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一建軍97周年即將來臨之際,在我的朋友圈 里,多個大院子女群都在忙碌著,用不同的形式歌頌我們偉大的軍隊,歌頌為祖國作出貢獻的軍人!今晚我坐在電腦前,久久的翻閱著一篇篇我熟悉的文章,看著我熟悉的父母親的戰友們的一張張照片,此刻幽靜而酷熱的夏日夜晚,似乎又把我拉近了對前輩們的思念之中,看著看著眼淚還是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年的八一建軍節,我都會想起為國家和人民奉獻青春的先輩們,他們的身影,如同那軍旗上的紅星永遠照亮著我們人生的道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0年,我的父親出生在河北武安縣(現武安市),1945年參加了革命,從此他走上了一條一輩子跟黨走的人生道路。父親參軍后跟隨劉鄧大軍轉戰太行、血戰平漢、三出隴海、強渡黃河、決勝魯西南、千里挺進大別山、奪汝河、攻襄陽、戰淮海、渡長江、千里挺進大西南、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參加祖國的國防建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是一個出生于太行山下的錚錚北方漢子,平時不茍言笑一臉嚴肅,年少時內心中卻充滿著俠骨柔情。在我童年的記憶中,父親部隊工作很忙很少在家,也許是我們小的緣故吧,他從不向我們講他的戰斗經歷,當有的叔叔到家和他嘮嗑時,我聽到過幾次父親在說戰斗 的事情,說著父親會流下熱淚。我對父親的印象也是認為性格剛強而少言寡語,(其實父親是個內剛情感豐富的人)父親在世時,我弟弟寫到過“只看見過父親有兩次流淚,那是還在我小時候,每次都是在家里父親和戰友提起戰爭年代和抗美援朝犧牲的戰友時,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不能自制。當時我還不能理解,父親為什么會哭?現在我漸漸明白了和理解了:戰火中結下的戰友情誼,拿什么可作比喻呢?沒有!情同手足,生死相托!”,現在知道了,父親為什么不和我們談起他在戰斗中的點點滴滴。但上甘嶺戰役是他心中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今天我再次將父親參加上甘嶺戰役后,用飽含深情的回憶寫下的歷史回聲————《從五圣山回望上甘嶺并憶戰友》一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五圣山回望上甘嶺并憶戰友</p><p class="ql-block"> 作者 :武緒昌</p><p class="ql-block">我所在的志愿軍 一0六 團在上甘嶺戰役中,與敵人拼殺了28個晝夜,許多戰友在戰斗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最后都牢固地守住了陣地,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戰士們既帶著勝利的喜悅,又懷著對犧牲戰友的思念心情,離開了這血與火的陣地。</p><p class="ql-block">當我邁著沉重的步伐踏上五圣山的主峰,并從五圣山回望上甘嶺村,537。7高山北山的幾個山頭盡收眼底。</p><p class="ql-block">大雪過后的朝鮮,大地一片銀白,唯獨上甘嶺左右那個高地,被雙方的炮火轟的黑呼呼的?,F在不行了,也沒有相互爭奪的激戰,整個戰場步入寂靜。我面對這銀色的世界,靜的喘不過氣來的氛圍,呆呆地眺望。如果不是上甘嶺那片轟翻的黑土,誰能相信這是敵人用無數槍彈削低了2尺,付出了數萬人的代價,結果還是寸土不得,震驚世界的上甘嶺呢?</p><p class="ql-block">從陣地上撤下來的部隊戰士徐徐而過,沒有歌聲笑語,只是默默地向后走。</p><p class="ql-block">我站在部隊的一邊,竭力想尋找我所認識熟悉的干部和戰士,但我的這個愿望很難實現,除了幾個似乎面熟的人外,我所熟悉的同志卻很難找到。望著走過的隊伍,我的眼前模糊起來,他們怎么都不在隊伍中了呢?盡管他們犧牲的消息早已傳來,我卻不愿相信那是真的。我多么希望在隊伍里找到那熟悉的身影??!</p><p class="ql-block">一連指導員陳大章,他身材不高,長方臉,說起話來總是笑盈盈的,只要你和他一接觸便會立刻感到他是一個有才干有頭腦,對人忠厚誠懇,是一個稱職的政治工作者。