金頂白塔,旁邊就是進入寺廟區(qū)的大門。順坡上眺,金頂、紅窗、白墻的寺廟建筑一座挨著一座一座,山勢錯落上升,在藍天陽光的映襯下顯得非常的美麗炫目。畢竟在高海拔地區(qū),腳下的傾斜山勢讓人上行很是吃力,可如此美景又讓人不甘停滯放緩腳步。調(diào)勻呼吸,我深呼吸后朝著金頂方向慢慢的攀登。我一向以為寺廟文化深奧難懂,藏傳佛教對藏民追求信仰的魔力之大,讓我很難接受與理解。所以我到寺廟興之所致只是建筑與其內(nèi)外裝飾,其歷史與教義也只能是被動的聽著而已,但該有的尊重和虔誠的態(tài)度還是要表現(xiàn)出來的。一如所有見過的藏傳佛教寺院,殿門內(nèi)外僧眾信徒虔誠禮佛</p> <p class="ql-block">。轉(zhuǎn)經(jīng)、轉(zhuǎn)殿、轉(zhuǎn)樓、轉(zhuǎn)山,焚香、添油、拜佛、默誦,最是那五體投地之人,毫不惜力,只把身下地板摩擦的锃亮、發(fā)光,其篤信追從的精神力量讓人肅然起敬。看到了團隊里的美女趙敏也加入到了轉(zhuǎn)殿的隊伍中,那神情也是虔誠的很。所有進殿堂內(nèi)的游人必須脫鞋方可進入,我也想一探殿內(nèi)的神秘,依規(guī)脫鞋進殿。那多尊佛像都藏著撩人的故事和神話,墻上及懸空掛著的旗幡、唐卡,伴著時間的飛逝已顯得有些灰暗和色弱。出得最高處的殿堂,回望山下,遠處的大山與近處的村莊進入眼簾。山景顯得特別多姿,呈現(xiàn)出黑、綠、灰、白四種色彩,最是臨近朗木村一側(cè)山體出現(xiàn)了一大片罕見的綠色植被,山上長滿了成片的針葉樹林,在其后綿延的雪山映襯下美得讓人不可思議。此處景致故有了“小瑞士風光”的別稱,這是大自然對此地的恩寵,太美了!同樣朗木寺殿宇建筑本身,也是我見過的寺廟中色彩最明快、風格最多變、建筑最密集、陳設最多變的寺廟。說來該寺的名氣真的不大,但景致卻不輸其他名寺。接下來要趕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縣住宿。途經(jīng)郭莽濕地,既來之,則游之。一眼望去是茫茫戈壁,沒有任何風景可言。一條長長的棧道伸向遠方,盡頭是一個觀景平臺,有白色的雕塑在吸引著游人前來駐足。海拔雖過了3500米,但此刻好像已經(jīng)適應了高反,義無反顧,再累也要往前走。平臺上有堆砌的白石,一層層上沿最高處為三只展翅欲飛的仙鶴。那底座的白石塊在陽光的照耀下炫人眼睛,真是白亮的有些過分。繞平臺一周方知此處的奇妙,這里是黃河最大支流窕河的水源和發(fā)源地,也是黑頸鶴等鳥類的冬眠棲息地。繞平臺極目遠眺,滿眼是西北草原的豪放,三面皆一望無際;回望車停方向,連綿的雪山與藍天、白云渾然一處,似有彎曲的溪流遠處經(jīng)過,風清月朗,好一幅美麗的生態(tài)畫卷。返回走在棧道上,腳步頓時輕松許多。到達合作市天還亮著,我們找了個飯店吃晚飯,一份烤羊頭的菜品讓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賓館的路上,在城市廣場我方的女神們又加入了西北大媽的廣場舞隊伍,興奮的扭了起來。4月15日今天將要游覽的是最后一個景點,如戲臺上的大軸那布愣寺。那布愣寺廟位于甘南藏族自治縣夏河自治州夏河縣城西側(cè),是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占地面積86.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多萬平方米。到達位置一下車就被眼前的轉(zhuǎn)經(jīng)大道給震撼到了,號稱長達千米的轉(zhuǎn)經(jīng)大道,信徒游人一個連接的一個,依次在轉(zhuǎn)經(jīng)筒順時針方向位置前移,在兩殿連接的空白處,每個人都雙手合十,虔誠默念,有序前行。此處號稱世界第一轉(zhuǎn)經(jīng)長廊。于是我們隊伍中也有多人自發(fā)地加入了轉(zhuǎn)經(jīng)隊伍,其心中所思所想我反正是猜不透的。</p> <p class="ql-block">拉布愣寺宗教體制為全蒙藏地區(qū)最健全的,有六大學院在此,號稱佛教界的清華北大。看上去這里也是僧眾極多,老少都有。有殿宇九十多座,房屋不下萬間,所有房宇均以當?shù)貙嵞尽④盥闉榻ㄖ牧希云洳煌墓δ芊謩e涂以紅、黃、白多種色彩,陽臺屋檐掛有彩色的帳簾,屋頂有金色、綠色兩種顏色。