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猗園位于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p> <p class="ql-block">古漪園初由河南通判閔士籍建于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后由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設計、以“十畝之園”的規模營造。清乾隆十一年(1746),又易主蘇州洞庭山人葉錦。并拓地增筑幽賞亭等建筑,于次年秋落成,同時改名“古猗園”。</p> <p class="ql-block">花石鋪地</p> <p class="ql-block">微音閣前的唐經幢是,建于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建成,歷時八年完工。1959年移入古猗園內,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此經幢高約十米,仰蓮基座,四大天王坐立其頂,典型唐代雕飾風格。</p> <p class="ql-block">逸野堂,原為園內主廳,系園主接待賓客的場所。堂名“逸野”,表達了園主平靜安逸的生活追求及隱逸為高的思想境界。此堂初建于明代,1937年毀于戰火,1980年重建,因初建時以楠木為柱,且四面道路相通,登堂可覽全園之勝,故俗稱“楠木廳”、“四面廳”。清代沈元祿《猗園》中有記載:“奠一園之體勢者,莫如堂,堂后植桂,中秋賞月,庭中桂香,疑身在廣寒宮中”。堂外“逸野堂”三字匾額由著名書法家唐云所書,拾階走入堂內,抬頭可見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題額“華巖墨海”,反映了當時文人相聚的盛況。</p> <p class="ql-block">風荷</p> <p class="ql-block">補闕亭位于古猗園竹枝山頂,是滬上聞名的愛國主義紀念地。當地居民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建造一座紀念亭以志國恥。1933年4月,當地愛國志士朱壽明、陳少蕓等六十人帶頭集資建亭。方亭建成后僅缺東北一角,象征東北三省的淪陷。建亭之后,人們將它命名為“缺角亭”,又名“補闋亭”,意為缺角志恥。高懸于亭內的“缺角亭”三字,由著名書法家胡問遂題寫。</p> <p class="ql-block">2024.7.27攝于上海嘉定古猗園</p><p class="ql-block">謝謝您的瀏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垦利县|
阜阳市|
枣阳市|
天门市|
柘荣县|
石屏县|
吴川市|
温宿县|
安远县|
夹江县|
屯门区|
呼伦贝尔市|
扶绥县|
安新县|
蒙阴县|
贞丰县|
鄂温|
博野县|
凉城县|
陕西省|
铁岭市|
泗水县|
平邑县|
石首市|
高要市|
从江县|
兴义市|
定安县|
福建省|
旅游|
政和县|
沾益县|
视频|
深州市|
阿克苏市|
读书|
仁布县|
绍兴县|
灵武市|
酒泉市|
宽城|