一連親密的官兵關系,領導班子的堅強團結,和共產黨員的先鋒作用,都灌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全團干部都知道陳大章是一個優秀的指導員。可如今,他卻永遠留在陣地上,永遠回不來了。戰士們再也聽不到他那鏗鏘有力的政治動員和信心十足,慷慨激昂的誓言,黨員們再也聽不到他那深入淺出,娓娓動聽的黨課和革命道理,班排干部和骨干再也沒有機會和他一起分析戰想,研究如何做好工作,這一切都不可能了。他曾說,"在必要時要用自己的熱血去換取革命的勝利,這就是為人民服務。"他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他的血沒有白流。</p><p class="ql-block">隊伍繼續走著,我的視線跟著隊伍的移動而尋覓。四連過去了,仍不見指導員宿茂生,對他我特別熟悉。他當戰士、班長、排長一直到擔任指導員,我們都在一個營。宿茂生同志中等身材,文化不高,頭腦反應卻很機靈,作戰勇敢,當班長時曾在一次戰斗中率領全班沖入敵陣左突右殺,把敵人打得稀里嘩啦,為我全部殲敵 創造了條件,后來領導上叫他擔任指導員.他說:"咱這號人咋能干這個,沖沖殺殺還差不多。"是的,從表面看來他似乎不合適做政治工作,但從本質上看,他擔任指導員是最恰當,最合適不過的。他雖不愛多說話,但處處以身作責,為戰士作表率,對戰士要求嚴格,十分關心戰士的疾苦,戰士有什么過失,他會狠狠批評,可在戰斗中他對每個戰士該如何動作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尤其他自己身先是卒的模范行動,使戰士們十分欽佩。上陣地時,陣地上只有一條很短的坑道,為了避免傷亡,叫戰士們都進坑道,自己卻守在坑道口,不幸的是一發槍彈落在了坑道口,戰士們都安然無恙,宿茂生同志卻中彈倒下了。戰士們擁到他身邊喊著"指導員,指導員"他卻再也不能回答了。他常說,"我不會講話,當不了指導員。"可他的實踐卻證明他是一個在戰斗中威望很高的稱職的指導員。</p><p class="ql-block">隊伍將要走完,八連走了過來。可我卻不敢認這個連隊了,這是八連嗎?走在前面的連干部都不是原來的人了,原先的連干呢?連長文法禮、米玉崗,怎么一個都不見呢?通常連干部是走在隊伍的前面的?。∫粋€連隊能不能打仗,一看連長、指導員就知道個八九不離十。八連連長文法禮是一個英峻青年,高高個頭,方方的臉蛋,衣服總是整正齊齊,干干凈凈,精神抖擻地走在隊伍最前頭,一看就知道是一位精精干干能打仗的連長。事實也是如此,他平時不拘言笑,遇事沉著,尤其是在戰斗中臨危不亂,善于動腦筋,善觀察,肯分析,是一位無私的英勇善戰的連長。然而,在11月18日他率領突出排打退了數倍于我的敵人進攻后,為避開敵人猛烈炮火坑道而把突出排撤進了坑道,敵機一顆重磅炸彈投在坑道口,文法禮和全排戰士被埋在坑道里,全部壯烈犧牲。指導員米玉崗也在組織反擊中身負重傷,被送回了后方。</p><p class="ql-block">一隊隊凱旋的戰士們走完了,我所認識的干部和戰士許多沒有見到。他們都到哪兒去了?他們有許多人雖傷后被送回了國內,還有許多同志壯烈犧牲了。但是,他們在九泉下的英靈可以自豪地告慰親愛的母親祖國。因為他們是為保家為國而獻出生命的!</p><p class="ql-block">我的眼眶濕潤了,視線模糊了,仿佛看見了一個個熟悉的面容,他們戴著紅花,成隊成隊的從我面前走過,走向遠方,走向未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這篇《從五圣山回望上甘嶺并憶戰友》一文早在30多年前在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勝利四十周年之際,由李德生及12軍老首長親筆題詞,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鏖兵上甘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2軍參戰紀實》一書中,我的父親這篇登載其中,這本書伴隨著我們全家幾十年。兒時我們會在抽屜里拿出來翻看,那時家中還有一本《紅旗飄飄》書,父親寫的《和朝鮮人民海軍在一起》文章也在其中。在家庭藏書并不多的年代里,這兩本書是我成長過程中的精神食糧。隨著時間的流逝,書雖然已有些陳舊泛黃,它留在了我的家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憶兒時,我偶爾會把《鏖兵上甘嶺》一書拿來翻閱,而且翻開的只看父親寫的《從五圣山回望上甘嶺并憶戰友》文章,有時也會站著那發呆,我至今也想不出那時的我怎么會在書前發呆?