那白塔照舊是純白,尤在藍天陽光的映照下炫人眼球。行走間,見寺廟院落圍墻與隔壁院落圍墻之間所形成的長長巷道,因皆為紅色、且墻上又有若干白色圓球狀的裝飾,使墻面顯得靈動并伸向遠方,很是莊嚴、美麗。伴著頻繁的出現(xiàn)身著紅色僧衣的僧人游走,別樣的佛國景致出現(xiàn)在你面前。請來了年輕的寺僧為我們團隊做講解,他被叫做小阿克,長得挺俊,沒有他的引導我們確實也不知如何游覽。他的講解非常精彩,普通話標準,語速平緩,內(nèi)容充實,神態(tài)祥和,一下子把其他游人都吸引到我們的隊伍中。正趕上一個學生團隊游覽,使得我們每進到一個殿宇就顯得很是擁擠、氣悶,我不愿躲在人中間,往往就走在隊伍的最后面。偶然發(fā)現(xiàn)團隊中的趙敏是聽講解最最認真的一個,每一處停留,她總是能悄悄的擠在講解生的身邊,那神態(tài)滿是虔誠,聽得非常認真和仔細。此處是佛家神圣的宗教禪林,無論建筑、佛像、古跡、壁畫、唐卡、封文、珍寶、佛器等等,都是最頂級的存在。而我最煩佛教的神秘深奧,無心研學,只能是看個熱鬧、走馬觀花了。游玩此處已是午餐時分,但導游告知中午給大家安排了一個最有特色的午餐,只是要讓大家在先餓上一個多小時。都知道西北甘肅地區(qū)吃羊肉最為有名,而甘肅最好吃的羊肉確是不在蘭州,而是臨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午餐結(jié)束導游告知:屬于此行的旅游產(chǎn)品已全部賣完了。我們開始向著返回地天水前行,路程還挺長。大約迷糊了近一個小時,我又拉開窗簾,貪婪的望向窗外。接近四點的時間,卻是光照特別強的時候。天空上藍天白云間或在眼前飛過,不經(jīng)意間云層不知從哪兒排山倒海的過來,天空又變成了白色。那白色的云彩絲絲綿綿,狀態(tài)奇特,有的往一處堆積,有的是離團飄散,漸行中云層又被強烈的光照給刺穿。路邊偶有成群的牛羊經(jīng)過,有防護欄桿隔斷與公路的聯(lián)通,也常見有欄桿被調(diào)皮的牛扯壞的。陽光燦爛的時候大地無遮無擋,讓人感受燥熱難當。而當巨大的云團遮住太陽時,明亮的大地會忽然變得暗淡,那黃色的山體也一下子變成黑色的墨團,那陰沉的天色就會讓人頓生憂郁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越接近天水方向,沿公路兩側(cè)的植被就慢慢產(chǎn)生變化。山上漸漸有了綠色,路邊也看到了綠葉的樹木,粉色、白色的梨花又一簇簇的出現(xiàn)。顯然甘南地區(qū)氣候環(huán)境更勝于川西。一車人的心情也隨之產(chǎn)生出了明顯的變化,導游開始登場,車上文藝聯(lián)歡大幕開啟。我方王團首先開腔并自動換位成了主持人;感覺良好的江西老表先放歌一曲;我方又是朗誦、又是唱歌,自然水準要壓過江西一行。我也清唱了一曲“康定情歌”給大家助興,同時也讓大家能回味此次甘南行程,頓時引起眾位的共鳴。得知王團正好過生日,還沒等到天水就有人在車上籌劃:晚上去天水搞個慶生宴會!一進天水城,同行的趙敏就擔起了落實飯店的任務。選擇了網(wǎng)評最熱的“胖魚兒火鍋”,等待翻臺就餐。全體成員拉上同行的鎮(zhèn)江老王,一起坐到飯店大堂內(nèi),喝酒,講故事,唱小曲,拍照片,一通鬧騰,都引起了鄰桌的抗議。啊,動靜真是有點大。回到駐地賓館已是10:30,全體人員又開始了地道戰(zhàn)的抖音制作,先化妝,再背臺詞,室內(nèi)的拍完,又到走廊上拍室外內(nèi)容。家喻戶曉的《地道戰(zhàn)》故事被我等演繹的惟妙惟肖。但夸張的裝扮,神奇的道具,還是讓我等忍俊不禁,拍攝中多次笑場、反復折騰,直到12點多才算收工。那鎮(zhèn)江的老王也被我們裹挾著參加了化妝拍攝。此后想來這也真是荒唐搞笑的一件事。4月16日今日本無安排,有充足的時間逛逛,我們便自行規(guī)劃去伏羲廟和天水古城走一圈。天水位于甘肅東南部,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下轄五縣兩區(qū),譽為“歷史古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fā)源地。八千年的歷史文化譜寫了中華文明的序曲,享有“羲皇故里”、“媧黃故里”、“軒轅故里”的榮譽,也被譽為易學之都,也是中國縣制初始地、全球華人尋根祭祖的圣地。