無法理解父親對戰友的深厚和生死離別的情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甘嶺戰役中志愿軍英勇頑強,勢死保衛奪回的陣地,英雄氣概感染了上小學的兒子,在他幼小的心靈上有了印跡,他在二年級的作文薄里寫到《從五圣山回望上甘嶺并憶戰友》有感:“外公的文采把我感動了,外公和那已犧牲了的戰友們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拋頭顱灑熱血。這時,我的眼睛也濕潤了,仿佛看見了一個個先烈,他們戴著紅花,成隊成隊從我面前走過,走向遠方,走向未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兄弟在“鐵血鑄豐碑——戰斗在上甘嶺的志愿軍106團(十一)”中寫到:父親所在的志愿軍第12軍34師106團參加上甘嶺戰役開始,1952年11月17日晚,3營率先投入戰斗,配合93團奪回被敵占領的537.7高地4、5、6號陣地,完成了與93團的交接。凌晨5時許,106團接守537.7高地陣地還不到三個小時,分隊尚未部署就緒,敵人就出動了4架飛機對我陣地進行輪番轟炸掃射,接著炮彈鋪天蓋地般地砸來,與此同時,敵537.7高地主峰上的坦克和十幾挺大口徑機關槍向537.7高地北山直接瞄準掃射。6時許,敵開始了以兩個班,后逐次增至兩個排、兩個連直至兩個營的兵力輪番向106團的陣地攻擊。中午11時許,敵又以12架飛機將成噸的炸彈傾瀉在陣地上……(我這里摘錄的,是軍史中關于106團上甘嶺之戰第一天的戰斗狀況)我父親和106團的父輩們就是這樣開始了他們在上甘嶺與敵鏖戰的28個晝夜。</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場殘酷的鏖戰,在長達28天的苦戰中,106團打退敵軍130余次進攻,殲敵4116名,牢牢守住了陣地,圓滿完成了戰斗任務,但106團亦傷亡1268名官兵。</p><p class="ql-block">我父親當時負責后勤工作,安頓從前沿陣地回撤的連隊殘余人員,也是后勤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我父親來說,上甘嶺戰役中最讓他痛心的事情,莫過于看到他熟悉的戰友犧牲。</p><p class="ql-block">“從陣地撤下來的一隊隊戰士徐徐而過,沒有歌聲笑語,只是默默地向后走。我站在隊伍的一邊,竭力想尋找我認識熟悉的干部戰士,但我的這個愿望卻很難實現,除了幾個似乎面熟的人外,我所熟悉的同志卻很難找到。望著走過的隊伍,我的眼前模糊起來,他們怎么不在隊伍中呢?盡管他們犧牲的消息早已傳來,可我不愿相信那是真的。我多么希望在隊伍里再找到他們那熟悉的身影??!”</p><p class="ql-block">父親對戰友熟悉得像親兄弟一般,對戰友犧牲的經過銘心不忘: 1連指導員陳大章個頭不高,性格活潑,善于做戰前動員工作,犧牲于537.7高地西翼陣地; 8連連長文法禮率領3排打退了敵人數次進攻,為躲避炮彈撤入坑道,敵機一顆重磅炸彈將坑道炸塌,文法禮和3排二十多名戰士被埋在坑道里全部犧牲;5連連長朱國法和副連長陳洪范是在同一天的戰斗中先后犧牲的;9連副連長婁彥德是在夜襲敵陣回撤途中犧牲的;4連指導員宿茂生在躲避炮彈撤入一截短坑道時,為保護戰士讓戰士們進入坑道里面,自己留在坑道口,被炮彈擊中犧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的這篇飽含深情的文章,我不知看了多少遍,每每看了總是感動不已!眼里噙著淚水,我的心緒會隨著父親的思緒而起伏,我的情感隨父親的情感而奔涌流淌。父親的文章如同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展現在我的眼前。他的文字簡練而充滿力量,讓我仿佛能夠聽到軍號的回響,感受到戰場上的殘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一篇充滿情感和力量的文章,它不僅是對歷史事件的記錄,是對那些為國家獻身英雄的贊歌,更是一段跨越時空的情感紐帶,連接著過去與現在,連接著我父親對犧牲的戰友深深地懷念!連接著我們后代的紅色傳承!文章通過父親的視角,帶我們回到了那場驚心動魄的上甘嶺戰役,他描述了志愿軍戰士們在艱苦的環境下,如何與敵人拼殺 28個晝夜,最終守住了陣地。文章讓我反思了戰爭的意義和和平的寶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通過回憶犧牲的指導員和連長,展現了他們生前的形象和事跡,人物的描寫生動而感人,深刻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和戰士們的不屈不撓。指導員陳大章和宿茂生,以及連長文法禮的形象,感受到了作為軍人的責任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對戰友的深情永遠定格在我的心底了!志愿軍第12軍106團537.7北山高地犧牲的1268名先烈們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甘嶺戰役,志愿軍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戰勝了世界上強大的敵人,是歷史的見證!它見證了志愿軍戰士們不屈不撓的斗志,見證了他們為國家和人民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正如父親所言,即使上甘嶺的士地被削低了兩尺,但敵人依舊寸土未得,這是對志愿軍戰士們最好的證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圣山之巔上甘嶺,那片曾經硝煙彌漫的土地,如今已歸于平靜。然而,那場戰役的慘烈和戰士們的英勇,卻永遠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中,戰友的犧牲在父親的筆下,那些曾經并肩作戰的戰友們,如今已化作了上甘嶺的泥土。他們的犧牲,是對和平的渴望,是對家國的忠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的回憶,它是厚重的一頁。在這個八一節,我想對父親說:“您的回憶,是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會將您的故事和精神,繼續傳承下去?!?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表達我對軍人們敬意和感激,作為軍人,你們的一生詮釋了軍人的榮耀和責任。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想說:“你們是我永遠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五圣山</p> <p class="ql-block">上甘嶺戰役結束后,武效賢團長站在五圣山上</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團長武效賢</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政委于永賢</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政治處主任郝一針</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三營營長 權銀剛</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政治處副主任康清林</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保衛股股長武緒昌</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志愿軍第12軍34師106團一營營長宜文光</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一營參謀長李治</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106團三營八連指導員米玉崗</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組織股股長張明祥</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一營教導員王銀虎</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二營教導員翟寬榮</