如此之多的名號著實讓天水低調(diào)不得,帶著這么多的驚嘆,我們一行人第一站直奔伏羲廟。伏羲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明代,歷經(jīng)9次重修,現(xiàn)域面積6600多平方米。該廟臨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宏闊幽深,形成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院內(nèi)遍布古樸,皆為600年前明代所植,挺拔蒼翠,濃蔭蔽日。進廟門內(nèi)側(cè)兩處古槐最為醒目,相對而立。經(jīng)鑒定竟為唐代所植,歷史更為久遠。由牌坊大門到移門,門眉有匾額,上書兩個大字“龍祖”,筆力虬勁,文脈厚重。查問該景點對屬相為龍的人一律免門票,這讓同行的曉燕團長心頭一熱:“找到來處了”!此地一定要認真請香祭拜一番。于是忙不迭的花錢請香,叩首謝祖了。正值先天殿大維修,腳手架搭在墻外,讓我們在此處最佳位置無法取景拍照,只得掃興而過。由前往后走,感覺該廟的古建文物保護工作做得很好,史料記載元代統(tǒng)治者也對三皇特別推崇,天水又為伏羲故里必須在此修廟。歷經(jīng)5個世紀,屢次擴建才得今日之狀,許多建筑的造型、工藝、雕刻、彩繪,放置國內(nèi)皆</p> <p class="ql-block">為上乘之作。主殿兩側(cè)的耳房又出展介紹了伏羲文化和易經(jīng)文化。對此內(nèi)容我還是有些興趣的,然時間有限,只能浮光綠影的看個皮毛。進了后院,有一處名為“見易亭”,紅欄綠瓦,亭中有一塊巨大的碑石,上書江澤民所寫“羲皇故里”四個大字。沿亭往西進入一道門閘,我們進到了天水市博物館,順帶參觀了館藏文物及天水更多的介紹。“一畫開天,肇啟文明”。在這里我看到了華夏文明起源“大地灣文化”的介紹。距今8300年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刷新了中國考古之最;加上館展的易經(jīng)文化、秦國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國古戰(zhàn)場文化等。如此厚重的歷史文化著實讓天水盛名永在。游完該廟已到午餐時分,喝著酸奶,穿行在天水古城街巷,找到了一處飯店,環(huán)境清爽,菜品也挺適口。稍事休息后,我們又轉(zhuǎn)向第二個景點——玉泉觀。玉泉觀俗稱城北寺,位于城北天靖山麓,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宮觀,占地面積4.15萬平方米,始建于元朝。由“名山有玉泉”而得名,依山就勢,坐北朝南,形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道教宮觀建筑群。山門前又長又陡的石階讓本隊伍上一半的人望而卻步,不想費力上攀。另有一半的人堅守既來之則登之的態(tài)度,全力走完了全程,我當然是后面的人。感覺到該處風景是殿坊亭臺,雕欄畫棟,碑碣遍山,林木蔥郁,花草朦朧,曲徑深幽。確是一處讓人流連忘返的游覽圣地。結(jié)束游覽,我們分乘三輛出租車趕回天水駐地,乘坐晚上6:10的T113次火車返回南京。進站時分,陽光依然燦爛,我們遇上了正在值班巡邏的天水女子騎警隊員,大家紛紛拍下她們的靚照;又在天水火車站廣場上眾人合影留念,然后揮手與天水城告別。美麗而又難忘的天水城我們會再來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平市|
蕲春县|
宁德市|
玉龙|
巴塘县|
乌恰县|
茶陵县|
泸水县|
平遥县|
吉水县|
中阳县|
峡江县|
南安市|
常宁市|
龙州县|
晋宁县|
临西县|
陈巴尔虎旗|
四子王旗|
宜兴市|
固始县|
建水县|
浪卡子县|
大余县|
南丰县|
许昌县|
南康市|
嘉善县|
安新县|
海淀区|
准格尔旗|
大城县|
城固县|
定日县|
改则县|
略阳县|
广南县|
长垣县|
龙井市|
平南县|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