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二營參謀長王滿卷</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組織股副股長郭廣森</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擔架連指導員</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三營九連高守余</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二營五連指導員王潤成</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三營主治醫生王松林</p> <p class="ql-block">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三營九連張蘭美</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宣教股股長葉宜耕</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二營副教導員</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通信連朱志慧</p> <p class="ql-block">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八連肖特</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第12軍34師106團二營機槍連副連長王美田</p> <p class="ql-block">一張張照片記載著前輩們曾經的青春活力,你們是那樣的英姿,盡管日歷撕了一頁又一頁??墒牵蚁胝冶槟恳淮闻c我們一起的日子,到哪去找呢?您把自己融入了您所愛的軍隊……。</p> <p class="ql-block">為爭取537.7北山的全面勝利,1952年11月26日,李德生給106團全體官兵的信。</p><p class="ql-block">為爭取五三七.七北山作戰的全勝給一零六團全體同志們的一封信</p><p class="ql-block">武團長、于政委、唐副團長</p><p class="ql-block">郝主任、常副參謀長、康副主任</p><p class="ql-block">并轉一零六團全體同志們:</p><p class="ql-block">十八日以來,你們執行了上級的指示,忍受了空前的艱苦,發揚了高度的英勇頑強精神,在友鄰勝利的基礎上,在炮兵和運輸部隊大力支援下,獲得了殲敵一千九百八十名的重大勝利。在連續八天的戰斗中,你們始終控制了五三七?七北山主峰和九號陣地,并在四、五、六號與敵展開拉鋸式的爭奪,給敵人掙扎性的進犯又一次沉重打擊,同時熟悉了地形,摸到了敵人特點,更在激烈艱苦的戰斗中考驗并鍛煉了自己,這就給全部恢復并鞏固陣地爭取上甘嶺地區作戰的全勝保持了有利條件,特向你們致以親切的慰問和祝賀。</p><p class="ql-block">同志們,上甘嶺地區的戰斗,已引起全國和全世界人民的注視,軍黨委指出:這不僅是一個軍事斗爭而更重要的是一個政治斗爭,因為這是去年敵人發動“秋季攻勢”失敗以來最大的進犯,我們的勝利不僅粉碎敵人冒犯五圣山戰略要地的陰謀,對保衛朝鮮,保衛祖國具有重大意義,而更重要的是顯示我軍防線牢不可破,顯示我軍力量空前強大,大大地鼓舞全國和全世界人民,給美帝國主義擴大朝鮮戰爭的妄想以嚴重的教訓。一個多月以來,由于我全軍上下一致努力,斃傷敵人兩萬多名,敵人所吹噓的“金化攻勢”基本上破產了?,F在美七師已不能再戰,不得不調回日本整補,偽二師也成了殘廢,不得不由偽九師來替換。雖然偽九師在偽軍中戰斗力較強,但在十月份曾遭我三十八軍老大哥的嚴重打擊,其卅團又在五九七.九遭我九十一團又一次的嚴重打擊,敵人把傷亡慘重而剛剛換下去整補的部隊倉促地調上來作戰,說明了它的后備力量是枯竭到什么程度?這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是我們也必須充分估計到:敵人是不甘心失敗的,很有可能在大雪之前用偽九師再做一次掙扎性的進犯,以求得全部占領我五三七?七北山,為他自己找一塊慘敗之后的遮羞布。我們為了保衛五圣山戰略要地為了保衛我們的鋼鐵陣線,不給敵人冒犯以任何幻想,必須堅決打下去,直到徹底粉碎敵人的進犯,全部恢復并鞏固五三七.七北山為止。為此,號召全體同志:</p><p class="ql-block">第一,發揚高度頑強的精神,繼續忍受艱苦,堅持持續作戰,保持光榮創造光榮。一個多月以來的斗爭形勢證明五三七.七北山的斗爭是反復、激烈、艱苦而持續的,必須準備長期艱苦頑強的戰斗。這正是考驗每一個部隊每一個干部、每一個共產黨員與共青團員的時候,也正是鍛煉部隊、鍛煉自己創造榮譽爭取立功的機會。希望全體同志以高度的階級覺悟和英雄主義的氣魄,排除困難戰勝敵人,為全軍增光為英雄陣地增光,創造持續作戰中能攻能守的班排連營鋼鐵英雄。</p><p class="ql-block">第二,發揮高度的戰斗積極性,以多種方式,對敵展開積極的斗爭,要求全體同志反復體會上級指示精神,堅決執行命令,及時研究敵人特點,總結自己的作戰經驗,人人動腦子,大家多想辦法,在敵人炮火猛烈、原來陣地大部被催的情況下,要求戰斗員同志們毫不懈怠地加強工事,有一分鐘就挖一分鐘,講求隊形,熟練地利用小兵群動作,并能收獲和節省彈藥。要求通訊員同志們保證通訊聯絡暢通,步行機電話機隨叫隨應。要求運輸人員同志們保證彈藥及時供應,傷員及時得到搶救,使前線絲毫不感到彈藥困難,傷員減少痛苦。總之,要求全體同志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從各個方面展開對敵斗爭,爭取五三七.七北山作戰的全勝。</p><p class="ql-block">第三,發揚高度的階級友愛,上級關心下級,加強與老戰友之間的親密團結和戰斗互助。在激烈艱苦的斗爭中,各級干部勿急勿躁,體貼下級困難,多想辦法多幫助。下級要服從上級,上下團結一致。老戰友合編之后,增強了我們的戰斗力量,但由于缺乏朝戰經驗,困難必多。全體同志們要展開互教互學,展開一個群眾性的戰斗互助運動。</p><p class="ql-block">第四,從長期斗爭著眼,改善陣地生活和物質供應,保持持續作戰的體力。全體同志立即動手打掃坑道和駐地,要求管理人員、炊事人員同志們發揚高度的戰斗性積極性,想一切辦法供應前沿開水和熱飯,衛生人員同志們及時指導部隊的陣地衛生工作,并能對所有病員做到及時治療,保衛全軍健康,保持持續作戰的體力。</p><p class="ql-block">親愛的同志們: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勝利,同時也是艱苦的斗爭任務,目前雖然困難很多,我們有充分的條件可以戰勝。志司、兵團以至軍師都在全力支援你們,你們需要什么可以提出來,在現有條件下可能解決的,力爭解決。有一些困難,是需要全體同志以高度的頑強精神想辦法戰勝的。兵團首長號召我們:越打越頑強,越打越聰明,我們上下團結一致,發揮高度的頑強精神和全體智慧戰勝敵人,爭取五三七.七北山作戰的全勝吧。</p><p class="ql-block">致以</p><p class="ql-block">戰斗勝利的敬禮</p><p class="ql-block"> 李德生 </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二十六日</p> <p class="ql-block">106團的后代向父輩們所在的部隊捐贈文物</p> <p class="ql-block">106團在長達28天艱苦鏖戰中,全團共涌現出二級戰斗英雄2名,一等功臣和集體6個,二等功臣和集體63個,三等功臣和集體268個。共殲敵4116名,俘敵7名,打退敵130余次的進攻。106團亦傷亡1268名。</p><p class="ql-block">光榮屬于每一位參加上甘嶺戰役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指戰員,他們每個人都是英雄!犧牲在上甘嶺的烈士們永垂不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溪市|
哈密市|
安吉县|
晴隆县|
湘阴县|
金山区|
芦溪县|
昌吉市|
孟州市|
永福县|
库伦旗|
沁源县|
慈利县|
泾川县|
嫩江县|
萨嘎县|
岱山县|
临高县|
肃北|
于都县|
扶风县|
南昌市|
郁南县|
波密县|
冀州市|
洮南市|
冷水江市|
罗城|
清水河县|
华安县|
井研县|
昭通市|
嘉峪关市|
故城县|
且末县|
岗巴县|
凯里市|
襄樊市|
阳谷县|
阳信县|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